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蓝光之蓝光计划在线阅读 - 07.太空建设 ⑵

07.太空建设 ⑵

    这一阶段,两个空天基地一片繁忙,昼夜不休。来到四楼的大队长室,房间里里灯光明亮,照射着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除了常备物品外,在房间的一角摆放着一台量子显示器,下面的基座里是能量盒和计算机以及超纳米芯等一些配套部件。这是嘉年华星的产品,同星球上单位以及太空里各星球的星际战舰相连,相互间能够及时沟通。

    四人围一张办公桌坐下,米棣动了动头上带着的表译器,重新设置下表译器语言种类。用笔画了写字板的几行字说:“商讨下即将进行的工作任务,有几项内容需要讨论,然后确定下来,上报星际事务管理部。一,太空建设的日期,以及各星球量子中继站建设日期;二,海底人夫妇不回嘉年华星;三,看望安置在太平洋赤道一线各岛上的海底人;四,宇航服制作;五,如何运送海底人回归嘉年华星;六,如何建造潜舰。先讨论第一项,关于太空建设的日期,以及太空建设任务。”

    拉贝加雷说:“太空建设的启动日期,应定在太阳直射在赤道上那一天,九月二十三日;同太空站台轨道与地球赤道相吻合,一个是具有纪念意义,另一个对确定轨道也方便。”格勒因塔说:“我同意这个日期,这样安排比较合理。参加太空站台建设,要由嘉年华星宇航员和地球宇航员共同完成;应该是嘉年华星宇航员和地球宇航员混合分组,在建设过程中,嘉年华星宇航员能够手把手教地球宇航员,这样,能够学习的快,还不至于延误工期。”向怀明说:“我也同意,蓝光基地会按期完成技术方面的工作,配合太空建设任务。”

    米棣说:“好,把太空建设启动仪式定在九月二十三日。各星球量子中继站建设日期定在什么时间?”拉贝加雷说:“按照建设太空站台的工期看,至少要有两年时间;主体结构需要半年,细节施工需要一年多,建设太空站台需要两年的时间。三星小队在完成主体结构后,撤下来进行星球中继站的建设,就是明年这时稍后的时间。将两星队员分成四组,一日分两班,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得到充分的休息;其中,留学人员编到三星小队里面,进行锻炼。我想把星球中继站建设的时间定在明年的十月十五日四。”

    格勒因塔说:“这样安排比较合理,我同意定在明年的十月十五日。”工程安装舰有四艘,16舰、17舰、18舰、19舰,分成四组。”向怀明和米棣表示同意。米棣说:“海底人夫妇莫迪丽和阿雅迪拉同我说,她们一家三口不回嘉年华星,希望对陆地人类有所回报;应该说,他们夫妇是有情有义的海底人。”拉贝加雷说:“这件事情要让特使知道,她来处理这件事情。”格勒因塔说:“这件事应该这样做。”

    向怀明说:“海底人的潜舰在这一次的劫难中尽毁,我们无法见到他们先进的科技;目前,陆地人类的潜艇技术在那里,同海底人类的水下科技无法比。”拉贝加雷说:“这些科技,嘉年华星也有,还要等十五年后返回地球时带过来。”米棣说:“急需解决的是,怎样将这八千多位的海底人运回嘉年华星?”

    拉贝加雷说:“还需要同天狼星,什刹海星进行星际商讨。”米棣说:“应该这样。”格勒因塔转身,用语音识别打开量子显示屏,同什刹海星和天狼星星际战舰取得了联系。格勒因塔说:“我们四人在这里开会,说到如何运送八千多名海底人回嘉年华星的问题,我们想听听你们两星球的意见?”格萨特说:“什刹海星的星际战舰是按四维空间的标准建造的,如果运送海底人,还需要增加许多设施,改造起来比较麻烦,况且,地球的科技也无法提供支持。”

    石天星和梅迪林同格萨特的说法是一样的,同意对嘉年华星的星际运输舰进行改造,不用太大的改动,改造起来也比较方便。星际会议后,六项内容讨论完毕,呈报星际事务管理部进行具体实施。

    九月二十三日,秋风四起时,那些金黄的秋叶随着风的步伐在空中起舞。鄂尔多斯空天基地,比灵斯空天基地都已经准备好,两艘星际工程安装舰分别停在两个空天基地的停舰台上等待升入太空。

    联合国秘书长杰伊罗德里格斯,星管部部长郝秋岩及相关的人员一千多人相聚在东西半球的两个空天基地。

    鄂尔多斯空天基地。格勒因塔:“例行编号,001格勒因塔,003黄海波,005拉贝非利,007王宁,009米佳童,011阿兰普罗斯特,013杰伦布朗,015谢尔盖拉扎列夫,017安东尼戴维斯,019索沙诺尼,021普维纳加。”

    比灵斯空天基地。宝其思格:“例行编号,002宝其思格,004波利泽塔,006米佳奇,008拉米里卡,010徐朝晖,012约翰索普,014维特格雷,016杰里刘易斯,018希思赫布,020保罗乔治,022大卫西蒙尼。”

    北京时间:08:00

    格勒因塔:报告总指挥,18舰准备完毕。

    山地时间:17:00

    宝其思格:报告总指挥,19舰准备完毕。

    郝秋岩摁下启动键:“准许离星。”

    两艘星际工程安装舰动力启动,舰体轻微抖动,升空,数秒后到达外太空3000千米处,东南向地球同步轨道。18舰和19舰在外太空里做尾部对接后,两艘星际安装工程舰结合在一起,这时的坞舱长度已成两舰相加。第一批的两星队员按顺序从顶舱飘落到底部坞舱。

