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狐耳四娘
书迷正在阅读:自亡灵法师开始修仙、诸天圣域主宰、饮马笑贞观、灵海守夜人、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昏君体验卡、LOL:我这都是什么牛马队友?、塌房明星:我的老婆是影后、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一堆世界
,聊斋狐婿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昨夜一场降雨后,今日迎来新节气,即春日最后一个时节【谷雨】。 江南自古有‘谷雨食春’‘饮新茶’的习俗,把新采的春茶烘干舂碎,与雨露一同熬煮。 饮下此茶,即是品味春天,能辟邪明目,养气安神。 今日一早,东湖茶山迎来众多妇孺、小娘子采茶,城里茶坊生意兴隆,茶香气融入湿润晨气中,沁人心脾,充实水乡。 南城刘府,后院。 李怜云领着两丫鬟,以小炉火炭烘茶叶。 书房内刘彦手持御笔,目光透窗闲看娘子制茶。 笔下《谷雨诗》只写出‘时节之景’,未写出‘谷雨之味’,只等那口新茶入腹。 此时看他,已与上巳日不同。 那时的他,如春笋惊蛰破土。 而现在,春笋已成幼竹,长出节,生枝叶。 他静立不动时,周身似有轻微的风动,吹动叶儿摇曳。 且,气度好似丹青着色,有了一抹春彩韵味,是书之韵,是经之气,又是返濮之真,正气之风。 诸般杂糅,形成他独特的君子气,如隐去了珠玉之彩,得青山与风竹之体。 不过他风骨尚未养成,竹节不显,山势还在地下积养。 一丝微风入窗拂面,刘彦外浮文思入脑,微笑放下笔,出书房近身观看制茶。 见刘郎来,李怜云笑颜相视,捏起一片茶叶喂他品尝。 说:“西湖龙井自有一股雨气,郎君用舌尖含着,片刻就能生津,化雨露解渴。” 刘彦含茶体会,果如她所言。 茶叶甘甜雨气慢慢溢出,口齿内如雨露浸润,一口津裹着茶味入府,春茶之香涌入鼻腔。 心体似沐雨般安宁。 这些西湖龙井,皆是君家神品,乃今早萱儿弦月从西湖采摘送来。 除了送茶之外,还告知一事。 说:“兰溪绣娘彩衣今日来临安,阿香、琴玉已去金华相接。” 对于蓝彩衣,刘彦知道些。 昨夜他从貂儿口中听得‘汪生与彩衣之事’,夸赞娘子‘办事周全’,后又问‘其他娘子挑选的如何?’ 貂儿细细与君说,说起一个狐女——【裘四娘】。 那四娘乃人狐结合所生,父为狐,母为人,随母亲姓。 其母乃陇西士族之女,被狐狸引诱怀下身孕,降生一个女婴,起名‘四娘’。 四娘出生,两耳极小,似两片小叶子。 长到七八岁时,头上生出两个rou瘤,家人请郎中医治三年也不得愈。 十一岁某夜,四娘忽觉头顶rou瘤极痒难忍,忍不住去抓挠。 结果把皮抓破,流出不少脓血,弄得满脸血污。 但奇的是,毫无疼痛之感。 而且感觉头脑聪慧起来,耳能听三五里之外人言细语,家中谁人说话她都能听见。 次日,丫鬟醒来见小姐满面血污,头上还长出一双玄黑毛耳,吓得跑出厢房告知主家。 裘家众人纷纷来看,对此非常吃惊。 裘太公恼女儿私配狐仙,剩下这等妖孽孙女,一气之下赶母女出家。 长兄怜妹,把母女藏在乡下田宅居住,每月送银两给她们。 裘氏怕女儿那双兽耳引人注意,给她做了个‘遮耳笠帽’,让四娘每天都戴着。 一晃六年过去。 今年裘四娘十七,出落得亭亭玉立,面赛芙蓉。 这些年,她与母亲修诗书,随乡女学养蚕、缫丝、做绣,身上有一种特别的美人之气,可谓‘兰质蕙心’。 