三百三十七章 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位于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原名钓鱼山,三面环水,一面是山,高低落差极大,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1240年起,守将余玠就开始在山上修建堡垒,并将合州治所和兴元戎司迁移到钓鱼城中。宋军此作为重庆府的屏障,既可以阻止蒙古军沿嘉陵江长驱直入,又可以连接渠江等水系,构成一道封锁通往京湖地区的防线。 余玠死后,接替他的王坚又调集5个县17万民工大修钓鱼城,最终修成了周长13公里的钓鱼城,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能力。1258年夏,蒙哥统兵4万,自六盘山分兵三路进攻四川。至当年年底,蒙古骑兵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克川西、川北大部分州县,兵临钓鱼城下。 蒙哥见钓鱼城地势险峻,于是派遣宋军降将晋国宝入钓鱼城招降,被王坚斩首示众。 消息传到蒙哥营帐,蒙哥勃然大怒,不顾术速忽里提议的避开坚城,迂回夔州、直下江南的建策,决定强攻钓鱼城,找回颜面。 为了切断钓鱼城与外界的联络,蒙哥先派兵攻打礼义山城、平梁山城及合州旧城。同时,令四川都元帅纽璘向重庆下游江面进发,威胁夔州。又在铜罗峡据险为垒,阻遏重庆宋军北进。 在此重重包围之下,钓鱼城已然成为一座孤城。 1259年2月3日,蒙哥正式发起对钓鱼城的进攻。 攻城首日,蒙哥亲自督师一线,无果而终; 7日,蒙哥又命水军攻击一字城,不克而还; 9日,集中兵力攻打西门,还是不克。 于是,气急败坏的蒙军开始不分主次进攻各个城门。但是遭到了全城军民的顽强抵抗,从2月到4月两个月的时间里,蒙古大军没跨过钓鱼城城门一步。 进入四月后,钓鱼城开始连降大雨,双方被迫休战了20天。大雨停后,蒙军于22日再次发起进攻。进攻的第三天,蒙军终于第一次攻上了“一字城”的城头,但很快,又被王坚亲自率军夺了回去。 时间转眼来到5月,重庆的天气开始炎热起来。连日的征战再加上对气候的不适应,使得很多蒙古士兵染上了瘟病。 这时候,久经战阵的王坚恰当地把握住了时机,开始屡屡夜袭蒙军的营地,令蒙古大军不堪其扰。与此同时,宋理宗也看出了机会,他严令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紧急驰援钓鱼城。宋蒙双方的水军在长江上展开了激战,局势对蒙军越来越不利。 无奈之下,蒙哥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术速忽里依然认为强攻钓鱼城是不明智之举,蒙军应该绕过钓鱼城进攻长江中下游的城池,而只留部分人马围困钓鱼城就行。只要蒙军攻克临安城,灭掉南宋,那钓鱼城自然也就会投降了。但此时的蒙哥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一生戎马,从没有因为攻不破的城而退却。而现在一个小小的孤城,竟然让他损兵折将,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耻辱,于是蒙哥决意和王坚死磕到底。事实证明,死磕的结局往往是磕死。 大将汪德臣为了替蒙哥分忧,在猛攻钓鱼城的同时,多次派人到城下招降,但每次都遭到宋军的坚决拒绝。六月五日,汪德臣见宋军不识时务,便亲率精兵夜袭城池,但被王坚击退。 招降、夜袭皆不成,汪德臣气愤之下便不顾安危,单骑前往城墙之下,对宋军大放狠话,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军用飞石击伤,没多久就不治身亡了。蒙哥得知其死讯后,“拊髀叹惋,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极大地打击了蒙军的士气,不少将士都开始厌战。 进入6月后,蒙军中的瘟疫越来越重了,蒙军还是没能突破王坚的阻挡。这时蒙哥忽然意识到,围困了王坚小半年,宋朝的援军一直被自己成功阻挡在外,城中的粮米应该快耗尽了。既然打不进去,我就再困他半年,非把他困死不可。 