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东方公司 第9节 休戚与共2
书迷正在阅读:灾厄岛:无尽试炼、怪谈降临、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女神的贴身保镖、只做逍遥仙、从虚幻到真实的创世之旅、斗破: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在太平间当保安的日子、我能看到恶意值
东方公司·休戚与共2 万历四十六年正月末,京师 正月末的京师,因为朱由梼破天荒的按照朝廷规矩来了一出请见陛下的戏码后,愈发的诡异起来。勋贵集团一个个都是闭门不出,乖巧的不要不要的。文官这边更是频繁的联络交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判断出淮安王下一步动作的蛛丝马迹,跟朱由梼关系最近的王坪方这两天那可谓是炙手可热了,原本都躲着他的一众同年、同乡、同门那是纷至沓来,硬生生将他家府邸的门槛磨的是锃光瓦亮! 好在朱由梼没让大伙久等,觐见完他爷爷就是开始一个个的拜门子了。首先被鬼敲门的便是勋贵集团,以张惟贤为首,团体内的扛把子是一个接一个的被朱由梼翻牌子。 然而让众人诧异的事,这些个大老粗这回嘴那可着实是严实的紧,被朱由梼拜访完的各个大宅门内是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和以往四处漏风的情况形成了云泥般的反差。这就让一众人等更是胆战心惊了,看来这把淮安王又准备玩把大的了。 勋贵这边安排完,紧接着就是内廷了。这伙人在万历皇帝的怂恿和叮嘱下,在每次朱由梼搞事情的时候都会充当急先锋的角色,那走狗鹰犬的架势绝对拿捏的到位的很。这回也是一般无二,根本就没等朱由梼上门,在淮安王觐见的第二天,李恩便亲自造访十王府淮安王馆,弄得一众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文官士大夫纷纷在背地里骂他是个阉患。 在接下来就轮到文官集团了。 在经历过数天的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和苦求内幕消息而不得后,朝廷内的各党各派纷纷达成了共识,这回要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坚决抵制朱由梼即将要发动的、有可能损害到他们切身利益的行为,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撕破脸以表达自己威武不能屈的士大夫风采。 但是,可但是,但可是,朱由梼的cao作依旧潇洒,走位依旧风sao,意识依旧独特,一出手就给文官集团来了个各个击破。 最先被朱由梼分化策反的却不是蒋正清、王坪方等都察院的一众跪舔淮安王的老流氓们,而是吏科都给事中郑化委!在朱由梼拜访完他之后,各方势力纷纷上门求消息,结果这个道貌岸然的混蛋就也学着那帮子勋贵武弁,要紧的是一个字都不愿讲,翻来覆去就是让大家安心。 你这个老嘎嘣死的,你知道内幕,我们可是啥都不知道,安你个大头鬼的心啊!然而就在大家伙都义愤填膺之时,文官集团内的大佬们在朱由梼登门拜访后便就逐个沦陷了。 当真是丢人啊! 就这么着,朱由梼又一次彻底的搅动了京师官场上的风云。 朱由梼就像是一个极具传染性的致命病毒一般,那是攻城拔寨、无往而不克,朝廷体制内的免疫系统在他的面前就如纸糊的一般,各党各派被其纷纷的瓦解,而且还有不少文官大佬还成了他朱由梼的帮凶,在朱由梼觐见后的第三天便开始为其奔走游说了。 到这个时候,朱由梼要干啥也就不再是秘密了吧,但不巧的是,随着知道内幕的范围逐步扩大,反而却是没有了内幕消息,该知道的人都是守口如瓶,不该知道的人都是抓心挠肝。 朝内朝外该拜访的都拜访完了之后,朱由梼最后又觐见了太子和朱由校,就相关事宜说明情况,避免误会。太子爷却是对朱由梼这般愚蠢的做法很是不解,他实在不明白朱由梼巴结他们为了啥?而朱由校却只对太子说了一句“这是阳谋”,经管太子始终是不认同、也想不通,但最终也是首肯了。 招呼都打好了,意见也征询了,关系也疏通了,再要是反对的,那就等着朝廷上下对其无情的镇压吧! 万历四十六年二月初二,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 在京师户部大堂,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红底白字的条幅,上面写着“皇明东方公司第一届股东会第一次全体代理大会”的字样,大堂内的桌案和衙门里乱七八糟的物件都被清理一空,正堂当中留了两张书桌左右分列,大堂两侧各摆了十把椅子,整个大堂内打扫的一尘不染,肃立整洁。 大堂左侧前排自上而下分别坐着皇太孙朱由校、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李恩、英国公张惟贤、吏部尚书郑继之、兵部尚书崔景荣、工部尚书林如楚、通政使黄文源、吏科都给事中郑化委、东厂厂督卢受、东方公司副总裁崔保辉。 