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舌尖郁郅
书迷正在阅读:巨龙日常相处指南、幻师战记、从军旅影视开始、我真的是个新手玩家、全民领主:开局抽到死亡之翼、穿越养团子、从此刻起,让世界感受治愈、重生80年代好日子、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克苏鲁下的巫师
楚连城召集旧部,很快搭建起了班子,目前的首要目标就是郁郅总店的筹建工作、尽早着手长安城铺面选址购买事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硬骨头还在长安城,‘一坊一店’的要求有点苛刻,执行力不强,不费点心思,没广泛的人脉,那就是盲人摸象——抓瞎。 把郁郅县的一摊子丢给精干的二掌柜,楚连城要赶赴长安亲临一线坐镇指挥,临行前还与甘延寿聊了半宿,就许多事项与这个小东家沟通。 “大掌柜,临时决定,还要给你加担子——在长安城达官贵人喜欢光顾的地方,盘下一座酒楼,面积不能太小,也不宜过大,具体装潢要如此这般……” “小东家,你这临时加戏,其他东家知晓吗?股本开支早已计划好了,增加项目就要推倒重来,重新筹划;再说,盲目涉足长安城的高端酒楼,不那么容易。 我原来就是此道中人,十分清楚长安城高端餐饮业竞争有多激烈,如履薄冰压力山大,搞不好就会亏损。 所以我不建议一下子摊子铺得过大,贪多求快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请小东家三思而行。” “原来的计划不变,按部就班执行。这个项目单列,至于其他东家的工作我来做,即便将来其他人不同意,我可以做主单独投资,大掌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一股,哈哈。” “小东家,这有些不妥吧?” 楚连城面露难色,一脸的阿弥陀佛。 “大掌柜,如果说这个高端酒楼项目将来的盈利能力,最少能与长安城所有BiangBiang面连锁店铺的盈利并驾齐驱,你还会固执己见吗?” “啊?” 大掌柜满头神佛,弥漫着七彩祥云。 楚连城清楚,‘BB连锁’可cao作性很强,落地就是一头吸金怪兽,肯定会把长安城的低端餐饮业冲击的七零八落,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引来巨大的行业变革; 老天爷,现在你小子说又要进军高端餐饮业,从无数达官贵人家的盘子里抢食,还想占大头,可能吗?! 是不是年少轻狂,楚连城望着眼前的这个妖孽也不敢妄下断语,但心底下总觉得不靠谱,感觉可能和后世人们看待王大少烧钱创业差不离,最中肯的评价就是——胡球整,败家玩意! “大掌柜,要不这样好吗,其他的可以缓一步再说,但酒楼必须先盘下来,就当你帮帮忙,不然迟开一天门就会损失老多。等长安城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你肯定还要回郁郅一趟,到时候延寿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待。 你先过去,所需资金回头我让爷爷派人送到长安城老甘家的绸缎铺,通知你以后可随时动用。” “好吧,只要老太爷他们同意,这个忙我私下帮定了。” 公私分明,坚守底线,实诚人啊! ………… 县城北十字就是郁郅县每逢三六九集市的所在地,郁郅总店选址就选这里,盘下了二层小木楼,后面还带有占地颇大的独立小院。 县城里不容许转运火油的驼马队穿行,所以北门外的官道就是他们的必由之路,总店选择此处可谓是相得益彰。 甘延寿和胖叔陈瑜正在紧锣密鼓张罗厨师培训班的事情。 这年头厨师的烹饪手艺还停留在蒸、煮、炖、炸和煲汤烧烤阶段,至于炒菜,那可是还未开发的空白地带,主要原因大概是许多香料还在中药铺的抽屉里睡大觉,没派上做美食的用场。 青云班的小萝卜头罗阳就是郁郅县大名鼎鼎铁匠‘罗一锤’的爱孙。 小萝卜头罗阳,大眼圆脸锅盖头,就像春天里第一波上市的水萝卜,看着就让人产生想咬一口的冲动。 打一套用于烹饪煎炒的各式炒锅还不是小事一桩,尽管罗一锤爷爷规劝甘延寿用处不大,但在小家伙的坚持下,还是按照他给出的尺寸样式,手工敲出了几件呱呱叫的精品。 至于轴承的事情,罗一锤与老太爷达成了什么交易,甘延寿才懒得搭理,两个老头没说他也没问,乐得清闲。 别以为有几个炒锅就能烹饪出美味佳肴,这才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便是克隆十三香。 