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去京都【求收藏】
书迷正在阅读:漫威世界里的赫奇帕奇、木叶:我体内有个卡卡罗特、斗罗之暴虐万界、明末天下1639、特种兵之我能看见经验条、在升职前穿越:只能进击的新世界、假如在恋爱地图迷路、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赛博神姬与知更鸟、临高启明之海外扬帆
王老师:“……” 章扬似乎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再加上喝多了酒,对他们说的话没反应过来,只是弯着腰一股脑说出自己准备的措辞:“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看中,我倍感荣幸……” 现场所有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正保持鞠躬姿势的章扬,很安静,也很尴尬。 “怎么样,我就说还是陈和更厉害。” “确实啊,缺考一门就能让华清和京大上门抢人。” 周围同学开始窃窃私语。 章扬终于回过神来,满脸涨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一刻,他的心拔凉拔凉的。 “哦,章扬,这个……他们找的是陈和。” 张校长对章扬的行为也感到有些尴尬,小声提醒了他一下。 章扬面如死灰地走到人群后面。 张校长继而又微笑起来:“陈和,你过来。” 陈和微微眯起眼,他猜到了结果,肯定是那篇可控核聚变理论推导起了作用。 “我是陈和。” 尹启航和吴旭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年轻人,两人都生出了赞许之情。 尹启航率先开口:“你就是陈和啊,我们找你是想问一些情况的,方便的话可以先去我们华清一趟。” “喂,我是京大的!”吴旭忍不住嘟囔。 尹启航笑起来:“哈哈,先办正事吧。” 他们这趟来通过院教授提前向教育厅透露了一些情况,并表示评卷组杨杰老师并没有其他越格行为,只是处于爱才之心。 教育厅表示理解,并调取了陈和试卷信息,联系到江都市教育局。 由于大学那边希望尽量保密,只是跟当地教育局说两所大学提前来招人。 因为每年都会有名校提前招收的惯例,这不足为奇。 而教育局又联系到陈和所在学校,就这样层层传达,联系到这里来了。 在场的人都不傻,纷纷惊讶,两所大学代表才刚说话,就起了争人的念头? 当地教育局以示对名校的尊重,派了姓孟的副局长陪同。 孟局长抓住时机,走上前拍着陈和的肩膀: “这位同学好样的啊,国家栋梁。而且你考试发生的意外情况我也听张校长说了!” 陈和被学校寄予厚望,他出的事自然也及时传导校长那里,校长除了惋惜没其他办法。 谁知道峰回路转,两大名校指名要找他,校长认为是陈和往日竞赛取得成绩的原因。来的路上把陈和猛夸一通,连缺考一门的事都添油加醋说了出来。 孟局长面朝张校长:“老张啊,这种见义勇为的事,改天做个专访,要加大力度宣传,还有,这才是我们新社会的五好青年嘛!” 张校长连连点头。 “陈和的事迹值得大宣特宣,还有这次保送的话,奖金我向市里申请多加点。” 孟局长侃侃而谈。 章扬在一旁,似乎受到了平生最大的羞辱,过山车一样的起伏,让他心态有些崩,别人说的什么迷迷糊糊没听清楚,倒是听到这个局长一直在夸陈和救人的事迹。 他本就喝的有些醉了,醉酒的人控制力很变弱,再加上巨大的心里落差感。 此时好像不受控制一样突然开口:“就因为做了一件谁都能做的事,就要被保送?” 这话一说出来,像平地起了炸雷,孟局长突然停住讲话,脸部的肌rou微微跳动。 在单位除了一把手,谁敢这样顶撞他! 张校长忙跟王老师递了一个眼色,王老师笑着出来打圆场:“今天吃也吃好了,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 然后又面向陈和:“你跟他们好好聊聊,记着有什么不懂得及时给我打电话。” 说完对着其余同学摆摆手,然后又暗暗地把章扬也拉走了。 陈和被尹启航他们带到当地一间宾馆里,说是要单独问一些问题。 刚进门,尹启航率先开口:“你知道为什么找你吗?” 陈和点点头:“是因为试卷上写得那些推理?” 尹启航笑道:“不错,你写得那些已经处于世界最前沿的水平,我们院的教授也分析过了,逻辑完全正确,只不过其中还有一些思路需要你解释一下。” 陈和皱起眉头,他写得那些理论推导,确实中间细节步骤省去不少。 可整体都是完整的啊,怎么只是前沿的水平? 根据所了解目前最前沿水平与自己脑海中理论对比,距离真正掌握这项技术还不知道差多少年! “你们没看完吗?”陈和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吴旭打开手机里的照片递给陈和:“我们反复看了好多遍,不都在这吗?” 