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衙内作诗
于是忍不住说道: “公子,我敬你文武双绝,但说到烈酒,恕我不敢苟同,自打我出道喝第一口酒开始,至今还从未见识过什么是烈酒。” “不知今日,公子肯不肯让我等一饱口福,也见识一下世面!” 素来不着调的赵衙内居然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顿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附和。 果然和公子预想的一模一样:先吊足大家的胃口,再把酒拿出来,才会激起所有人的欲望,这叫欲擒故纵。 管家暗暗佩服公子,人心这一块,果然被公子拿捏得死死的。 只闻其名,不见其形,这才是推销白酒的最高境界! 管家早把高粱酒准备好了,就等公子一声令下,立刻上桌开坛。 见时机已到,赵楠拍了拍手,每桌一坛,盖子一打开,浓烈的酒香马上蔓延开来。 “哇!哇!果然是好酒!” 众人一片赞叹声。 赵承煦闻到酒味,酒瘾马上就上来了,咕咕咕的咽着口水道: “公子,此酒果然名不虚传,只是酒盅太小了,这每桌仅有一坛也不够喝啊!” 赵承煦说着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豪爽的喊了一声“好酒!”就一口闷了! “咳咳,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浓烈的辛辣让赵承煦只感觉嗓子冒烟,五脏翻腾,翻江倒海。 赵衙内再也憋不住,一口吐了出来,吐到了地上,呛得他涕泪俱下。 别人一看赵衙内这架势,都被高粱酒的烈度威慑住了。 “饮一杯而已,竟如此暴烈?太夸张了吧?” 其他人带着疑问,开始斟酒品鉴。 嚯! 入口果然辛辣,酒力强劲。 咦! 香绵甜润,醇厚柔和,清香纯正,回味悠长。 落霞楼的高粱美酒,果然不同寻常! 好酒,好酒! 人们小酌几杯后,发现自己竟然已有几分醉意,不由得暗暗吃惊,这高粱酒区区几口便已抵得上往日半坛,酒力实在是太过强悍了! 酒酣耳热之际,在场的文人墨客都毫不吝啬口中的赞誉之词,众口极尽夸赞,高粱酒的风头也一时无两。 几杯下肚,醉意朦胧,话匣子当然也就收拾不住了。 甚至已有才子乘着酒兴,已在吟诵高粱酒: “粒粒红高粱,滴滴醇香酿。杯杯润肝肠,人人醉酒香。” 赵承煦等带着任务前来赴宴的人更是推波助澜,要吟诗作赋。 寇准闻听难以下咽的蜀黍,竟能酿造出如此美酒,对高粱大生好感,吟诵道: “芳名传蜀黍,嘉种遍大宋。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 当今状元一出口,引来阵阵喝彩声。 赵楠见赵承煦心无旁骛,只管低头品酒,就打趣道: “赵承煦,你且来一首诗,助助酒兴如何?” 如果别人敢说此话,赵衙内早让家丁把他打得爹妈不认了,但是赵楠的话他不敢有半点违逆。 不敢违逆,还得强颜欢笑,装作煞有介事的苦思冥想。 稍候,赵承煦眉宇一动,有了!随即吟诗一首: “昨天已去不可追,明日未到你别催。几个酒鬼来相会,高粱美酒对着吹。喝到日落西山后,落霞楼里倒地睡。” 赵承煦吟罢,赵楠率先鼓掌道: “好意境,好意境!高粱酒虽好,切勿贪杯哦!” 诗不咋滴,赵楠只能勉为其难的夸意境了,顺带做一波广告! 大宋第一才子,当然不能没有诗。 就当是自己给自己的高粱酒做代言人了,赵楠吟诗一首: “山中美酒高粱酿,醉客倾心几度闻。今日一杯偿所愿,东篱无复有愁云。” 此诗一出,早有文人才子抄录下来,自此高粱酒就有了大宋第一个酒广告,任人传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诸位文人墨客已吟诵了不少诗。 文人墨客相聚,少不了诗,但同样也绕不开一个话题: 朝廷和百姓。 因为在坐的诸位文人,文人取仕,以后大都是朝廷的精英。 恰逢明日寇准就要上任开封县县令,赵楠就当众勉励寇准,与民同甘共苦,竭力为民分忧。 赵承煦乘机说道: “公子,你应该赋诗一首,才能让寇准寇大人永生铭记你的教诲啊!” 众人听了也连连称是。 赵楠略一思索,吟诵道: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赵楠吟诵完,联想到历朝历代农民的血泪史,热泪盈眶! 文人墨客抄诗完毕,瞬间就爆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雷动不息。 他们知道,今夜,高粱酒将与这首怜悯天下百姓的《潼关怀古》一起名垂青史,光耀后人! 没有不散的宴席。 筵席完毕,寇准叩谢恩师的谆谆教导,敬仰恩师赵楠为的是天下,想的是社稷,自己穿的是旧衣,吃的是粗米,也从不在意,爱的是百姓,恨的是贪官,一身正气! 