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初露峥嵘
书迷正在阅读:漫威世界里的赫奇帕奇、木叶:我体内有个卡卡罗特、斗罗之暴虐万界、明末天下1639、特种兵之我能看见经验条、在升职前穿越:只能进击的新世界、假如在恋爱地图迷路、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赛博神姬与知更鸟、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一则消息在官媒账号上悄然发出,只有短短一句: “我国量子计算机基础布局成功,将逐步提供给科技、民生、商用。” 这则信息如同一枚核弹,迅速引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轰动,甚至超过可控核聚变研发成功。 其实很好理解,可控核聚变提供的巨大能量,在普通人想象中,只是用来发电,对于不缺电的国家好像感觉也没什么,也只有各国上层才知道其代表的意义。 而量子计算机如果进入到民生和商用,这令许多国外大公司开始惶惶不安起来。 人靠一张嘴,谣言满天飞。 在国内民众欢庆时,国外媒体则不时的发布一些文章,质疑消息的可靠性。 用他们的话说,这种计算机适用前景不大,早在几年前硅歌公司已经研发出可以控制1024个量子对的计算机,也开始运用到一些筛选对比的计算中。 这样的报道频频发出,一时间人们又开始对我国量子计算的研发成功变得模棱两可。 就连国人看不到官方回应,也渐渐质疑起来。 就在热度降低时,官媒直接甩出一段视频,视频里运用自研的量子计算机,去破解一个现在国际通用的加密机制。 这个加密机制被号称迄今世界最强,是由大洋彼岸一个公司开发,甚至戏谑称,宇宙不灭,密码不破。 可视频中,只用了短短零点几秒的时间就破解了,而传统超算需要用一千亿亿年! 视频结尾又给出了基础数据说明,计算机能控制2^15次方量子对,而且很好地消除了量子比特的退相干,不用像以往的所谓的量子计算机,使用一段时间就要更换基础部件。 这则视频一经推出,最先坐不住的是国外各大公司,他们绝望的称:“我们加密的商业机密,在那个东西面前如同儿戏,现在就像是一丝不挂的少女,只能眼睁睁等着他们蹂躏!” 甚至有些媒体开始煽风点火,在这种强大算力面前,全世界的人都没有了隐私可言。 官媒再一次适时地放出第三则信息。 表示我国量子计算只用于科技、民生、商用发展建设,绝不会率先用于窃取机密这种行为。 目前规划,准备用在的领域包括:网络安全防御,大数据优化,人工智能,天气预测,材料设计,药物分析,基础物理粒子研究,分子模型,金融模型等。 消息发出,虽然各国还是心有余悸,那个“不率先使用”的字眼太熟悉,以往制约各国平衡的最大屏障就是核威慑。 如今又出现一个量子威慑,而且是单向的。 这时人们才感慨起来宇宙的神秘,它宏大到极致,也渺小到极致。 任谁也不敢想象,在人类智慧的cao控下,那些渺小的粒子会产生出这么大的威慑力! 而量子计算机又使得其他国家的科技领域人员眼红不已。 这种技术的研发成功,能极大的反补科技进步,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这块。 “在接下来的科技竞赛中,我们会一败涂地,他们现在已经运用了上帝思维,而我们还在掰着手指头运算。”有些学者幽幽说道。 这话虽然夸张,可传统计算机的底层运算逻辑与掰手指确实是一个原理。 脸色阴沉的普登坐在办公室,看着专家一个个离开,再也忍不住了。 “他们到底怎么回事,一个陈和不可能起这么大的作用,不到两年时间,在这些最重大的项目上,都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 他无力的靠在椅子上。 助理约翰在一旁不敢说话。 “是不是他们得到外星文明的技术了?” 突然直起身子,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 助理心中苦笑,阁下这是太过焦躁,产生妄想症了吧。 “你先出去吧。” 打发了助理,迅速拨打电话,接通了情报部门。 “我准备再次启动51区的研究项目,把那半块烧焦的飞碟资料调取出来。” …… 邻居沙国。 普罗斯基端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手里一份份文件,不禁陷入沉思。 这一年多,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在这个邻居身上。 他不得不感慨,那个国度的伟大。 此刻,文件中是关于可控核聚变和量子计算机的内容。 他对量子计算机虽然眼热,可还不是最大需求。 倒是那个核聚变发电站,让他心动不己。 虽然自己的国家是能源大国,地下储备了巨量天然气和石油。 只不过这些资源现今已经成了支撑国家经济命脉的资源,使用到民生和国家建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能源大国缺乏能源,成了一个讽刺的悖论。 