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唐诗宋词
书迷正在阅读:自亡灵法师开始修仙、诸天圣域主宰、饮马笑贞观、灵海守夜人、大秦:始皇嫡子,诸天升级成神、昏君体验卡、LOL:我这都是什么牛马队友?、塌房明星:我的老婆是影后、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一堆世界
“青山酿的酒气,为何还散不掉?” “观书屋之气,似乎不曾减少。” 书房床帐,刘彦思海,观想书屋。 自他躺下到现在,在书屋内观想修学已有三个时辰,外面天过午时。 可身中青山酿酒气却不见消减。 他读书时,这明雾般的酒气萦绕梦魂,使其念头神思不得清净,就算明亮心窍文灯,也不能摆脱其绕,很影响读书修学。 合书环顾,书屋内弥漫着烁烁白雾。 刘彦请来心窍文灯照亮,见白雾之中闪烁无数文字,时而化句子,时而化诗词,一缕一诗句,一片一文章。 大眼一扫,少说有千篇。 “相君的青山酿,乃千词万诗酿成,这些酒气犹如文章诗词精气,……” “相君猛劝我多饮此酒,是觉得我胸怀宽广,诗才甚高,有肚量容得下……” “但眼下这等窘境,只怕到明日也解不了酒气。” 想到这儿,刘彦苦恼笑自己贪杯,四顾书架找寻解酒之法。 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乃是《诗经·小雅》一册。 蓦然间,他灵光一闪,持书击掌道:“相君以诗词酿美酒,我何不反其道而之行?” “何不写来诗词作为容器,以诗文盛装这些酒气?!” 此念头一出,刘彦放下手中《小雅》,敛袖归座书桌前,取来毛笔。 “以我之才,写不来盛装酒气的佳作,还是要借‘唐诗宋词’相助。” 想着,神思外浮而出,唐诗宋词中无数佳作词句,出现于他脑窍之上。 就在此刻,奇异一幕发生了。 只见他梦魂头顶,思想文境之中,那些佳作似灵鱼翻涌,搅动波光粼粼。 屋内酒气犹似得到召唤,亦如小鱼儿看见大鱼儿,欢喜的涌入他文境思海。 确切地说,是涌入那些佳作中。 一时,半缸酒气竟全都被他思想中的‘唐诗宋词’吸去了。 那些诗词佳作得神酿酒气,就如诗中所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各种诗意在他思想文境内争奇斗艳,可谓‘五味杂陈,美不胜收’。 刘彦此时此刻全然沉溺其中,心窍文灯光明大作。 不知几时,他分出一缕神念,外观感应头顶文境内的‘唐诗宋词’。 念头中冒出【身窍】【还阳】【得精气】等词。 “莫非,唐诗宋词得相君神酿酒气后,枯木逢春,得气还阳了?” “还是说,这些诗作被酒气所唤醒?” “它们随我一同来此世间,却一直不在身学中显现,书屋没有它们存身书册。” “如今得青山酿酒气浸润灌入,仿佛得了躯壳形体,又似恢复生机。” “此间真学,画技通神可以开画境,学问通神可以造就经意书灵,诗词通神,注入真学,亦能开出诗境来。” “这些唐诗宋词,无不是意境饱满的上品佳作,更有旷世之作。” “它们诗意宏大,应该亦有灵秀在其中,所以得相君学问精气而‘苏醒’。” 思量至此,他灵机一动,暗把思想文境压缩收拢,好似捞起渔网,想象这些诗词化作‘经书’。 应他所思所象,见头顶文境‘唐诗宋词’篇篇相叠,集合在一起,化作‘六本诗经’飞落在书桌上。 刘彦心情甚好,抄起一册拿在手中,未曾翻看便知里面存有多少诗,诗句全不全。 其实他记忆中的前世佳作,大多都是不全的,很多只记得诗中名句,因此这‘六本诗经’有七成不全。 不过他还是很高兴,就如身边多了一群故友陪伴。 “不想会有这般意外收获。” “这六本唐诗宋词,乃属于前世书。” “它们集合前世唐宋两朝之才气,每诗每句都值得揣摩。足以和《诗经》相提并论。” “我当视为正经去修读。” “那些不全的诗句,正好可助我养才情,我可仔细揣摩诗意,补齐残诗诗句。” “如此也算是在做学问。” 想着,刘彦翻看起手中这本‘唐诗集’。 翻开第一页,就被《将进酒》扑面而来的诗仙豪放倾到! 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便显现波涛般雄壮才气,黄河之水的奔流激荡显于文字之中! 那大河水气直冲他三魂七魄,激得他精神抖擞,周身学问泛光! 刘彦趁兴追读下句,一边感受诗仙才情,一边研磨诗中精妙,揣摩李白作诗心境。 与此同时,临安南城白石桥处,一玉面粉衣妇人与一位大娘问路。 “敢问这位大娘,槐花巷怎么走?” 大娘听她要去槐花巷,反打量问:“娘子去槐花巷作甚?莫非是求见刘公子?” 粉衣妇人目色迟疑,说:“妾身来探望刘家老夫人。” “我家与老夫人是远亲,听说临安遭灾,家人都担心,叫我送个偏方过来。” “奴家少出远门,未曾到过临安,大娘可否与我引路?” “奴家这里……有一茶之敬。” 说话从夸篮摸出一钱碎银子。 “夫人快快收起来。实不相瞒,我就住在槐花巷,乃刘府邻居。” 大娘笑颜推回银子,与她引路说话。 粉衣妇人跟着思量问:“大娘何以知道,奴家要去刘府?” “我就是一猜,眼下求见公子的多了去了。” “你怕是不知道,刘公子现在非同一般了,就说昨个‘城外祭死鬼’这事……” 邻家大娘边走边说,粉衣妇人仔细的听。 尽管这大娘说话不清不楚,东一榔锤西一棒子。 但她还是听出‘妹夫此番还乡大有作为!’ 这粉衣妇人并非旁人,乃是广平狐高二姐。 二姐此次打青州来,这几天她在青州狐封家炼药。 自她从蜀中回到广平,便挂记着世才妹夫,担心他和姻母染瘟疫,回到家交差后便寻避瘟丹。 实在寻不来,就去到青州找封三娘,借着她家丹炉炼制丹药,在青州耽搁三天。 说话间便到了槐花巷。 邻家大娘指巷尾说:“那第九户就是刘府,老夫人和管家大哥都在家里……” 高二谢了邻居,独自夸篮往巷里走,三两步就来到刘府门前。 这时右邻李家门开。 她见一小娘子戴孝出来,身后跟着妹夫书童平儿,里面一群人吹着送殡唢呐往外抬棺材。 高二叫声:“平儿。” 后者如被叫住魂儿一样,转头直勾勾的看她,从她眼中看到‘青花舫高夫人’。 高二笑问:“认出来了吗?” 平儿猛地回神,知道她是狐仙画皮,不敢当众认亲见礼,只是点点头。 等送葬队抬着李家五口棺材出门,他推着桃花先去送葬,请高二进李家。 “我公子尚未与老夫人提起结亲之事,还请夫人先在此少待,小人马上回禀公子。” “夫人族亲正好也在此,一些事不访问两位小姐。” “族亲?” 高二思量着,随他来到李家后院。 见平儿走到书房前扣门。 少时门打开,rou眼看屋里没一个人。 平儿拱手一礼,转头引荐道:“此乃广平高家二夫人,我公子内亲家姐。” “夫人,小人差事在身,公子让我帮着邻家办丧事……” “嗯,你去吧。” 高二笑眸盯着屋内。 在她眼中,这书房里面甚是热闹,七八个阴神鬼魂,其中有黄家二女、于家姐弟,书玉子,沈玉娘还有小月儿。 “我说是哪位族亲,原来是黄家两位小妹。” “怎么?不认得jiejie了?” 高二进屋变化身貌,还回本来面目。 黄家十三娘牵meimei上前见礼:“小妹黄十三、黄十四,拜见二jiejie,jiejie万福。” “免了吧。” 高二放下夸篮,变一把团扇拿在手中,狐目环顾众鬼精怪问:“都是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