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柑子味炊饼
一回到店里,江齐和梅溪就开始加工柑子汁了,又是像昨晚那样用布拧出汁水来。 “武大哥,这次一定成吗?”梅溪看着江齐把汁水都淋在炊饼上,不禁问了句。 “放心,这次绝对能成!” 江齐信心满满,每次吃柑子的时候,手上的味道都会保留一两个小时,只要掌握好味道散去的时间,就一定没问题。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江齐守在蒸笼前很是心痒痒,每过一会都想打开蒸笼看看成果如何,不过最终都忍了下来。 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此时正值中午吃午饭的时间。 “好,我们打开看看!” 江齐完全不管蒸笼烫不烫,直接就上手,拿出旁边的一个炊饼,这个炊饼是刚才淋了最多柑子汁的那个,如果这个都没味道,那其他更不用试了。 “嗯,好香啊!”炊饼还没放到鼻子前,就已经闻到一股nongnong的柑子味,他扳下一块尝了尝:“好甜!” “成了吗?”梅溪的心也不由得提了起来。 “这个成了,我再试试其他淋少汁的。”江齐把另一半炊饼递给梅溪尝尝鲜。 他拿起一个淋比较少汁的炊饼,虽然味道没有刚才那个浓郁,但是也能闻到淡淡的柑子味。 扳下一块放在嘴里:“也挺甜的,虽然没有刚才那个甜,但是比起以前的炊饼要甜不少。” “武大哥,我们成了!我们真的成了!” 梅溪又接过江齐递过来的炊饼尝了尝,她激动地差点要跳起来,可一瞬间她就止住了。矜持,女孩子要矜持,不要如此轻浮。 “对啊,我们真的成了!”江齐内心也是十分的激动,不过却表现得比较沉稳。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定价的问题,要是定高了,多数人不舍得买。 要是定低了,自己没利润,以后要想再提高价格顾客就很难接受,店里的口碑也会下降。 梅溪看到他眉毛紧皱,有些不解:“武大哥,你怎么突然愁眉苦脸,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我们现在虽然做出柑子味的炊饼,但是不知道卖多少钱好,价格高了不好,低了也不好。” 江齐低头深思,如果把定价八文钱那就有点低了。十分钱?跟饼王的价格一样,好像跟他一样也不好,那卖十二文。 “决定了,就卖十二文!”江齐右拳捶左掌:“以后柑子味的炊饼就卖十二文。” “十二文一个炊饼,会不会有点贵了。”梅溪有些担忧价格太高,会卖不出去。 “没事,听我的,就卖十二文,就算卖不出去也不降价,就卖十二文。”江齐说完就走出店门,站在街道中心。 “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我们隆重推出炊饼新品。” “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我们隆重推出炊饼新品。” “什么炊饼新品。”一位老妇女问着。 周围的人群也慢慢围成一个圈,看热闹。 “就是就是,炊饼还有什么新品,还不就那样。” “大家不要讨论,听我说。”江齐扯着大嗓门:“我们店里的独门炊饼你们肯定没吃过。” “什么独门炊饼,武大你又在吹嘘你的炊饼了。”一工匠一点都不给面子。 “对啊,你别吹嘘了,你在阳谷县都卖了一年的炊饼,吃来吃去还不是那样。”一名年轻的妇人也是开口打趣。 “诶,你们这就不了解我了吧。”江齐捋了捋发梢:“我这独门炊饼不是以前的那种,是一种带有柑子味道的炊饼。” “你骗鬼呢,要是真有这种炊饼,以前怎么不卖?”工匠接着抬杠。 “你别管我以前怎样行吧,反正现在我就做出柑子味的炊饼卖给大家。” 这时一名年长的书生问了句:“那我怎知道你的炊饼有没有柑子味?” ……江齐一阵语塞,这个读书人到了这岁数还没功名是有原因的。 “公子,你想知道炊饼有没有柑子味,直接买一个尝尝不就好了。” 工匠又来抬杠:“要是炊饼没有柑子味呢?” “如果炊饼没有柑子味,那我返还双倍的价钱给你。” “柑子味炊饼多少钱?” “十二文钱。” 这话一出,围观的人群顿时又是喧闹起来,议论纷纷。 工匠摸了摸怀中的铜钱:“武大,你太不厚道了,一个炊饼要十二文钱,比你以前的炊饼贵上一倍。” “这位大哥,我这可是柑子味的炊饼,这里面可有我的独门秘方,全阳谷县就我这里有。” 江齐也是无语这人,人家饼王一个普通炊饼也要十文钱呢。 人群还是一顿喧闹,大家连听都没还有柑子味的炊饼,更别说吃了,虽然价格贵了点,但它新奇啊,新奇的东西总是很吸引人。 “那我买一个尝尝,要是不好吃,我就。”工匠本来想说砸了你的店,但是想想他的兄弟武松,便又改口了。 “要是不好吃,我以后就不再你这里买炊饼了。 “如果我炊饼不好吃,我跪下给大家磕头都行。” 江齐毫无顾忌地立下豪言,科学表明甜品能让人心情愉悦,身为现代人自然是绝对相信科学的。 其他人看到工匠过去买炊饼,也纷纷跟了过去,一个接一个排起队伍。 工匠拿到炊饼,立马就啃一口试试真伪,果然有柑子味,还很甜。 他咽下一口,接着又是一口,然后又是一口,三两下的功夫,一个炊饼就被他吃下了肚。 “还可以。”工匠抹抹嘴就走了,也不跟江齐抬杠了。本来他还想吃多一个,但是十二文钱还是有点贵,最后也就算了。 其他顾客吃了柑子味的炊饼,脸上都是笑容满脸,想来心情也是愉悦的。 “公子,这炊饼有没有柑子味?”江齐对着刚才那名年长的书生问了句。 “确实有。”书生小口小口的抓着吃,吃相比较优雅,毕竟也是读圣贤书的人。 一会的时间,九十五个柑子味的炊饼就卖完了,大家都是买一个,还没有人买两个,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价格有点小贵,一般人不舍得吃两个。 定价在十二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甜的东西一下子吃太多会腻味,为了保证大家持续购买,价格必须高点。 价格高大家基本上就只买一个,这样做最有利于自己生意的持续发展性。 “武大哥,你真是太有智慧了!”梅溪对江齐是越发的崇拜,他总是能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