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首战告捷!
书迷正在阅读:斗罗:见证之书与绝世唐门、乾心论道、重活:1982、蚊蝗、阴间游戏制作人、大城小尘、我的女友会开挂、那株叫做金银花的鸳鸯藤、穿越之张小喵、逃离蓝星
穿着红色战袍,腰上挂着明皇天子剑,万历皇帝威风凛凛走到点将台中央。 下面黑压压一大群人,众人都目不转睛看着万历皇帝。 要不说出将入相呢,在点将台上一站,瞬间豪气干云。 大汉将军就站在朱翊钧旁边,点将台上还有戚继光、马林他们。 吴惟忠站在点将台下,向前走一步大声喊道:“大明蓟镇、亲卫军集合完毕,请陛下检阅!!” “今天是个大日子,后面咱们就要上战场,你们怕不怕?” 众士兵大喊:“不怕!” “不怕!” “不怕!!” “好!” “朕不懂兵,但是在这里保证,出征的将士,每个人都能吃饱饭,每天都能吃到rou,都有棉衣穿。”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按月领取军饷,受伤了,大明养着你们,战死了,大明养你们全家,还会给五十两抚恤金。” “朕不和你们说废话,空话,开始发军饷!” 锦衣卫抬上来几十口大箱子,这都是今年新制的银币。 锦衣卫们把银币装进盒子,万历皇帝每个人发四个银币。 “拿着!” “谢陛下!” “拿着!” “谢陛下!!” 校场总计有将近三万人,万历皇帝自己发不过来,戚继光、马林、杨元、蓝自大、俞咨皋他们一起发。 用了一刻钟的时间,每个士兵手中都有四个嘎嘎新的银币。 万历皇帝再次上点将台,根据昨天的商议,他开始任命。 “诸将听令!” 所有人为之一振! “马林!” “在!” “令你率领亲卫军一团为前锋,探查敌情,消灭阻挡大军的敌人!” “得令!” “杨元!” “在!” “令你率亲卫军二团为中军,负责接应一团。” “得令!” “蓟镇总兵戚继光!” “在!” “命你为征北将军,率领蓟镇四千精锐为中军!” “得令!” “骆尚志!” “在!” “命你率领蓟镇五千精锐选锋为后军,策应中军,支援前锋!” “得令!” “吴惟忠!” “在!” “命令你率领一万两千蓟镇选锋,为后勤军队,押运粮草物资,如有差池,定要你命!” “得令!” “陈矩!” “在!” “令你为监军,协助吴惟忠押运粮草物资。” “得令!” “代王朱鼐铉。” “在!” “令你为大军考功郎中,诸将士功劳详加记录,不得有误!!” “是!” 万历皇帝拔出天子剑,他拍了一下胸脯:“此战不归,战袍不解!” “所有将士听真,大军出征,敢言班师者,斩!!!” “万岁!” “万岁!” “万岁!!” 所有人都从喉咙里发出震天的吼声! 万历皇帝以身作则,这次出征,大军不胜,他的战袍就不解,每天睡觉都穿着。 朱翊钧知道会遭罪,不过,既然选择御驾亲征,他就没想过好吃好喝。 “所有人回去准备,二十三日,辰时初刻,大军出征!!” …… 万历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万历皇帝朱翊钧骑在马上,他一声令下,两万五千人的大军出征,前锋侦察连测马狂奔。 大军沿着滦河逆流而上,每天行军三十多里。 冬天的天格外冷,今年又下了几场大雪,这满天的平地,一眼望不到头,朱翊钧的眼睛都被伤到。 二十五日,晚上,到达冷沟时,万历皇帝眼睛刺痛的厉害,很多士兵和他一样。 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走过来,此人身高有八尺,后世要一百八十五公分。 “陛下,您得了雪瞎病,用木炭涂抹到眼睛下面,白天行军时就会好很多。” 