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傩舞!
书迷正在阅读:转生成为大佬的儿子、苟在异世界,用核弹跟人讲道理、我的群星帝国、我的卡牌来自东方神话、诸天不朽路、艾利欧只想积德不想搞事、降临异世:我有探索模拟器、我的餐厅连接诸天、亮剑:我震惊了李云龙、东京文娱教父
因为大傩舞的开始,本就拥挤的人群,变得更加拥挤了。 力气小一些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挤到地上。 白婴险些摔倒,幸亏唐重一把将她拽了过来。 白婴是惊魂未定,死死的抱住唐重不放。 俩人现在是前胸贴着前胸,换做旁日,唐重心里头多少得浮现一些非分之想。 但现在的唐重是满头大汗,满脸的戒备。 因为他完全不是出于自身的意愿,或者想占便宜,才跟白婴挤在一起的,此时此刻他完全就是动弹不得。 说句老实话,他现在就是俩脚离了地,也能被挤到悬空。 “哎呀……” 正在唐重满头大汗的往前挪动时,一边又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了一下。 唐重扭头一看,不是旁人,正是阿秋。 她的头发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给缠住了,前头那人一边道歉,也一边想帮她解开,但人潮拥挤,越急越不好弄,越是缠得紧。 唐重赶紧使出吃奶的力气带着白婴挤到那边,然后大喊道:“别着急,我来帮你!” 说完一看,竟是一个绳结,也不知道是怎么跟阿秋的头发缠在一块的。 唐重和那绳结的主人,俩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结打开,阿秋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这人潮拥挤的连抬胳膊都费劲,此时此刻阿秋也只能暂且披头散发的呆着。 “咱们先想办法出去,这么挤着不行,万一摔倒的话,恐怕是要被活活的踩死。” 唐重喊了一声,阿秋深以为然的点头。 都不用唐重说,自己主动就拉上了唐重的手,这下唐重带着阿秋和白婴,三个人一起朝着这条人龙的外侧挤去。 说实在的,唐重甚至觉得在大城市的高峰期挤地铁都没今天玄乎。 要不是自己现在还是个孩子的身材,恐怕是说什么也挤不出来。 三人费了好大的力气,可算是挤到了外面,那滋味就甭提了。 累不累的且不说,主要是味大。 且不说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三天一洗澡。所谓的休沐日,虽然是专门用来给人们洗澡才放的假,但是一般的人都不怎么会选择休假。 什么时候洗澡,那完全是看心情,而且就算洗也不爱往干净洗,大多数都是沾个水,搓两下就算万事大吉了。 所以大部分的人,身上的味道普遍都有些浓重。 阿秋之前身上也一样有味,后来是被唐重逼着每天都要洗一次,就算不是一天一洗,三天至少也得洗一次,还都得用皂角来洗。 这半年多下来,阿秋身上原本就有的一股清淡幽香,才慢慢能被唐重嗅到。 阿秋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尤其是这人挤人,哪怕是大冬天的,一热也都往外发汗。 本身味道就大,一发汗味道更大了。 而且还不是一个人的味,是一群人的味。 唐重被挤在中间的时候真是死的心都有了,好不容易带着两人到了街边的小巷里头,总算是能扶着墙喘两口气了。 然后唐重就看着同样扶着墙的阿秋和白婴,挨个问道:“没事吧?都没让挤出什么大碍吧?” 阿秋摇了摇头,白婴则是瘪着小嘴委屈巴巴的说道:“我的荷包不见了。” “算了,不见就不见吧,这时候再回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况且就这人的密集程度,头一低估计就得被踩上一脚。 里头有钱咱们也不要了,回头我再给你补上就是了。” 白婴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唐重说的也确实是那么回事,只好耷拉着小脑袋,嗯了一声。 稍微缓过来一些之后,唐重就开始纳闷了。 这大傩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原本的人流虽然密集,但也不至于到这么夸张的程度。 都是那不知道哪儿来的闲人喊了一声大傩舞开始了,人们才死命的往一块凑。 他印象里还从来都没有大傩舞这一说,看得书里倒是有关于‘傩’的记载,但他却不知道这大傩舞又是什么风俗。 于是就扭头问了问阿秋。 阿秋刚要惊讶,心说大少爷怎么连大傩舞是什么都要问自己。 转念一想,大少爷之前是失忆了,三月份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回来,就失忆了,过去的事情一概不知,对大傩舞没印象,也是挺正常的。 于是就开始给唐重解释。 原来这大傩舞,本就是除夕时分,特有的一种仪式。 只不过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这大傩舞,基本上都是宫廷专享的。 因为跳大傩舞的人,都得是一些比较机灵的小男孩。而且还不是说上去乱跳,怎么跳,怎么张牙舞爪,那都得是经过训练的。 加上想跳大傩舞,也需要行头在身。必须得要红黑颜色的衣裤,也不知道这是谁定的规矩。 反正跳大傩舞必须得要这两个条件,光是前者就已经把一些小地方给限制住了,上哪儿找那么多男童去啊? 