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河东郡的堤坝
第228章河东郡的堤坝 刘进颇有些伤感,然生死离别乃是在所难免之事。 刘进道:“令中书谒者令代朕前往金府吊唁一番,令金日磾金赏、金建二人入宫为朕之子刘病已伴学。 此外,金日磾生前大半辈子皆在孝武皇帝前行事,便赐其园在茂陵。” “唯。”侍从应了一声。 中书谒者令乃是宦官,令其前去仅仅是代表了刘进本人,除此之外,九卿去世,在京中,一般丞相也会代表汉庭前去吊唁。 且刘进专门令金日磾的陵墓建在埋葬汉武帝的茂陵附近,其待遇规格在九卿之中算是很高了。 此乃意料之中的事情,其身后事的相关事宜,甚至包括刘进赏赐什么,陵墓在什么位置,在金日磾弥留之际已经是想好了的,没什么意外情况。 此也仅仅是刘进向东巡守的一个小插曲。 四月初,一切皆已经准备完毕,刘进沿黄河支流渭水,想向东出发,开始行进。 随行人员,刘进带了卫尉任安和廷尉右监丙吉。 刘进此行可是带着任务来的,若不惩治几个人,定然有人不将治理黄河当一回事。 行至河东郡,潼关处。 此处为渭水、洛水、黄河交汇之处。 早有河东太守前来此处等待。 看刘进的车驾人马停下。 河东太守上前对随刘进出行的期门卫仆射道:“这位将军,我乃河东太守,此为河东各部都尉,乞求拜见陛下。 还望将军前去禀报。” 期门卫仆射骑在高头大马上,听两人一言,翻身下马,将马绳递给一旁期门,方才看了看几个人递上来的身份凭证,行了个军礼道:“汝等且等着。我这便前去禀报。” 说完,转身前往刘进所在之处。 “陛下。河东太守并河东各部都尉求见。”期门仆射对刘进禀报道。 刘进颔首:“令众人前来吧。” “唯。”期门卫仆射应了一声。 此时刘进的车马中除刘进本人外,尚书令张安世、卫尉任安、廷尉右监丙吉三人皆在。 刘进严肃的对众人说道:“昔日孝武皇帝时,巡狩各郡国,河东太守听闻此事,因粮库无钱款,无法招待孝武皇帝,畏罪自杀。陇西太守未曾给想孝武皇帝安排膳食,谢罪自杀。 此皆为两千石,本乃是公卿之备份。 然皆因小事死,此乃浪费人才之举。 卫尉。” “臣在。”任安应声拜道。 刘进道:“沿途随朕前来的众将士吃穿用度皆令少府出钱购置,不得令敌方准备。” “唯。”卫尉任安应道。 刘进有对张安世道:“朕此番出行,河东郡乃是朕第一个停留的郡国。 依照原本惯例,其定然准备了祥瑞、奇珍等拜见之物。 汝定要问清楚,祥瑞、奇珍等到底花费多少,令少府出钱补上。 并及时按照朕行进停驻路线,令各郡国全部取消准备祥瑞、奇珍等事务。 若再有,当问起罪。” “唯。”张安世应道。 正说着,河东太守及河东各部都尉在期门仆射带领之下来到了刘进面前。 “臣河东太守李功拜见陛下。”河东太守领各部都尉向刘进行礼。 刘进微微颔首道:“起来吧。” 众人方才起身。 刘进也没搞什么里格楞的,直接了当的说道:“朕此番前来,乃是巡查和河务。 朕知晓,你定然准备了祥瑞、奇珍等物。 朕也告诉你,祥瑞、奇珍等物,朕不感兴趣,若此番河务在你治理之下各项工作均十分完备。 朕自当晋升于伱。 然若河务之事在你治理之下,疲敝不堪。 届时,你也莫要怪罪朕不讲情面。” “臣不敢。”河东太守听此,吓的冷汗直流。 河务情况到底做的怎么样,这和动态手李功也是真不知晓。 而祥瑞、奇珍等他还真准备了。 谁知刘进竟然不按照套路出牌。 正说着,外面有侍从进来禀报。 “陛下,臣已经打听清楚了,河东郡水患严重之处在潼关。”外面的侍从进来对刘进汇报道。 原来,刚到河东郡,刘进便洒下暗子调查了各郡县水患、决口等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此番前来禀报的便是刘进在河东郡安排下的暗子。 