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最有钱儿的朝代在线阅读 - 二百六十章 岳家军攻齐(三)

二百六十章 岳家军攻齐(三)

    东线、西线两处战场,宋军先后回撤。可是被痛殴一顿的刘豫却不干了!他要复仇!

    公元1136年的十月,刘豫紧急征兵20多万,南下攻宋!如果要问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他刘豫存在的价值,就是当好一条听话且能咬人的“哈巴狗”,而如果他被女真发现连“咬人”都不会了,那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尤其,此时的女真帝国还发生了政治大地震:他的大靠山完颜宗翰,已经被新皇帝完颜合剌夺了实权。所以,刘豫必须用行动证明自己不但是“赤胆忠心的汉jian”,而且是一条合格的“哈巴狗”!

    当然为了给自己壮胆,刘豫不但号称自己的大军有70万,而且还集体玩变装——他让自己大批部队换成女真装束,对外宣称:这又是一次女真、伪齐的联合军事行动。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正宗的狐假虎威,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

    刘豫的目标对准哪里呢?

    陕西的吴家兄弟——他不敢!襄阳的岳飞——他更不敢!他敢动的目标就只剩下一个——东部战区,虽然镇江的韩世忠不好惹,但庐州的刘光世和建康的张俊,每次都跟“渣男”对待女孩子一样:不主动、不拒绝!

    好吧,目标选定刘光世、张俊,以前都是明哲保身,但这次你们已然被点名,总得亮出你们“名将”的本色了吧?但是听闻刘豫70万大军,刘光世、张俊却立刻“原形毕露”:他们火速从江北撤回江南,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所以说刘豫的前期伪装行为还是有效的。

    当然,刘光世、张俊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也令赵九弟和张浚几乎没有了脸面!眼瞅情况危急赵构真急了,他给刘光世、张俊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有不用命者,依军法从事!”也就是说,你们再不玩命,老子会要了你们的命。眼看老大发火了,二人也不敢不拼命了。

    不久,刘光世、张俊又立刻从江南开赴江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长江迎击敌军去了。是赵构的死命令发生奇效了吗?当然算是一方面!而最重要的定心丸,是张浚控得的消息:对面所谓的70万大军,实际只有20万左右,还都是新兵蛋子!不光如此里面的所谓女真骑兵,也都是新兵蛋子伪装出来的!换句话说,刘豫兵力虽大但都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也正是张浚的消息,刘光世、张俊才有信心开赴江北。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在军事斗争中,知已知彼的重要性,展开情报战的极端重要性。而为了刘、张更有信心,张浚还派出了一个人——三衙军统领杨沂中。有必要介绍一下杨沂中,因为他正是藕塘之战的主角,他本名杨存中,曾经一度是张俊的小弟,因为作战勇敢,被赵构看中,并被破格提拔为神武中军统制,成为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平起平坐的存在,并成为赵构的“死忠粉”和左右手。杨沂中作战一直很勇敢,但一直以来,历史给他表现的舞台并不多,直到公元1136年!

    刘豫部队的排兵布阵是这样的:刘猊统领东路兵,出涡口,渡淮河攻定远;刘麟统率中路军,自寿春攻庐州;孔彦舟统领西路兵,由光州攻六安。伪齐部队是三路南下,宋军这边则是刘光世、张俊、杨沂中三路迎击,算下来3对3,很公平。

    十月初四,刘光世的部队在霍丘(今安徽省霍邱县)附近与伪齐的刘麟军接战。刘光世虽然是出了名的长腿将军、逃跑将军,但不可否认的有两点:其一刘光世部队的人数很多,有五万多人,因为一直以来的他的战损都是最小的,所以他对上刘麟起码在人数上,他没有很大的劣势;其二刘光世手下有狠人,比如王德、郦琼等人都是当时的悍将。从兵员素质方面,刘光世的淮西军全面碾压他的对手——刘麟。两军一接战,刘麟果然不是对手被刘光世轻松击退。中路军进攻受阻,我们接着看东路军的表演:十月初八,刘猊率东路军10万越过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目标直指建康(南京)。本来按照剧本,刘猊的对手应该是张俊,可是有人却篡改了剧本——杨沂中。十月初八这一天,刘猊的前锋部队刚到越家坊(定远县东南80里处),却突然遭遇了杨沂中,这支前锋小部队被杨沂中一顿痛殴狼狈回撤。

    杨沂中的突然出现,让刘猊很犯难:如果继续东进,不仅要面对张俊,还要面对不知哪冒出来的杨沂中,完全没胜算啊!那接下来怎么玩?思来想去,刘猊准备和刘麟汇合,反正大家距离并不远。刘猊的想法不错,可是杨沂中不给他这个机会——杨沂中玩起了主动出击!当然他的这次出击很多部下是反对的:杨沂中的部队并不多,不足一万人,可刘猊的部队足有10万之多。当时保险的做法,是等待张俊的增援部队。杨沂中却认为,决不能让刘猊、刘麟合兵,当下的战机稍纵即逝,他一方面派人催促张俊增援,另一方面则是立刻追击刘猊。

    事实上刘猊跑得并不快,十月初九,双方在藕塘遭遇了,而且刘猊还摆出了“倚山据险,列阵发矢”的拼命架势,只要宋军冲锋就要考虑被射成刺猬的后果。考验杨沂中的时刻到了!表面看,刘猊摆出的这就是无解的架势!但那只是针对一般人!

