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苦逼的各国专家们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正文卷第三百三十章:苦逼的各国专家们数控室内,高速旋转的刀具不断切削着三爪卡盘上的合金板材,直播间的大部分观众都盯着看个不停。 不得不说,这种高科技的机械美,看起来真的爽心悦目,这是属于科技的魅力。 不过也有不少的坏家伙真不停的在弹幕上刷着另类的弹幕。 【撞刀!】 【嘭~】 【撞刀!我们要看撞刀!这个没意思!】 【大学学的就是这个,想起了大学实验,我同学将铣刀直接干成了碎片。】 【铣刀干成碎片算什么,我学机械加工那两年,从我手上和最起码三百把,撞断不下于五十把,刀柄两个,夹筒最起码十个,虎口钳上的洞被我铣了一层又一层。】 【我以前上班的时候,一夜干坏过21把铣刀。】 【好家伙,楼上都是神人,你们的老板没报警吗】 【铣刀::wdnmd我招你惹你了????】 【原来大家都想看撞刀啊!】 【没有撞刀的数控是没有灵魂的,主播。】 ........ 韩元瞥了眼满是撞刀的弹幕,只能无语。 第一个零件的数控加工就撞刀了,只能说明他写的程序有问题,得重新修改。 一台垃圾数控机床在加工零件的时候出现了撞刀这种事,并不一定是轴承或者刀具的质量问题。 相对于硬件质量,数控程序其实更加容易出问题。 应用于‘msc-cnc八轴六联动数控加工设备’上的轴承、刀具都是经过测试的,毕竟硬件在使用前都是经过测试的,符合标准才能使用。 而且主轴当前的转速也才一万两千转而已。 这要是撞刀了,问题就只会出现在数控程序上。 所以数控加工设备运转起来后,韩元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数控设备。 其实他也有点担心会出现撞刀的问题。 但好在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玻璃室里面的数控设备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而被固定在三爪卡盘上的合金板材金属碎屑横飞,被刀具大量剥落。 一万两千转的高速主轴刀将合金板初步加工成一个s形后缓缓的停止了运转。 解析编译后的数控程序仍然在继续运行,固定三爪卡盘的螺栓被拧松,经过初步加工的合金材料被一只机械臂牢牢抓住,送往下一次地方。 这一次运转的,是垂在悬梁上的辅轴。 通过这根辅轴,能做到对这个s形件的绝大部分加工。 不要小看了这个小小的零件,这可是航天飞机发动机上的东西。 放到现实中,能加工出来的国家不超过一只手。 因为这种s形的零件是由曲面结合锐角的。 虽然理论是五轴数控联动机床能加工,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刀具方向变换,需要多次调整角度,重新给进。 而这种加工方式相当考验数控机床的性能,也相当考验数控程序。 无论是机床进给时某一根辅轴没有配合好,或者说数控程序给进的数据稍稍多了那么一毫米,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要么撞刀,要么撞柱,更严重的可能会撞主轴。 除了加工要求本就严格外,这种零件对于加工精度的要求更高。 有些数控机床即便是能加工出来,但在最后通过检测的时候会发现加工出来的东西是个残件,根本就无法应用到发动机上面。 也就是他,能利用一直在不断被人体开发药剂开发的大脑详细的计算出来这些数据。 否则靠手工进行编写这种精密极致的数控程序,根本就不是人可以办到的事情。 这需要极为庞大的计算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需要很细心。 中间稍稍有点差错,编写出来的程序就没用了。 ........ 数控室内,针对零部件的加工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韩元紧紧地注视着不断变换加工角度的数控设备。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很难熬,但终究是过去了。 最后一根加工辅轴停止了转动,而已经完成了加工的零件被机械臂取了出来,通过悬臂运送到了存放点。 韩元这次才彻底松了口气,放松下来。 他走过去,打开了数控室,将存放点的零件拾了出来。 前一秒才被加工完成的零件并不烫手,只是带着点点温度,犹如温水一般。 这是直播间里面的观众无法理解的事情。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经过超高速刀具切割加工的零件,刚刚完成时应该是guntang的。 特别是一些本身就是从事数控行业的人,更是无法想象。 正常来说,通过数控机床刚加工好的零件是会携带极高的温度的,这个温度手升上去就会被烫伤,只能通过虎钳进行钳取。 看到韩元直接上手拿去,蹲守在直播间内的数控专家们脸色顿时就变了。 只有这些站在行业顶尖的大拿知道这是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能直接用手拿,说明这个刚加工出来的零件温度不会超过五十度,甚至更低。 