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战争准备
事务都安排好了之后,朱传文主要就是等着这一次混战的结束。 这一次世界战争,不考虑国际形势的话。 跟现在的总统府相关的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在本土有一片地区算是战场。 就是日子和德子围绕着山东胶州湾发生的战争。 这场战争没什么好说的,单纯的只是日子眼红德子的利益,想要取代德子在山东的特权。 因为德子在山东的势力孤立无援,得不到支援的原因。 这场战争进行的时间并不长,14年刚开始没多久,就结束了战争。 但其实通过这场战争,也看的出来一点日子目前的实力。 在东方实力算是还不错,但在世界上排不上号。 三四千的德子军队,就可以抵挡住日子五万人。 要不是有英子帮忙,日子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人,多长的时间,才拿的下这几千德子。 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对总统府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虽然战争是发生在本土,但是本土连一个参战方的身份都没有得到。 除了被波及和死伤了不少的百姓之外,其他没有任何相关。 第二个就是刚刚,总统府方面终于争取到了参战的机会。 世界战争已经开始了三年,总统府这边一直没有表示,国力弱小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跟最弱的西方势力比起来,总统府的力量也完全不够看。 还有一个就是总统府之下,都是军阀统治,军队是各地的军阀根本,都是私军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势力。 另一个也是日子,一直在国际上阻挠着总统府参战,不想要总统府在国际上表示自己的存在。 到了17年的时候,终于有了合适的时机。 西方好多势力已经顶不住战争的消耗,需要支援。 刚好总统府政府这边也有聪明人,看到了这个机会。 想到了迂回参战的方式。 就是派遣劳工到欧洲,通过劳动的方式为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些劳工到西方之后,主要负责挖战壕、装卸弹药、修筑公路桥梁等等的苦力工作。 虽然是劳工,其实是做的是工程兵的工作,一周工作七天,全年基本无休,每天还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 就算劳工合同上规定了,劳工不需要上战场。 但是前线劳动,遇到战争是避免不了的事,随时都面临着炮火的威胁。 很多的时候,拿上枪就要上战场,伤亡自然也避免不了。 听上去这种劳工就不够友好,但这些劳工真正的帮总统府在国际上提升了地位。 起码当初满清造下的虐,当初和各国毛子签下的不平等条约。 因为劳工参战,这些不平等条约可以废除掉许多。 几个战败国势力没有了资格,被驱赶了出去。 不说主权问题,单是经济方面,起码就可以争取几个亿银元的利益。 英法方向总统府派出去了十几万劳工。 毛子这边主要是从东北招人,原本的历史没有人统计。 但是朱传文控制了铁路,当然不会对这个数字没有一点概念。 战争这几年去毛子的劳工不下十万人。 加上之前那些年去到毛子的人,在毛子地区为毛子贡献的关外人,不会少于五十万,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赶上工业时代,其他势力都是缺劳动力,缺人口。 但东方这边,占据了世界最多的人口,潜力巨大。 不怪上点档次的势力,都想要到这片土地上分上两口。 等到战争尾声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918年。 主战场那边已经陆陆续续的分出了胜负。 东边这边基本已经平静,东边惟一强势点的日子,也开始了不安分。 “都督,奉天要对我们动手了。” 出身于奉天的郭姓师长跟朱传文汇报道。 “茂宸,你先别急的。奉天他哪里来的那么大胆子,敢跟我们动手?” 军工厂的研究有了突破之后,制造小口径的火炮对朱传文也就不在是什么问题。 黑省的资源也绝对的丰富,军工需要的矿产全都不缺。 炮兵部分跟上了之后,朱传文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奉天。 这两年时间,奉天被朱传文压制的很惨。 要不是有日子在后面搞事,支持者奉天跟朱传文一天搞平衡。 两边的实力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档次。 “听说他们劫掠了一笔日子卖给总统府的军火,价值四千万。” 四千万的军火,如果是单买步枪的话,可以买两百万支。 当然装备部队,不能只装备步枪,机枪、火炮、汽车、卡车,等等装备也要跟上。 但再怎么算,这些装备都足够装备几个师,三五万人问题不大。 朱传文自己也做军火生意,但是每一次也不过就是几万几十万银元的生意。 跟这种几千万的生意,远不能相比。 工业差距,其实还是挺大。 “糊弄谁呢,要没人配合,就凭他姓张的,有胆子动总统府的东西吗?” 说是一场武力劫案,其实是一场政治斗争。 奉天张家擅长长袖乱舞,单打独斗斗不过朱传文的情况下。 寻找外援在所难免,实力不行的时候,就要会找大哥。 奉天发家这一路,最擅长的就是做这些事情。 只有国外的大哥日子肯定不够,日子好多时候都鞭长莫及。 在国内奉天同样需要自己的大哥。 在袁大头噶了之后,总统府派系林立,内斗的厉害。 奉天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有实力的小弟,不缺人招揽。 不管怎么说,奉天都有一个省的地盘,好几个师的兵力,在这个年代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小看。 “不管怎么样,有了这些装备之后,奉天都算是兵强马壮,对咱们已经是不小威胁。” 郭师长本来就是奉天人,但其实属于进步人士,早就加入了进步的联盟。 被朱传文揭露了奉天的本质之后,就厌恶起来了奉天。 这一次奉系做的事,其实就挺突破政治底线的。 虽然军阀混战的厉害,但是大多数军阀,都是一起在天津训练过的小伙伴,都有香火情。 军阀之间其实还是挺讲规矩的,有自己默认的一套潜规则。 比如说混战可以,但是军阀战争只要底盘不要人命。 已经乱战了这么多年,就没有被打死的军阀。 军阀不管是政治斗争,还是军事斗争失败,都可以逃到租借或者是外国避难。 主要宣布自己下台,就可以退出争斗,过富家翁的日子。 甚至可以通过下野积蓄实力,有实力了再卷土重来也没有问题。 所以这个时期的军阀,可能对百姓没什么底线。 但是相互之间的底线,还是挺高的。 奉天一直都是响应的总统府政府,这么劫掠了一波,其实还是挺败人品的。 但是这件事不能说做的错,四千万银元的装备。 可以说立地就可以造一个军阀出来。 谁看到有机会都会动心,谁看了都迷糊。 还好的是这批武器,是来自于日子的贷款,没有人实质性掏钱。 要不然没有一场战争,真的过不去这个事。 “那就跟他碰碰,这批士兵正好没经过什么场面,就当是练兵了。” 虽然朱传文喜欢和平,但是也不厌恶战争。 士兵新旧交替之后,还没有什么实战的机会。 之前朱传文组建新军的时候,有土匪和毛子可以打。 但现在黑省的毛子已经是样子货,是和朱传文一起糊弄毛子国内的傀儡,当然不能打, 土匪不是被收编,就是被合作,剩下的在黑省生存不下去,也都离开了黑省。 朱传文这些新兵,训练的不错,但还真的没经过什么像样的战斗。 “都督,要不要全面动员,一举打下关外三省?”手下有人对朱传文提议道。 “看奉天是想给日子演演戏,还是真的要进去黑省吧。他要真的想进黑省,咱们就先把吉省占了。奉天还是留给他们自己,我真的不想跟日子打太多交道。” 朱传文考虑了一下说道。 有时候军阀战争,主动权其实也不在军阀的手里。 奉他从日子手里落了这么一大块好处,肯定要对日子表示一下。 针对朱传文,做样子想要统一关外,也就代表着帮日子打通了关外所有的商路。 对日子来说,虽然卖军火很赚钱。 但其实日子对关外和关内有野心的情况下,也不是那么愿意卖给这种军阀太多军火。 最愿意卖过来的其实是大烟。 朱传文又在自己的地盘,全面禁止这些东西。 可以说是断了日子好大一笔的财路。 日子现在最恨的军阀是朱传文,朱传文是一点都不意外。 奉天是在日子的压力下,要跟朱传文做一场戏的情况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就算是真的奉天飘了,朱传文也不太想现在就灭了奉天。 还需要这一股势力给自己做和日子的缓冲。 怎么从日子身上薅羊毛,朱传文还是比较信任奉天的能力。 当然了这主要也是奉系下面有能人,有善于搞外交的人才杨副官,善于应付日子。 就连日子都没想到,平常表现这么亲日的一个人,是那么坚定的反日。 这个人朱传文很清楚,有名的“东北小诸葛”。 朱传文没有挖走,主要这个人是奉天最重要的智囊。 把这个挖走,朱传文真担心奉系被日子卖了,还帮着日子数钱。 历史的事实也证明过,没有这个人之后,奉天真的就失去了军师。 奉系的名声,主要是也是因为对日子阴奉阳违,没有完全配合的情况下没那么坏。 要跟奉天打,这是朱传文迄今为止经历最大的正面战争。 之前的毛子虽然强过奉天,但是朱传文是通过计策。 分化肢解的毛子驻军,没有大规模的正面军团作战。 对于奉天的实力,朱传文当然也不轻视。 虽然这个时候的奉天军队,还是标准懒散的地方军。 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没有自己的核心思想,没有严格的军规军纪,还是之前的土匪作风。 但是有了日子的先进装备,这些军队就是再菜,也有一定的战斗力。 朱传文还躲在后方肯定是不可能的。 怎么也要亲自到前线督战才能放心。 “传文哥,又要打仗了是吗?” 再一次送朱传文出征,单是朱传文的小家,就有了一帮子人。 这两年的时间,鲜儿和那文又一个人生下一个娃。 在老朱家没有闺女命的前提下,朱传文现在已经有四个儿子。 单是朱传文的小家,就有了七口人。 在这个年代,儿子还是稍微比女儿好一点。 战争年代,日子并没有那么安稳,还是儿子比较皮实。 “那文,鲜儿,你们两个不用担心。这么多年戎马,你们看我什么时候把自己置于过危险之地?” 两个媳妇朱传文就需要不少的时间安慰。 要跟其他军阀一样,搞个十个八个媳妇,还真不好应付。 每天处理后宅都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太平过,什么时候才能过上一点太平日子。”鲜儿叹道。 鲜儿的性格,变得越来越传统,越来越被朱魏氏同化。 就算是这些年认了字,读了书也一样。 从谭家一家从山东来到冰城来了之后,鲜儿就更坚定的柔顺起来。 平平安安,相夫教子成了鲜儿最大的追求。 鲜儿也有点太容易被亲近人影响,跟着什么人,就容易被同化成什么样。 “奉天的张家不老实,需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只要这一次教训深刻,打出来十年的和平都有可能。” 这个年代和平算是最奢侈的东西。 就算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小规模的争斗也不会结束。 赶上了这个年代,这些事情就躲不过去。 想要和平,只有通过战争获得。 “传文哥,需要发报吗?” 那文问道,老王爷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之后。 那文这些年,倒是越来越有往女强人发展的迹象。 在朱传文手头没那么缺人才的情况下,那文依然还是掌握着黑省的最大两家官报。 这个成长方向,是有一点出乎朱传文的预料。 现在的事实来看,受了二十年大家闺秀教育的那文,比鲜儿要更喜欢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