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汉庭尚有大丈夫 朱棣三步惊四座
———————————————— ...... 然而没等到朱棣走到台边,提着剑的他就被刀斧手拦下。 台上副席位坐着董卓认出了朱棣,也自然瞧到了朱棣手中配件。 若是他以前直至舞文弄墨,董卓倒是无所谓,可如今他跟着吕布学武也有一段时间了。 再加上吉安时常提及弘农王天赋极佳,鬼知道他如今武艺精进了多少。 董卓便当即质问道: “是弘农王啊?你拿着剑,这是想干嘛?” 朱棣回答道: “想吟诗一首,顺便表演一下刚学的剑舞。” 董卓一脸警惕的瞧着朱棣: “表演剑舞?莫不是想学那项庄吧?” 却只见朱棣不慌不忙的拔出剑,惊得刀斧手差点就要出手,结果一看,竟然是木剑。 那朱棣嘿嘿笑了两声:“相国,这是木剑!真剑太沉,我怕累手!” 董卓大笑,这才放松警惕,摆摆手示意朱棣上台,道:“好,你来吧!” 刀斧手让开道,朱棣上台,蔡邕等朝臣赶忙施礼,朱棣立刻挥挥衣袖,整理了一下衣衫,郑重跟蔡邕回了了一下礼。 与对待王允等登门骂自己的人不同,朱棣对待蔡邕表现的极为理解,一副相当尊重的样子。 要知道蔡邕可是真学者,连董卓这样乱臣贼子都极为尊敬,更何况是朱棣呢! 而朱棣这一回礼,也让蔡邕万万没有想到。 平日里轻佻的弘农王,今日怎么有些不一样啊! 朱棣这边与蔡邕等主持者施完礼,又转身朝着台下观众施了施礼。 礼节周全,文质彬彬。 董卓见状笑道:“学得还挺快!” 朱棣只是嘿嘿笑道:“少不了的!” 随着朱棣的出现,原本刀口舔血紧张气氛忽然转变了许多。原本台下皆是对董卓恐惧的眼神,此时此刻,无疑都是对朱棣的鄙夷....... 朱棣却也不介意,尤其是不知谁还吆喝了一句: “作诗?恐怕又是些风花雪月的词儿吧!” 不少人也跟着起哄。 哄声越来越大。 朱棣却连头都不回,便猜出大概是谁。 但此刻,他的重心全部都在董卓身上。 他可是顶着董卓刚杀了人的压力,硬生生上来的,若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 再听到周静轩那首痛骂董贼和满朝文武的《董贼潜怀》,看到周静轩被斩杀后。 看着月旦评上尚还鲜红的血迹。 难道大汉当真无人了吗? 难道大汉真的都只剩下囊括了吗? 朱棣仿佛被刺激到了一般! 这一刻,他仿佛抛开了自己原本的身份。 身上仅剩下大汉废天子,本该为脊骨的弘农王刘辩。 他的脊骨也该适时挺直一下了! 他要上台。 他一定要上台。 他一定要证明一些什么! 这些是什么,甚至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同样面对着朱棣的董卓不知为何,颇有些期待,文采斐然的弘农王会在这个时候献上一出怎样的表演。 尤其是被台下这么一提醒之后,董卓瞬间想到了什么: “儿啊!” 他故意当众这样称呼朱棣,再度强调了朱棣这个认贼作父的身份,以引起群臣的愤恨。 “咱家知道你诗词不错,不过老是写风花雪月,咱家也听不太懂,你给咱家来一首,豪迈点的如何?” 看着瞬间愣住的朱棣,董卓有些得意。 他喜欢看人丢脸,尤其是看汉家天子丢脸。 他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刘家汉室的子孙已经彻底废物了。 是时候该改朝换代了。 不要再愚昧追随着所谓汉室天下了。 只见朱棣楞在那里许久,董卓故作理解的说道: “要是强人所难,就算了,咱就继续风花雪月吧.....” 朱棣略作沉思:“是有些难!这么难得题,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董卓正准备继续说点什么。 朱棣忽然问道:“尚父啊!” 这一声‘尚父’忽然把董卓喊得也愣了一下。 底下的观众跟着愣了一下。 下一刻,‘认贼作父’的嘀咕声又开始悄咪咪响起了。 董卓看着这场景,可不就是自己想要的嘛。 “儿啊!有啥话,直说。” “我想要彩头!” “好!只要做得好,咱家给你个大大彩头,哪怕你想要重新当皇帝,咱家都可以考虑!” 此话一出,顿时一片惊嘘。 没等到这话引起太大sao动,朱棣急忙摆手:“不!不!不!当皇帝太累了,我以后想要当将军,尤其是这几日跟中郎将学了武艺之后,越发觉得上战场杀敌才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 “好!” 出身行伍的董卓不假思索的点头同意道:“只要你作得好,咱家就给你个将军当当!” “谢尚父!” 朱棣随即端起下巴,作思索状:“我想想啊......” 然后开始沿着台上,缓缓踱步起来。 刚走出一步...... 少年杨修讽刺道: “怕不是胸中只有风花雪月吧.....” 朱棣没有搭理,继续走出第二步。 王允侄子王凌嘲讽道: “不是谁想当将军就能当将军的!起码你得豪迈啊!” 朱棣依旧未语,接着走出第三步。 黄琬儿子黄贺正欲跟着小伙伴们的节奏,开口羞辱时。 却不料,台上的朱棣忽然拔出木剑。 摆出了一个起手剑式,长剑往前一刺,转身一挥,一招漂亮的横扫之后。 缓缓诵道: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诗罢,整片天地都寂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沉溺在朱棣刚才那首诗词中浓郁的家国情怀当中,不能自拔。 就连董卓仿佛也在那首诗中瞧见了自己少年时,手持长剑,吹角连营,沙场点兵的日子。 那时候的他.....想得不是谋朝夺位,想得不是权倾朝野。 而是和一帮老兄弟们,打完仗,聚在一起,搂着各自的小娘们儿,喝喝小酒,吹吹牛逼。 不远处,连学问粗浅,以莽勇闻世的吕奉先都被这诗给惊住了。 原来诗词还能这般豪迈,还能这般振奋人心。 再回头看着之前诸多名门学子的所谓佳作,当真是夸夸其谈,徒有虚表。 吕奉先高举手中方天画戟,大喝一声: “好!” 紧随其后的,还有他身后一千甲胄。 他们没有多大学问,仅仅是齐声呐喊出的一个“好”字。 台下。 王凌,黄贺等少年均是沉默不易,连高傲的杨修也自愧不如的低下头。 王允,黄琬,杨彪等人难以置信的看着台上的朱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这样写出这样一首诗词的人,怎么就偏偏是他呢? 董卓率先起身,双手禁不住颤抖走到了朱棣身边,连声音都有些激动,捧着朱棣还略带稚嫩脸庞说道: “儿啊!你是我的亲儿子该多好啊......” “尚父......” 意识到自己行为有些超乎常理的董卓收回手,转而便问向蔡邕: “蔡大儒,弘农王的诗词如何?” 蔡邕难掩激动的,躬身一拜,大声宣布道: “弘农王此作,豪迈万分,自成一派,世所罕见,恐当今之世,难有人出其右!” 显然这是全场最佳之作,众人无不赞叹。 观客中,那堆寒门子弟里,那个叫奉孝的年轻人,双手依旧盘在胸前,看着台上朱棣,缓缓说道: “我突然间不想隐居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朱棣穿越汉少帝更新,第十五章汉庭尚有大丈夫朱棣三步惊四座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