所以大部分民间的傩舞,基本上都是随便找几个人,然后戴上鬼面具,张牙舞爪,敲锣打鼓一番就完事了。 不过两百多年前大傩舞从宫中流出,原本宫中的大傩舞规模十分庞大。 至少也得是五百人起步,一到除夕就开始跳,整个皇城里都是他们闹出来的动静。 到了地方,大伙一看,这五百多人上哪儿找去,于是就简化再简化,最后几十个人就能完成大傩舞。 为首的领舞者叫做‘方相氏’,整个活动都是由他带领其他舞者以及执事十二人共同完成。 说到这儿唐重想起来了,自己在《周礼》里面看到过有关方相氏的记载。 后世都把他当作神祇,但是在当时就是一个官职罢了。 《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夏官以大司马为长官,掌军事。 其中方相氏就是这个大司马手底下的官员。 然后说这个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唐重略一琢磨,就明白过来了。 这大傩舞,估计就是民间的一种驱鬼驱疫的仪式。 古代人一来都迷信,普遍都信鬼神之说。 二来这古时候最大的灾难往往就是瘟疫,只要出了瘟疫,那人都是论城的死,上至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下至刚刚出生的懵懂婴孩,一个都逃不掉。 所以自古以来老百姓提及瘟疫都是谈虎色变,于是就鼓捣出了这么个仪式来用鬼神驱赶瘟疫。 有了个开头,唐重就能够回忆起来了,这些东西在后世人批注的礼记当中都有记载。 比如什么十二神兽,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 唐重是真没见过这场面,一时间心中不由也产生了好奇之心。 他在后世的现代,完全就没听说过这种玩意,听着倒是挺新鲜,挺有趣的。 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呢? 思来想去,唐重决定过去看一看。 白婴和阿秋一听,脑袋都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一来她们俩对这个仪式也不怎么感兴趣,二来的话,刚刚好不容易才从人堆里挤出来,要这么说还要再回去挤一次,她们俩可不干。 唐重说没事,咱们绕路走就是了。 刚才那条路本来就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人多是很正常的,咱们绕道从衙门口那条路去菜市口,不方便许多么。 最后还是苦苦哀求两女,说什么看我失忆了这么可怜,我就是想找回以前的记忆……诸如此类的话,把两女说的心一软,最后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三人按照唐重的路线绕行至菜市口,果然这条路就通畅许多。 不过这一绕路就耽误了不少时间,附近已经围满了人。 好在这里已经提前搭好了台子,台上站着三十几号人,分别是扮演十二神兽的,和扮演十一鬼疫的,再有就是几个摇旗的,和领舞的方相氏。 敲锣打鼓的都站在台子下头,免得挡住大伙的视线。 唐重来的时候不早不晚,正赶上驱鬼的时候。 就见那个披着熊皮的方相氏往前一迈,大喝一声:“呔!” 霎时间锣鼓声冲天而起,很快又落下些许。 方相氏朗声道:“甲作食杂,巯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 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rou,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 这段就是十二兽食鬼歌,内容就是说: 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位神兽,分别要吃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十一种鬼疫。 最后还要劝鬼疫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以致被十二兽吃掉。 ‘汝不急去,后者为粮’这句话,连着喊了三声,随后就又是一阵锣鼓喧天,台子上面就打开了。 那十二神兽以及方相氏,还有十一鬼疫顿时分组战在一块。 一边打,一边围着台子绕圈,连着绕了三圈,锣鼓声愈加急促。 摇旗的也是跟着跑,然后时不时手中旗子往下一甩,就挡了一瞬众人的视线,让人更加揪心。 唐重头一次看,明知道最后十二神兽肯定会获胜,心里还是捏了一把汗。 第三圈绕过,锣鼓声骤停,十一鬼疫纷纷惨叫一声,随后落荒而逃,锣鼓声同时再起。 台下围观的群众随即也都鼓掌叫好,唐重也是十分激动的跟着鼓掌。 “好!好!太精彩了!” 掌声与喝彩声,伴随着锣鼓的声音,响彻整个县城,那热闹劲就甭提了。 随后是两排装扮成武士的人举着火把,十一鬼疫就从这两排人中间穿过。 “好!” “好哇!” “好!” 众人是喝彩连连,齐声欢呼。 那十二神兽本身戴着的面具十分狰狞,此时就连唐重都觉得十分可爱。 这个过程咱们说着短,持续了可是足足有半个多小时。 唐重眼光多高,看得也是津津有味,手掌都拍红了。 方相氏以及十二神兽,还有众舞者拱手致意,围观群众就开始往台子上面扔铜钱。 也有那各自散去的,总之这整整是热闹了半个多小时。 唐重看得都出汗了,阿秋和白婴本来没什么兴趣,最后也被唐重的亢奋给调动起来了。 三人皆是满头的大汗,赶紧找了个地方歇脚落汗,免得染上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