    面对陷阱杨沂中命令部下:给我勇敢的跳!在军令之下,摧锋军统制吴锡率五千骑兵从正面开始不要命的冲锋!按说在数万只弓箭地毯式打击之下,骑兵往往会损失惨重,但神奇的是这五千骑兵居然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冲入了刘猊的大阵之中,真是让人不得不怀疑刘猊军队的战斗力——真的会射箭吗?

    杨沂中不要命式的冲锋,反而把刘猊看傻了:这5000骑兵是来送死的吗?顾不上多说多想,刘猊指挥部队把这5000骑兵团团围住——先吃掉再说!可几乎就在伪齐变阵的同时,刘猊突然听到背后喊杀声大作——这是杨沂中送给他的惊喜:杨沂中早已派遣另一支部队玩起了迂回包抄。这个“惊喜”来得太突然太意外,刘猊一下子懵了!

    但紧接着又是一重“惊喜”:张俊的前军统制张宗颜,也从泗州(今安徽省泗县)赶来助阵。一个杨沂中已经把刘猊打懵了,突然窜出的张宗颜部,则把刘猊彻底玩完了。如果刘猊能认真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即便是杨沂中加上张宗颜,对方的兵力也远逊于自己,即便己方战力不足起码也能拼一下。

    但刘猊毕竟不是名将甚至连一名合格的将领都不算,他的真实水平就是一个衙内,所以面对无比凶险的藕塘战场,他的第一反应是:都来保护我,我要撤!刘猊临阵脱逃,这支10万人的东路大军立刻成了“一盘菜”!这一战下来,刘猊仅带着几个亲卫逃的性命,而其他的什么谋臣、部将,或者战死,或者投降!声势浩大的十万东路军,彻底瓦解!

    而东路军的“失败示范”作用是相当明显的:眼看东路军失败,损失不大的中路军和没有参战的西路军,也都直接选择了回撤!藕塘之战的影响相当巨大:这一战,让女真人对刘豫彻底失去了信心,第二年,女真就主动废掉了刘豫。藕塘之战,堪称杨沂中的巅峰之作,但由于这一战主要针对的是伪齐而非女真,所以尽管战果不小,但并未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中。

    “伪齐介然处于中,其势不两立,必求援于虏”,伪齐既然作为金朝侵宋的最前沿,就必须替金朝直接面对南宋,承受来自南宋抗战派的各种压力,故南宋是伪齐最具威慑的敌对政权。但存在了不长的时间,齐政权就被金国自动废除。

    伪齐政权最终是如何灭亡的呢?

    一说是中了岳飞的反间计。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济南知府刘豫杀害抗金将领关胜,投降了金人。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金国在北宋原有的部分土地上建立起伪齐统治政权,刘豫在宗翰集团的扶植下被金太宗封为「大齐」。从此以后,刘豫多次配合金兵攻打宋军,成为南宋抗金的最大障碍,故而宋军需要司机除掉他。刘豫与金军将领粘罕(即完颜宗翰)过往甚密,引起金军右副帅金兀术(即完颜宗弼)的嫉恨。南宋军队将领决定利用金军这个矛盾,使用反间计铲除刘豫。

    话说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10月,金国再次南侵,刘豫率军30万协同金兀术合围庐州(今安徽合肥市)。在一次战斗中,的部属抓获了一名金军的密探。岳飞决定借这位密探实施反间计。他命人把那位密探带上大堂,亲自进行审讯。他没有对其用刑,而是假装认错了人。密探带来后,岳飞一见面就问:你不就是我军派到刘豫那里去的张斌吗让你约定刘豫用计诱捉金兀术,你怎么迟迟不见回来我后来又派人到刘豫那里去探问情况,刘豫已经答应以和金兀术共同进犯长江为诱饵,在清河将其活捉。你竟然一去没有消息,到现在却被人抓了回来,是何居心还不快快从实招来!金国密探怕被岳飞杀,顺势假称自己就是张斌。岳飞于是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同刘豫共谋活捉金兀术之计画,并且用蜡把信封好,交给了那个密探。还嘱咐他路上小心,一定要把信件安全送到刘豫手中,不得有失。金国密探表示要戴罪立功,希望大将军宽恕。这个密探自然快速跑回金国营地,并将岳飞写的那封信交给金兀术。金兀术见信后,对刘豫的嫉恨和怀疑更加深了。那时,正巧金国尚书省上书金熙宗,说刘豫治国无状。金熙宗下诏书斥责刘豫。

    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金王朝下令左副元帅完颜昌,右副元帅金兀术率军以南伐江南为名,进军汴京(今河南开封),把刘豫和他的儿子刘麟抓住,废掉了伪齐政权。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刘豫被充军到林潢(今内蒙西林县)。这样岳飞不费自己的一兵一卒,就除掉了金国得力帮手刘豫,手段实在高妙,这不仅节省了作战的成本,而且也为打败金兀术扫清了障碍。

    事实是否如此呢?大概率应该不是,根据实际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伪齐政权不但没能为金国分忧,而且为了保护他反而浪费了金国大量的精力和军力,所以没有了作用的伪齐政权只有灭亡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