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展现出来的技术却相当恐怖。 这表明了这台‘msc-cnc八轴六联动数控加工设备’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效率达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地步。 别说华国数控行业的专家了。 就是世界顶级的西门子公司的数控专家都被震住了。 转速过万的刀具在加工时,还能稳定的控制温度,这简直要逆天啊。 除了数控是对应的恒温条件外,能做到这一步,只能说明这个数控零件在加工时,工件上的温度都被切削带走了。 就算是他们,要做到这种程度也很难。 因为这不仅需要顶级的数控机床,还要专门为数控机床进行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才能勉强做到控温。 西门子一直都在研究这条道路,没想到却在这里看到了。 韩元没管这些,拾起加工完成的零件后,他先用手摸了摸。 加工好的零件表面光滑无比,指腹触摸上去没有感受到任何凸出或凹陷的点。 这表明了加工精度已经超出了人体的触感精度。 目测手感检查了一下这个零件后,韩元将其带到了物理实验室。 这里有去年新制备出来的一些设备,包括红外检测仪,光谱分析仪等东西,能对新加工出来的零件进行检测。 当然,这些仪器都是通过数据线连接着中央计算机的。 检测分析的数据会实时的传递到存储器中保存起来,然后才能调用查看。 一番折腾,利用各种仪器将加工好的零件都扫了一遍后,韩元才回到数控室。 这里比较近,有显示屏和输入设备可以直接调用刚刚检测的结果,就没必要去计算机室了。 “调用第一张磁存储盘区域二数据。” “调用区域二红外检测仪文件数据。” “调用........” ......... 一行行的中文程序命令被韩元输入中央计算机,一个个的文件被陆续打开。 这种调用方式和linux系统的命令其实是一样的。 原理其实和普通的电脑用鼠标双击文件夹打开也一样,只不过一种是点击鼠标然后触发命令,另一种则是直接通过输入命令。 如果是简单的功能相比,鼠标肯定要简便很多。 但如果是复杂的事情,那么命令输入法肯定更加适合。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需要打开a文件夹里面的b文件夹,再打开b文件里面的c文件夹,然后再打开c文件里面的一个文件,然后将里面的内容复制到另外一个文件里面去。 鼠标最少需要双击六下。 而使用linux系统中的命令的话,只需要一句命令就够了就可以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举例。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鼠标更方便。 毕竟输入命令需要先记住繁多的命令,然后知道你要找到东西在哪里。 命令调用模式,这是给专业人员使用的,而非普通人。 但对于韩元来说,这种模式是最合适的。 他能清晰的记得每一个命令,每一处文件的保存位置,自然更加合适。 ....... 随着调用命令的不断输入,但最后一个命令完成时,屏幕上哗啦啦的显示出来了无数汉字和数字。 这些是零件的部分检测结果,以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方式展现出来。 汉语智能编程语言中,韩元暂时还没有将阿拉伯数字去掉,因为这种数字的确很好用,很简洁,一目了然。 坐在显示屏前,韩元扫视的速度很快,一眼过去,屏幕上的关键信息数据就能分辨处理掉,随后按键迅速掠过。 不过这可就苦了直播间里面的观众了。 普通观众还好,虽然对显示出来结果感兴趣,但这种速度看不了也就不看了。 真正苦逼的是其他国家的专家。 翻页速度快也就算了,显示屏上的还全是汉字,他们看都看不懂。 这让绝大部分国外的专家都眉头都紧锁了起来,心中浮现出一个想法。 “恐怕以后汉语得成为一门必学的语言了,就如现在的英语一样。” 现在还只是一个零件的检测数据,就已经看不懂了,以后还有更多的东西。 如果想要第一时间学的话,那么掌握这个主播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是必须的事情。 之前看直播的时候,虽然这个主播说的是汉语,但各国都有专门研发的翻译器,可以将汉语转换成本国语言,方便科研人员学习。 而现在,更多的汉字出现了屏幕上,这就坑爹了。 翻译也搞不定实时直播的汉字啊。 只是一想到汉语和汉字,各国的专家都有些头大。 尽管他们是人类中智商最高的一批,但面对那种复杂如魔鬼一般的文字依旧显得很是头疼。 很多人学了好几月说起话来依旧结结巴巴的。 有时候在面对一些多意话语的时候理解起来更是一脸懵逼。 可惜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咬着牙学习。 ....... 紫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