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高考试卷上推演可控核聚变在线阅读 - 第二章 阅卷老师有点懵【求收藏】

第二章 阅卷老师有点懵【求收藏】

    后面的几天,陈和都早早起床,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每天哪里也不去,就是用手机在网上搜索可控核聚变的文章以及论文。

    他高中参加过全国物理竞赛,并且得过一等奖,大学物理知识早已经学过,所以那些论文有些公式是能看懂的。

    而且神奇的是,脑海中只要是关于核聚变的所有基础知识,以及推演过程都还在。

    经过几天的查阅资料对比,已经可以确定,可控核聚变推演是完全正确可行的。

    而且通过对比,现今那些相关论文,可以说是漏洞百出,最关键的是方向出现了错误。

    叮铃,叮铃……

    手机聊天软件忽然探出上百条消息,陈和苦笑一下,这个手机是二手货,实在太卡了。

    他拿起一看,是班级聊天群。

    基本上都是班里几个比较活跃的同学在发消息。

    内容都是围绕高考的事。

    只不过里面还有关于自己的,扫了一眼,有同情,有戏谑,还有一些阴阳怪气的。

    陈和放下手机,只是摇头苦笑,实在想不到,有些同学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成见。

    叮铃铃!

    是班主任王老师的电话。

    “陈和啊,学校已经沟通好了,你复读的话学费全免,而且你家庭困难,学校也会给你提供一些补贴,总之你要振作起来!”

    王老师劈头盖脸说了一通。

    “谢谢王老师,也许我不用复读!”陈和语气很平静。

    “什么,不复读,你想上一般学校吗?”王老师语气有点激动。

    “不是的,我是说也许我能上华清,总之等结果吧。”

    在挂掉电话时,王老师还在嘟囔着:“这孩子是不是受了刺激,精神出现问题了!”

    从各方面信息来看,对于自己的高考情况,不论别人态度如何,但是大家都认定一个结果,就是自己这次肯定考得不理想。

    陈和目前能做的只有等。

    ……

    在省高考评卷场里,阅卷老师正紧张地批阅高考试卷。

    其中一个三十五六岁,带着一副厚厚眼镜的老师,批阅完一份后,往椅子上靠了一会,喝一口浓茶,还剩最后一份。

    电脑上出现答题卡,选择题和填空题都没写,只有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各种与标准答案不相干的公式和文字。

    可能因为怕不够用,文字和公式符号明显就是故意写得很小,但仔细看还是能够看清楚。

    他眉头皱了皱,随即舒展开,这样也好,遇到这种乱来的试卷,也能节省不少精力。

    只是忍不住又多看几眼,因为试卷上的字体实在太好看太舒服,根本不像是考生的恶作剧。

    由于是最后一份试卷,所以也不用掐时间。

    就是多看了这几眼后,委顿的精神为之一振,作为物理老师的他,也是大学物理系毕业,其中一些公式是知道的,那是只有大学才能学到的公式。

    而有些公式和推导过程却不太清楚,但是里面处处透露着简洁和谐的美感。

    他紧锁眉头,有一种直觉,这些公式推导的最终结果指向一个重大的发现!

    只是现在来不及细想。

    先留意了试卷编号,在分数处写了一个“0”。

    然后对着那张试卷看了又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强行调动所有精力去记住那些密密麻麻的过程。

    最终时间到,统一关机出门,领取上交的手机后,顾不得跟同事打招呼,就往外走。

    “杨杰怎么回事,失魂落魄的样子?”

    一个同事看到后有些奇怪。

    “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吧。”

    另外一人回答。

    走出阅卷场,看到一家还没来得及关门的文具店,杨杰一头扎进去。

    他也不打招呼,抓起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就写。

    他怕强行记住的那些公式会快速忘记。

    文具店老板被下了一跳,想质问他,但是看到他吓人的表情,和快速书写的笔,没敢打扰他。

    杨杰以前上学也是聪明的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事没少做,强行记忆是必备手段。

    好在这些年没落下。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写完,来回看几遍,确认没漏掉什么后,拿起手机拍下照片。

    然后迫不及待地把照片给一个老同学发过去,目前在华清大学物理系任助教。

    这时他才主意到老板的表情,尴尬地笑道:“笔和本子多少钱?”