刘进一听,开口对众人道:“正巧,河东太守也在此,你也随朕前往潼关黄河沿岸去瞧一瞧河岸堤坝建设的如何。” 说走就走,刘进接着对张安世安排了一声。 张安世便安排人带着刘进前往潼关黄河岸上。 到黄河岸,两边巨大的堤坝比平地高出许多。 刘进走到堤坝前,看了看修建堤坝的砖石。 这砖石结构,明显便是用泥土垒起来的。 看到有一块堤坝的外面砖石有一点活动的意思。 刘进走上前去将那块砖头拿起来。 然后往里面探头看了看。 这一看,刘进直接愤怒了! 这堤坝竟然仅仅外面一层用的砖石结构,里面竟然是堆的土。 要知道砖石结构的堤坝和松散泥土结构的堤坝区别可太大了。 一个洪水浪头过来,砖石结构的可岿然不动。 然松散泥土结构的堤坝却可以被一冲而溃。 刘进瞪着眼睛,命令道:“来人,给朕将此段堤坝扒开,朕倒是要瞧瞧这堤坝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唯。” 刘进说完,众将士得令,开始对堤坝进行挖开。 这一挖开不要紧,老鼠洞、兔子洞、蛇xue等里面的小动物尽皆受惊。 果然,里面是一块砖头也没有。 不仅仅是没有砖头的问题,根据将作大匠手底下的几个负责土木工程的工匠又探身看了看泥土的具体情况。 几个工匠又商量一番,对刘进禀报道:“陛下,臣等察验了一番此处堤坝。 除外层又砖石外,内层尽皆泥土,甚至泥土未曾打胚子!” 所谓打胚子便是打土坯,将泥土加水加稻草等搅拌均匀,放在模具之中倒模成长方形的土块,在阳光下暴晒,晒干之后便成了土坯块。 这样出来的土坯强度不低,甚至盖房子能用上几十年。 然土坯有一个缺点,便是怕水。 虽然靠近水源,用土坯修建堤坝不是多合适,但怎么也比直接用松散的泥土做堤坝强一些。 至少土坯除保质期、强度稍微差一点之外,多少还能抵抗住大水,若是大水上了强度,有多少可以保证不溃坝。 刘进抓了两把土,气的直接笑出来,双手捧着那松散的泥土,走到河东太守面前,质问道:“这就是河东郡修建的堤坝? 你给朕说说,修建堤坝的意义为何? 说!” 说到最后,气的刘进猛然一喊。 那河东太守吓的直哆嗦,嘴唇动了动,也不敢吱声。 “修建堤坝是为了放置大水过多,淹没河岸,影响了河岸两边百姓! 汝等倒好,竟然将堤坝修建当成了大汉朝廷安排给你们的任务,竟然就如此敷衍了事?” 一边说着,刘进也不顾及河东太守的颜面,直接将刚刚抓的两把土仍在了河东太守的脸上。 泥土夹杂着石头块,砸的河东太守李功脸上生疼。 这种情况之下,人为了自救自然要祭练出“甩锅”大法道:“陛下,臣刚刚任职河东太守不足一年。 此堤坝建设当是前一任太守修建的,臣不知上任太守修建堤坝是何情况。” 刘进一听这家伙竟然甩锅,当即更加怒了,狠狠的对其呵斥道:“身为一郡太守对郡内各处情况均需了解。 堤坝关乎汝郡百姓安危,乃是头等大事。 汝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视察此堤坝,以确保万无一失! 汝可曾做了?” 被刘进一顿怼,河东太守吓的浑身颤抖。 刘进冷哼一声道:“廷尉右监丙吉何在?” 丙吉上前拜道:“臣在。” 刘进吩咐道:“河东太守李功任太守却玩忽职守,置河东郡百姓与危险之中而不顾。 当革其职,朕令你代表廷尉审讯河东太守李功。” “唯。”廷尉右监应道。 接着刘进继续吩咐道:“尚书令张安世。” “臣在。”张安世应道。 刘进道:“你休书一封,令丞相、御史大夫商议一番,给朕列一个可为河东太守的名单,附上其事迹,从快从速安排河东郡太守。” “唯。”尚书令张安世应道。 刘进继续发号施令:“河东郡堤坝质量堪忧,其行乃是欺瞒朝廷,性质恶劣,自当彻查。 