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最有钱儿的朝代在线阅读 - 二百十二章 靖康之耻(四)

二百十二章 靖康之耻(四)

    赵宋帝王虽然以宽仁著称,但一个个却都是精通帝王手腕的人精。唯一可惜的是,面对武力胁迫所谓的手腕也好,人精也罢都抵不过刀剑。但他们玩起帝王心术来绝对的一套又一套,弄的人眼花缭乱。更过分的是这帝王心术集大成之作,居然发生在靖康之耻节骨眼上。而这两个主角就是以屈辱闻名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人。

    话说第一次开封之围后不久,在用巨大代价换取和平后,宋朝获取了稍许的安宁。主政的赵桓见完颜斡离不退兵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早已被金军打得憋了一肚子气的西军统帅种师道要求亲自统兵尾追至黄河,以求夺回肃王和割让三镇的诏书。简言之,老子缓过气了来,不想认账了想继续打。面对西军请战,宋钦宗这个极为惧金的最高统治者当然拒绝了,在他看来只要敌人走了就是谢天谢地了,别再招惹他们了。

    听闻消息之后,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李纲怒了也来谏言宋钦宗。一般而言怯弱的帝王,都烦强硬的臣子,这李纲不是一般强悍,无论口才文采都是一流,讲话也切中要害,语言激昂是天生的演说家。这样的人物,如果在朝堂上一鼓动,然后坚决不让的一死谏那无疑是场灾难。宋钦宗面对求见的李纲立马答应了他的要求。

    宋钦宗真实目的估计是,你老别烦我,别在我跟前开嘴炮,我怕你。李纲一看,宋钦宗居然如此轻易地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当然是点起兵马一万人,直挺挺的就追击去了,临行前还不忘嘱咐诸将:快走,快出击。如此急火火的是为何啊?因为深知宋钦宗秉性的他,怕这个帝王反悔啊。那么宋钦宗如何做的?当然是反悔了!他在当晚就召见了太宰李邦彦,借李邦彦的嘴:下令出击的部队回京。

    李邦彦本就不想打,立马用宰相名义下令说:李纲尽遣城下之兵追敌,京城空虚。且仓促而行,恐再蹈姚平仲之覆辙,为金兵所败。诸军急速回师!

    一天早晚两变,一个叫出兵,一个叫收兵。宋军将士一头雾水却不得不从,也让听闻消息的李纲急火攻心,愤愤然找宋钦宗理论去了。宋钦宗一看李纲就头大,立马撤销了自己托李邦彦下的军令。但是为时已晚,这一来回耽搁,追击金军也失去了最好的机会。腹黑的宋钦宗就这样,将两个臣子耍弄得团团转。耍玩了臣子之后,宋钦宗第二天就给自己的前后不一找了替罪羊。可怜的太宰李邦彦因为比较好欺负被罢免了,接替他的人就是后来伪齐皇帝张邦昌。

    初登大宝的宋钦宗让臣子第一次看到了他的腹黑。这一手终让替罪羊李邦彦恍然大悟,原来这宋钦宗是要自己背锅啊,背的是什么?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钱的后果!

    这是早已算计好的事情,不仅如此,最后一刻他还密令自己阻止军队追击,将李纲的怒气还有军民的愤慨,算在自己头上。于是朝野之中,所有人的愤恨都有了目标,那就是悲剧的李邦彦。但割地已然成了事实,朝野主战派依旧不甘心啊,他们虽然明面上骂李邦彦,实际上却依旧在骂宋钦宗:祖宗之地,岂可与人?这无数的声浪,让宋钦宗又玩了第二招,那就是佯装进攻,实则和谈。这saocao作更让人咋舌。明面上宋钦宗下令主战的西军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率军北上装作救援三镇,抵抗敌人。暗地里宋钦宗又派新任太宰张邦昌,担任河北“割地使”,跟金国商量割让三镇的事情。这明暗两面都用了,意味着宋钦宗的如意算盘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谈,谈不拢,就找人背锅,反正派出去的使者,死了就死了呗。眼见如此局势,张邦昌也不甘心成筹码,自己去谈判估计是有去无回。咋办咧?留了个心眼的他,就找宋钦宗求一份准许割让三镇的手谕。这言外之意就是,皇帝陛下你别太坑人了,给我份自保的凭据啊,要不我咋整。宋钦宗一看当然是不允,反而说:你先谈谈吗,谈了再说。这拖延打法让张邦昌犹豫了,于是弱弱地问:不给手谕给个盖玉玺的割让文书总行吧,上面不写啥我见机行事。

    这要求,腹黑的宋钦宗当然不会答应,反而逼张邦昌快出发。没办法的张邦昌,只能另寻办法,这办法就是他等西军将士出征之后,才出发,指望能打个时间差。(后来他一直被扣押到北宋灭亡之前)张邦昌一走,宋钦宗就过河拆桥立马将它免职,任徐处仁为太宰,这言外之意就是,哪个谁,你就当他死了得了。可怜的张邦昌成了宋钦宗投机政策的牺牲品。随后为了平息对于自己软弱的争议,他还下诏罢免了朝中一批主和官员,显示了自己的强硬姿态。

    一时间朝野振奋,都山呼万岁。眼见朝野臣服,士气渐起,宋钦宗顺势而为下了一道诏书。这诏书的大意是:朕于强敌压境时,担保国为家重任。即位才十四日,金国铁骑就已兵临城下,朝中大臣纷纷建议捐金帛、割土地,以免战祸。但朕赖祖宗之灵、将士之力,坚守京城,金兵久攻不下,终退师.......朕更不忍为求顷刻之安,而陷三镇二十州黎民于金兵铁骑之下。誓与军民同心,永保疆土,特以此诏告中外,使天下百姓知朕意,并以特札告之于三镇帅臣......

    这诏书一下,宋钦宗从一个临阵怯战的君王,摇身一变成了誓言抵抗,勇猛无畏的帝王。前后转变之大,牺牲臣子之多,替死鬼之众,无疑引人瞠目结舌。那些曾向他谏言的臣子,都成了无能、懦弱、畏敌的代表,是他们执意要捐金帛、割土地,弄得国家蒙羞。至于真正保卫京城安危的李纲,貌似只字不提。只能说,牛啊宋钦宗赵恒,无愧权谋大师,一出连环计,稳固了权威,改造了形象,甩出了所有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