右侧则是淮安王朱由梼、内阁首辅方从哲、礼部左侍郎何宗彦、户部尚书李汝华、左都御史兼刑部尚书李鋕、大理寺卿侯余卿、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掌印学士赵程、顺天府尹吴维东、锦衣卫掌印指挥使骆思恭、徽商总会驻京代表王文林。 来的这些人代表着各自部院,别人不用多谈,这李鋕兼着刑部和都察院便代表了两个部院,郑化委则是六科给事中的当家大佬,英国公张惟贤代表五军都督府,朝廷内外各坊势力齐聚一堂,这场面可当真是壮观的很。 今天这个局面可来之不易,郑继之组织的京察刚刚结束,朝廷之内现在正值剑拔弩张,各方势力、各党各派都在积蓄力量准备反扑,现在大家能心平气和的……,额,至少是面上的心平气和坐在一起,当真是不容易啊! 一众事项准备妥当后,刘飒以皇明东方公司总裁主任秘书兼第一届股东会秘书长的身份代表东方公司宣读了《皇明东方公司出资人协议书》,向在座的各位公布了皇明东方公司的股权结构,其中: 朱由梼为皇明东方公司发起人、控股股东,控股31%;皇明皇室持股10%,由朱由校全权代表;内廷持股5%,由李恩奉皇命任终身代表,下一任由皇帝委任。 外朝方面,内阁、礼部、吏部、兵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六科、国子监及翰林院均持股1.5%;户部、工部持股2%;五军都督府持股5%、平均到各都督府均持股1%;东厂、锦衣卫、顺天府各持股1%。朝廷文武各部院股份加起来占27%。 徽商总会也被朱由梼安排作为原始股东,股本是由徽商总会移交东方商会的店铺与货物按市价核算,作价占股7%,股东代表由徽商总会推举,现如今的代表便是王文林。 剩余的20%由崔保辉代表东方公司全体职工持股,这20%股份的投票权都委托由朱由梼代表,这样一来,朱由梼便绝对掌控这个公司。 可这才刚一宣布,便就弄出了事端了。到不是说朱由梼代理员工股份的事,主要是各个部院持股的问题。 朱由梼在游说各个方面人物时,就这个股权的事可是详详细细的向大伙解说清楚,可大家伙都是拿他当傻子看,你这玩意无非也就是变个说法而已,大家伙家里有买卖的都明白。可是这些个官面大佬关心的却不是是否掌握公司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分红多寡。 礼部左侍郎何宗彦率先发难,直接就是冲着户部和工部去的,怒怼他们两部臭不要脸,凭什么多拿那0.5%。而后吏科都给事中郑化委便责问内阁利欲熏心,内阁现只有辅臣一人,上上下下佐官随扈加起来都不到二十口,凭什么也拿1.5%。接着各部院便陆续加入进来,反正都是将朝廷中的政见不合和此次京察所带来的怨气也带入到了这股权分配之中来,那可谓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你来我往、都不要脸。 这股份那可都是你们白拿的呀!结果竟然因为‘分赃不均’就一点体统都不顾,当堂就吵闹起来,都是官啊!真真的是斯文扫地。 当然也有不闹事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国子监和翰林院,在座的这些人当中就属他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掌印学士赵程没有存在感,别看他也是从三品的朝廷高官,但是手中的权利却真是小的可怜,典型的位高权不重。此次他自己都没想到朱由梼会找到他,还要给他国子监和翰林院也分股份,虽说是两家机构合起来与其他部门一样的1.5%,但也真是喜出望外,哪还会去掺合这毫无意义的争吵呢!他唯一困惑的便是这1.5%的股份每年能分红多少,这些分红又该如何去分配。 英国公张惟贤也不闹,原因也很简单,以五军都督府现在的情况,能分到5%都是朱由梼念及朱明皇室与勋贵武臣之间的香火情了,做人得知足。你倒是想不知足,可你也得有本钱啊!就算你有本钱,可你斗的过京师恶虎淮安王吗?万一惹毛了这个小混球,人家再半夜里到自己卧房攥着自己把柄威胁勒索钱财,那家伙谁也都受不了,岁数大了,消停点得了。再说,这5%的分红那可不少了。 至于锦衣卫、顺天府是不敢闹,这场面有他们说话的份吗?内廷、东厂则是没得闹,奴婢嘛,主子给多少就是多少,你还想闹,还不如研究一下如何残躯再生来的实在。 许是大家伙吵闹够了,又或者这样的争吵本就是为了发泄情绪,毕竟人家朱由梼在游说各家的时候,早已是将这些事项都是一一定好的,吵闹就能翻盘,你们拿朱由梼当什么人? 渐渐的户部大堂又恢复了安静,见没人再说话,刘飒便开口说起了下一个议题,那便是公司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 今后公司盈利将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支出:一是纳税,将盈利的10%上缴户部入国库,5%上缴内承运库。二是留余,将盈利的25%留作盈余,用以补充公司资本,壮大公司发展。三是奖励,将盈利的10%作为职工奖金;四才是将剩余的50%用作分红,按照持股比例分配。 以万历四十五年东方公司的盈利为例,全年盈利四舍五入折合成东方银行钱票约是一百万元,那么也就是上缴国库十万元、内承运库五万元,计提盈余二十五万元,职工奖金十万元,股东分红五十万元。