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四章 高宗称臣(四)
随后几日,整个临安城沸腾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三五成群的人在议论。人们争相传阅胡铨的奏书。朝中文武群臣也是议论纷纷,暗暗伸出大拇指称赞胡铨。秦桧、孙近见众人议论纷纷,所以自己的行为也比往日收敛了许多,上下朝时均躲在轿里不敢露面,忍受着耳旁不时传来的议论之声。 三日过后,城中的热闹气氛仍不见减,而朝中也有人敢去朝堂公议胡铨所奏了。高宗心中发慌了忙召来秦桧、孙近商量。这二人也是心里虚,又见皇上迟迟不表态,一时便没了主意。 高宗见了他们面有忧色,凄凄艾艾地说道:“朕根本就没有做天子的心,现在却招来如此横议。其实朕的本心只是想赡养老母亲。”秦桧听高宗的话软了下来忙道:“此次横议飞来,纯属臣等工作不力,请皇上早对臣等处罚,以服众望安定民心。” 高宗沉思了一会儿,又镇定自若道:“卿等并无过错,朕内心志向也早已确定路该如何走,朕心里清楚,至于这区区小吏诋毁朝中大臣,时间长了自会明了,卿等何罪之有” 秦桧听了赵构这话知道皇帝的内心想法所以腰不自觉地挺了挺,道:“胡铨犯上,私漏奏言,应予严惩,方可灭城中沸反之声。” 高宗摇了摇头:“水可灭火,但火势太大时,杯水浇火如同浇油,火势更旺。眼下之急应将火源逐出行朝,时间一长无薪之火自然可灭。”到底是赵构,内部斗争经验丰富之极。 孙近马上拍了一个马屁,连连道:“皇上圣明。” “行了,太祖有训不杀言官,朕就把他开除官籍永不录用。让他这火到荒野去烧吧。 “皇上,那个冯行时如何处置”秦桧不会忘记每一个坏自己事的人。“那个冯行时还算忠贞,流放潭州吧。 第二天高宗发配胡铨的同时,又下了一诏言明自己屈已求和,是为尽孝保民,要大家不要受胡铨蛊惑,渐渐地这场大火才被熄灭了。 但是形势的发展并不像高宗估计的那样乐观,临安城内刚刚灭下去不到几天的大火,又慢慢复燃了。因为十二月一日,金使张通古到达了临安。 这一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万里无云。虽是隆冬时节,但在临安并无北国的冰天雪地,有的只是青山绿水蓝天,张通古看着繁忙的运河码头,再看看不远处的临安城觉得已喜欢上这里了。 这时岸上有一千兵马沿运河堤站岗,另有一些请来的乐鼓手在奏乐还有几个舞女在河堤上载歌载舞。周围是几百人挥舞着各色彩旗,中间围着两乘大轿,另有十几乘小轿有几位官员早已立于河边等候,为首的正是御史中丞勾龙如渊。 船刚停稳,岸上便欢歌笑语鼓乐齐鸣,勾龙如渊登上铺上红毡的甲板,来至舱内,向端坐正中的两位金使施礼道:“江南御史勾龙如渊叩请圣诏。” 张通古见宋官跪地请诏,这才微微一笑算是还礼了。等勾龙如渊爬起身,张通古才在王纶和范同的引导下向岸上走去。 上了大轿勾龙如渊的轿子在前引道,金使在后,向城中走去浩浩荡荡的队伍,前有卫兵开道,后有禁军殿后,旁边还有众官陪伴好不威风。 张通古坐在轿子里,不时打开帘子向外望,只见街两旁商铺林立,人头攒动,很多人正用手指着自己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从表情可以看出,自己并不受欢迎。 金使并没敢住在驿店,怕那儿不安全。秦桧已把左相府打扫得干干净净装饰一番,专门恭候金使了。勾龙如渊引着金使来至左相府,远远看见府外有一队队士兵守卫,大门口东西还各列一队兵丁。 金使的轿子一直抬到门口,张通古下了轿门口的军兵齐跪于地。张通古目光正视,看也不看两旁的人,径直走向大堂,堂内外焕然一新,装饰颇为豪华。他来至堂内,一屁股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满脸的惬意。 勾龙如渊立在一旁,毕恭毕敬,见金使坐稳后便小心道:“贵使大人,请好好休息。如有事可传唤下官,现在下官就不打搅贵使了,就此告辞。”张通古用眼瞟了一眼那位御史冷冷道:“回去告诉你们的皇上,三天后让他自去龙袍,来此地跪接诏书。” 勾龙如渊顿时感到一股寒气从项上窜出,他虽早闻金使让沿途百官跪迎自己,现在还让皇帝自去龙袍跪接诏书,这个怎么回复?一时不知所措,满脸惶恐地道:“这……下官回去与相公商量商量。接诏书但没想到会让皇上自去龙袍也来跪接,这不是向金称臣了吗 “商量有什么可商量的”张通古冷冷地看着勾龙如渊又移过脸来看王纶。 王纶忙赔笑道:“大人息怒。虽然皇上和国相愿意议和,可朝中仍有一些人不同意议和,特别是跪接诏书所以要商量。”张通古轻蔑地一笑道:“你们商量去吧,本使给你们三天时间。勾龙如渊忙谢道:“多谢贵使,下官告辞了。勾龙如渊退出左相府,直接去了秦府,把金使的要求告诉了秦桧。秦桧正在府内焦急地等待消息,他虽然已把和议的事想得很周到了,可心里还是不踏实。特别是金使进了京,他更紧张,惟恐在什么地方出了岔子。这时见勾龙如渊从外面急急忙忙地小跑来,忙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等他进屋。 勾龙如渊进了屋,见秦桧也正焦急地站在那儿便擦了擦额上的汗气喘吁吁地说:“秦大人,金使说要……要皇上自去龙袍跪接诏书,这……这怎么办” 秦桧愣了一下,虽然他已想了多次了但今天金人正式提出了这个要求。他还是感到很吃惊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大人,皇上会答应吗”勾龙如渊盯着秦桧问道 “马上进宫!”秦桧急急地说道。随后自顾自地去穿官服。 来至宫门,秦桧向禁卫一说禁卫忙去通报,不多时官内传出宣二人进宫的圣谕。 二人来至内宫,高宗正在悠闲地戏弄一个鸟笼内的白鹦鹉。“皇上,臣有要事要奏。” 高宗转脸看了看二人,笑了笑又用手指去戏小鸟,一边说道:“这么晚了,秦爱卿什么事不能等到明日再奏。 “皇上,金使要求皇上自去龙袍跪接诏书。” 高宗伸出的手立刻不动了,他心里对这样的屈辱也非常生气以至半天没说话。当他慢慢转过脸来时紧紧瞪着二人,两人也不敢看皇上,过了许久赵构才道:“两位爱卿有何主张”唉,真是一个软骨头,面对这样的侮辱,赵构就是这样的表现,为了安心做皇帝什么也不在意了。为了安心做皇帝,杀个不听话的岳飞实在是一件没什么可说的事。 秦桧心里也没有什么主意,只是喃喃道:“臣等听皇上的,这事只有皇上自己可以作主。” 高宗又停了好久都不说话,长叹了一口气道:“为了梓棺、母兄,朕就跪接也心甘哪。”真是扯哪去了也不知道,表面功夫实在了得啊,赵构同志对他的言语我们不得不服。 秦桧和勾龙如渊闻言,齐跪地泣道:“皇上的仁孝之心,让天地感动、军民定会体谅皇上的一片苦心。”可惜秦桧想错了,只要是有血性的臣民怎么会原谅皇帝的卖国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