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乖孩子,不一定有糖吃(三)
2007年,去省城昆明读专科,我妈送我去,那是我第一次去市以外的地方,我哥在昆明上班,那段时间我妈身体不太好,我哥说让她送我去,顺便带她检查身体,我们坐卧铺车,就是上面有个小床,可以睡,傍晚时候上车,第二早上到那种,那时候卧铺车晚上没强制要求中途休息,所以到昆明一般是后半夜,车子进站,有些司机心肠好,乘客可以在车上睡觉休息等天亮再走,有些时候会被师傅追下车,大半夜,有些人,人生地不熟的在陌生城市不知道去哪里,还好后面几年就要求中途休息,到昆明已经天亮了,那次因为中途堵车,到昆明已经早上8点多了,我们没有手机,不能随时电话联系,我跟我妈第一次出远门,上车了以后连车牌都不记,中途下车休息,我们去的时候就一辆车,等我们上厕所回来,一模一样的车停了很多辆,我们记不得我们坐的是哪辆,天色又黑,一辆上去看一下,好像都长得一样,里面也几乎一样,我妈急坏了,第一次出门我两差点“丢“了,真的有点哭笑不得,后面还好找到我们坐的车,同车有个jiejie,我妈跟她说送我去读书,我哥在昆明,路上堵车,怕我哥半夜在车站等,想跟她借电话打一下,jiejie人很好,真的借电话给我们,我们很感谢她,估计现在出去你找谁借电话,别人都得提防着点,不会借,如果是我,我肯定也没那个jiejie做得好。 进站,我哥已经在那里等了,先带着我们去住处,第二天带我妈去延安医院检查身体,检查出她有个zigong肌瘤,手术是回家一段时间后在我们县医院做的,我哥又带着我们去找学校,把我们在学校安顿好,他又回去上班了,那时候我们宿舍有8个同学,都是来自不同地方,我记得有个大理的胆子比较大,有一天就约我们出去找她男朋友玩,那是我第一次坐公交车,每人投币一元,我记得一开始我们是准备去东方广场,可是人很多,很挤,报站我们也听得不是很清楚,下错站,不知道到了哪里,我妈晚上还要赶车回家,我以为我们又“丢“了。 以后的每学期放假、收假都是我一个人来回,那时候家里人总说我一个人,会不会孤单,不放心,我说没事,反正到了昆明我哥接送,可能我从小独来独往惯了,就喜欢一个人清净,后面有一次约着一个去昭通的朋友一起坐车,两个人还没进站就被骗,还好我的钱每次都是家人提前打到我哥卡上,他去帮我交学费,我身上就几百块钱,骗子都觉得我穷,没骗到,朋友被骗了学费,我一个人的时候是从来不理那些各种搭讪的人,警惕性还是很高。更可笑的是,我一个人坐卧铺车,我妈怕我睡着了,钱被偷,每次出门,身上留一两百块零花,就把剩下几百块用针缝在我的贴身衣物上。 专科那三年,还是很怀念的,认识了很多朋友,我们本来就是文秘专业,男生很少,他们在班上就像“大熊猫”一样,我记得我们班一开始10个男生,后面退学1个,转校1个,最后8个男生,30多个女生,阴盛阳衰,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会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是我们学校那年新开设的,我们就像“小白鼠”一样,我们上的科目很多,社会学、心理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公文写作、普通话、礼仪、化妆、摄影、会计......,但每周课不是很多,晚上没自习,我们一般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四点一线,有时候约着逛街、上网,那时候无忧无虑,真好。 印象最深的是大一那年新生军训,我们那届直接去西山脚下的一个部队,后面的都是请教官来学校,出发那天,来了很多军用大卡车来帮我们拉行李,部队确实条件很艰苦,我们带了很多零食,几天就吃完了,我现在对压缩饼干都有阴影,住的是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那种部队四合院,两个教官,每天跑早cao、训练、吃饭,晚上也要训练,我们方队是打拳的,打军体拳,身上不是灰就是泥巴,一天下来浑身疼,上床都困难,别的方队是走队形,走爱心、学校名字、学校校徽,很漂亮,也很累,每天脚要走断的感觉,我记得那时候新手机刚买,就只下载了一首《秋天不回来》,每晚训练结束,躺床上就翻来覆去的听,有时候还要换着站岗,以前上课教室里一会都坐不住,去军训了,才发觉上课是多幸福的事,汇报表演那天,下雨了,地上全是泥水坑,也得卧倒,完全不顾什么形象了,打完拳,都是泥巴,我记得大家都是一个多月没洗澡,那天回学校,淋浴室都不够,学姐见我们都说我们晒黑了很多。 