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伐竹
五一过后,下河镇开始砍竹子了。 叶墨自我反省了一段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出了许多的问题。 其实,有很多道理叶墨都懂。 他闲暇的时间也看企业管理的书籍,可懂得这些道理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在自己身上,又是另一回事。 “下河镇在砍竹子了,我们过去看砍竹子的。”林小眠说。 “砍竹子有什么好看的。”叶墨摇头,不想去。 “去坐小火车。”林小眠挑着眉,笑着道。 她知道叶墨这段时间心情不好,想陪着他出去散散步。 “走嘛。”叶墨笑着站了起来。 “爸爸。”下楼,老三就跑了过来。 叶墨笑着一把抱住了他:“去外婆那里玩。” “爸爸……mama。”老大和老二喊道。 叶墨过去,笑着摸了摸他们的脑袋,就和林小眠去了地下车库,开着房车,离开了高山坪。 “听说你训了徐晓丽一顿。”林小眠看着叶墨,说。 “嗯。”叶墨挠了挠眉毛,说:“给她一点压力,要不然她永远都成不了一名合格的财务总监。” 财务总监在红山股份的位置很重要,她如果真做不来,今后肯定要换一个人上去。 叶墨给徐晓丽压力,但是叶墨身上也有压力。 之前在公司,叶墨就会挖坑…… 甚至于挖坑都不算,就是指着一块土地,挖坑和埋土的工作,全部是手下人在做。 以前看过的一句话,领导动动嘴,员工跑断腿。 这个话,那是一点都不错。 不知不觉的,红山股份就变成了一个巨无霸。 当然,红山股份的规模远远不能和那些知名大企业比较。可是在花城,红山股份绝对算得上是巨无霸了。 就花城的民营企业来说,创造的财富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本公司雇员,以及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人数很多……在花城的民营企业里面,就产业规模来说,绝对是最大的。 …… 现在的下河镇比去年又要热闹一些了。 下河镇的规模扩建了一些,弄出了一个小区。 而且看样子,这个小区有人住。入住率最起码比景山苑那边高出几倍。 景山苑现在的入住率五分之一都不到。里面一小半是红山股份的员工,还有就是养殖公司那边的人。 红山的养殖公司,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管理。高楼养殖要求很高,叶墨听说有几个养殖公司,他们要完成了一批养殖,工人才放一个长假。平常时间除非是生病了,不然工人们就一直在养殖场。这样做是防止随意进出将外面的流感或者什么病毒之类的带进养殖场…… 高楼养殖的密度很大,要是出问题,那就是一整栋楼,大几千甚至几万头的猪。 扯远了。 下河镇这边,和竹林相关的从业人员多了,镇上自然而然的,也就热闹了。 先是给幺姑爷打了个电话,他们那边在开始砍竹子了。 不过不是砍自己的竹子,而是在外面承包竹林。 1年不到的竹子,每吨价格是350元。 对于有轨道车的,每吨竹子砍伐成本是130元。 1吨竹子,竹林老板拿到220元,再就是要负担柴油。 叶墨找到幺姑爷,他正在看着伐竹,接了电话就来到路边。 “怎么过来了。”幺姑爷笑着道,拿出香烟递给叶墨。 “过来看看。” “表妹,妹夫。”云秀他们在这边捆绑竹子,看到叶墨他们,也是笑着喊道。 “哎……” “云秀饱饱,云飞饱饱……” “过来抽根烟。”幺姑爷招呼道。 一行人去了竹林下面。 云秀他们几个人的工作是负责接送轨道车运出来的竹林,这个工作轻松,不过工资也不高。 一天下来就三百多块钱。 “这边的巨龙竹,1亩大概砍出多少?”叶墨问道。 “昨天来装了一些走。平均算下来,巨龙竹是3.5吨1亩,这是批量产出的第一年,之后产量肯定会更高一些。”小舅道。 “毛竹林呢?” “毛竹林的产量,1.8吨左右。”小舅点燃烟,抽了一口,说。 毛竹和巨龙竹现在是一样的价格。 在下河镇这边,新竹林,巨龙竹的规模是百万亩。毛竹林只有四十几万亩。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没办法给太高的价。用竹子制作有机肥,接近两吨竹子还有混合别的矿物元素才能出1吨的成品肥料。一年不到竹子含水量你也是知道的……”叶墨说。 今后毛竹林可以砍老竹子,巨龙竹长势快,就砍新竹子。毛竹的竹笋可以卖钱。 至于巨龙竹的竹笋,那玩意太大了,都没有人收。 用来做有机肥,巨龙竹和毛竹都差不多,做竹炭的话,毛竹要好很多。 毛竹密度要大于巨龙竹。 今后可以研究一下提高老毛竹的收购价。 反正炭有机肥的价格高,能用炭有机肥的果园,果园老板基本上不差钱。他们需要的是好肥料。 巨龙竹3.5吨1亩,这个产量可以的。 除了伐竹成本,1亩巨龙竹林还能拿到770元。 如果是有1万亩,那就是770万元。一年的管理成本就算270万元好了,500万元的利润应该有的。 可是如果1万亩的平均计算,产量肯定没有3.5吨那么多。 能吃到粪水的竹林长势好,吃不到的地方,长势肯定就差很多。然而这才是第一年大规模的砍伐,要是再过几年,竹林根系更发达了,就巨龙这种竹子,只要肥料跟得上,一年产个七八吨,应该都没有问题。 这边的巨龙竹都是厚壁巨龙竹,沉得很。 一根竹子就有好几百斤。 竹林这个东西,不管怎么样施肥,还是需要休养生息。不过这些事情是竹林管理委员会和大东竹场那边要cao心的事情。 现在来看,只要红山股份对竹子的需求量足够大,栽种巨龙竹的利润,远远高于毛竹的利润。 但是红山股份又离不开毛竹。 这些问题都需要平衡…… 和小舅聊了一会儿,叶墨又问了有轨道车后,砍伐竹子的效率问题。 砍竹子是很快的。 就是将竹子运出竹林这个环节需要时间,哪怕是有了轨道车,用在运输上的时间依旧很多。 因为前天才砍竹子,效率这块还不好计算,得过一段时间。 不过有了轨道车,砍竹子效率是以前的十倍不止了。 以前砍竹子,两三个人砍,就要需要十几个乃至更多的人运输。 有轨道车之后,不仅效率提升了很多,伐竹队的工作也轻松了很多。更主要的是,伐竹工人赚的钱更多了。 以前伐竹的单价高,效率低,一天下来一个工人只能拿到三五百块钱。而现在,单价低了,效率却提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