陈和笑了笑:“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最关键的步骤不在这里。” 尹启航和吴旭同时望向杨杰,眼神充满警惕。 杨杰被看得发毛,连连摆手:“我就看到这些,就拍了这几张照片,不要误会我私吞啊。” 陈和明白过来,解释道:“哦,剩下的步骤我写在草稿纸上了。” 尹启航和吴旭满脸震惊,他们隐约意识到了事态有多重要,同时脱口而出:“赶快联系教育厅,把草稿纸调出来!” 杨杰舒缓了一口气,差点解释不清。 在许多年后的课本上,杨杰这个名字总会被提起,当然不是因为他的学术贡献,而是他的一个无意之举,使得一个牛顿、爱因斯坦式的继往开来的天才没有被埋没! …… 又经过几天周折,陈和的草稿纸被调出来。 尹启航作为核物理方面的高材生,在这几天里没事就与陈和攀谈起相关的理论知识。 陈和明白这是在考较自己,脑海中那些知识如同印在里面一样,自然对答如流,时不时还能蹦出几个匪夷所思的思路。 这使得尹启航打消了疑虑,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 拿到草稿纸部分之后,尹启航有些懵了,上面许多推导过程他一时也吃不准,于是不停地打电话给自己的教授。 最终那名教授郑重地吩咐:“这几天我们也一直分析你发来的草稿纸部分的内容,经过研究,决定还是让那位学生来一趟京都,当面让他做一次讲演吧。” 两天后,京都。 一间会议室,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放出的是重新誊抄的理论推导过程,前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文字。 此刻陈和正站在演讲台上,下面坐着二十多位教授和专家。 陈和感觉这情景就像大学生论文答辩一样,只不过自己才刚刚高考结束。 本来这些人看到前半部分,觉得其中有一些可取之处,同时又了解了陈和的具体情况,两所大学都起了爱才之心,想把他招收过去。 可当看完草稿纸部分,都觉得自己肤浅了。 他的水平何止是最前沿,简直是突破式创新,已经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和验证体系。 如果正确的话,可控核聚变很快就能问世! 只是,这个理论体系到底正确吗? 他们还带有疑问。 只有面对面交流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陈和扫视一眼台下落座的众人,座次泾渭分明,长长的会议桌左右两侧分别坐得是华清大学和京都大学的教授和博导。 简单自我介绍后,陈和开始了演讲,他把整个推演过程讲述一遍。 台下很安静。 这时一个年轻的导师站起来推了推眼镜:“请问第三页倒数地二行那个式子是怎么来的?” 陈和点了点头,转过身找到他说的位置。 “很简单,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做出变换……” 他很快在黑板上写下变换过程。 简洁、优美。 年轻导师思索片刻,豁然开朗,然后朝陈和微微鞠了个躬:“谢谢!” 尹启航坐在下面,嘴角微微上扬,他没想到一个高中生的基础功底这么好! 看来必须把他招到华清。 想到这里,便朝对面吴旭看去,没想到吴旭也正以同样的眼神看着自己。 艹! 想一块去了。 提问继续进行,后面的提问间隔越来越深长,但是问题越来越深刻。 陈和都一一作答,如同行云流水,毫无片刻殆滞。 以至于到了最后面,现场许多年龄比较小的导师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样,拿出纸笔开始记录。 此刻所有人都有一个想法,即便陈和的理论有误,但是他所掌握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功底,已经超越现场大部分人! 毫不夸张得说,以他现在的能力,来大学当教授也不在话下! 陈和站在讲台上安静地看着下面众人,时间过去了大概十几分钟,下面只是有人交头接耳,但是始终没人再提问。 这时,会议桌两排为首的两位年纪稍大的教授互相对视一眼。 陈和来到时听尹启航和吴旭的介绍,记住了这两位的名字,坐在华清系一侧的叫杜仲海,另一侧京都系的叫宋博文。 这两人俨然就是两所名校的领头人。 杜仲海缓缓开口:“陈和同学,你的理论推演我们已经反复看过多遍,逻辑上没有漏洞,只是可控核聚变,关键在于可控二字,你对这两字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陈和微微一笑,果然是大佬,开口就问到根本上来。 “杜教授,您听说过球状闪电吗?” 现场所有人,包括杜仲海都面面相觑,这跟“球状闪电”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