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新旧交替
曹cao命众人退出,单独留下世子曹丕,开门见山问道:“吾儿认为司马懿此人如何?” 听到曹cao问道司马懿,曹丕稍稍错愕。 司马懿正是曹丕的四友之一,另外三人是陈群、吴质和朱铄。 其中司马懿、陈群生于豪门望族,吴质为单家子弟,而朱铄出身寒门。他们经常在一起谋划大事,给曹丕出谋划策。 曹丕还以为是曹cao察觉了什么,不过还是如实回答。 “司马仲达奇策善谋,恪尽职守。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实为当代人杰。” 这是曹植对司马懿的评价,曹丕如今全都用上了。 司马懿虽然支持的是曹丕,但是曹植对他的评价还是十分肯定的。 不过,这正是曹cao担心的! 曹cao闻言叹道:“司马懿有反顾之相,为人狡诈多疑,心狠手辣,外加野心勃勃。这样的人不会久居人下,恐怕会左右的你的决断。” 现在只有曹cao父子,曹丕还是自己的后继者,曹cao毫不忌讳说出自己的看法。 “子桓你文武俱佳,又有我曹氏和夏侯氏宗亲辅左,他自然不敢凌主犯上。可要是日后子嗣不继,必将为此人所乘,你不可大意。” “儿臣与仲达相交多年,况且仲达出仕还是父王强请的,怎会如此?” 虽然是曹cao遗言,曹丕还是有所怀疑。 “嗨……”曹cao叹了口气,又道:“为父月来多做一梦,梦中三马共食一槽,颇为不祥!吾儿当警惕!” 曹丕闻言,仍然不以为然。 嘴上不反驳,心里却想道:“昔年父亲也曾梦到三马共食一槽,当时曾言三马为马超父子。如今马腾已死,只马超虽在,却无有建树,如何能食我曹氏?” 曹丕能有今日,多半又司马懿功劳,并不忍心抛弃。 但是曹丕见父亲弥留在即,也不忍忤逆。 当下便点头答应一声。 “父亲之言,儿谨记在心!” 说完,曹丕就要告退。 曹cao见曹丕点头称是,放松了口气。 眼见曹丕要告退,曹cao又叫住曹丕。 “子桓!” 却是曹cao想到曹休败亡,曹真、曹仁之耻辱,心有不甘。 “子桓!关兴小儿着实可恨,你有朝一日必要为文休、文烈报仇不可!” 不想曹cao又提到关兴,曹丕只得答应。 “孩儿谨记!” “好好好!我曹cao之子,怎会不如关云长之子!” 曹cao连道三个好字,仿佛已经擒杀关兴一般。 令曹丕出去后,曹cao又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 对他们嘱托道:“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着铜雀台,善待之!” “可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备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 令她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当晚曹cao气绝身亡,寿六十六岁。 时建安二十年春也。 曹cao死后,卞夫人等妻妾尽皆痛哭。 曹丕得知曹cao已死,连忙举丧,召唤司马懿陪同自己。 司马懿却道还有要事要做,于是给曹丕解释一番。 曹丕听了连连叫好! 于是司马懿自去忙碌。 曹丕传令陈群、贾诩,并宗族夏侯惇、曹洪等cao办后事。 等夏侯惇到了,夏侯惇又提醒曹丕,召还曹彰、曹植兄弟,一同为曹cao守灵。 原本曹丕是有意拖延,这时不得不照办。 第二日百官挂孝,聚哭于殿上。 这时候,忽然有一人挺身而出曰:“请世子节哀,先议大事为上!”众视之,乃吴质是也。 只见吴质说道:“魏王既薨,天下震动!当早立嗣王,以安众心。何但哭泣耶?” 夏侯惇听了,稍有为难。 “世子当嗣位,但未得天子诏命,此时不宜造次而行?” 侍中孙资闻言,慨然说道:“大王既薨,世子既奉遗命!某愿去请天子诏书,以图早立。如若诸子私立,彼此生变,则有袁本初二子故事,如此则社稷危矣。” 于是夏侯惇遂拔剑,割下袍袖,厉声喝道:“即今日便请世子嗣位。众官有异议者,以此袍为例!” 百官悚惧,只好同意。 正在此时,有侍者忽报司马懿方至。 众人正不知来意,便见司马懿于怀中取出诏命宣读。 原来见曹cao身死,司马懿顾虑名不正则言不顺。 故此亲自草诏,威逼天子降诏。 天子刘协闻得曹cao死亡,心中大喜,本来以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不想司马懿拥兵相协,眼中暗暗杀气,无奈之下只得听从。 于是下诏封曹丕为魏王,九玺、冀州牧如故。 曹丕得了天子诏书,心中大喜,更加引司马懿为自己腹心,对曹cao临终之言不以为然。 就在这时,忽报越骑将军曹彰自幽州领大军来到。 曹丕大惊,遂问群臣道:“我那黄须小弟,平日性刚,先父依仗。今提兵远来,怕与孤争王位。吾初即王位,眼见兄弟纷争,心下何忍?”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曹丕此言自然是演戏,群臣心照不宣。 果然曹丕话刚说完,便听得阶下一人应声而出。 “臣请往见越骑将军,以片言折之。” 众人一看,见是谏议大夫贾逵,尽皆说道:“非大夫莫能解此祸也。” 曹丕见是贾逵,心中大喜,立刻命贾逵前往。 贾逵领命出城,去见曹彰。 但见曹彰气势汹汹,质问贾逵道:“先王玺绶安在?” 贾逵此时难能弱了气势,正色说道:“家有长子,国有储君。先王玺绶,并非君侯该问的事情。” 曹彰闻言,立刻便知道兄长曹丕得了父命王诏,已经群臣归心。 争无所争,于是默然无语,只得与贾逵同入城。 于是曹魏一场潜在内乱,消弥无形。 曹彰将本部军马尽交与曹丕,只是固守在曹cao灵前。 而后曹丕又奏请天子,追谥曹cao,葬于邺城。 曹丕继任魏王,文武大臣各有封赏。 拜夏侯惇为大将军,因其病笃未有差遣。 拜曹仁为车骑将军,封陈侯,都督兖豫荆益四州军事。 拜曹洪卫将军、野王侯,拱卫邺城。 以曹真为镇西将军,驻屯长安,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 吴质拜为振威将军,持节,督幽并二州军事。 政事上改秘书为中书,以表现优异的孙资改为中书令,好友刘放为中书监。 以劳苦功高的司马懿为丞相府长史,贾逵魏郡郡守,蒋济为魏王国长史。 就这样暂时形成了司马懿、孙资等五人,新的中枢决策团队。 因曹cao撤军,不久就病逝,不可避免的牵连到前线。 曹仁得知消息后,精神恍忽,被徐庶设计偷袭一阵,损失了攻城器械。 张飞、于禁抓住机会勐攻,庞德奋不顾身,曹仁败退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