大一时间很多,也积极的参加了好几个社团,也做过兼职,晚上不上课,有人介绍我们去小区里做市场调查,为了锻炼自己,一户一户去敲门填调查表,有些人开门看看就摆手说不做不做,有些说听不懂,就算这样,一晚上30元,我们还是不放弃,每天做完坐末班车回学校,几乎是起点站到终点站,到学校已经10点多了,很累,但是能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能自己挣钱,真好,我记得后面结算了几百块吧,一开始国庆节我都回家的,有一年我没回,兼职发传单、药店门口宣传,一天30块。 转眼3年过去了,2010年,我们毕业了,大三下学期我们基本没课,学校安排实习,可以不用去学校,到时候交实习报告就行,一开始我是在家看书准备考试,但在家没网,消息闭塞,很忧虑,看书也静不下心,我说还是得去昆明,家人又给我准备了几百路费,到了学校宿舍,空荡荡的,只有我朋友一个人,有同学没来,有同学去实习了,有同学在校时就会做些兼职,我记得我们班一个女同学大三就在学校对面开了个奶茶店,生意还不错,只是后面她没开了,有同学已经开始上班,有几个成绩特别好的,老师还帮介绍,有些家里条件很好的在家不去学校,也不用去实习,我想我两就属于家里又没什么关系,学习又不是最好的,所以看着身边很多同学都有着落,自己很心急,就约好一起找工作,也算有伴。 我记得我们去过一家装饰公司,面试之后说先去上班,试用7天,我们看到,之前就有很多人在那里上班,都是试用,也没说要不要继续留用,也没说工资多少,我们觉得他们是不是想用大学生这种廉价劳动力,不靠谱,上了两天就走了,又去了一家医疗保健的小公司,卖保健器械的,里面可以按摩、泡脚,还有活动室,用他们的机器过滤水,过滤的水可以拿来泡脚,好多老人在那里办卡,我去了两天,之前一直说介绍我去建筑公司实习的一个jiejie给我电话了,我就没继续去,这个jiejie一开始是要介绍我去别的公司工地学做资料员,但是他们负责人总没回复,她说工地条件艰苦,小女生不去也罢,说就去她们公司吧,后面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两年,我同学在那家保健公司上满一个月,好像拿了一千多块工资,那时候我们刚出校门,不敢要求太多,觉得一千多块也很多了。 大三毕业,有的同学选择专升本,继续读书,有些准备考公的都在家里看书,有些去培训,培训要八九千、一两万,我当初想读本科又要三年,不想再花家里钱了,专科出来找工作也一样,只想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考公培训那么多钱,我是实在张不开嘴再跟家里要,回家专心备考也不是办法,读了那么多书,别人都工作了,我在家闲着,大人忧虑,我也忧虑,最后我还是决定实习,想着先找个班上,边工作边考试,十多年前,编制的工资也没现在高,我当时的想法是我想在昆明那样的城市工作,进那些公司一样也能挣钱,不一定非要考试,自己闯一闯,不想年纪轻轻就去机关喝茶读书看报,现在想想当初的想法很幼稚,我爹每次看了新闻就催我回家考试,可我不能每次考试就回家闲着,也没有哪家公司会允许你经常请假,我首先得养活自己呀,我需要当时的那份工作,我说我在昆明考,边上班边考试多少有点敷衍,确实考过几次,每年考试对当年的应届生都会有一定偏向的,我就这样浪费了应届生的身份,现在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就像我妈说的,我那么自以为是,他们的意见一点听不进去,可能这就是我的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