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种子
    明德帝一辈子最恨怪力乱神的事情。    虽然他在钦天监里养着张天师,但张天师是观星象、布军阵的高手,而不是搞虚头巴脑的事情。    就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候时候,太子跪行上前,俯首道:    “还请父皇息怒,今日之事虽是六部官员捕风捉影,但安平公治家不严,才引致今天种种祸端,总要先将安平公召回京中,再把佟家女寻回,否则佟氏女若有个闪失,到底不好。”    明德帝很欣慰。    听了一堆废话,终于有人说了点儿好意见了。    谁的儿子像谁,他的儿子就不会说那些妖言惑众的屁话。    “这事情就交给太子了,还有今日说妖孽的人,全部罚俸半年。”明德帝金口一开,断了此事。    ……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    及到这天中午的时候,事情又变了。    赵皇后受了皇帝的指派,带着几个公主、郡主到安平公府探望仍然没醒的萧氏。    岂料众人刚到,涂点秋就大哭起来,喊了一声“娘”之后便晕倒了。    所有人都被那个“娘”字,吓得说不了话了。    这事情,不小盏茶的功夫就出了安平公府,飞至大街小巷,飞至帝王案头。    明德帝一听这话,脸色沉成了御膳房的锅底,竟然将龙案掀翻了,开口就骂了一句:    “屁话!”    一屋子的太监宫女,忽剌剌跪了一地,汗都淌下来了,就连黄公公这种贴身的老人儿,都不敢劝了。    自他坐稳朝堂后,就将自己从以前的消瘦干练,养得圆了一点儿,胖了一点儿。    因为这样看着更慈眉善目一些。    毕竟坐在朝堂之上,你总要看起来温厚点儿,才能让臣子们敢说话,也能套出他们的实话。    明德帝想当明君、仁君,流芳千古的那种。    但不代表,他能容忍别人如此糊弄自己。    只是气过之后,他又有些难过了。    瞧瞧这两年的事情,自己看重的亲儿子敢造反、这些人都敢把这些鬼蜮伎俩演在自己眼前了。    他怀疑自己老了,仁慈了这么多年,反而仁慈出了一群宵小之徒。    “皇后呢?”他怒问道。    “娘娘还在安平公府。”黄公公忙道。    “请她回来,就说朕有事情要问!”明德帝一挥袍袖,怒道。    ……    赵皇后坐着凤撵回宫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和做了场梦一样。    她是继妃为后,娘家堪堪算个名门,如今在工部衙门,话少事少,用心做事,不会顶着国舅家的名头惹事。    所以赵皇后特别安心地在后宫里,和姐妹们玩宫斗。    明德帝虽然念着那早逝的章皇后,许还惦记着那柳氏,不过那是个多情的皇帝,心里念着,不妨碍他雨露均沾,对她不错,对各位妃子不错,对孩子们,虽然有偏好,但也大体一碗水端得平。    这不连那个柳氏的孩子,都接回来了吗?    不过赵皇后怕的,就是这一碗水端平的架势。    得让多少人有了些不该有的念头呀!    比如庆贼。    赵皇后想着自己的太子儿子,心中觉得委屈。    私下里,后宫都在抱怨咱们这位陛下的那点儿“专情”,大概只给了安平公吧。    安平公有兵权,军中威望极高。    所以朝野后宫都盯着安平公府,要不拉拢,要不扳倒,否则总觉得如鲠在喉。    安平公府后宅里那点儿龃龉,人人知道,无事了还爱八卦两句,不过就在方才,赵皇后觉得自己经历了比那些八卦,还要夸张的事情。    说佟小锁是妖孽就罢了,怎么就又冒出了一个佟小锁?    还是那薛赟带回来的什么秋郡主?    深谙宫斗之道的赵皇后,直觉其中必然有猫腻儿。    这薛赟先是回京,再是因着庆王被扳倒而稳固了地位,再靠着章家的胡闹,愣是得了陛下的一句“此子肖朕”。    从此,无人再敢拿薛赟的身份做文章。    结果,薛赟就拿了涂点秋的身份做文章?莫不是想借此把安平公府握在手里?    赵皇后觉得自己真相了,还在心中冷笑着,想看薛赟打算如何收场呢。    可等人救活了涂点秋,和佟家人对词,说的那事情,竟然一字不差。    赵皇后又糊涂了,在场的所有人,都糊涂了。    不过这些人,都是此间高手,几乎所有人反应过来的第一念头,都是——    别是佟家,打算扶着薛赟上了吧?    这个念头让诸位公主、郡主们,很是震惊。    不能吧?这帝京活着的皇子中,潞王都比那个薛赟靠谱些好吗?    赵皇后想了很久,忽然在心中一拍巴掌,想通了。    难不成佟昌言这是想要从龙之功想上瘾了?扶着两个帝王,还想再扶第三个?    她在内心深处反复思量了多少的话,都在看见明德帝那难看脸色的一瞬间,心中已经定了主意。    不管佟小锁是不是妖孽,安平公都已经是太子最大的祸患了。    留不得,也就不必拉拢了。    “陛下。”她掩去所有的算计和情绪,施施然下拜,忠厚且恭敬道。    明德帝从来不当着宫女太监的面,对自己的皇后还有后妃发脾气,就挤出了一个并不好看的笑容,问道:“都看见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赵皇后忙将事儿说了一遍。    “陛下,”她怯怯地道,眼睛红红的,仿佛受了极大的惊吓,小声道,“依着我看,这事儿,怕是真的呢。”    明德帝瞪起了眼睛。    赵皇后慌忙跪下道:“陛下恕罪,只是秋郡主醒来之后,安平公的母亲还有佟二太太,问了秋郡主些问题,竟然是对答如流的……所以我才有如此一想。此等大事,总不能真是有人串通做戏吧?只可惜安平公如今不在,要不陛下等公王回来再细细问明?”    洋洋洒洒那样多的字,重点只在“串通做戏”之上。    明德帝不说话了。    赵皇后垂首,也不再多说一词。    人心很有趣的,可以坚定地信任一个人,也可以因为一个小小的事情,就把这信任摧毁。    摧毁到以前的所有,都是错的。    那位简在帝心的纯臣、权臣,怕是要折在自己的一句话中了。    赵皇后忽然觉得,痛快。    只可惜,信心满满的皇后不知道,那个逃走的佟大小姐,方才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