十三香有多种制作配方,细节上各有不同,甘延寿选用了最经典的两种配方—— 百搭配方:八角200克,rou桂100克,小茴香120克,干姜、山柰、rou豆蔻各80克,砂仁70克,草果60克,木香、高良姜各50克,陈皮、丁香各40克,花椒30克。 炒菜配方:八角100克、桂皮50克、豆蔻50克、白芷25克、高良姜20克、小茴香40克、芫荽25克、花椒25克、干姜25克、三奈15克、甘草10克、砂仁30克、陈皮25克、丁香5克、白胡椒20克、五加皮25克。 先将这些材料倒进锅中干炒2分钟以此炒香,也可用平底锅烤香,之后用石臼捣碎成粉,或直接用捻槽捻成粉,就是十三香的成品了。 分开使用也可,如八角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rou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rou质细嫩;熏rou、煮肠用rou桂,可使rou、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氽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rou,用rou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当然,分开使用甘延寿计划暂不传授,作为升级版慢慢推进。 最初的实验场所被安置在老甘家的东跨院,随着‘BB连锁’计划的开始实施,秘制调味包的需求成倍增长,需要扩大库存。这件事就由爷爷甘普负责,专门选了几个机灵可靠的家生子,独立在东跨院生产,闲杂人等一概谢绝入内,这里现在已经成了老甘家的机要重地。 十三香的调配和炒菜研制工作被安排在这里,所需调料早已让福伯派人购买,加工就绪。 在物色招聘人手的同时,甘延寿一对一先期对胖叔开始了培训。 煎,炒,烹,炸,煮,熬,炖,溜,烧,汆虽然都是中餐的做菜方式,但是往往有以下区别: 烹饪所需油量不同、所需水量不同、火候不同 …… 第一波试菜者,自然近水楼台先让东跨院参与调味品制作的一班家生子享用。 所谓的家生子就是封建社会依附大家族的奴隶的子女。 这时候奴仆都是卖身在主家,主子手里捏有奴才的卖身契。如果奴才不忠心,可打杀及卖出府去,所以奴才都是忠心耿耿,绝少背叛主家,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而家生子就是奴仆生的孩子。 虽然是新工艺新做法,但触类旁通,毕竟胖叔天赋异禀有深厚的家传底蕴在身,所以不断尝试上手很快。 剩下的实验菜品都便宜了这些吃货,每次都吃的盘光盆尽惹得家中豢养的细狗都悻悻不亦——都什么人啊,没点爱心! ………… 中间的过程冗长繁杂,反正半月以后,甘延寿和胖叔陈瑜历经千辛万苦,研发出了一十八道招牌菜,出关面世。 半月时间弥漫的香味已经给家中造成了不小的焦虑和幽怨,用美食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灵最好不过了,再借机试探一下反响如何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次正式试菜,德馨先生邀请和尚木匠前来做评委,甘延寿家中的其他长辈也另外坐了一桌。 至于云游大漠,去采集珍稀药材的红毛老道,等他回来再说吧。 单说八道爆炒的热菜—— 香菇油菜、干煸豆角、鱼香rou丝、爆炒腰花、 宫保鸡丁、葱爆羊rou、糖醋排骨、九转大肠。 饶是一干见多识广的大佬,面对异香扑鼻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也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惊喜连连千姿百态。 甘延寿充当了一个称职的解说员,给大家送上最温馨周到的服务。 试菜结束,被美味征服的吃货们,自然对接下来甘延寿提出进军长安城高端餐饮业的提议全票通过。 “老太爷,坚决不能将这门绝活随便传于他人,这可是小少爷发明的传家宝,想学可以,但必须得先由老奴亲自把关筛选,签署‘卖身契’投效甘府方可教授,将来的后厨也要列为保密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老管家福伯当众毫不迟疑斩钉截铁的说道。 “理应如此,老夫赞同!” 老木匠感同身受,第一个表态支持,和尚也顺水推舟。 “不就几道家常菜吗,流传天下尽快让更多的人一饱口福他不香吗,何必敝帚自珍明珠蒙尘呢?!” 甘延寿胸怀天下不以为然,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延寿,听你福伯的没错,将来肯定会流传天下,但眼下绝对不行,要徐徐图之不急于一时。” 老太君一锤定音,断了甘延寿的念想。 “好吧,我的意见暂时保留。” 甘延寿只好偃旗息鼓作罢。 “他福伯,投效一事,不适用于陈瑜大师傅,你去好好谈,不要亏了人家。” “老太爷,按您的吩咐,肯定办的漂漂亮亮让人心服口服。” ………… 也许有人会问,为啥没有出现常见的洋芋豆腐等食材? 马铃薯的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其人工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至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16世纪才由西班牙人引进欧洲,很快便成为整个欧洲最普遍的粮食,这年头土豆还只有非洲土著独家享用。 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在炼丹的时候误发明出豆腐的。 高皇帝统一天下后,百姓安居乐业,其孙刘安落户古镇洧川,他聪明伶利,深得刘邦喜爱。 有一次刘安为刘邦办了件大事,被高祖封为淮南王。 为了感谢封赏,淮南王招揽天下方士,聚于本地牛皮山炼丹,寻求长生不老药,以献给高祖。 在一次实验过程中,一方士用黄豆腐后加入卤水,炼起丹来。谁知灵丹妙药没炼出来,却奇迹般地将白嫩细腻的豆腐给“炼”了出来。 种瓜得豆被淮南王视为独家秘笈深藏,此时还没有在华夏大地流传开来。 接下来就没多少甘延寿的事情了,找胖叔谈心、把关选人、签订契约都由福伯和爷爷甘普进行。 不过小家伙并没有闲下来,一个凡事都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追求完美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不会混的太差。 后世活人无数的金蛋蛋‘土豆’,甘延寿现在没法从万里之遥的安第斯运来,但豆腐就不一样了,那玩意制作工艺简单,原材料主要是黄豆和石膏,各地都能买到。 ………… 自从甘延寿带着火焰驹上了一次街以后,心里就有了阴影,再也不敢随便放任那个惹祸精由马信缰。 半月前小家伙带着小家伙上街玩耍,火焰驹玩疯了当街撒欢,掀翻了摊位无数,弄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好在那家伙体量不大没伤到人。 饶是如此,甘延寿也被老太君毫不留情的在马厩罚站半日,老管家福伯到街面上逐个赔礼道歉核算赔偿损失,这才风平浪静。 这不刚刚研发出了炒菜吗,一家人正在兴头上乐不思蜀。 这一日风和日丽,甘延寿趁机提出要带meimei乐阳出门散心,哪有不准的道理,再三安顿不要调皮捣蛋,照顾好meimei。 恰逢集日,附近的乡亲们都带着自家的货物上街淘换所需,等甘延寿兄妹出门时,街面上人流熙攘夹杂着小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异常热闹。 “哥哥,哥哥,我要吃糖葫芦!” “买!” “哥哥,哥哥,我喜欢竹蜻蜓!” “买!” “哥哥,哥哥,快来看,这儿好多好多小鸡娃!” “买!哦,咱们先看看,回头再说好吗?” “不嘛,我就要现在买,哼!” 小丫头生气了,赖在摊子边不走。 “没法拿呀,乐阳你说咋办?” 甘延寿头大如斗,打算迂回包抄。 “小少爷,我这儿有笼子,三文钱一个不贵。” 察言观色,貌似憨厚的摊主及时来了个神补刀。 小乐阳歪着脑袋得意洋洋望着甘延寿,这回看你咋办! “捡你喜欢的挑,装满为止!” “奥!” 小丫头乐的跳起了奔子:“这个,这个,还有那个……” 结了帐总算又了解了一桩麻缠事,拍拍快速瘪下去的钱袋,甘延寿却兴致勃勃,只要meimei乐意就好! 随行的后勤队伍只有两人,家丁三虎和母亲的贴身丫鬟秀秀。 秀秀扬扬手中的零碎对三虎努努嘴,三虎屁颠屁颠的赶紧拎起装小鸡娃的笼子,一行人继续开始在集市扫荡。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