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瞒天过海
书迷正在阅读:报告仙君,白月光她又逃了、策马东风遥、当我拥有时空穿梭的能力、斗罗:从震惊朱家姐妹开始、长生:天赋不强,卷就完了、受福计划:陨落战士、开局一把剑升级全靠吞、在下,中医黄素、全民制作人:游戏大师横空出世、异空间第一领主
康释文瞪大了双眼,你是说军备明明已经过了畀河,却又返了回来? 不!这不对,返回来没那么快!他说完又摇头,觉得有些不对。 您再看当时那重县知县的结案卷宗,上面写了杀山匪用的兵器都是长弓和刀,现场还遗留了不少箭矢,其中有一把断裂的刀刃。 当时知县将现场所有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作为证物,虽说山贼死了大快人心,但杀了他们的人还是要查的。 不过案发现场是较为偏僻的官道,周围都没有人家,若非是有人将何大的首级放在县衙门口,那些尸体还不知何时会被发现呢! 那知县描画了刀刃的图,就在卷宗之内,并且还详细描述了刀刃的形状。 康释文接过一看,发现就是一块普通的刀刃,且还只是刀尖处那么一小段,看着并无什么异常。 您仔细主意一下刀尖处?这边看着像一处破损,但实则却是一个血槽。苏轶昭指着那处道。 康释文闻言又立刻仔细看了一遍,忽然恍然大悟。 他立刻拿起卷宗仔细查看,当看到刀刃的描述时,便更确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这是狼月!康释文脸色凝重了起来。 狼月?苏轶昭了然,这是京卫指挥使司的佩刀。 不错!康释文点头,他忽然想到了一点。 当年护送军备去边关的人中,就有两名京卫指挥使司的官员,其中一人叫狄松林,乃是指挥使司的镇抚,还有一人是副使,名为郑守年。 若这把刀真的是狼月,那一定是狄松林的。副使不入流,没有资格佩戴狼月。 那朝廷追回军备之时,这二人可有跟着一同回来?苏轶昭立刻问道。 本官当时的确没看到狄松林,不过同行之人说狄松林犯了旧疾,便留在了途中养病,并未回京。 康释文仔细回忆,还好他记性不错,否则还真就没印象了。 这就是了。苏轶昭肯定地点头,这就说明狄松林并未押送这趟军备物资,而是先行去了边关。 康释文一听就更迷糊了,苏轶昭却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于是便将卷宗给了他。 这份卷宗,您一定没有仔细看过,您再看看那知县结案的描述? 虽然犯案的何大死了,大快人心,但身为大理寺寺卿,有很多其他事要忙,哪里会关心地方案子? 康释文当下就将卷宗仔细看了一遍,发现了一处疑点。 当时现场一片混乱,车轮印陷得很深且还凌乱,那就说明是运送重物的车队,且是很长的车队。 康释文下了结论,这下他终于明白了过来。 是!这是勘验现场的仵作所记录的,知县便因此断定应该是过路的商队为民除害,且还是庞大的商队。 然而他却不知,这哪里是什么商队?明明就是朝廷出手。苏轶昭分析道。 康释文立刻会意,也就是说,有两队人马在运送军备物资。皇上追回来的,是正常的物资,这就是为了应付突然的搜查。 他抚掌,眼中闪过震惊。 而第一队人马的军备必定有问题,他们先行一步,送去边关,这是做两手准备。既然会这么做,那必定是知道皇上会派人追回。 康释文目光迥然,因此,罗争的死或许是因为他知道些什么,那些人要杀人灭口,本官之前的怀疑是对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康释文终于想通了,此案压在他心里三年多,终于在今天有了答案。 本官要立即禀报皇上,此案必须翻 案,重新调查。康释文很是激动,转身就要离开。.五 大人且慢! 苏轶昭连忙叫住康释文,大人,虽然咱们分析的逻辑是通顺的,但只是这样完全不够,还得找其他的线索,以此来证明。 康释文经苏轶昭这么一提醒,也终于反应过来。 可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年,该如何去查? 您觉得他们会放弃到手的利益吗?这么做无非有两个原因,第一,大发横财;第二,便是吞掉军备物资,做什么用,不言而喻。 苏轶昭的分析让康释文心中震惊,倘若是第二,从三年就开始筹谋,那得吞掉多少军备?要这么多军备干什么? 康释文惊异地看向苏轶昭,谋逆! 因此,咱们必须得先排查,查探出背后之人的用意。苏轶昭正色道。 怎么查?康释文脸色尤其凝重,这不是小事。 所有军备和铸银一样,都有批印,若是能找到那些批印存在的军备,那就说明是图财。尤其是三年前追回来的那批军备,必须查批印。他们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必定会将这批货留着。 等到朝廷突击检查之时,只需化了批印,重新换过就成。便是化过批印,也会有痕迹留下。 康释文听得连连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倘若查不到那批军备的行踪,那就说明是为了第二种,这就麻烦了。 苏轶昭觉得这背后之人必定在朝中地位很高,这是与边关勾结,官官相护。 康释文皱眉,可是要去哪里找这批军备呢?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为了尽快瞒天过海,应对督察院的搜查,必定是放在离工部军器局最近的地方。可这么多军备,要不引人注意,您觉得放在那里最好? 苏轶昭眼中异彩连连,看起来有些兴奋的模样。 康释文的内心也跟着激动起来,你是说军器局? 不错!军器局本就有很多军备存货,放在军器局,只要隐藏的好,谁会注意呢?苏轶昭颔首道。 康释文实在太惊讶了,连他都觉得这个计划天衣无缝。 你是如何想到的?你为何会想到他们有两批物资? 他太震惊了,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怎么会这么聪慧? 下官有看朝廷邸报的习惯,三年前何大被杀的案子有些轰动,自然不会忘记。 苏轶昭也觉得自己记忆力非凡,当时看到罗争这个案子牵连到边关军备之时,脑海中不由自主就想到了何大这个案子,因此立刻去翻阅了卷宗。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