蒙哥的想法不错,在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 但是得益于前2任守将的精心准备,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 为了打击蒙军士气,有一天,宋军竟然利用石炮将各重三十斤的两条鲜鱼以及百余块面饼抛给蒙军。面饼中夹有纸条,上书“尔北兵可烹鲜鱼食面饼,再攻十年,此城亦不可得也。” 此举让蒙哥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宋人的极大侮辱。于是他决定修建一座高台桥楼,想要看看这座阻挡了他半年之久的弹丸小城到底长得什么样子。七月初,桥楼建成,蒙哥亲临现场查看。钓鱼城的宋军见到蒙军攀爬桥楼,发炮轰击,正在桥楼附近视察的蒙哥被炮石击中,身负重伤,不得已撤军转攻重庆府,在前往缙云山寺的途中因伤势过重而突然驾崩于金剑山温汤峡。 蒙哥的意外殒命,使得蒙军自四川顺流而下,一鼓作气攻灭南宋的作战计划破产,南宋得以缓了一大口气。该战同样也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命运。蒙哥死后,蒙古陷入了5年的内斗之中,西方各国得以暂缓一口气,钓鱼城因此被西方学者称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之战之战给了元军无比沉重的打击,但是有一个却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此人就是南宋降将刘整。刘整主管潼川府路,颇有战功,但不幸遭到排挤,投降蒙古,成了灭亡南宋的主谋。刘整是南宋北人,他沉稳机智,富有胆略,是一位骁勇悍将,他的上司赵方临死前对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赵葵认为刘整是一位悍将,杀之可惜,于是没有听从父亲的话。入蜀以后,刘整屡立战功,他以功勋获得升迁,军中的许多将领都出于他的门下。可是,当时的南宋对从北地来的汉人很歧视,作为北人,却得到重用的刘整自然也就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rou中刺。同样作为南宋名将的吕文德就很看不惯刘整,他凭借和权臣贾似道的关系,处处针对刘整,只要是刘整提出的计策,不论正确与否,他都立刻否定,哪怕刘整立了战功,他也隐瞒不报。而且,吕文德还准备和任四川制置使俞兴联合陷害刘整。刘整得知消息以后,十分惧怕,他派人到临安上诉,但是由于刘整曾经的靠山江万载已经失势,刘整上诉无门。当时的很多大将都被贾似道整死,刘整自然也有兔死狐悲的感觉,他担心下一个被整死的就会是自己,为了自保,刘整暗中与蒙古联络,最终投降了蒙古人。刘整降元后,被委以重任。宋理宗勃然大怒,命人讨伐刘整,但刘整散尽家财,鼓励将士,击退了前来讨伐自己的俞兴,然后投奔了元朝。入朝以后,刘整发现由于水战的缘故,蒙古人已经逐渐放弃了吞并南宋的想法。蒙哥率领大军对南宋猛攻却无功而身死,蒙古大军损失惨重,元朝一度丧失了吞灭南宋的信心。就在这时,一位叫做刘整的人向忽必烈提出了建议,并力陈元朝可以一鼓作气灭亡南宋,元世祖这才坚定了决心,继续发兵攻打南宋,最终将南宋灭亡。而这位在元灭南宋之战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刘整,却是一位南宋降将。这时的刘整已经没有了任何民族大义,他所要的,维自保和荣华富贵而已,所以熟悉南宋军事的他向元朝提出了许多建议。刘整一手制定了灭亡南宋的计策,并帮助元朝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军。在刘整的帮助下,元军取得了襄阳战役的胜利,南宋最后一座重城陷落,大势已去。攻占襄阳后,刘整建议乘胜追击,他一心想渡河追击南宋残余势力,建功立业,但却被伯颜阻拦,失去了这个机会。当刘整听闻伯颜的捷报以后,他愤慨不已,于当夜愤郁而死。就这样,这位曾经的南宋名将,元朝灭南宋的头号功臣,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草草收场。至于他的功与过,是与非,便只能留与后人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