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养狼计谋定后动
感谢修仙皮卡丘的100点打赏,今天兰亭稍微多写点。 ------------------------------- “完颜阿骨打”,赵翊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将史文恭寄来的书信卷成一卷,敲打着手心,嘴里念叨着金太祖的名字。 “夫君,完颜阿骨打是何许人也?” “这件事等我与章公商量完,禀明官家之后,你就会知道了,此事若能成,怕是要辛苦夫人了。” “竟然还有我的事”,青鸟也是一阵欣喜,最近她觉得自己有些帮不上赵翊的忙,如今有事自己能出力,也是十分开心,“那我先给章公沏一壶茶,等你们谈完了,再和我说就是了。” “不急,让后厨做些小点心,我看章公比较爱吃,临走给他拿一点。” 现在整个朝堂,有不少人盼着章惇赶紧致仕,本来去年章惇的身子骨有些差了,谁知道去齐侯府喝了一顿酒回来,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虽然须发皆白,但是精神矍铄,老头六十六岁了,走路带风。 赵佶和赵翊看着章惇身体一天比一天硬朗,心里是开心的,巴不得章惇再干十年。 赵佶心里想的是,这老头能干,和我关系一天比一天好,是我酒友和饭友,也没啥歪心思,不用白不用。 赵翊想的是,章老爷子在朝堂根基深,只要和章老爷子说明白了,事情就很好推广下去。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赵翊听到了外面传来脚步声,听步伐应该是章惇,赶紧起身出去迎接,“辛苦章公了。” “翊哥儿,这趟出去干得不错,怀德军种师道将军的军报我们枢密院收到了,这算是枢密院和皇城司第一次合作,堵住了当初反对那批人的嘴。” 赵翊扶着章惇,“章公,不急,先进屋喝杯茶,青鸟亲自给你泡的。” “哦?这倒是难得,青鸟那丫头泡的茶,老夫得多喝几盏。” 章惇在书房坐下,手里捧着茶杯,一口一口嘬着茶水,“翊哥儿,刚回来就派人去请老夫,可是有什么好事?” “算好事,也算坏事,关键看咱们怎么cao作”,赵翊把史文恭的信递给了章惇。 章惇放下茶盏,拿起信来仔细端详,“这曾家庄,可是那个女真人的庄子?” “正是,曾家庄的第一教头史文恭,是玉麟和狻猊还有林教头的同门师兄弟,去年加入的皇城司,曾家庄就是咱们皇城司的据点,负责去契丹那边贸易,帮咱们配马种,顺便打探情报。” “这完颜阿骨打,刚过而立之年,他父亲还健在,仅仅就是一个普通的女真部落,翊哥儿怎会如此重视?” “章公莫要小瞧了这完颜阿骨打,他虽为次子,但十岁的时候就被他父亲钦定为下一任首领,为人在女真各部中又极有声望,我想的是,既然他有野心,咱们索性推他一把。” “兵法上说要驱狼吞虎,翊哥儿,你这是要养一头狼啊。” 赵翊一笑,“而且搞不好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他完颜阿骨打,今日能反辽,来日也定会反宋。” 章惇一脸考教之色,“既然翊哥儿已经知道这是条中山狼,那为何要请老夫前来呢?” “章公这是考教小子啊,是不是中山狼其实不关键”,赵翊反问章惇,“章公,我大宋缺钱缺粮还是缺军备?” “都不缺。” “那缺什么呢?” “缺人,缺死得起的人。” “是了”,赵翊一笑,“我宋人死不起,但是女真人死得起啊。若是给完颜阿骨打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女真部落一定能做大,但如果我们给他提供武器军备呢?” 章惇闻弦歌知雅意,“自然会大大加快他们崛起的速度,但同样他们也会对我们产生依赖性。” “不错,此计一石二鸟,最关键的是,这是阳谋,也由不得他们不上当,只要完颜阿骨打有野心,就必然会接受。” “那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让女真人相信我们的‘诚意’了。” “这就要看章公和枢密院的同仁们了,这些事,我们皇城司是管不了的了。” 