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兵部尚书之争
    “父皇父皇,您冷静一下……”    朱慈烺连叫几声父皇,崇祯皇帝这才渐渐止住笑声。    他放下朱慈烺道:    “父皇没事,你以为父皇犯了癫狂,父皇只是无法控制内心喜悦而已。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对战建奴开始不占优势,接连丢失辽东大片国土。    到启和崇祯朝,建奴在关外已经明显做大,时常入关烧杀抢掠,明军对此几乎束手无策。    如今建奴再次入寇,明军皆不敢战只能尾随观望,大明上下人心惶惶。    皇儿威武,竟然率领护国军将入寇建奴关门打狗,尽数诛杀在关内。    此战过后,建奴数年内绝不敢在入关,吾儿立下大功劳,父皇甚是欣慰,哈哈……”    崇祯罢,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上位九年他励精图治,没有过一安静日子。    在得知皇儿杀灭建奴,并生擒建奴郡王后,他多年压抑彻底释放,顿时感觉敞亮很多。    “皇儿,你不但是皇太子,还是大明兵马主帅。    所有和打仗有关之事,全部有你来做决定。    对将士的封赏,什么子爵男爵,你自己看着办即可,父皇全力配合你。    实不相瞒,你上次给的银子全部都被程国祥用于救济灾民。    父皇已经竭尽所能,不但无法扭转大明不利局面,如今连奖赏将士们的银子都无法拿出,真的很遗憾!    相信皇儿肯定有办法,因为你乃是紫微帝星转世。    如果连紫微帝星转世都无法扭转大明灾人祸和极度缺少银两的情况,大明危矣!    洪武高皇帝开局一只碗,历经磨难才创下两百多年汉家江山。    真担心败在父皇手中,如今皇儿横空出世,让父皇看到中兴大明的希望。    父皇今彻底想通了,只要有中兴大明挽救万万华夏黎民希望。    父皇决定放权让你去做,希望你我父子联手中兴大明。”    崇祯到动情处,朱慈烺能看到他眼中闪烁的泪花,心中不禁暗想:    “难道皇帝老子突然醒悟,难道皇帝老子真的舍得彻底放手?”    就在朱慈烺暗暗猜测皇帝老子真正心思时,只听崇祯皇帝继续道:    “皇儿还年幼,父皇不能让你一个人抗下所有,杨嗣昌很有能力。    父皇有意让他做兵部尚书辅佐皇儿管辖下兵马,不知皇儿是否同意?”    “杨嗣昌做兵部尚书?”    听到崇祯有意让杨嗣昌做兵部尚书,朱慈烺顿时一阵无语。    此人也算有些才能,但对建奴他却是个主和派,朱慈烺绝对不会让他担当重任。    他已经许诺让卢象升做兵部尚书,如果杨嗣昌入住兵部,朱慈烺该如何面对大明栋梁卢象升?绝对不可以。    “父皇,既然您让儿臣负责下兵马,儿臣肯定要用信得过的人。    如今兵祸四起,必须要用懂兵之人,决不能让书生空谈误国。    所以,儿臣推荐卢象升担任兵部尚书,卢象升率领雄军从无败绩。    大明还有建奴和流寇要灭,最终完成一统。兵部尚书非卢象升不可!”    朱慈烺口气很坚决,他就是要让皇帝老子知道,卢象升远比杨嗣昌更合适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当时也是一愣神,他没有想到太子连兵部尚书都有了人选。    崇祯并不担心皇太子威胁他的皇位,作为大明储君,这个位置迟早都是朱慈烺的,大不了退位,这个皇帝做的真累,不做也罢!    可是他对朱慈烺推荐的兵部尚书人选却不满意,卢象升确实比杨嗣昌更有能力,可卢象升乃是东林党人,难道太子不知道?    看到皇帝老子脸色不对,朱慈烺就猜到崇祯对卢象升有看法,于是问道:    “父皇,您认为卢象升不如杨嗣昌?”    崇祯摇摇头:    “不是,父皇不怀疑卢象升的能力,可卢象升乃是东林党人,难道你不担心兵部将来都是东林党人……”    崇祯意思很明显,他担心兵部被东林党控制。    朱慈烺淡淡一笑:    “父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卢象升在朝堂不是一年两年,从未听他和那些东林党有任何瓜葛,儿臣相信卢象升只忠于大明王朝!”    崇祯沉思片刻,随后叹口气:    “准奏,皇儿啊,大明经不起折腾了!”    朱慈烺大喜,急忙谢恩:    “谢父皇,儿臣和卢象升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谁崇祯皇帝很固执,朱慈烺一句话,硬生生把杨嗣昌出头之日给按下去。    既然把卢象升的事都能搞定,朱慈烺决定趁热打铁:    “父皇,皇儿请请教您一个问题,您知道大明为何缺银子,为何有如此多的百姓造反吗?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中兴大明指日可待!”    这个问题直接截到崇祯的痛点,他眼睛直勾勾盯着朱慈烺看了半才道:    “崽子,你想玩火?父皇提醒你,一旦玩不好,大明会陷入万劫不复!”    崇祯这一句话,让朱慈烺很意外,很显皇帝老子很清楚大明的痹症在哪里,为何不作为呢?    朱慈烺斩钉截铁道:    “父皇,这个火必须玩,如果儿臣不玩,才会让大明陷入万劫不复。    一旦儿臣因为触碰绝大多数饶利益而出现意外,父皇可立二弟慈炯为太子,不然紫微帝星白转世一回!”    朱慈烺这番话让崇祯很感动,年纪竟然愿意为大明而牺牲自己。    可是要想改变现状谈何容易,至少崇祯自己想都不敢想。    崇祯伸手摸摸朱慈烺的脑袋:    “你的想法,如果可行,父皇会支持你!”    朱慈烺点点头对王承恩道:    “王大伴,速去御膳房给爷取一个完整的大饼过来。”    “好的,爷稍等!”    老王答应一声,快步跑到御膳房给朱慈烺捧来一个完整的大饼,直径有一尺的那种。    朱慈烺心念一动,一把锋利的刀出现在手中,看的崇祯嘴角连连抽动几下,他好想拥有太子那种能力。    朱慈烺指着大饼对崇祯道:    “父皇请看,假设大饼就是大明土地,皇室宗亲占据这么多,外戚和大明勋贵占据这么多,官员士绅占据……”    朱慈烺一边话一边挥动刀切割大饼,一个大饼被他切割的只剩最后一块才住手。    “父皇您看到没?占据大明绝大多数土地的人不交税,所有税赋都压在百姓头上。    他们耕种全国两成的土地,却要上缴整个大明十成的税赋。    另外还有徭役和人头税等等,出门还有路引上缴。    父皇,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如果您是百姓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