朱翊钧知道自己得了雪盲症,可是他没带墨镜出来。 “你知道,咋不早说。” “陛下没问我。” 蓝自大训斥这个大汉:“猴崽子,你挺横呀……!” “哎,不用和他一般见识,在总兵府没见过你,叫什么?” 这时戚继光走过来:“陛下,他叫李如松,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 “不对呀,李成梁他们在辽东,你是他儿子,怎么跑蓟镇参军了?” 戚继光和万历皇帝说,原来李如松打仗喜欢冲阵,辽东战事又多,李成梁怕他战死,就派李如松到蓟镇。 朱翊钧记得李如松好像打过小曰本,也是一个名将。 “你在蓟镇有什么差事?” “管着两千选锋骑兵,官职是参将。” “哦,你会管骑兵?”万历皇帝问李如松。 “还可以。” “行,打完这一仗,朕这里要组建骑兵团,你过来给朕当骑兵团的团长,也是管两千多人。” “咱这骑兵团什么都有,好马、盔甲、明铳、火炮、马刀、还有后勤保障。” “多谢陛下栽培!” “起来吧,这次打仗看你怎么发挥。” 万历皇帝的大帐也不暖和,晚上零下三十多度,外面风呼呼刮,白天盔甲冻住,晚上就这么睡。 第二天继续向北行军,这次有木炭涂抹眼睛,白天行军好多了,前几天眼睛都睁不开。 二十七日,下午。 鞑靼人的营地翠烟袅袅,一团侦察连连长李虎,拿着望远镜看下面的营地,这是一处山坳地,北、西、东三面都有两百米左右的小山。 三排排长说:“连长,他们做饭呢,还有牧民妇女在喂牛羊。” “现在就动手,一排进攻北面,二排进攻西面、三排进攻东面,围三缺一,妇女儿童不杀,精壮男子一个不留,俘虏的人都给他们关起来。” “连长,怎么进攻?” “破虏炮先轰,三轮炮弹过后,骑着马向下冲,杀个措手不及!” 李虎挥动令旗,各排开始放炮,上打下不费力,这次出征都是开花弹,一炸一大片。 “砰砰砰……!!” 几声过后,牛叫马鸣,妇女孩童的呼喊声。 再一轮炮弹过来,几个帐篷被摧毁,很多鞑靼男人出来查看,很快又一轮炮弹过来。 “砰砰砰…!!” 李虎拔出马刀,下令:“冲啊!” 侦察连骑着马向着山下冲锋,此时营地异常慌乱,很多人衣服都没穿好,这是一个几百人的营地。 两刻钟时间,侦察连无一人伤亡,斩杀一百七十六人,俘虏六百三十二人,缴获马六百三十六匹、牛四百一十二头,羊两千四百六十三头。 李虎写着战报,他看着传令兵说:“把战报送给团长,让他赶快派人接收,明天咱们要继续向前行军。” “连长,咱们就住这吗?”二排排长问。 李虎笑着说:“就住这,晚上吃鞑靼人几只羊,大锅捞米饭,酸菜炖羊rou,每个班一只烤全羊,一人二两酒,不能喝多。” “是!” 牧民都被吓坏了,很多孩童躲进草垛里,这些身披棉甲的人,就像天兵一样疾驰如风。 李虎掏出几块奶糖,递给受到惊吓的小女孩:“吃吧…!” 他又吩咐伙食班:“多做点酸菜炖羊rou,晚上他们也和咱们吃。” 这或许就是打个巴掌,给一个枣吃,不过这巴掌有点狠,把成年男人全部杀死,李虎也不是变态杀人狂。 他没有办法,这是团长的命令。 朱翊钧也不是杀人狂,大军出征到草原,他们只有两万五千人,亲军还是第一次打仗,只能背后偷袭,以往东部鞑靼人,只见辽东边镇捣巢,他们第一次见,从蓟镇出来捣巢的明军,没有任何防备。 战场就是你死我活,如果放任这些人出去报信,被包围的就是他们,到时鞑靼人对他们也不会手软。 这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时代,圣母心的士兵,往往第一个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