    “本来十二,今天马上就下班了,给你算便宜些,十块钱吧。”老板回答。

    “我给你二十,得多谢谢你晚下班!”说完对着收款码扫去。

    然后响起清脆的到账声音,老板一脸茫然。

    回到家后,见老同学没有回复,忍不住又给京都大学一个同学发了过去。

    他当年也是想攀登科学高峰的人,无奈败给现实,当了高中物理教师,只不过他那两个同学兼好友在国内前两名的大学混得不错。

    不一会,京都大学的同学电话打了过来,那头很激动:

    “杨杰,你行啊,偷偷摸摸搞出了这些吓人的东西!”

    叫杨杰的老师知道非同小可,沉声说:“吴旭,这不是我写的,是今年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在理综卷子上写得。”

    电话那头的吴旭沉默片刻,有点不敢相信:“你确定是考生写得,你知道这些推导公式写得什么吗?”

    杨杰有点急了:“你明知道我大学毕业就当了教师,不像你跟尹启航在京大和华清都读到了博士,别跟我卖关子了,推导公式到底是什么?”

    那边吴旭声音有点颤抖:“里面有一部分能我能看懂,有相当一部分不太明白,但是我敢肯定,这是可控核聚变的推导过程!”

    “啊!”

    杨杰惊呼,他虽然做了物理老师,但是爱好和志向还在,没事时会关注一些前沿科技,如何不明白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性!

    “你没搞错吧,可控核聚变目前全世界都还只是在摸石头过河,甚至方案理论都没完善。”

    杨杰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不错,现在各国都在研究这项技术,还没有一个头绪。只不过这份推导过程中,我能看懂的部分,没有任何瑕疵,逻辑完全合理。”

    吴旭语气很肯定。

    “乖乖,这事情搞得有点复杂了。”

    杨杰自言自语:“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真是一个考生试卷上的。”

    吴旭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后说:“我们在这大惊小怪也没用,具体的可控核聚变我也是一知半解,这样吧,我马上询问一下我的导师,你等我的消息。”

    挂了电话,杨杰愣愣地出神,“可控核聚变”这几个字在他脑中徘徊。

    这项技术只要是个高中生,就能说出个一二,但是也紧紧是原理而已。

    可如果能用完整严密的公式和专业术语写出来,不是专业研究这方面的人根本做不到!

    不过也有几种可能,第一,这个考生在网上找到的这项技术的论文,然后强记下来,在高考这种重要的考试中写出来,博取关注。

    第二,是某个研究这方面的人才,把这篇推导过程给了这位考生,目的和第一种一样。

    第三种可能,杨杰随即摇了摇头,感觉不可能,就是这位考生真的是这方面的天才!

    杨杰天马行空地想着,电话铃声响起来。

    “喂,尹启航,你跑哪去了,关键时候找不到你的人。”

    杨杰揶揄他几句。

    “老杨,啥事这么急?”电话里声音有点飘,显然喝醉了,“今晚跟市里几位领导吃饭,刚看到消息,别生气啊。”

    杨杰没心思跟他瞎扯,直接问道:“消息你看了吗?”

    “啊,我还没看,是不是又是恶搞的图片?”尹启航醉醺醺的。

    “你看了再说吧!”

    过了一会,尹启航的声音响起来,嘴也不打飘了,反而有点激动:“老杨,这是你搞出来的,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此刻的杨杰不像刚开始那么激动:“这是可控核聚变的理论推导。”

    “不错,确实是,行啊老杨,你写的这些完全可以来华清做演讲了。”

    尹启航似乎也为自己的同学高兴。

    “真的?”杨杰再次试探,他知道尹启航是专业研究核物理的,比吴旭专业的多。

    “我骗你干什么,我大致看了一遍,你写得这些已经是国际可控核聚变能到达的最前沿,里面没有逻辑错误,而且还有一个比较新颖的思路,这个等核实之后就知道可不可行。”

    杨杰放下心来,不再忽悠他,把所有的事和盘托出。

    尹启航的反应和吴旭一样,甚至比吴旭还要激烈,因为越专业的人越清楚其中的难点。

    “老杨,实话告诉你,我这几年就是跟着院里的教授研究这个项目,这个理论推导代表的意义我最清楚,你先别透漏消息,等我回去拿给教授看看再回你的话。”

    挂了电话,杨杰久久不能睡觉。

    (看官老爷的收藏和推荐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