    两舰对接后,坞舱足够大。宝其思格:“001,我们从中部向两端进行焊接。”格勒因塔:“002,好的,让你的队员都到中部来。”宝其思格:“002,好的,我们到中部集合。”两星队员来到坞舱的中部。格勒因塔:“003,009,017,022,你们四人先坐进行焊接。”

    “是,001.”四人回答。黄海波和戴维斯来到坞舱的一侧,黄海波点击舰壁上的橙色按钮,舰壁推开,舰壁上悬挂着焊钳,两个人各自取下一支。按照图纸上的标记,将一根合金六角钢管内圆棒同另一根的内圆对接后,焊钳的内扣扣紧;米佳童和西蒙尼打开各自的热能启动键,黄海波和戴维斯掐住焊钳,显示器的温度直线上升。到达一定温度时,不再进行加温、挤压,停留五分钟左右,将焊钳撤下,焊接处呈现金红色,然后慢慢冷却。

    宝其思格:“006,010,016,007,进行下一组演示,一样顺利完成太空的第一次任务。”格勒因塔:“记住,太空任务不能求快,而是求稳,每一次焊接任务要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就是在执行任务中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必须做到零失误。所以我们在确保,你们忙,我和特使回南京去我家里。”拉贝加雷说:“好,再见。”米棣说:“再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还必须清楚同伴的任务,每一位都要具备承担其它位置的工作能力。相互协同的能力更为重要,个人与个人之间,需要团结一致,密切合作。”队员们回答:“我们记住了。”

    其他地球队员演示后,两星宇航员混编执行太空任务。三个小时后,第一个太空站台的一小部分骨架焊接完成,进行骨架焊接。两艘星际安装舰经过驾驶员的cao控,将四百米厚的骨架推送到地球同步轨道,返回地球两个空天基地。休息后,换乘16舰和17舰又从两个空天基地升入太空,在坞舱内焊接完毕后,推入预定的轨道同另一部分对接。波利泽塔和拉贝非利各自带领一部分队员从坞舱内进入太空,对两部分骨架进行焊接,第一天的太空任务顺利完成。

    鄂尔多斯的秋,满地金黄,如地毯般横陈铺盖,酥软,温厚;叶子从一棵棵挺立的树上散落,落地为根,回归自然,接纳了大地的呼吸。似乎是为了明年的春天,舒缓地投入广袤的草原。

    基地的边缘地带,米棣和格勒因塔边走边说话。米棣问:“第一个工作日,地球的宇航员们表现的怎么样?”格勒因塔说:“你在地面的指挥中心平台上,你也看见了,他们工作的都很出了,顺利地完成了第一天的太空任务。太空建设任务的难度不大,都是按照cao作流程走,一般宇航员都能够适应。”米棣点点头说:“难度在于远方的星辰大海。”格勒因塔:“星辰大海,我们也是第一次离开三体星系。一代又一代人,在跋涉的路上,凄风苦雨,从没放弃为星球寻找未来的出口。”

    米棣:“我们很渺小,知道自己很小,但仍然去寻找自己重要的东西。有些事情确实值得去追逐,不管这条路有多难,必须走过去,只要心还有向往。”格勒因塔:“聆听这里的秋天,真的很美。”米棣:“空气清爽,秋叶红透了。”格勒因塔说:“出来透透气,轻松轻松,我们回去吧。”

    返回基地,格勒因塔去了调度室,米棣走一个房间。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休伊达身上,她正通过视频同傅玉殊,阿什莉,江雪红聊天。米棣看到阳光照在屏幕上有些不清楚,走过去将百叶窗关闭一些;休伊达戴着耳麦转过身,米棣摆手示意让她们继续聊;过了一会儿,休伊达把耳麦交给他,米棣戴上耳麦。同阿什莉说:“对不起,我要耽误你们聊天了,我要同特使说些事情”,阿什莉说:“好的。”

    米棣侧过身,同休伊达说:“前几天我们商量了一下,是关于星球建设的事务安排,上报个了星际事务管理部。海底人回归嘉年华星的事,星际事务管理部让我直接负责;关于星际运输舰改造我安排让向怀明和拉贝加雷去处理了,还有一项需要你出面去做,莫迪丽一家和安置在太平洋岛屿上的海底人。莫迪丽一家三口不想回嘉年华星,是因为与阿什莉有救难情谊,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也增派人手作最好的安排。我想,作为嘉年华星特使,你应到巴尔港与太平洋岛屿上慰问一下。”

    休伊达说:“谢谢你的提醒,这些天我也在考虑这些事情,因为你们都在忙,就没有提起。”米棣说:“好,你等一下”,又对着视频说,“阿什莉,这趟南京之行,愉快吗?”阿什莉回答:“很好啊,鸡鸣寺,秦淮河,博物院,古城墙及十三城门等等。”米棣说:“嗯,是一次富足的收获,祝贺你,但我还要和你说,休伊达要去巴尔港看望莫迪丽一家。”阿什莉说:“好啊,什么时候走?”米棣说:“你和江雪红准备好,回南京接你们走。”

    米棣,拉贝加雷,向怀明,休伊达四人来到停舰坪,进入舰舱后,女王号升入空中朝南京飞去。到达【蓝光基地】后,走出舰舱,走下停机坪来到地面。向怀明同米棣说:“我和技术总监拉贝加雷开始对星际运输舰进行改造,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地。”

    米棣问:“厂房还放在鄂尔多斯空天基地吗?”拉贝加雷说:“放在那里比较方便。”米棣说:“你俩又得开始忙碌了。”向怀明说:“肯定是忙的,不过这样也能学到一些技术。”拉贝加雷说:“要耗费一些精力,地球的基础工业还达不到要求,两方面都得兼顾到。”米棣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