看着华夏国核聚变电站报道的数据,这么巨大的发电量,远超核裂变发电站。 而且,核裂变发电站的隐患笼罩在国家所有人心头,以至于也不敢建设太多。 可这种几乎不会存有隐患的核聚变发电站,他估算着,虽然国家土地面积辽阔,可人口却不多,只需要两座就能满足国家建设和民生需求。 于是一个诱人的想法在脑海里诞生。 …… 这天晚上,陈和正在翻阅资料,关于超新星爆发的资料。 他脑海里一直挥不去“未来科技馆”里出现的那行文字。 只是最让他苦恼的是,这件事根本无法跟任何人说。 近乎于玄幻一般,说出去估计会被送到精神病院。 而现今,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这时突然调转枪头,再搞一个虚无缥缈的“预防超新星爆发的伽马射线暴”,就算以自己的影响力,国家会批准一个相关项目。 但是以目前科技水平,如何能抵挡那股灭世级别的能量! 只是他敢确定,灾难一定会降临,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这段时间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内心烦躁不安,直到最近一天他变得不敢仰望夜空。 那些明亮的星星,如同一颗颗眼睛般注视着自己。 而自己明知道里面有一颗是属于凶手的,可就是不能确定。 他仿佛听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嘲讽,突然头痛欲裂。 “夜空恐惧症”。 他给自己的这种反应起了一个名字。 陈和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沉思着那些事,电话响起。 “老陈,最近过得怎么样?”尹启航兴奋的声音传来。 “不怎么样啊,有点头疼。”陈和轻轻敲了敲头。 “哈哈,责任重大,公务繁忙,要不考虑来公司上班吧,给你配几个女助理。” 尹启航在电话那头幸灾乐祸。 “一边去!”陈和没有好气回怼。 “不开玩笑了,作为公司股东,这件事一定要通知你,今天与企鹅、阿里豆豆、华丰三大公司谈妥了,他们联合注资咱们公司,这下有搞头了。不过都是周元的功劳,他请来了计算机研究所做背书。” 陈和仿佛能看到尹启航手舞足蹈的样子。 这段时间与他联系,基本都是围绕公司的事。 不过也好,总比没个正形强。 听吴旭私下说,成立公司尹启航投的七十万,家里房子只有十万,这些年攒的有十万,剩余都是东拼西凑。 为什么突然下海经商,他有次忍不住说了出来,如果自己有钱,就可以为家人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哪怕把老家那旧房子修缮一下,也不至于倒塌。 归根结底是缺钱,他产生这个想法之后,又不愿意放弃喜爱的科学研究,直到周元联系到他,说出想下海的想法,由于公司与科技挂钩,特别是计算机方面,他当即同意。 听到公司有了新进展,陈和也为他高兴。 生活很奇妙,一件突发的状况总会改变你的人生方向,可深究其原因,背后总是环环相扣。 比如自己的经历,即便有了那座科技馆,若不是母亲身患重病,他也不会贸然在高考试卷上推演可控核聚变。 这种事就算写成小说也会被喷得体无完肤,可那只是旁观者用理智的思维去看待这件事,如果身处自己的境地,还会那么理智吗? 挂断电话没多久,朱振华来了。 “陈和,你这房间也太小了,要不换个大点的吧,以后有了女朋友也方便。” 朱振华打量一番,他不是第一次提起这件事。 “朱部,您大半夜来就为了说这个?” 陈和放下手中的资料,笑着开起玩笑。 朱振华也笑了起来,瞄了一眼资料,问道:“行啊,开始研究超新星了,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宇宙都被你解锁一遍。” 陈和摇头苦笑:“我怕地球被超新星给灭了。” 朱振华把这句话当成了笑话,两人说笑几句后,他正色起来:“其实这次来,侯议长托我给你问些话。” “什么?”陈和有些奇怪。 “两天后普罗斯基来访问,侯议长想问问你,他来的目的,以及怎么应对?” 陈和连忙摆手:“这事我不说,怕河蟹!” “河蟹不了,河蟹不了!”朱振华笑了,“不相干,你只管说说自己的看法。” 陈和皱起眉头,沉思一会说道:“为了核聚变发电站?” “跟我们猜测的一样,真有你的。”朱振华赞叹起来。 “这个不难猜,他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能源和基本物资。”陈和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 朱振华询问,因为这才是他来的目的。 “可以同意!”陈和斩钉截铁回答。 “这……”朱振华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