再细推算,以户部为例可得分红一万元,这些钱可当真不算少了。 刘飒这么一算完,一众原本就相互间闹意见的官员更是不干了,说什么也要户部和工部将那多拿的股份吐出来,必须得一视同仁才行。可是吵来吵去,最后朱由梼也是没有同意变动。 现在变动了,那就得罪了户部和工部。如果不变,你们自己个内部绝对会始终放不过这件事。朱由梼怎么会放弃这个让文官集团不合的大好契机呢!再说了,朝廷内真正有懂行的也就在这两个部院里,不把他们喂好了,早晚都麻烦。 在谈妥了分赃……,呸,应该是股权分配和盈利支出的事宜后,在座的各位大佬便充分的发挥了主动性,接下来的议程就好似没刘飒什么事了,礼部左侍郎何宗彦当仁不让的接过了会议主持的大权,弄得朱由梼哭笑不得,这般满口仁义道德的大人们还真是便宜,这点钱就能让他们如此,嗨,有钱能使鬼推磨,古人诚不欺我啊! 《皇明东方公司章程》的审议很是顺利,主要还是朱由梼亲自起草的这个章程对于他们这些个老爷们而言实在是太严密了,虽然对于“持股1%以上的股东代表具有表决权”和“股份不得转卖”这两条稍有微词,但也无伤大雅。 接下来,在何宗彦的主持下,在座的各位大佬依次在《皇明东方公司出资人协议书》和《皇明东方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仪式庄严的很啊!之后户部尚书李汝华亲自主持了皇明东方公司的股权证书办理事宜,左都御史兼刑部尚书李鋕代表巡城御史签押、吏科都给事中郑化委代表属地保甲做保。 而后皇明东方公司董事局和监事局依据《皇明东方公司章程》成立了,皇太孙朱由校毫无异议的当选董事局主席,不过也是,这个场面哪个不怕死的敢和他争!淮安王朱由梼、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李恩、礼部左侍郎何宗彦、英国公张维贤当选董事局董事。 左都御史兼刑部尚书李鋕以微弱票数战胜吏部尚书郑继之任监事局主席,郑继之和大理寺卿侯余卿任监事,吏科都给事中郑化委任独立监察官。 公司管理层任命也就是走过场,朱由梼任皇明东方公司总裁,崔保辉、崔英娘任副总裁。 但话还得说清楚,董事局、监事局的人员任选是跟他们在朝廷的职务挂钩的,如果致仕或是被免,那么继任者便直接代替他们的职位。 一番正儿八经的胡闹后,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件朱由梼都始料未及的事情。 这个事是由吏部尚书郑继之提出来的,就是说皇明东方公司职工品级的事,人家提的也是冠冕堂皇,那便是皇室在皇明东方公司都有股份,那么公司自然是皇店,因此下属的职工要有品级;而外朝在皇明东方公司也有股份,那么公司也自然是官铺,因此下属的职工也应该归吏部管才是。 始料未及的公然夺权,一时间打得朱由梼真是措手不及。然而,又是吏科都给事中郑化委站了出来,力挺朱由梼,果断的否决郑继之这项提议,并摆明立场,明确说明皇明东方公司不是皇店、也不是官铺,理由却也很是坚实,其一,朱由梼虽是亲王,但说白了也是外藩了,如无那不可言之事的话,他便已可以认定不再承继大统的序列里了,所以皇明东方公司不能算是皇店;其二,公司里朱由梼占大股,而外朝所有持股比例加起来才是27%,不是《章程》所说的“绝对控股”,因此不能算是完全的官铺,而且即便是官铺也没有必要配设品级,公司里现在施行的员工分级就可以,没有必要画蛇添足。 之后的“研讨”就明显可以看出些党争的端倪了,以郑继之为首的齐楚浙三党和以郑化委为首的东林余脉又开始了针锋相对、你来我往,最后还是李恩、方从哲、张维贤、李汝华、赵程统一发声制止了争论,全体股东代表投票否决了这项提案。 再而后,刘飒便赶紧接过主导权,让东方银行来人给各位股东代表开立在东方银行正阳门支行的户头,用以支取股份分红。这一番繁琐的cao作下来,各方也都平复了刚才还激动的心情,都将火热的目光投入到了那个现在还空白的存折上面。 这一番前前后后的折腾下了,时间已到傍晚,朱由梼见事情也都已办完,便不想再给这些个大佬们机会继续胡扯,便请大家移驾至鸿宾楼总店庆功。而庆功的过程却让朱由梼更是诧异,在户部大堂还针锋相对的这些人,在几圈佳酿下来,竟又摒弃前嫌,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起如何利用职务之便为皇明东方公司介绍生意的事情上来了。 户部最先发声,扬言要将今后户部所有的钱款拨付都交给东方公司来做;兵部也不甘示弱,扬言要将今后兵部补给都从东方商会采办;吏部也不甘于人后,竟要将京师内官员的俸禄都由东方银行来发放,而且户部还首肯;刑部甚至要让东方公司也接管大兴县的治安,被一众大佬好是赞赏一番,甚至都讨论起了具体细节,之后便越扯越没边了。 这官商勾结啊!着实是…… 于是乎,皇明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于万历四十六年二月初二正式改组成立了,皇明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公司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