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最有钱儿的朝代在线阅读 - 二百八十四章 高宗禅位(五)

二百八十四章 高宗禅位(五)

    大宋国内对抗金之战因为最高统帅赵构的惧敌避战,总体上是被动应战。反观金国的统帅完颜亮则是蓄意南侵,欲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任。金国自太祖完颜阿骨打去世后,政权一直不稳定,金太宗完颜晟以弟弟的身份继位,并想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宗室大臣都不同意,最后确立阿骨打的嫡孙完颜亶为皇储,是为金熙宗。完颜亶晚年嗜酒如命,滥杀无辜,致使众叛亲离。阿骨打庶孙完颜亮趁机笼络大臣,结交机枢,觊觎大位,公元1149年底杀完颜亶,自立为帝。完颜亮曾在完颜宗弼帐下任职,有帅师伐远、一统天下的壮志,又受汉文化熏陶甚深,一心追求中华正统,于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并于公元1157年经营开封,作为南征灭宋的基地。

    这一天,完颜亮与秘书少监张仲轲等闲聊,问他们:“出师必有名,伐宋有什么借口”张仲轲回答:“我听说宋人买马修器械,招纳山东贼寇流民,这就是罪过。”完颜亮大喜:“过去有人跟我说宋朝有刘贵妃资质艳丽,现在可以一举两得了。江南听到我起兵,必定抱头鼠窜。”他雄心勃勃地憧憬道:“天下一家才能称得上正统。”

    金国在开封大肆营造宫殿,引起宋朝使者的疑虑,国子司业黄中出使回来报告:“金人经营汴京,一定对我有所图谋,不可不早寻对策。”

    其时,南宋君臣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哪里还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宰相汤思退不愿听到负面消息,将黄中贬官封嘴。

    公元1159年,金国开始大规模征兵、造船,完颜亮对宋使孙道夫说:“告诉你们的皇帝,他对我国心不诚,实在令人气愤。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宋逃到我国的叛民都遣返了,我国逃宋的却托辞不还;第二,你们沿边盗买鞍马,这是准备开战吗”孙道夫如实报奏赵构,赵构不信:“我们诚心诚意对待他们,他们以什么名义发兵”

    孙道夫反问:“连皇帝都可以杀的人,兴兵需要理由吗”赵构不语,汤思退不以为然。次年使者又报,朝廷还是不信。尽管如此、金人战备的消息仍然不断传来,金使施宜生是福建人,宋朝接伴使探听口风,施宜生暗示说:“今天北风好猛啊。”接着又拿起一杆笔敲着桌子说:“笔来,笔来。

    公元1161年二月,完颜亮入驻开封府,开战的气息越来越浓,而汤思退尸位素餐,毫不为意,谏官汪澈、陈俊卿等上奏弹劾,赵构对汤思退也多有不满将其罢免,任命陈伯康、朱倬为相,并下诏:“不要再议论和还是守,直接商量怎样备战吧。”五月,金使见赵构,在大殿上公然提出要求割让江淮地区,并告知钦宗赵桓已死,语言中极尽挑衅侮辱,试图激怒赵构以作为发兵的借口,赵构假意悲恸号哭,不敢回应。

    九月,完颜亮不顾金国内部矛盾重重和宗室大臣的反对,发兵南侵,出兵六十万号称百万,分四路南下,一路攻川陕,一路攻荆襄,一路水军从海上直取临安,而主战场依然在江淮,完颜亮亲自统帅。完颜亮戎装骑马,军容整肃,一路上浩浩荡荡、如入无人之境,仅仅一个月就越淮抵江,占领了江北全部地区。

    金军所到之处,宋军不攻自破,望风而逃,让赵构在朝中坐立不安。绍兴初年的大将统帅早已病的病,亡的亡,满朝文武竟找不出一个带兵之人!

    谁可当大事去年刚拜的枢密使是文官叶义问前不久还进言金国有南侵之意,应早做战备,不如就叶义问吧。当时一起进言的还有中书舍人虞允文,那就也算一份吧!虽然二人从来没有带过兵,但朝中无将,用人如抓阄,有时候就是想起谁就是谁。十月,赵构任命叶义问都督江淮军事,协调诸将。任命虞允文为都督府参谋军事,罢免负责淮西防务的王权职务,由池州都统制李显忠接任。彼时王权大军败退后驻扎在西南的采石矶,王权已离职而李显忠还未到岗,正值临阵换帅的空档,大军群龙无首,士兵三五成堆散坐在路边江畔,毫无战斗状态。要命的是完颜亮大军已经到达长江对岸、完颜亮披金甲,撑黄盖、登高台,坐在胡床之上观望着东岸,大战一触即发。

