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武元英
书迷正在阅读:寻的是什么道?、从九品芝麻官开始、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我,升级了、全球废土:从废弃基地开始升级、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龙族:重启新世界、国风守艺人从木偶戏开始、方寸山悟道,我衍化天帝妙法、我在魔王城伪装怪物
民国,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年代。 无数文人为之向往,认为那是一个大师评出的时代,是中华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时代。 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在那个劳苦大众都在贫困与苦难中拼命挣扎的时候,依旧有人过着声色犬马的日子。 所以那是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一页,那是文艺事业最兴盛的年代,那是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是一段不忍细看的过往。 北平,作为曾经天子脚下的城市,每年都有无数人挤破了头想在这里生活,各地的戏曲名角儿也是想方设法的要在这个地方扎下根子。 所以在这个小小的城市之中,汇聚了天南地北各处不同的戏曲班子,而在今天的广泽园里,一个从南方入境的班子,要开他们的第一堂戏。 “哎我说侯二啊,这都快开场了,怎么武老板还没来呀?” “哎呀,我说三爷别着急,不都跟你说了吗?武老板这人啊就是一丝不苟,他说了几点钟到他就绝对不多也绝对不少。” “可是这单刀赴会,周瑜都上去了,他怎么还没到啊?” “哎呀,我说了他是分毫不差,不信您看您的洋表。” 胖老板从怀中摸出的那块金丝阳表,秒针一点一点的走着,就在要三针归整的时候,从门口走进来。 这男子身高八尺,体态风雅,面容俊朗,丹凤眼狭长,嘴唇略薄,穿着一身月牙白的长袍,头顶的发丝梳的根根整齐。 一直在胖老板身边点头哈腰的侯二看见门口来人,当时喜出望外,对着身边的胖老板说的。 “您看怎样?我说了吴老板是分毫不差,您就请好吧。” “行,我到底下坐着。” 看见武元英来到现场,胖老板也不上前打招呼,之前他没亲自听过这位老板唱戏,只要人到了他的招牌没砸,这个心就算是安了,一转身,就向着前台走去。 “师兄!” “大师兄!” “武老板!” 武元英缓步略过众人,里头其他人都纷纷朝着他打招呼,甭管是大是小,辈分多高,跟他混饭吃,就得这么着。 五英杰走进了自己的化妆间,开始上脸,这个化妆间可以说是武元英的禁地,只要他上脸的时候,谁也甭想进来。 他先是将长跑也扔在一边,他的胸前挂着一块儿上好的玉牌,那是他的传家宝贝,个头虽然不大,但是成色极佳。 后台这儿咱暂且不表,前边的台下可是乱糟糟的,轰成一团,台上的周仓还在卖力的耍着关刀。 “哎,我说这五元英什么来头啊?” “哟张爷您这不打听打听就来听他的戏,也不怕这票钱吃亏喽。” “反正我就知道他是南方最好的文武老生,这唱的怎么样?我还真是没听说过。” “嘿,我也没听过,但是南方那小园子能跟咱们京城比吗?这是什么地儿?这样是天子脚下,能人辈出。他这一回要唱个不好,老子摔票可就要砸他脸上。” “不错,他要是唱不出个好来这儿地儿也容不下他。” “我说二位爷这马上就要开戏了,你看这周仓在上面,刀都快耍断了,也不见他武元英,怕不是不敢上台,怯场了吧。” “哎,我看像。” …… 就这样,周仓念完了最后一句词儿,闪过身来,他身后两面旗子一闪,装扮完成的武元英就这么往噔噔噔一走,台底下心情还乱糟糟,现在已然不见各种动静。 其中绝大部分人是被武老板这一身行头的奢华给震撼到了,金丝沟的边儿,各种珍珠玛瑙上线,其中可以说是珠光宝气,夺目逼人,灯光再这么一打,威风凛凛。 再看武元英,不急不慢,踏出两步,四平八稳,仪态超凡,晃忽之间有如关帝在世。 “波涛~” 武元英第一句词还没唱完,第一句台下的行家一下便做紧了身子,一个个正襟危坐,二目圆睁,就单单这两个字就票价就值了。 紧接着我原因在台上展现的风姿,俨然不输于京城之中的各位名家,台下纷纷叫好。 而武元英气势不凡,竟然以一己之声,能将台下众人之欢呼给硬生生压了回去。 第二天,北平日报上的头版头条赫然写着武元英打南方入境单刀赴会,尽显一代宗师风范。 “你们看看这报纸,一个个给咱班主都夸上天了。” “你想想咱班主才二十多岁,就有这层功底,那是人家学不来的。” “哎呀,咱们武英班以后可算是在这北京城扎下根了。” “光在北京城有什么用?到时候咱们要是能去上海租借,哎呦,那赚钱才真的是大把大把的来呢。” 院落当中的一个个学徒武生交头接耳的议论,,显然对昨天这场单刀赴会的成效十分满意,原本还算微冷的秋天,因为这些人的活动倒显得热闹了起来。 “一个个不练功都干什么呢?” 原本还嘈杂的庭院内,不算洪亮的女生轻轻响起,所有人纷纷鸟兽作战,回到各自的位子上继续练功。 发话的这人名叫牡丹,是武英社的大姐头,最好的旦角儿,平时替班主管理这些人,各种项目的支出基本上都过她的手。 只见她穿着一身素雅的蓝衣,眉黛春姗秋水点瞳,眉梢眼角似有万种风情,缓缓流出,只是走了几步,便袅挪多姿勾人心魄。 牡丹的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宋代青花的白瓷碗,走到班主的房门前,用手指轻轻点叩。 只听见房中传来一声沉缓的回应。 “进来。” 牡丹推开房门,看见已经梳妆完毕的五原因,正坐在床头,手里翻越阅账目,像是在思考什么。 “冰糖雪梨炖好了,” 牡丹说完将宋青花的瓷碗放在床头的柜子上,武元英有个习惯,那就是不管唱完什么戏,都必须来一碗冰糖雪梨阵阵嗓子。 而且口味极其刁钻,整个班里头也只有牡丹炖出来的冰糖雪梨能和他这口要是喝不上,那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他明天也不开戏。 “牡丹啊,你说咱们昨天那场单刀赴会唱的怎么样?” “你没看今天的报纸啊,各种词夸你是什么?千年一见,万年难遇。” “报纸的事能信吗?我没开戏之前说的可都是什么不知好歹,上门寻死,自找没趣。” “所以呀,你看看他们这不统一都改了口风嘛,就证明你昨天那场戏唱的不错。” “唱是唱的还行,我总觉着没把咱们设的班底给露出来,要不明儿个咱唱一回六国封相?” “倒也成,这水牌子还没挂出去,我让人到广泽园说一声。” “那行,一会儿通知班里头的那些人,别他们别四处乱跑,北平城里头的新鲜玩意儿多,一不小心呐就会陷在里头。” “你瞧我这记性,今天有你的一封信,我还没拿给你呢。” 牡丹说着说着,忽然轻轻一皱眉,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武元英。 结果信以后,武元英看着书信的内容,表情从疑惑变成平静,最后又转变为了惊喜,然后将信纸一折放在床头,高兴道。 “告诉他们一声,先不上六国封相了,明天我要和一个人聚一聚,咱们保不齐要唱段新戏。” “咦?新戏这是难不成是小宁子的信?” 听到武元英说要排新戏,牡丹的心头也是闪过一丝欣喜,上一次他们排新戏还是在两年之前,先前倒也有不少人给武元英写过信,但他都看不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入他法眼。 “是他,詹世宁小子自从去了西洋读书基本上就断了往来,没想到他竟然也在京城。” “那怎么不把他请到家里来吃?” “他心里头说啦,我这是第一回进京,要带我去吃一吃好东西。” “那行,你去吧,我给你挑身好衣服,可不能让这小子嘲笑咱。” “敢?他要是敢取笑我,我就再把他吊咱门口。” “你还提那事儿啊,后来师傅差点没把你腿给打断了。” 两人说笑了一阵,又各自忙碌去了。 转天清晨武元英,先是起来带领着一众师兄弟练了早功,然后接过牡丹递过来的热毛巾,擦了擦汗。 转到中午时分,简简单单吃了点早餐,喝了一碗冰糖雪梨,走到门口,招来一辆洋车,就前往迎仙居。 “您是武英杰!武老板啊!” “是我,听你这口音,不像是北京人呐。” “我是山东人,家里没几分地给我,只能来京城投奔亲戚,结果没成想啊,这亲戚也混的不怎么样,就只能租了辆洋车,拉着赚钱,说是赚钱,其实也够讨口饭吃。” “家里头没有其他人了吗?” “唉,老母亲啊,跟大哥在家里头,其他兄弟跟着我一块儿出来,不过都散了,不知道还能不能遇见。” “原来是这样,我看你身子骨挺结实的,练过吗?” “我就是个庄稼人倒是练过几个把式,不过都是花架子,力气还是有的,不然您看这洋车,我拉的多稳。而且啊还快,您看这就到了。” “确实够快的,多钱?” “也就这点路一毛钱。” “好,我给你一块钱,等会儿我吃完了,你再把我拉回去。” “诶,好好好!武老板今今天我专门就伺候您了。” 武元英从洋车上走下来,看着这高大的银仙居门口迎来送客,还没往前走几步,一个小厮就非常热情的走上前来。 “哎呦喂,武老板呐,可算是来了昨儿您那个单刀赴会唱的是太好了,您今天是宴席呀,还是自个儿吃啊?” “有朋友约了我。” “那敢问您那位朋友是在哪间呢?我这儿就带您过去。” “我估计他还没来,你带我上二楼,找个好点的雅间,要是来了个找我的,你就告诉他我在哪儿。” “得咧您请!楼上雅间儿。” 小二热情的招呼着,客栈里倒是没那么多人认识武元英,毕竟他才第一天来这北京城,但是时刻话里话外聊的可都是他那一出单刀赴会。 武元英坐入了雅间,小二沏了一壶上好的龙井,他也随意点了几个菜,就开始等待詹世宁。 看着窗外人来人往,五行八作各色人马,时不时有各种汽车来回穿梭,突出的就是两个字,热闹。 也不知等待了多久,一个身穿传教士长袍的人走进了雅间。武元英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忍俊不禁的问道。 “詹世宁啊詹世宁,,你这是当了外国和尚吗?” 来的人就是给五元英写信的战士,您他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传教士是长袍,留着半长不长的头发,还烫了一个卷儿,胸口挂着银质的十字架,看上去白白净净的,十分微弱,倒也不高,还带着两个圆圆的镜片。 “别提了,在国外念书那会儿遇到了点事情,就认了个传教士当干爹,结果一不小心自己也是了。” 詹世宁一摊手,然后随意的坐在了旁边,他手里的圣经放在了一盘的餐桌上,开始和武元英聊起来。 “你来京城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你去了大不列颠以后,给我写了多少封信,我哪知道你在哪儿?” “我疏忽了,我疏忽了,一会儿我自罚三杯。” “你就是贪酒了。” “没办法,这个传教士当的都不能喝酒,不喝酒吧,我又没有灵感,这两年也没写出过什么东西。” 在两人闲谈的时候,迎仙居的掌柜竟然送来了一道招牌菜。 “二位,我们掌柜听说武老板来了迎仙居,特地让我给您上一道我们这儿大厨的招牌神仙猪两位尝尝。” 小二将神仙猪往桌上一放,酒香茶香立刻悠悠的钻进了两人的鼻子眼儿,看这猪表皮光洁,色泽极佳,立刻让人食指大动。 武元英自然不会客气,刚要用筷子夹一块猪rou试试味道,旁边的詹世宁拦了下来。 “你先别急,我祈个祷。” “洗什么澡?” “祈祷,就是感谢上帝赐我这顿美食。” “上帝?皇帝都没了多少年了,你感谢他干嘛?你不得感谢后面的厨子吗?。” “这就是个形式,你别管了。” 武元英正襟危坐,略微无语的看着自己的这位发小,摇了摇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人也有些微醺。 “二位爷吃好了,您下回再来。” “多钱?” “我们掌柜吩咐了,您这是第一回京城就到迎仙居来是给我们脸,这顿饭呐算是我们掌柜的请您的。”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下一回我还来。” 武元英也不客气,先一步走出了门口,小二还在一旁搀扶,却看到他停下了脚步,像是在听什么声音。 原来门边上有两个乞丐,一个是老瞎子,弹着三弦,一个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在唱着游园惊梦的曲子。 女孩子的嗓音清脆空旷,十分入耳,武元英欣慰的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块大洋,递给二人。 “谢谢爷,您要听什么?我再让孙女给你唱一段啊?” “不用啦,后面那位给的更多。” 张士林此时已然有些喝大了,平时在教堂里,他滴酒不沾,今天见到武元英,自然是敞开了喝,所以现在烂醉如泥。 当他听到武元英说自己给了更多时,立刻提起了瘦小的胸膛,一拍胸口说道。 “那是,我给的可得比你多。” 然后詹世宁就从怀中取出了两三块大洋,丢到了碗里。 武元英回头撇了一眼詹世宁,随手叫来了一辆车,先前拉过他的东北大汉立刻上来。 “武老板,要回去了吗?” “你把他拉回我那儿,我再叫一辆车。” “好。” 然后喝醉了的真是詹世宁就被这大汉放在了洋车上,而武元英也跟在后面。 后来京城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武元英的水牌只要一挂出去,那票基本上就会被抢空,短短三个月就赚了足足有三万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