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其他组的项目进展
第二天,江明起了个大早,来到公司,观察项目的进展。 实际上江明也挺好奇,使用石墨烯负极材料,做成的电池,到底有什么效果。 虽说原理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成品不出来,江明也不敢保证。 想想挺激动,这毕竟是江明第一次独立设计电池,成败在此一举。 等江明来到办公室,宋志艺也已经来了,很是难得。 实际上宋志艺已经来了一个多小时了,为了制作新型号电池,宋志艺也是忙前忙后的。 昨天也是加班加点,把需要的东西都领出来,就等今天实际制作。 同时,为了保证今天能够上样品线,宋志艺没有让苏伶娟去协调,而是亲自去沟通。 搞到很晚,才将所有的事情搞定。 江明和宋志艺来到了样品间,查看上线的进度。 在百能,样品线是独立出来的,是一条小型的生产线。从前端的配料,到最终的化成,都有独立的设备。 而且配有专门的工人,配合工程师,进行样品电池的制作。 此次500Wh/kg的电池,采用的是软包外壳的技术路线,为的就是尽可能的降低外壳的重量,提升能量密度。 实际上,其他几个小组,在外壳选型方面,也是同样的技术线路。 锂电池的生产步骤,很是复杂,其中光涉及到的设备就上百种。各种控制点,更是不计其数。 从材料投产,到最终的成品出来,大约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 其中,以配料,以及最终的化成,最是消耗时间。 江明看着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在投入不同的罐体,然后加入各种添加剂。 之后罐体密封,启动抽真空的程序,随后搅拌均匀。 这过程,说起来简单,也就是类似和面的过程。 但要将这面和好,着实不简单。涉及到材料的配比,涉及到添加剂,以及真空度和温度。 这其中任何一个参数出错,都可能导致原材料报废。 江明的这一罐材料,价值可能还不是很高。 在批量化的生产过程中,那可是全速生产,随便一罐材料,就要几十万。 这要是一个不慎搞废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虽然知道样品线的工人都是熟练工,旁边有宋志艺盯着,应该不会出问题。 但江明还是没有离开,准备全程跟踪。 为了盯样品,江明可是给李茗请了假,项目会都不开了。 对于江明不参加项目会这事,李茗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对2组的研究难度,李茗是最为清楚的。 在李茗的预料中,2组可能还在查资料,确定方案中。想要做出一个还算可以的方案,就够2组的三个人忙活的了。 真要江明来汇报进度,也是让其他几组笑话。 为此,李茗特意嘱咐江明,不用参加项目会,有什么重大进展,邮件抄给她就可以。 看到李茗发过来的信息,江明也是长舒了一口气。不用将紧张的时间,消耗在无聊的会议上,这让江明很是轻松。 只是李茗说的,重大进展进行汇报,要怎么进行定义呢? 要不要给李茗汇报一下,现在2组已经开始制作样品了呢? 连样品都没有做出来,这应该不算是重大进展吧? 等样品出来,有初步的数据,再进行汇报吧! 在心中,江明愉快的决定了这事。 毕竟,在江明看来,完整版的石墨烯自己都掌握了,这为了应付公司,阉割版的电池,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等出了样品再说。 会议室中,李茗在听其他三个小组汇报各自的进展。 只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李茗的脸色,从之前的期待,变得阴沉。 李茗有点郁闷,三个小组的进展都不好,实际的效果比她预想的差,按照这种进展,没法给公司交代。 百能可不止一个研发部,不同的研发部之间可都是竞争的关系。 听说其他几个部进展都挺大,唯有他们二部,进展如此迟缓。 这让一向好强的李茗,怎么能够忍受住。 再说百能对此次项目的重视,李茗是非常清楚的。这次要是搞砸了,自己的职位可就到头了。 想到这,李茗的脸色铁青: “我说张睿,你们1组是什么情况,怎么到现在了,还没有拿出现成的方案?” 听到李茗的话,名叫张睿的男子,也是一脸的惶恐。 毕竟,他们1组的方案是现成的,只要持续的优化,进行改善就行了。 但项目容易,代表着进步的空间也就小,想要进行质的突破,那是难上加难。 为了提高能量密度,他们1组这些天和应用工程师,是加班加点的进行设计,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能知道。 只是辛苦归辛苦,但是提升的效果有限。按照他们设计的方案,电池的能量密度,最多提升到250,这离公司的目标,是相去甚远。 只是提升到这种程度,他张睿也没脸给公司交代,因此也就没有拿出来。 “铭姐,我们实际上有了方案,但是提升的幅度有限,因此也就没有展示出来。” 眼见李茗发火,张睿赶紧解释道。 “提升到多少?” 听到已经有了方案,李茗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然后问道。 “250!” “250,250,这方案,你也好意思提?!” 李茗听说能量密度只提升到250,那是一阵的火大,搞了接近一周的时间,就提升了这点,怎么能不让人气恼! “刘志伟,你们4组呢,听说你们把欧阳教授都请来了,应该有方案了吧?” 李茗平复了一下心情,对着其身旁的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茗姐,是这样的,我们最近一周,还是做了比较多的工作。通过与欧阳教授沟通,初步确定了三种方案,具体是。” 4组的组长刘志伟一边说着,一边将相应的报告,展示了出来。 看得出来,刘志伟还是准备很充分的。 整个报告,从立项,到方案设计,再到实验验证,相关的内容都比较齐备。 只是李茗看着报告中的内容,眉头还是紧皱,然后说道: “按照第一种,大聚合物的设计理念,能量密度还有办法提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