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工质推进器
书迷正在阅读:漫威世界里的赫奇帕奇、木叶:我体内有个卡卡罗特、斗罗之暴虐万界、明末天下1639、特种兵之我能看见经验条、在升职前穿越:只能进击的新世界、假如在恋爱地图迷路、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赛博神姬与知更鸟、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华夏国基建狂魔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以直播的方式,在众人监督下,十三天就把项目场地建成。 工种以及实验设备陆续进场,陈和与众位专家分配好任务,大家开始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当中。 “小陈,现在压力都在你这了,如果五个月内完不成任务,我们就要交出可控核聚变的技术了。” 洪向前站在陈和身边,看着他没说话,忍不住问道:“你有多少把握?” 陈和微微皱眉,停顿片刻才说道:“保守估计不是太高。” 洪向前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怕的问题出现了。 “要不要我跟侯议长再商量一下?” 陈和摇摇头,苦笑着:“我们可以商议推迟时间,但是它可不会等着我们。” 说着指指天上。 两人心照不宣,这件事项目组只有他们知道。 目前满打满算也就200天的时间,而且一旦那颗小行星靠近地球,在引力作用下,时间还可能进一步缩短! “幸好场地建设很快,现在我有九成把握吧。” 陈和缓缓说出来。 洪向前大吃一惊,用怪异的眼神看着陈和。 “九成把握还叫不高,你可不能忽悠我!” “比起可控核聚变技术百分之百的把握,确实不高啊,而且这次不是平时的实验,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我就成人类罪人了。” 陈和再次苦笑。 洪向前无言以对,可能天才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吧! 这时吴旭慌慌张张跑来,虽然大冬天,但是出了一头汗。 “陈总,洪总,不好了,宋院长出事了。” 陈和心中一惊:“宋院长怎么了?” “哎呀,他受伤了!” 吴旭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陈和与洪向前急忙过去。 到现场后宋博文已经被救了出来,项目组配备的医生护士围作一团。 陈和过去了解情况后,才算放松一口气。 宋博文自从加入项目组后就处于亢奋状态,这次他们部门需要的材料到场后,他在现场指挥搬运。 结果被一捆重达三百多公斤的材料蹭倒。 好消息是没伤到要害,断了几根肋骨,一些皮下组织挫伤。 坏消息是他最少需要修养半年,也就是说,彻底与这个项目告别了。 在救护车上,陈和嘱咐他安心养伤。 看着宋博文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陈和也是很无奈。 好像他跟自己八字不合。 处理完这件突发状况,陈和把火箭推进器方面的专家吕有方叫到办公室内。 “吕教授,可控核聚变的资料都看完了吧,你对核聚变推进器有什么看法?” 陈和开门见山。 “都看了,你研发的那个球状闪电磁场约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这种约束大大减少了核聚变推进器的cao作难度。” 吕有方说话时眼睛放光,接着回答陈和的问题: “我建议用离子推进器技术,目前最成熟的就是霍尔推进器,加上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产生的强大能量,我计算过,理想环境下可接近光速的10%,相信有生之年飞出太阳系也不是问题。” 吕有方显得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确实,太空航行的话,离子推进器应该是最可靠的技术,比冲量和可持续度,都远远高于常规化学能推进器。” 陈和首先认可他的观点,不过他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推进器技术的知识,都是来源于那座“未来科技馆”,所涉及的也都只是工质推进器。 “我听说有一种无工质推进器,不知道怎么样?”陈和想多了解一些。 吕有方眼神古怪,沉默一会说道:“无工质推进器已经被证明不可行,只是导线电流与地磁场切割时产生的微弱推力。” 他很好奇,这位人人称赞的天才难道不知道这个方案? 看到陈和微微点头,这位教授身体挺直了一些,想想也是,就算天才也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 像爱因斯坦,不也在量子力学中败给了波尔。 “核聚变离子推进器的优点显而易见,可是也有一些问题。” 吕有方开始说出他的难点。 “第一个难点是推进器的核聚变空间不比核电站那么大,在如此狭小的环境中受到的中子照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包裹材料的寿命不会持久。” 吕有方说着看了陈和一眼,陈和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在太空中不像在地面上,更换包裹材料肯定不现实。” “第二点就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氦4离子,受困于磁场作用,不能完全释放推力。” “这是目前遇到的技术难点。” 吕有方说完后再次看向陈和,他不觉得陈和能给出什么好的建议,自己研究许多年这种推进器技术,始终攻克不了这两个难点。 陈和点点头。 吕有方不再说话,心想点点头就完事了? 作为一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总得表个态吧。 陈和打开办公桌前的电脑,点开一个文件夹,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幅精细的绘图。 这段时间他拼命学习了一下电脑cao作知识,如果老是用A4纸,怕被人嘲笑不专业。 “你看看这个能不能解决?” 说着把屏幕扭转到吕有方面前。 吕有方有些疑惑,以为是陈和异想天开弄出什么东西来。 他从怀里摸出一副眼镜戴上,然后仔细去看电脑屏幕内容。 看了一分钟后,紧皱起眉头,然后不自觉地拿起鼠标自己往下拉那张图。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到最后竟然不住点头,脸上浮现出异样的神采。 看完后愣愣出神,然后又拿起鼠标拉回初始位置,就这样反反复复看了不下于十遍。 最后缓缓盯住陈和,语气有些茫然:“这是你研究出来的?” 陈和点头笑道:“用这个方法可以吗?” “你的意思是,用耐高温碳纳米晶体管包裹住锂原子作衬垫,这种材料有两种作用,一是可以吸收高能中子,另一个作用就是像磁毯一样包裹住聚变产生的中子和氦4在喷嘴内与约束磁场定向相互作用,电离后的锂加上聚变后的燃料通过磁场约束喷嘴高速喷射,提供强大的推力!” 吕有方一口气说完。 陈和赞许地看着他,真是这方面的专家,没想到短时间内就已经搞懂了其中的原理。 “如果材料性质真的如同所说的那样,绝对没问题!” 吕有方声音有些激动。 陈和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又打开一个文件,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 “材料已经测试过了,这里是数据,中子吸收率达到99.9%,对氦4离子的约束达到100%!” 陈和指着上面的数据。 “天呐,成了!如果真是这样就成了!” 吕有方声音颤抖起来,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因为过于激动而流下的眼泪。 陈和看到这个景象,心中感慨,自己由于有一个外挂,才觉得一切来的太容易。 可他们这一辈的科技工作者,在某个领域,有的甚至穷尽一生却也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正是这种探索的勇气和毅力,在黑暗的道路上,如同萤火一样,愈发明亮。 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我这就通知材料部门的人,把这种材料交给你,你们配合推进器再完化一下。” 陈和说道。 “这种材料已经量产了?” 吕有方再次被震惊。 陈和笑着点点头。 吕有方深深地看了陈和一眼,既然材料已经量产,说明陈和早就料到了这一步。 刚才他问自己无工质推进器,还在内心嘲笑他,没想到他已经研究到这一步了! 吕有方有些愧疚。 在走出办公室门口时,他转过身。 “怎么了?”陈和有些好奇。 吕有方深深鞠了躬:“陈院士,能有您,真是太幸运了。” 陈和也连忙起身,朝他鞠了一躬:“吕教授,能和你们一起,我也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