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投石问路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一代宗师第四百四十八章投石问路下了值。 周易回到屋舍,发现多了两个少年。 大的十二三岁,小的才八九岁,虚弱的躺在床上哼哼唧唧。 净身房的古公公叮嘱两人注意吃食,预防伤口疮疡,在少年千恩万谢中拎着药箱离开,出门前对周易微微颔首。 周易熟练的塞了张银票,面额不大不小,五十两。 面额大了不符合身份,面额小了拿不出手,以后再求人办事就难了。 古公公满意道: 周易躬身送走古公公,回到屋内,脸上露出和蔼笑容。 岁数小的少年瑟缩着不敢说话,大些的强忍着剧痛,回答道: 周易说道: 钱安面露感激: 周易三言两语拉近了关系,坐到小安子床边,询问道: 小安子恨声道: 结果就是挨了板子,赔了银子。 小安子的爹重伤不治,一命呜呼,前前后后告状、赔钱、治病掏空了家底,五亩水田给了王老爷抵账。 破家县令,不外如是! 小安子为了给爹报仇,一狠心割了烦恼根,自卖自身入宫当差。 周易同仇敌忾道: 自己骂了自己几句,又传授小安zigong中厮混的窍门,两人很快拉近了关系,开始称兄道弟。 小安子感激道: 周易怪笑几声,眼底闪过寒芒。 世上哪有什么有幸、巧合,一切都是有心人的安排罢了,周易需要个探路的小卒子,便拜托古公公送来两个内侍。 古公公擅长摸骨,趁着净身的时候,探明内侍根骨。 小安子有上等武道天资,再加上周易指点,修行昙花宝典事半功倍,定能在宫中崭露头角。 宫中剧变后,内侍司正是用人之际。 小安子来历清白,天赋上等,必然受到提拔重用,以消减易公公在内侍司的遗留影响。 周易看向值殿监方向,里面坐着总提督忠公公。 敢收,说明小忠子确实掌握实权,也说明在宫变之前就背叛周易,暗中为太后等人通风报信。 如若不敢,那就是前台傀儡。 周易更倾向于后者,毕竟平西王不反叛,太后一系必死无疑。 一夜无话。 翌日。 周易与小安子同 行去东直房吃饭。 另一个年岁小的内侍,名叫小伍子,性子内敛,默不作声的跟在两人身后,像是个小跟班。 小伍子与人说话时,总是一副瑟缩恐惧的模样。 寻常人只当小伍子胆小懦弱,却瞒不过识人无数的周易。 表面装的再像,也难以掩饰细微习惯,譬如吃饭前整了整衣襟、先吃菜叶后吃rou片,咀嚼时没动静...... 种种迹象表明,小伍子出身,并非他说的穷苦人家。 周易并不在意小伍子,宫里边的人谁没点秘密,也不会强迫他做探路石,有小安子就足够了。 ...... 转眼到了腊月末。 晌午时分。 周易在宫门口值守,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文武百官下朝,脚步匆匆的向宫外赶,大多数面色阴沉,性子火爆的更是骂骂咧咧,显然对早朝不满意。 百官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请太后撤回向北疆大军拨发军饷的决议。 先皇驾崩后,镇北王做事愈发肆无忌惮。 先是借口宣府府尹贪墨军饷,不经三司就砍了脑袋,后将东厂、镇抚司的办事衙门拆了,自设执法使监察地方官吏。 这般经营,北疆堪称国中之国,偏偏朝廷还要发放军饷! 周易站在宫门外,将百官说的话全部记下,对朝堂不满的是盟友,支持太后的必须铲除,摇摆不定的可以拉拢。 下值回到屋舍。 小安子与小伍子已经回来,正在温习白日所学文字。 周易瞥了眼小伍子,明明早已经认字,还装出一副努力读书的模样,如此心性将来能成大事。 小安子见周易笑容满面,忍不住问道: 周易假做欲言又止,犹豫片刻说道: 小安子面露疑惑: 周易说道: 欲成大事,先卖盟友。 国朝会记住祁侍郎的功绩,将来正本清源,一定为他***追封! 小安子眼神闪烁,连声恭喜道: 周易拍了拍小安子肩膀,笑着说道。 小安子弯腰撅腱,将周易教授的诀窍,学的淋漓尽致。 周易得意的笑了几声,躺在床上和衣而睡。 翌日。 清晨起床后,周易见小安子床铺空着,正要询问小伍子。 嘭! 屋门洞开,小安子满面红光,神情激动。 周易问道: 「小山子有心了,咱家 定不会忘记你的教诲。」 小安子挺直了胸膛,颇有几分居高临下的姿态: 周易不敢置信道: 小安子继续说道: 周易闻言,如同xiele气的皮球,瘫坐在床上。 小安子拍了拍周易肩膀: 周易努力挤出个笑容,弯腰撅脘躬身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