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小小的家,一联三间,进门是堂屋,两侧是卧室,堂屋后面有条过道,通过去是厨房,还有个楼梯。 虽然是一层的平房,但屋顶还是可以利用的,平时晾衣服、晒农货,都非常方便。 至少不用担心被散养的土鸡祸害。 李丘泽推开房间的红漆木门,棕绷床上收拾得很利落,哪怕自己不在家。 旁边有张五屉书桌,一把囍字靠背木椅。 对面是父母结婚时带镜子的衣柜,水银脱落了不少,已经难以映照出清晰的画面。 斑驳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海报。 周杰伦《八度空间》。 飞儿乐团《我们的爱》。 王力宏《花田错》。 周杰伦《叶惠美》。 周杰伦《七里香》。 和大多数人一样,李丘泽少年时代也追过星,喜好音乐,比较新潮的歌和歌星都喜欢,不过真正意义上算作偶像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周董。 这个时候的他,应该周董的所有歌曲都能唱,当然,现在不行了,毕竟划水十几年回来的。 成年人的世界媳妇儿不知道在哪里,房子没有着落,父母一天天老去,也渐渐有了病痛,生活的压力都不堪重负,哪还有心思和时间追星? 上辈子十八岁步入社会后,他就失去了收藏这些海报,和一些专辑的兴趣。 日后那些饭圈的大龄青年们,只能说袁爷爷把他们喂得太饱了。 漫步在这间卧室里,手指触碰过一样样物件儿,许多早已遗忘的记忆,重新在脑海中编织还原,短暂的缅怀之后,李丘泽在一面墙壁前站定,昂着头,蹙起眉。 墙上有一块青色的霉斑。 由于屋前就是一口池塘,他家湿气一直很重,父母年迈之后的病症,与这也脱不了关系,想不到这时候潮气就侵进屋里了。 这房子不能再多住。 他咬了咬牙,只恨刚重生回来,现在还没有能力。 一年! 给我一年的时间。 我一定给父母买套房子! 暗暗立下这个誓言后,屋外传来一阵嘈杂声,李丘泽走出房门,只见表哥刘志红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个竹筐子,里面有三只肥硕的灰毛兔子。 一众亲戚围着看热闹。 “这玩意儿现在不好抓了。” “少了呗,不像我们小时候那会儿,这后山上还有狼呢。” “振林哪学会的这手艺?” “他呀,只要他想弄,天上的麻雀都给你弄下来,别说几只兔子。” 大家都挺乐呵。 然而李丘泽胸口却涌起一股心酸。 这是他爸摸索出来的一门手艺,套兔子。 用那种毛竹和铁丝自制的夹子,去田地里找“兔子路”,这些野畜白天几乎见不到,夜晚才出来活动,多少会留下一些痕迹,比如脚印、粪便什么的,也不会轻易改道,除非遇到危险。 一般人想要摸准不太容易,得趴在地上仔细观察,还要分析研究。 等路径找好后,选个合适位置挖个坑,把夹子埋下去,然后再利用泥土和烂叶伪装好。 是不是感觉这种方式和部队里的某些训练很相似? 他爸去上山下套子,李丘泽曾不止一次提出要跟去玩,但他爸从来不让。 或许,他是不想让儿子看见自己趴在地上找兔路的狼狈模样。 也或许,他是在通过这件事重温那些独属于自己的时光。 李丘泽不知道,他只知道,套来的兔子能贴补家用,他每次放假回来,也能吃到城里人都享受不到的野味。 “大哥,三哥,细姐一人一只,特地给你们留的。”李振林笑了笑,俯下身拍掉裤腿上沾的泥巴。 李丘泽曾问过他妈郑梅芳,当初为什么会嫁给他爸。 因为他妈年轻时很漂亮,那个年代追求者就多不胜数,其中条件好的比他爸多的是。 记得当时他妈会心一笑,说了句不算情话的情话:“你爸他呀,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敢穿着白衬衫犁亩的人,而且犁完两亩水田后,衣服还是崭新的呢,呵呵……” 她想说的是“干净”,只是思绪在追忆,以至于用词不太恰当。 这就是他父母的爱情。 也是那个年代的爱情。 我喜欢你不因为其他的,只是因为那天犁田时,你穿了一件白衬衫,而我恰好看见了。 “小舅,咋我家没有啊?”刘志红有些不爽快。 李振林还没回话,李丘泽的二姑已经一眼睛瞪过去。 俩家离得这么近,以李振林的性格,家里有点好吃的,怎么可能忘记jiejie? 平时都是做好了喊过来一起吃的。 “那我不是没吃到吗。”刘志红小声嘟囔。 “你行了吧你。”李振华站在旁边听见了,没好气地教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有六十五天在家?” 刘志红心说我也想在家啊,这不是家里不太安全么。 大家聊了会儿后,也就结伴一起往屋后走去,今天过生日的老人,是李丘泽爷爷的亲弟弟的媳妇儿。 两位男老人都已经不在了,这位是家里现在最年长的人。 所以大家都很尊敬。 李丘泽还有个二伯和大姑,如果不是离得太远的话,肯定也会回来。 这老奶奶有两个儿子,今天八十大寿放在大儿子家办。 两层红砖楼门前,桌子已经摆好,围聚了不少人,请来的乡下宴席师父在一旁忙得热火朝天。 时间还早,开席有讲究,要整好十二点,主人家倒了茶水,散了烟,大家伙儿也就坐在门口聊起天。 老实讲,李丘泽这会儿是有些想躲的,狗日的志红哥一把拉着他,非要他一起玩扑克。 因为他没有料到,在场还有个同龄人。 别提记忆,多少年前的事了。 这家伙大名叫什么真不知道,长辈们都唤他“小强”,俩人平时压根没接触。 但李丘泽知道一点,对方成绩特别好,今年读高三。 这距离高考才几天时间? 你们镇上还带星期天休息一整天的? 人常说小镇小镇,李丘泽他们这里的镇子可一点不小,比如小畈村这里,和十三公里外的大伯家,还属于同一个镇子。 也正是因为镇子大,各有管制,对方的镇子那边的高三放假,显然和他们这边不太一样。 早知道他在,李丘泽今儿个干脆就不回了,这碰在一起,距离高考又没几天,顶大个事,大家不得问问? 这要一问起来,他尴不尴尬不重要,他爸妈该怎么想? “诶,小强马上要高考呀,怎么样,有把握考一本吗?” 果不其然,李丘泽第二把斗地主还没打完,就有人扯到这上面。 小强抬头看了眼问话的人,没言语,然后又低下头,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实际上他一直在自顾自的,捧着个手机也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还行吧。”他妈帮忙回话了,脸上满满的骄傲,“反正模拟考一直全校二三名里面,老师说武大肯定是稳的。” “哎呀!”现场惊呼一片。 武大,那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本了,属于985重点大学。 “啧啧,小强成绩这么好的呀,我还不知道呢。” “是厉害啊。” “桂香你这以后可有福了。” “考上武大,毕业后肯定武汉落户去了。” 大家伙儿赞不绝口。 李丘泽的这位没见过几面的桂香姑,笑得合不拢嘴:“呵呵,我和他爸是希望他努把力,争取考清北。” 这话一出,现场更是哗然一片。 清北,哪怕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那是全国顶尖的两所大学。 要真考中,那还得了? 以后指定飞黄腾达了。 “这孩子,真不简单,那必须争取一把呀。” “没错,有这希望,趁这最后几天,一定要钻书眼里。” “嗯,辛苦也辛苦不了几天,真考进清华北大,那以后路就宽了,等毕业不得大几万一个月啊?” 面对亲戚们的称赞鼓励,小强也不抬头,只是点了点。 这副模样落在众人眼里,各有心思,李振山就看得很不舒服,他最不喜年轻人没教养,同辈里也数他最大,有教育的资格和义务。 “桂香啊,高中生不是不让玩手机吗?”毕竟隔了点,这话算是兜了圈子。 “是不让,平时也不玩的。” 李桂香笑着解释:“这不上次模拟考,说考进全校前三,给他个奖励吗,就买了,不带进学校去,就放假看看。” “现在距离高考还不到半个月,就这样能考进清北?” 要说李振山完全出于一片好心,可是李桂香听着不舒坦啊,人家都给她儿子加油打气呢,你这叫什么话? 我儿子怎么就考不进了? “大哥,你也是搞了一辈子行政工作的人,劳逸结合应该听说过呀。对啦,别光说我家小强啊,你们家丘泽怎么样,打算考什么大学?” 她突然这么一说,现场气氛瞬间变了。 哪壶不开提那壶嘛! 虽说她嫁到了别镇,平时也很少回来,但李丘泽坐这老半天了,来时还喊过她,怎么可能不知道他被开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