章惇突然说了一句,“翊哥儿,可有心来枢密院和中书省学一学?” “章公慎言,我只负责情报监察”,赵翊冲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我与官家总角之交,既然官家即位,我作为他的堂兄,就要让官家成为一代明君。” 章惇心里咯噔一下,“翊哥儿,老朽失言了。” “无妨”,赵翊安慰章惇,“章公,你我交情也好,还是与官家的关系,这些话,无所谓的。” “那咱这就进宫?” “走吧,等从宫里出来,您也别回家了,就在我这吃一口把。” 赵翊拿起史文恭的书信,跟在章惇身后,两人一同赶往福庆宫。 等二人到了宫门口,禁军一见赵翊和章惇二人一同前来,知道有大事,快马加鞭去福庆宫禀报,赵佶本来要吃午饭,一听二人前来,午饭也不吃了,直接宣二人觐见。 到了福庆宫中,赵佶面带春风,“翊哥儿,你在渭州做得好大事啊。” “官家谬赞,这是臣应该做的。” 赵佶吩咐童贯给二人看座,“章公、翊哥儿,大中午的进宫,想必是有要事吧。” 一挥手,赵佶让童贯带着其他伺候的内侍、宫女出去,“二位,说吧。” “章公,您请?” “齐侯,此事毕竟是皇城司牵头,还是你来吧。” 赵翊把史文恭的书信递给赵佶,然后把自己和章惇的想法说了一遍。 赵佶一边看信,一边听着,是不是皱起眉头,认真思索。 听完之后,赵佶看向章惇,“章公对此事有何看法?” 伴君如伴虎,赵佶虽然爱玩,“不似人君”(这是章惇之前对赵佶的评价),但如今久居帝位,对帝王心术这块,也算是熟练应用了,不自觉的散发出了帝王的威严。 章惇站起身来,“臣以为,此事可行,但具体的章程,还要枢密院认真商议,然后呈交给官家。” “你俩是不是提前通过气了?”赵佶微微一笑。 “臣惶恐!” “臣有罪!” “不是,你俩这是干什么”,赵佶噗呲一下乐了,绷不住了,“我的确生气,但我气的是,你俩应该请我去齐侯府,而不是来福庆宫找我。” “啊这”,章惇一脸无语看向赵佶。 “官家”,赵翊笑着说,“您这养气的功夫,还不行啊。” “养什么气”,赵佶一撇嘴,“不如在齐侯府喝酒吃rou痛快,是吧章公。” “官家所言极是”,章惇苦笑一声,“在齐侯府,没有官家也没有枢密使和皇城使,就是两个年轻人和一个糟老头子罢了。” “我最近也看了不少史书,最佩服的,还是汉昭烈帝,真正能够和群臣打成一片”,赵佶感慨道,“满朝文武,除了翊哥儿和章公,怕是也没有人敢与我如此讲话了。高处不胜寒啊。章公,你说你当时怎么就不能坚持一下自己的观点呢。” 章惇看着赵佶的样子,有些心疼,当初他也很喜欢那个无忧无虑,肆无忌惮的端王,可惜再也见不到,“是臣当日过于保守了,能与民同乐的,一定是仁君、明君,陛下也不用过于囿于礼法,御史台那边,也不用全听。” “有章公您这句话就好办了”,赵佶一改颜色,喜上眉梢,“那我也不在宫里用膳了,反正下午没什么事情,走,摆驾齐侯府。” 章惇身边的赵翊终于忍不住了,笑出了声,“章公,你被骗了,当年官家就是这么糊弄老师的。” 章惇面色一僵,但心头涌上几分欣喜,“官家果然聪慧,连老臣都骗过了。” 三人说说笑笑,走出福庆宫,赵佶吩咐童贯,“我今日就不在宫中用膳了,摆驾齐侯府,不过不用太大排场,你带着十名禁军跟我出宫就好了。” 等三人回到了齐侯府,赵佶又让赵翊把杜玄和青鸟请了过来,又把张赟叫了过来,下午不谈政事,只论书画。 吃饭之时,赵佶问起了赵翊渭州一行的细节,赵翊挑了一些赵佶愿意听的,给赵佶讲了一下。 比如他又帮大理镇南王找到了一个亲生女儿,过几日就由乔峰带着入京。 比如西夏皇太妃与他的前夫和师侄不能说的故事。 席间众人听得也是瞠目结舌,赵佶打趣章惇,“章公,你看看人家,比您会玩多了。” 章惇听到赵佶提起了自己的荒唐事(详情见第十章作家的话),老脸一红,“十三郎,骂人不揭短啊,老夫当日那是酒后失言,都是没有的事。” 赵佶拿手捅了一下赵翊,“翊哥儿,这事儿,皇城司能查出来吧。” 赵翊心领神会,“三日之内,查个水落石出。” 章惇心里直骂自己,嘴上强撑着,“查不出来的,没有的事情。” 众人哈哈大笑,章惇喝了一口闷酒,也笑出了声。 “对了”,章惇转过头,看向赵翊,“翊哥儿,等乔峰进了京城,拜访齐侯府的时候,务必叫上老夫,老夫想见识一下咱们大宋的武林英雄。” “对对对”,赵佶听章惇这么一说,也来了精神头,“你不是说,乔峰酷爱饮酒嘛,你府上的酒还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在从宫中给你弄来点御酒,到时候咱们一齐痛饮,没准还能听到章公的新故事呢。” 