    宋军如此混乱的用人,如此严重的失误。简直就是把地盘拱手相送。而金军一旦渡江,临安将危在旦夕。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失误,将宋朝推到了悬崖的边缘。

    在这危急时刻,都督府参谋军事虞允文前来犒军。虞允文是个书生,此前从未涉足过战场。不过虞允文一直关注边防,同时习练武艺,他出使金国时曾与馆伴射箭一发中的。他看见金国频繁调动军队、转运粮草,知道大战不可避免,因此越发勤于留意军事。虞允文来到采石矶,看见宋军军容不整、军纪松懈,大感不安。领军作战虽不是他的分内之事,但保家卫国却是他义不容辞的使命。他决定临时肩负起统军御敌的职责,整肃纪律,激励将士。

    虞允文召集诸将:“我这里有金帛,也有任命书,就等你们立功了。”众将都有杀敌立功的愿望,苦于没有统帅,见虞允文登高而呼,纷纷响应:“既然有了主将,一定誓死守江。”当然也有人将信将疑:“你奉命来犒师,现在贸然领兵,不怕被追责吗”虞允文厉声呵斥:“在这危急时刻,我难道要选择逃避吗“将士同心后,他把队伍和战船分做若干战队,主力部署在中流防御敌军渡江,两边各置一队负责侧应,岸上还留守精兵防止敌军登陆。在他的精心部署下,一支散乱的部队顿时激发出昂扬的斗志。

    这边刚刚部署完毕,对岸完颜亮挥动红旗指挥金军杀来,百舸竞发,激流绝江,不多时先头部队已经登陆。宋军看到这种架势又心生怯意,有些人蠢蠢欲动打算后逃。虞允文大步走入军阵,拍着统制时俊的臂膀:“将军胆略过人,威震四方,现在却站在队伍后面像个小女子一样。”军人大都宁死不辱,时俊一听此话实在受不了了,大吼一声挥动双刀杀入敌阵。士兵受到激励各自效命,殊死奋战,终于遏制住了金军的攻势。

    陆上杀声震天,江中也打得难分难解。宋军有一种叫海鳅船的快速战船,犹如陆地上的轻骑兵。宋军以海鳅船攻击金军战船,金军不善水战、船体笨拙、大多被击沉,不多时已经死伤过半。不过既然先头部队已经渡江,金军不愿轻易撤退,恰好这时一队从别处败退的宋军路过此地、虞允文把他们组织起来,挥动着旗帜从山后杀出,金军以为宋援兵赶到。这才溃退。这一战宋军杀敌四千多,俘虏五百多。

    金军退至西岸,完颜亮大怒,把带头退却者一律斩杀。完颜亮正要组织第二次进攻,后方传来紧急军报,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金军瞬时目瞪口呆:完颜亮的从弟完颜雍在金国东京辽阳即位,废完颜亮为庶人。

    原来完颜亮yin逸嗜杀,早已引发金国上下不满,大臣们趁其带兵外出,拥立完颜雍为帝、改元大定。消息一出,八方归顺,完颜亮除了带出的军队,事实上已经成为孤家寡人。完颜亮把战前写的一幅书法作品拿出来让群臣观览,上面写着“一戎衣天下大定”的字样然后长叹一声:“朕本来打算平定江南后改元大定,没想到他也立年号大定,难道这是天意吗”

    叹息之余,他打算退兵回汴,礼部尚书李通劝谏:“陛下深入敌境,无功而返,如果敌人追击于后,我军涣散于前,那时就非常危险了。如果留诸将渡江作战,陛下偷偷返回,军队必然解体,不妥。不如发兵渡江,把宋军的战船都烧了,我军再北回,这样就无后顾之忧了。”完颜亮称善。

    第二天早上,金军战船再起,不料虞允文夜间派一支部队埋伏在江上芦苇荡中,在途中突然杀出,放火烧船,金军措手不及,损失战船三百多艘。失去战船,一时渡江无望,完颜亮只好移兵瓜州,暂时休整。这时士兵已经得知后方政变的消息,人心思归纷纷逃亡。完颜亮更加急躁,几近失去理智,下令:“有军士逃亡者斩杀其统领。”这样一来,所有将士都惶恐不安,于是有人暗地里商议:“听说辽阳已经拥立了新天子,不如共举大事,引师北还。”次日凌晨,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率军冲入完颜亮寝帐将其缢杀。一场轰轰烈烈的倾国之战就这样匆匆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