所有文人才子都被赵楠的襟怀坦荡,高风亮节所感染,都暗许自己以后一定要善待百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赵楠的心愿,就是大宋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无论世事怎么变迁,只希望大宋繁荣昌盛! 圆满完成了meimei给予自己的任务,也尝到了高粱美酒,赵承煦觉得自己不虚此行。 赵承煦正欲随众人下楼离开,忽然赵楠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你等一下,我还有事要说。” 赵承煦一个激灵: 以前的事不是不追究了吗?怎么又有事了?紧张地看着眼前的赵楠。 赵承煦腿有些发颤,看见有人递给了张南一大包东西,很是纳闷,难道要送我美酒不成? 赵楠微笑着说道: “这包爆米花送给令妹,希望她能喜欢!” 赵承煦接过包裹,如释负重的谢了一声就一阵风离开了。 心想,只要赵楠不翻旧账,今天就算我烧高香了! 当晚,赵志英拿着诗看了何止百十遍,连jiejie赵志愿来到她身边,她也毫无觉察。 jiejie吃了几把爆米花,赞不绝口,赵志英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拉住jiejie一起看赵楠的诗。 赵楠忧国忧民,心怀百姓疾苦的情怀,在每一句每一行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探讨完诗文,jiejie打趣道: “英儿,赵楠心系天下苍生,令人钦佩,但这包爆米花可是心系meimei,令meimei你神往吧?” “英子,这爆米花不就说明人家心里有你吗,他怎么不送给我呢?你若不要情郎伴古佛,那jiejie我也陪你一起削发为尼。” jiejie说完,姐妹俩“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姐妹俩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一语成谶,令人扼腕叹息! 闻听大宋第一才子,饮了几杯高粱美酒,就作出了一首人人竞相传诵的《潼关怀古》,高粱酒一时名声大噪。 且说赵承煦坐在府里,很想念高粱酒醇厚甘润的味道,就命人拿府里窖藏多年的老酒来品。 “咦!怎么没味呢?” 又命人换了两坛过来,打开倒上,只觉得没有一丝酒气。 赵承煦忽然想起给meimei诗文和爆米花时,meimei为了感谢自己,特地给了他两坛老酒状元红。 本来用作它用的,现在也顾不上许多了,命人启封,舀了一碗,不曾想珍藏多年的名酒状元红,依然平淡无奇。 赵承煦心里一惊: “不好!我的味觉出问题了!” 同样,喝过高粱酒的文人墨客,在喝其它白酒时,总觉得寡淡无味,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这还是以前熟悉的白酒吗? 于是,文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变成了互相询问,以前畅饮的白酒,现在一入口,何以凉白开般索然无味? 大伙儿都在寻找答案。 赵承煦问下人,下人尝了尝酒都说是好酒,还是一如既往的浓烈。 这下实锤了,自己的味觉丧失了。 赵承煦就跑到meimei的绣楼,让俩个meimei帮自己想想办法。 俗话说:旁观者清。 赵志英仔细询问了来龙去脉,得知是饮了暴烈的高粱酒后味觉丧失了,就轻轻提醒道: “哥哥,解铃还须系铃人!你的味觉问题就出在高粱酒上,答案也理所当然在高粱酒里。” “meimei,你的意思,我还得去落霞楼找赵楠?” 赵志英捂嘴笑道: “解药就在高粱酒里,去不去落霞楼就看你自己的主意了!” 赵承煦抓耳挠腮,着急得走来走去,拿不定主意。 去吧,又丢人又嫌怕;不去吧,饮食男女,食色性也!日后的珍馐美馔,味同嚼蜡,尚能饭否? 唉!造孽呀!食色性,都被赵楠拿捏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来人,备轿!去落霞楼。” 落霞楼门前,赵承煦见各色轿子一顶接着一顶,这还不到饭点,大堂里就坐满了食客。 赵承煦找到管家贾如,说有急事面禀赵楠,请管家通融寻找。 此时的赵楠正在三楼包间里,和展昭慕容宫、石开、赵员外等人为曹尚飞接风洗尘。 原来,自打曹尚飞带人前往信阳,几个月来,忙着联系当地茶农,采摘了大量的毛尖,今日刚回到朱仙镇。 本来说好在朱仙镇撸烤串的,曹尚飞听说大哥在汴梁有了自己的酒楼,当下就嚷嚷着要到酒楼吃饭。 出朱仙镇时,展昭骑着一匹马,又特意牵了自己的坐骑白龙马,让赵楠试骑。 赵楠看见高头大马,心里不由得发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