章惇老脸一黑,“十三郎,没完了是吧。” 酒席过后,赵佶拉着张赟一块探讨书画,让赵翊跟着章惇去枢密院,把“养狼计划”归化出个章程。 要说枢密院这帮相公,打仗不太行,但是搞阴谋诡计政治斗争,那真是一个赛过一个,把每年供给女真的军械粮草算的无比精细,设置好了诱饵,让女真一步一步依赖大宋。 聊了一个下午,直到戌时,这才“散场”,赵翊听得是头昏脑涨,满脑子只有一句话,“玩战术的,心都脏”。 章程定下来之后,这事就和皇城司关系不大了,皇城司就只负责联络沟通,剩下的章惇怎么去和赵佶汇报,那就不关赵翊的事情了。 过了三日,乔峰终于处理完了聚贤庄的事情,一品堂的俘虏也被押解到了京城,乔峰和各个门派的首领跟着怀德军,一齐入京。 等安顿好众人之后,乔峰带着阿紫,来到了齐侯府。 赵翊老早就通知了赵佶和章惇,早就在齐侯府等着,俩人琢磨了一下,也不暴露身份,就纯喝酒纯吃饭,等第二日乔峰上朝面圣,给乔峰来个刺激的。 乔峰如约而至,赵翊介绍众人给乔峰认识,值得一提的是,阿紫进门后被青鸟直接带到了自己的房间,把阿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检查了一遍,给她沐浴更衣,换上了新衣服,才和赵佶、章惇一同用饭,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酒席宴间,赵佶和章惇把乔峰捧成了主角,两人一个自称是被关在府里的赵氏皇族,一个是钻研学问的老学究,都没有游历过天下,让乔峰讲一些江湖故事。 当乔峰讲到雁门关外,契丹军队打草谷的惨状之时,赵佶气的摔碎了酒杯,嘴里一口一个废物。 章惇虽然每年都看到边关的军报,但也是第一次亲耳听到亲历者描述边关百姓的惨状,也是老泪纵横,嘴里念叨着,“老夫有罪”。 赵翊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赵佶突然拉住章惇的衣袖,趴在章惇耳边说,“章公,以后劳烦您每日入宫给我讲一个时辰的军政,我不该如此。” 这句话一出,章惇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赵佶本身性子就好,若是有心政事,自己百年之后,也能瞑目了。 老爷子高兴地连干三碗酒,然后就趴在桌上不省人事了。 乔峰也觉得赵佶和章惇都是性情中人,开口说道,“我本以为皇族之中多有蠹虫,却不曾想今日见到两位,当真是乔某之幸。” 第二天早朝,乔峰被禁军引着,来到朝堂之上,也不敢抬头,就听着上面说话的声音十分熟悉。 “诸位,这就是我大宋武林的英雄,不为名,不图利,一心报国。我有心赏赐于他,乔大侠将金银都分给了一同参与渭州之战的众人。”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也是连声喝彩,这时章惇从群臣中走出来,“老臣听闻乔帮主生性爱酒,不如官家赐他御酒百坛。” “枢密使此言有理,乔大侠以为如何?” “草民叩谢官家恩典”,乔峰作势要跪倒谢恩。 “乔大侠不必多礼,抬起头,让我见一见这我大宋的英雄,是何等雄风。” 乔峰这才抬起头来,本来他谨记着种师道和他讲的宫廷礼仪,但看到赵佶的一瞬间,什么都忘了。 “乔大侠果然英雄气概,章公你说是不是。” “官家明鉴”,章惇随声附和,“乔大侠当之无愧的‘中原大侠’。” 后来乔峰怎么回到的齐侯府,他自己都忘了,这刺激太大了。 回到齐侯府过了约莫一炷香,乔峰这才晃过神来,见赵翊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乔兄,第一次上朝,感觉如何。” “这”,乔峰支支吾吾半天,嘴里蹦出来一句话,“赵兄弟,昨日你怎么不早说。” “不急”,赵翊哈哈大笑,“一会十三郎和章公就来亲自和你说。” 话音刚落,赵佶和章惇从后门走了进来,“乔大侠,你这个表情,太有意思了。” —————————— 新书签约,目前新书推荐第一轮,各位赛过彦祖、胜过于晏的读者老爷千万别养着,花十秒追读一下!! 顺便点点收藏,送一送推荐票,有啥意见直接本章说或者书友圈,兰亭每天都会看! 兰亭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