陇西不少才子倾慕她,其中不乏名门大户,但凡是提亲的都被其母拒绝。 二月,裘家老太公作古,裘氏带女儿去守孝。 前来吊孝的官绅吴启成看中了四娘,想纳为小妾。 裘家长子裘罡听了非常恼怒,哪有在别人家服丧时提亲的,一口回绝了。 那吴启成当众失了颜面,回去后便让人霸占裘家十亩桃园。 桃园乃是裘家风水之地,历代裘氏祖先都葬于园中,如今被人霸占,太公棺椁都不得下葬。 裘家人一气打死吴家两个下人,吴启成抓住这个,状告裘家草芥人命,杀死他两个侄儿。 两家官司打到州府。 吴启成有个故交乃州府通判,通过此交情,使银子买通州府上下,判裘罡及其子秋决。 裘家上下哀嚎,若是大爷、公子一死,他家就断绝了香火,无男丁继承祖业了。 裘氏闻知此事后气的呕血,赌誓要去阎王殿告那赃官,当夜上吊自缢。 翌日,四娘见母忘哭死过去,不禁魂儿出窍,一日从陇地飘到唐州,遇高二姐和十三娘。 二女一眼看出四娘有狐脉,尤其头顶两只狐耳十分显眼,也招人喜爱,拦下问她是谁家娘子。 四娘知道她们是狐仙,跪地泣求仙家相助,把家中之事如实相告。 高二姐、十三娘听了愠怒,决定帮裘家脱此灾劫。 先跟她回家安置其母尸身,后去裘家见裘罡妻妾,直言自己乃狐仙,与四娘有缘结识,来助他家解难消灾。 裘府上下大喜,使银子买通牢狱节级,告知裘罡父子‘狐仙来助’。 父子重新燃希望,指点家人:“按察使仇大人仇子晋秉公无私,可请仙家代我家相求大人伸冤。” 家人回去便转告高二姐、十三娘。 两人当夜带着四娘去见按察使仇子晋,入梦拜官,诉说裘府冤情,留下一个【冤】字为证。 第二天仇子晋梦醒,见书案上一个大大的【冤】字,方知昨夜乃仙家入梦,遣人调来仇家案卷宗,亲赴陇州问案。 当日坐堂,问出诸多漏洞。 查出吴家霸占裘家祖坟桃园,被打死的两人亦非吴启成侄儿,乃是两个下人。 一气之下怒斥州府狗官,纠举通判、知州罪行,判吴启成诬告,定罪发配。 裘家父子二人也得伸冤翻案,脱了生死之劫。 仇子晋很好奇当夜托梦的仙家是何人,请裘家之人引荐,在府中见到了高二姐、十三娘,惊为天人,问二姐‘可有夫家’。 高二笑颜答说:“奴家有过一场情,如今已无夫家了。但有一弟,情谊深厚。现在不恋情爱,只珍守义弟情义。” 仇子晋非常羡慕,又请教:“仙家义弟何许人?” 高二欲替世才扬名,便说:“我弟乃是临安刘奉义。” 仇子晋颇为惊讶。 他与朝中之臣书信频繁,自然知晓‘天子亲封临安一士为【奉义君子】’,未曾想有缘结识‘奉义义姐’。 两人在裘府欢谈一个时辰。 仇子晋离开时,写一封手启留给高二,托她转交奉义,结‘书信之交’。 后,高二留在裘府传授四娘修仙之法,又带她去阴间见母亲,对其母说‘要领走四娘,带她去个福善之地’。 裘氏颇为高兴,她在阴间已知家兄昭雪,最担忧女儿今后,一听狐仙要带走女儿,欣悦同意了。 对四娘道:“为娘少年时受狐仙引诱生了你,你有狐狸血脉,当随本家离去。以后成仙了,莫要害人,多行善事。” 高二姐听她一番话,忽然动了心思,想把裘氏引入老夫人阴邸。 询问‘裘氏之意’,说:“如此你母女亲情不失。你若想转世,就当我没说。” 裘氏和四娘喜不自胜,不想有缘拜入神明阴邸,这等造化何处去寻? 当即下拜答应了。 二姐让十三娘回趟临安先告诉貂儿,再请貂儿禀告母亲。 昨夜荀娘子、十三娘去鬼谷见老夫人郡君,述说裘家之事。 老夫人应允,说:“让她们都来,只把裘氏骨灰带来就是。” 今早卯时,二女去往陇西转达刘母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