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最有钱儿的朝代在线阅读 - 一百六十二章 更加残酷的斗争(四)

一百六十二章 更加残酷的斗争(四)

    苏轼的第一段爱情是怎样的传奇呢?据说苏轼在四川青神县中岩书院求学期间,某一天当地进士王方召集当地才子,为自己家的一口鱼池命名。有人取名“藏鱼池”,有人取名“引鱼池”,还有人取名“跳鱼池”。对于众人想出的这些名称,王方都不是十分满意。等苏轼发言时,苏轼指着池中的鱼道:“池中鱼儿很解主客之乐,唤之即来,挥之即去。不如就叫唤鱼池吧。”一听苏轼说出“唤鱼池”三字,王方大喜道:“妙哉,妙哉。唤鱼二字既清新又典雅。”王方说完,众人也齐声喝彩。就在此时,王方的女儿王弗令丫鬟带着一个卷轴走出来,丫鬓道:“老爷莫急,小姐也为这个池子取了一个名字。”

    结果大家看完王弗所书写的名字后,皆吃惊不已。原来王弗与苏轼不谋而合,她也为这个池子取名“唤鱼池”。后来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当时苏轼19岁,王弗16岁。他们的这段姻缘,也成为了一段美谈。史料记载,苏轼与王弗的婚姻,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婚姻不存在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的新意,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结成的夫妻。然而婚后苏轼王弗二人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好得不得了,也真是一对好姻缘。

    史料记载,刚结婚时苏轼认为王弗就是一个有一点文化,但也就只会伺候公婆的女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越发发现,这个夫人不简单。原来苏轼背书用功时,夫人王弗就安静待在一旁拿着针线干活。苏轼背书忘词,急得不行时,王弗竟能给苏轼提醒,让他能够继续背下去。

    这一下子,苏轼大吃一惊,就问夫人:“你也会读书”王弗笑道:“略知一二。”好奇的苏斌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说出来(皆称略知之)。苏轼大吃一惊,原来他眼中的那个不动声色的夫人,竟然还是一个大才女呢。从此苏轼更加喜欢佩服这个夫人了。除了在生活上有共吗,在洞察世故和识人相面上,夫人王弗比苏轼还略胜一筹。

    咱们都知道,苏轼是一个大才子,这种人在艺术领域上拥有常人没有的才气。但在与人交往上,就不是那么的有识人之明了。综观苏轼的一生,他就是因为这种性格,导致处处得罪人。在人际交际中,苏轼也常常犯糊涂,不知道对方的秉性,也分不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然而苏轼的这位夫人王弗,却拥有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

    史料记载,有一次一个来访客人,与苏轼相聊甚欢。这个人走了以后王弗板着脸道:“不要再跟这个人交往了。“苏轼问其缘由,王弗道:“这个人说话模棱两可,一直暗自揣测你的意图还时不时迎合你。这就是一个小人的表现,何必跟他多说话呢

    还有一次又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非常热情与苏轼也相聊甚欢。这人走后,王弗依旧评价不高。苏轼问其缘由,王弗道:“这个人虽然不会揣测你的态度,但他太热情目的性太强了。一旦跟这种人交往,交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持久,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朋友来相处。”

    王弗的这些预测,事后都得到了证实。从此苏轼更加信服这个贤内助。可见这两个人在一起,确实能够完美互补。若这个组合继续下去,苏轼未来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也能少受一些打击,可能还会有更大的成就。然而上天还是选择了“棒打鸳鸯”,让王弗英年早逝也让苏轼失去了一个贤内助。王弗撒手人寰后,苏轼悲痛不已,即使夫人病逝十年了,苏还是一往情深地想念这位夫人。于是我们才有幸看见了苏轼那篇著名的悼亡妻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一首至情至爱的词,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丈夫对妻子的爱溢于言表。

    当然苏轼后来又迎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纳了歌女王朝云为妾。但这并不能改变苏轼对王弗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