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三章 内斗不断
庆元二年(1196年),宰相留正因曾与韩侂胄不睦,被刘德秀劾以“引用伪党”,罢相贬出朝廷。不久,韩侂胄又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言官为迎合韩侂胄,纷纷大肆攻击理学,但因畏于清议,皆不敢公然指斥理学领袖朱熹。韩侂胄遂提拔沈继祖为御史,通过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 宋宁宗遂免去朱熹的一切职务。庆元三年(1197年),刘三杰入宫奏对,称伪党如今已演变为逆党。韩侂胄也表示认同。宋宁宗遂下诏严禁理学,并在王沇的奏请下,订立《伪学逆党籍》,以赵汝愚、留正、朱熹、彭龟年、杨宏中等五十九人列名籍上。当时,施康年、陈谠、邓友龙、林采皆因攻击理学而久任台谏官,张釜、张岩、程松也因此升为执政。 庆元四年(1198年),韩侂胄进拜少傅,封爵豫国公。庆元六年(1200年),韩侂胄进位太傅。当时,婺州百姓吕祖泰上书朝廷,认为不可封禁理学,并请皇帝诛杀韩侂胄,以周必大为宰相。韩侂胄大怒,将吕祖泰施以杖刑,流放于钦州。言官为迎合韩侂胄,纷纷弹劾周必大培植私党。 韩侂胄执政后,宋光宗朝被排斥的主战官员,再被起用。当时及后世也有人认为,“开禧北伐“是韩侂胄为捞取政治资本而采取的一次军事上的冒险行动。由于实行党禁,逼走赵汝愚,使韩侂胄在政治上失了人心。事实上北伐也有客观的有利因素,当时金朝的情况不太妙,金主璟沉湎酒色,朝政荒疏,内讧迭起,北边部族又屡犯金朝边境,在连年征战中士兵疲敝,国库日空。于是韩侂胄认为有机可乘,就把恢复故疆、报仇雪耻作为建立功业的途径,作为争取人心、提高威望的一种手段。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他还重新启用了辛弃疾等一批主张对金用兵的大臣。 开战之前,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在分析形势之后,提出此时进行战争对宋朝不利,认为这场战争几无胜算。叶适不仅拒绝起草宣战诏书,还上书宋宁宗,认为轻率北伐“至险至危“。武学生华岳上书,认为此时南宋“将帅庸愚,军民怨恨,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势不固,山砦不修,堡垒不设“,认定这次北伐将“师出无功,不战自败“。结果华岳被削去学籍,遭到监禁。反对的声音立即被韩侂胄镇压下去。 韩侂胄请直学院士李壁起草了伐金诏书,以鼓舞士气:“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熟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于是宋朝军队不宣而战,首先对金朝军队发起了攻击。 在对外斗争上韩侂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还是称得上是一位爱国人士。还是想收复中原,立下为国为民的功业的。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陈贾任兵部侍郎。吴挺的儿子吴曦回四川,任四川宣抚副使。家居的辛弃疾也又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在宁宗、韩侂胄决策伐金的过程中,辛弃疾起了重要的作用。开禧元年(1205年)改元,一个进士廷对,也上言“乘机以定中原”。本来准备北伐的宁宗、韩侂胄,得到辛弃疾等人的建言,在朝野抗金声中,决意发兵了。不久,韩侂胄加封平章军国事,总揽军政大权,下令各军密作行军的准备,出朝廷封桩库金万两作军需。命吴曦练兵西蜀,赵淳、皇甫斌准备出兵取唐邓。殿前副都指挥使郭倪指挥渡淮。 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郭倪派武义大夫毕再遇、镇江都统陈孝庆定期进兵,夺取泗州。金兵闭城备战。毕再遇建议提前一日出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陈孝庆领兵假攻西城。毕再遇自东城杀入,金兵败溃。毕再遇树起大将旗,喊话说:“我大宋毕将军也,中原遗民可速降”。城中汉官出降。宋军收复泗州。郭倪来劳军,授毕再遇刺史官职。毕再遇说:“国家河南八十一州,现在攻下泗州两城就得一刺史,以后还怎么赏官?”辞官不受。 陈孝庆继续进兵,攻下虹县。江州统制许进攻下新息县。光州民间武装攻下褒信县。宋军出兵得胜,形势大好。五月间,韩侂胄请宁宗正式下诏,出兵北伐。 韩侂胄出兵伐金,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是充分的,但军事准备却很不足。他推荐老师陈自强担任左丞相,引用旧日的僚属苏师旦为枢密院都承旨,辅佐指挥军事。决策出兵前,宁宗、韩侂胄解除伪学逆党籍,重新任用一些在籍的官员,争取他们一致对外,但其中的某些人并不真诚合作。 韩侂胄拟用广帅薛叔似去前线统帅淮西军兵,薛叔似不赴任。又命知枢密院事许及之守金陵,许及之也不出守。调任光宗时派往四川的丘崈为江淮宣抚使,丘崈辞不受命。 将帅乏人,宁宗下诏:朝内外举荐将帅边守。邓友龙曾出使金朝,说金朝内部困弱,主张北伐,用为两淮宣抚使。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仍为副使。伐金的主力军分布在江淮、四川两翼。 更为严重的是将帅乏人的韩侂胄部署北伐时,宋军中已出了内jian。早在宁宗下诏伐金前一月,吴曦已在四川里通金朝,图谋叛变割据。派遣门客去金军,密约献出关外阶、成、和、凤四州,求金朝封他作蜀王。宋出兵伐金,金朝指令吴曦在金兵临江时,按兵不动,使金军东下,无西顾之忧,密许吴曦作蜀王。韩侂胄日夜盼望四川进兵,陆游诗翰多次催促,吴曦不理。金蒲察贞领兵攻破和尚原,守将王喜力战。吴曦下令撤退,宋军败溃。金兵入城。吴曦焚河池,退军青野。兴元都统制毌丘思(毌音贯guàn)领重兵守关。金兵到关,吴曦下令撤防。毋丘思孤军不敌,金军陷关。 开禧元年(1205)年底,吴曦秘密接受金朝的诏书、金印,作蜀王,示意程松离去。程松兼程逃出陕西。吴曦叛变,宋军伐金的部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金军有吴曦在四川作内jian,得以集中兵力到东线作战。宋郭倪军驻扬州,派遣郭倬、李汝翼会师攻取宿韩侂胄北伐图州,被金兵打败,退至蕲州。建康都统李爽攻寿州,也战败。皇甫斌又败于唐州。江州都统王大节攻取蔡州,不下。只有老将毕再遇一军继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