然错误不可不弥补,因此当对此段堤坝边拆便修建,做好水灾预防工作。 “唯。”将作大匠手下的工匠主官应了一声。 此番安排妥当,刘进道:“在新任太守未出来之前,汝三部都尉当代替太守之职责,尽快安排堤坝修建之事。” 河东郡东部都尉、西部都尉、北部都尉一听,相互看了看应了下来。 刘进又吩咐道:“六条问事之二,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jian。 河东太守此行径乃是不奉诏书,未遵承典制。 然当地刺史却未曾发觉,当问责刺史。” 一番吩咐后,该处罚的处罚,该弥补的弥补,众人也不禁一阵凛然,知晓刘进当是动真格的了。 安排完毕,刘进走到了堤坝之上,看着堤坝下面的滔滔河水自东向西奔流而去。 依旧带着几分冷意的春风,河床岸上的柳树已经开始抽新芽了。 尚书令张安世、卫尉任安及廷尉右监丙吉站在刘进身后。 刘进感叹一声道:“昔日,孔子曾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不待我,我等当立足当下,勇毅前行。 朕与汝等共勉之。” 众人听此,相互看了看异口同声的说道:“谨遵陛下教诲。” 没再多看,刘进便领着众人下了堤坝。 此番,刘进并未进城,而是在驰道旁的驿站入住了。 条件颇为简陋,然刘进已经发话了,众人自然遵照刘进的要求在驿站附近安营扎寨。 按照刘进所想,入城定然要打搅该的生活,令众人生活极为不便,不如在驿站之中,影响还小一些。 一夜过去,刘进早早起来,在侍从的伺候之下,便起身继续向东行进。 因新进的乃是黄河南岸,因此从京兆尹出发到河东郡,仅仅经过河东郡的一小部分地段。 剩下的多是在弘农郡内。 弘农郡的太守在知晓刘进东巡,自然也是相当之重视,早早就在河东和弘农两郡的边界处等待着。 依照西汉时候的律法,作为一个郡国的太守、国相等非奉诏,不能出自己所在的郡国。 因此,弘农郡的的太守也只能在弘农郡和河东郡交界处等着刘进。 很快刘进的车驾在驰道之上,人员颇多,他一边便能看到。 弘农太守见了,赶紧上前迎接刘进的人马车驾。 等等到的时候,他赶紧上前对走在前面的期门卫仆射道:“这位将军,请向陛下禀报,弘农太守王述乞见陛下。” 期门仆射一听,拱手对此人还礼道:“王太守且稍候。” 说完进去禀报了。 然对于这一套迎来送往的,刘进有些不耐烦。 当即道:“你且出去给弘农太守说,朕不接见他了。 此番前来东巡,除朕要求太守前来之外,朕一律不再接见任何太守。 各太守坚守职责,不必亲自拜见朕。” “唯。”期门卫仆射听此,退出房间,走到弘农太守面见将刘进的话转达。 弘农太守听此,颇为失望。 而在弘农驻扎后,刘进便前往了函谷关。 函谷关乃是此时西出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关于函谷关,有老子西出化胡的神话故事。 也有战国七雄合纵连横对抗秦国的故事。 甚至当年汉高祖刘邦起兵抗秦,号称谁先入关中,得为关中王,此处所指的关亦是函谷关。 而函谷关处的黄河,不单单作为饮水、行业之用,更是重要的守城工具。 函谷关关都尉闻刘进前来,赶紧领兵前来迎接。 一番拜见后,刘进令关都尉领着他对整个函谷关参观一番。 关都尉自无不可,便一边讲解,一边领着刘进上了那函谷关的城楼。 站在城楼往下看,关都尉解释道:“陛下请看,函谷关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看着这地形地貌,即便是刘进对军事不懂,也知晓这是一个雄关。 他当即赞叹道:“函谷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