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信与不信
书迷正在阅读:神纹战士、诡秘:古神竟是我自己、仙灵劫、如果弟子太沙雕、我在阳间开饭店、一剑诛心、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修仙叩长生、灾变时代的熊、清穿之幼清
,大晟长公主 听完李慕白的解释,沈启文恍然大悟,他连忙问道:“如此说来,李兄认为圣人此举的用意是什么?“ “很简单,圣上是在试探,试探我们的态度,以及在我们心中对陆江这个人是怎么看待的。“ 李慕白的这句话让沈启文心中咯噔一跳,圣人这是在试探吗?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试探的结果是什么?“沈启文追问道。 “试探的结果是,在下认为沈兄是一个好官,在下认为沈兄对大唐社稷有很重大的贡献,在下认为沈兄是我大唐的栋梁。“李慕白说得一脸诚恳。 “那李兄的意思是,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态度呢?“ 李慕白道:“沈兄,我们只需按照圣人所言去做便是,其他不必考虑太多,只管按照圣人所吩咐的去做即可。“ 李慕白的这番话,沈启文还是很信服的,毕竟在沈启文看来,他的官职也只不过是吏部尚书,与李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沈兄,你先回去吧,我也要回府了,咱们改日再聚。“李慕白拱手道别。 “李兄慢走,在下先行告辞了。“ “告辞!“ 沈启文和李慕白分开后,便直接回了吏部衙门,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情再去御花园赏花了,心中全部都是关于此事的担忧。 “沈侍郎。“ 吏部尚书陈延寿早早地等在了吏部衙门,见到沈启文,陈延寿便迎了上去,向他行了一礼。 沈启文也没有托大,他赶紧还了一礼:“沈某见过沈大人。“ 陈延寿是个聪明人,他看得出沈启文对自己不冷不热,这让陈延寿十分不爽,但他也不好发火,毕竟自己是吏部尚书,沈启文只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 但是陈延寿也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他自认为比沈启文强得多,所以他并不打算对沈启文低声下气,他也没有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见到官员就行礼,这让沈启文很是尴尬。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在朝堂之上,不可能对一个普通的吏部侍郎无礼,那是犯忌讳的。 沈启文只能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来。 “沈大人,在下还有要事在身,不陪沈大人在此闲聊了,还望沈大人见谅。“陈延寿向沈启文行了一礼,然后又向沈启文抱拳告辞。 沈启文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陈延寿是不欢迎自己,但是他也没办法,毕竟他不能跟李慕白这种人争辩,他只能是点了点头,向陈延寿道:“那沈某就不送了。“ 陈延寿转过身,便走了。 看着陈延寿走远,沈启文脸色阴沉了下来,这陈延寿,也太嚣张跋扈了,他不仅敢在自己面前摆谱,还敢对自己无礼,真的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小吏吗? 想到这里,沈启文就气不打一处来,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官职还没到可以跟陈延寿掰腕子的地步,他还要依赖陈延寿在朝堂上帮他谋取官职,所以沈启文只能隐忍。 “哼,我就先看你能嚣张到什么时候。“沈启文咬牙切齿。 回了府中,沈启文立刻就将陈延寿和李慕白对话的原委写了一封信,并且亲自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沈玉衡。 沈启文这一封信,可谓是非常重要。 沈玉衡收起了信笺,将信折叠起来,塞入怀中,然后便离开了家中,直奔皇城而去。 皇宫,乾清宫中。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李承乾则坐在他的身边,静静地看着李世民批阅奏折。 李世民的眉毛一直皱在一起,显然心情十分烦躁,这让李承乾也感受到了他的不快乐。 “父皇,你是不是不喜欢那个杨嗣昌?“李承乾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他开口询问道。 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李承乾,然后摇了摇头:“不是,朕是有些担心李靖,他是你的舅舅,如今却要被贬为庶民,你说朕心里会舒服吗?“ “父皇,这个杨嗣昌,也许是我大哥故意安排的棋子,父皇您可要小心了,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语蒙蔽双眼啊。“李承乾急忙劝解道。 “朕不是三岁孩童,你不用劝我,这件事情朕心中有数。“ 李承乾见劝不动李世民,便又继续道:“父皇,不如我去求一求母妃,看看能不能帮助杨嗣昌。“ “这个不妥,这件事情就让你母妃cao劳了,朕自会派遣官员暗中保护杨嗣昌,不会有事的。“ “既然父皇心中有数,那儿臣也不多嘴了。“ “嗯。“ 李承乾不再多话,他静静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李世民批阅奏折,等待着李世民下旨。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黑了,李承乾见李世民仍旧未批阅完奏折,他心中暗叹,看来今晚是不能回府了,只能留宿在这里。 这个时候,一名内侍匆匆跑了进来,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长孙驸马来了。“ “长孙无忌!“李世民听到来人是长孙无忌,心中暗暗惊讶,“快请!“ “诺。“内侍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 没过一会儿,长孙无忌便走进了乾清宫。 “草民拜见吾皇。“长孙无忌向李世民行礼道。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心中暗自猜测,他来这里干嘛? “平身。“ 李世民示意长孙无忌起来。 长孙无忌站了起来,他看着李世民,道:“陛下,草民有一事想要禀报。“ “何事?“ “草民得到消息,说是有人在京郊看到了一个人影,似乎是长孙冲,但草民仔细查探,却发现那个人并不是长孙冲,因为长孙冲是个跛脚,根本没有这样的体格。“ 李世民闻言,脸色微变,他急忙问道:“是谁告诉你的?“ 长孙无忌道:“是一个叫陈圆圆的女子。“ “陈圆圆!她怎么跑到京郊去了?“李世民心中一动,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难道说陈圆圆已经找到了她的丈夫?不对,不可能啊,陈圆圆已经死了,而且尸体也被火化了,陈圆圆的丈夫是怎么活过来的?李世民心中充满了疑惑。 李世民想到了李承乾,他立刻询问李承乾:“朕不在京城的时候,京师可曾出现了异常之人?“ “儿臣在京城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异状,除了父皇,也没有人知道陈圆圆死了,而且儿臣也没有派出人手调查,父皇,京城之中有谁知道陈圆圆的丈夫是谁吗?“ 李世民摇了摇头。 “那么就奇怪了,那个叫陈圆圆的女子是如何活下来的?“ 李世民心中更加迷惑,这个问题他还真是没有考虑到,他也曾想过这是李承乾在搞鬼,但是很快他便否定了这个想法,李承乾没有必要这样做。 “父皇,不管是不是李承乾,总归是要小心一些,如果真的是李承乾在背后使坏,那可就麻烦了。“ “你放心,朕会注意的。“李世民道。 “陛下,这是杨嗣昌写来的信。“这时,那名内侍捧着一封信走了进来,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呈上来。“ 李世民伸手将那封信拿了过来,拆开信封,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李世民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精芒,他抬头看着李承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然后缓缓开口道:“承乾,你可知道朕刚才看到了什么?“ “儿臣不知。“李承乾躬身回答道。 “呵呵......“李世民轻笑了两声,“这次杨嗣昌的计划虽然失败了,但是朕却从他的信中发现了几句有趣的话。“ “哦?“李承乾的目光顿时落到了李世民手中的那封信上,“什么话?“ 李世民将那封信递给了李承乾,然后道:“这封信是杨嗣昌的笔迹,他说,他已经确定了李恪的位置,所以,朕决定在明天的早朝上,宣布册封李恪为太子,以此来向大唐百姓表明李恪并不是jian佞之徒。“ “啊?“李承乾闻言顿时愣在了那里,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李恪居然能够成功的被册封为太子,这实在是让他大吃一惊,“父皇,这......这怎么可能?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是如何做到的并不重要,朕要告诉你的是,他确实已经找到了李恪的藏身之处,而且朕已经准备将他抓捕归案,这是朕给他最后的机会,若是他肯束手就擒,朕会饶他一命,若是他仍旧顽抗到底,那朕就只好将其斩杀了。“李世民目光冷漠的说道。 “父皇英明!“李承乾立刻拍起了李世民的马屁。 李世民淡淡一笑,并没有接话,而是向内侍吩咐道:“传令下去,宣杨嗣昌觐见。“ “喏。“内侍应了一声,连忙退下了。 不一会儿,长孙无忌就来到了御书房,他一进入御书房,便看到了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他不由得一阵惊愕,因为他发现,此刻的李世民,脸色苍白,整个人似乎都瘦弱了许多,就连那一对眼眸之中,也透漏出一股疲惫的神色,而他的双眼,似乎也有些红血丝,显然是没有休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