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年号宣永
莒州。 十万清蒙军并四十多万被劫掠的青壮、车马都聚集在这里,连营数十里地。 几匹快马飞一般的入了阿巴泰的中军大营。 领头的探子光着半个膀子,一身是汗,大大咧咧的进了阿巴泰的寝帐。 隆古哈随手抹了一把汗,接过阿巴泰扔过来的一壶酒。 关内关外的气候这几年都邪性,汉地三月的天气居然也热得烦人。 “奴才谢贝勒爷的赏!” 隆古哈拧着酒瓶给阿巴泰打了个千。 阿巴泰盯着隆古哈把酒一口气喝完,这才发问:“你怎么自己先回来了?” “回贝勒爷的话,咱们被那些汉人给耍了!” 阿巴泰皱眉道:“怎么回事?” “奴才带着人潜到了邹县附近,等了足足两日,那些药材根本没运到。反倒是兖州府发现了奴才的动静,只能先退了回来。” “贝勒爷,依奴才看,怕是那些汉人有了别的心思,咱们回去的时候,随便也把大同周边给他扫了!敢放咱们的风?胆肥了不是!” 阿巴泰没有回答隆古哈的话,双方层级不同,很多只有满清高层才知道的秘密不是隆古哈能够晓得的。 就比如这八家汉人,以他们为大清做的事来说,换做任何一个大明皇帝都不会放过他们家里的任何一个人! 他们为大清买卖粮食军械还只是最轻的罪过,实际上大清对大明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这八家的情报支持。 大明气数已尽,这八家人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强行下车。 “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阿巴泰烦闷起来,抢掠半年来积攒的愉快,在这半个月间似乎都消散的干干净净。 出发之前满清朝中把许多事情都预料到了,唯独忽略了山东河南的瘟疫会如此严重。 几十万的抢来的奴隶中,每天被抬出去的都有上千人。 这些精壮的奴才、女子带回辽东可都是上好的财富。 副将图尔格闻讯而来。 “二十船药材都没看着?” 图尔格摸着下巴也摸不着头脑。 “这些药材都是治疫病的,又不是伤药,怎么会出事情?” 阿巴泰不耐烦的挥挥手:“不想了,你派几个精细的人去趟兖州,看那边的几家人怎么个说法?” “嗻!” 图尔格先应下了这个差事,又向阿巴泰汇报了几个消息:“贝勒爷,探子们发现一直跟在咱们身后的明军、甚至包括山东本地的明军,都在往河间、保定撤退。” “山东各地的军马都集中到了济南、来州、登州、兖州。” “而且咱们周边的明人百姓都在往东边和西边撤离,”图尔格画了个圈,“来州西部、青州南部、兖州东部和济南府东南的百姓跑得没剩下几个。” 阿巴泰冷笑一声:“坚壁清野?这也太晚了,咱们抢得的粮食足够国内吃一年的,明人统帅是谁?又是内阁的书呆子?” “说是个年轻人,叫张守言的担任了保定总督。” 听到这个名字,阿巴泰的眼角微微一跳。 前些日子国内派了人冒着万死给他捎来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根本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尤其是那些蒙古人。 信里就提到了这个张守言! 大汗称之为大清最大的敌手,是攻灭了固始汗和济尔哈朗的强敌! “派出你最好的探子,这个人的手段不可能只有这些!” 过了三日,派往各地的探子陆续回报。 阿巴泰的脸色越发难看了起来。 首先是兖州传来的消息,山西八家献给保定总督的礼物里出了大纰漏,说是有禁中物。现在不光是八家的药船都被保定总督派人扣了,连带八家在山东、北直隶的店铺人员都被下了狱。 失去了这些眼线,导致清军对周边势态的掌握下降了几个级数。 其次是保定总督不光把他们周边的百姓都撤走,临走的时候还在官府的指派下催桥毁路。 如今山东其他地方的道路,都只能勉强过人,而车马根本无法经过。 尤其是明人还挖了无数的一尺深四寸宽的土坑,专陷马蹄,让探子们损失了好些快马。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 阿巴泰麾下十万人泰半都是骑兵,还携带着四十多万奴隶和以万计的车马,机动性本就降低到了极点,可这下还怎么走? “这个张守言确实够狠!” “贝勒爷,最麻烦的还不是这个事,有八家逃出来的人还告诉咱们一个消息。保定总督和他的一万西域骑兵不在保定,去向不明!”图尔格眉头紧皱。 阿巴泰闻言脸色狂变,死死的盯着八家提供的山东地图。 “该死,我敢肯定这个家伙就躲在咱们附近,就等着咱们拔营!” “可咱们现在的东西人口太多,一旦打起来都是累赘,”图尔格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我觉着咱们驱动明人百姓去冲阵的路数,对这个在西域打惯了仗的家伙怕是不会起什么作用。那些沙漠里出来的骑兵,刀子可不会认人。” “让八家的人继续想办法弄药来,同时也让人化妆去周边采购药材,本贝勒就不信,还有明人看到银子不动心的!把营寨周边的警戒从八十里放到一百里外。” “最重要的是,把这个张守言给我找出来!” 被阿巴泰极为忌惮的保定总督,如今却远在京城。 张守言这几日根本没去整顿什么军务,而是便装化名张信去湖广会馆与一些湖南籍的进士、士子交往,他出手大方,别人也自然乐得与他相交。 在这些士子的嘴里,经常能听到别人对他自己的议论,无论褒贬,张守言每每都觉得非常的有趣。 而今日几个进士讨论的都是一个话题——新皇帝的年号。 朝廷今日公布了明年开始启用的新年号“宣永”。 虚岁十四的朱慈烺便是大明的第十七位皇帝,“宣永皇帝”。 “听闻内阁首辅吴生拟定了多个年号,皇上和太后中意的几个中都有一个永字,寓意大明天下世世代代。本来太后与内阁已经拟定了【永泰】,可魏相与李相却偏偏提出要询问一下楚国公的意见。”说话的是名为胡统虞的进士。 同乡唐諴奇道:“哦,那楚国公又提出了什么?” 胡统虞呵呵一笑:“楚国公提出了另一个年号,名为宣统。内阁诸相都觉得极好,最后是太后拿了主意,将两边各取了一个字,定为宣永。” 坐在西侧的袁声点点头:“这么说来,明年就是宣永年了!” “为什么要把楚国公的宣字放在前面?”做东的不满道。 唐諴呵呵笑道:“张兄这就不知了,这永宣太过直白,还是宣永寓意好些。” 张守言心里暗乐,面子上却有些不以为然,俨然一副不是很rou楚国公的样子。 这三位都是武陵籍的新科进士,如今在各部观政,也是张守言有心想收拢的人才。 到现在看来,这三人都对自己没有什么负面的看法。 这时魏驴子走了进来,在张守言耳边低语了几声。 张守言听完魏驴子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合该他讨人嫌的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