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刺泡
,高山果园 回到家。 房子外面的芒果园,园便的水沟已经积水了,狗子趴在里面拱泥水…… 看到叶墨下楼,小牧就抬起脑袋,使劲甩了甩身子,跑了过来。 大门关着了,小牧进不去,看到叶墨,就冲他‘喔喔喔’叫唤。 叶墨狠狠瞪着它,让它止步,这才开门。叶墨笑着笑着揉了揉小牧的脑袋,进去拿了雨伞…… 他们这群人只有林小眠没有淋雨,给她撑了伞。 林山揪着小牧:“你过来。” 小牧不情不愿的被林山拖着到水龙头旁边:“看你身上脏的,别乱动,给你洗澡。” 还不到六点,天色就跟黑了一样。 叶墨看了一下还没有停电:“妈,晚上可能要停电,先打开房间的空调……” “好。”小眠妈回屋开了空调,收拾了衣服前往浴室。 叶墨也去了楼上,先打开空调,再去洗澡。 雨越下越大。 叶墨洗了澡,将脏衣服拿到楼下,泡起来,明天一起洗。 林小眠在厨房做菜,饭已经煮好了。 刚洗了澡小牧,看到叶墨,就扒拉了过来。叶墨轻轻敲了下它的脑袋…… “做啥好吃的?” “笋干炒腊rou,野蒜炒腊rou,凉拌三叶草,再一个番茄蛋汤。”林小眠说:“咋样嘛?” 林小眠正在切腊rou,叶墨上去帮忙:“哪里来的野蒜。” “二叔给的。”林小眠说:“就山沟两边,生长了很多野蒜。” 小眠妈在后面的水池清洗野蒜。 山上的野菜,其实还有好多。比如蒲公英,荠菜,灰灰菜,苦菜等等。至于三叶草,就是果园里的植草,苜蓿。 苜蓿种类很多。叶墨那边的植草,并不是三叶草,但都是三片叶子……名字吧,就是个称呼。 嫩的苜蓿可以食用,焯水过后凉拌,味道还可以。 叶墨切了腊rou,再切好泡发的干笋。这些干笋是唐恂他们家晒干的,主要是水笋……泡发后用来炒rou,也是一绝。 林小眠开始炒菜了。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忽然的,家里电灯就黑了。 这才六点过…… 要是往常,得八点过了,才天黑。 厨房视线昏暗,但是没有全黑。 林山也洗了澡,找了手电筒过来。 小眠mama洗好了菜,拿到厨房,对叶墨说:“出去坐着等着吃饭。” “哎。”叶墨笑着去了屋檐下。 老丈人正舒服的躺在椅子上,椅子旁边有茶壶,里面泡着茶。 叶墨倒了一杯茶,拿出香烟:“爸。” 林山接过香烟,打着哈欠,点燃:“这场暴雨过后,是不是就进入雨季了?” 叶墨点点头:“后面时间应该会经常下雨。” “这样啊,那就舒服了。”林山笑了笑。之前也下过几场雨,但最大的一场雨,也就是湿润了泥土。 进入雨季了。 后面的时间,就不需要专门去灌溉了。 暴雨,伴随着越来越近的雷声。 雷声越近,雨越大。 外面已经是比瓢泼还要大的暴雨。 “你觉得,李木匠他们干活怎么样?”老丈人问道。 “挺好的。”叶墨点点头,说:“我这边要是能赚到钱,肯定会给大家涨工资。最起码,不会比做泥水匠赚的少。” “我不是说待遇的问题。他们对现在的待遇,还是很满意的。”林山道:“我就是问一下你对他们的工作有没有意见。” “大家做的已经很好了。”叶墨道。 “吃饭了。”林小眠端着菜出来,一道明亮的闪电,紧跟着一声巨大的雷声……雷声好似在头顶炸响,整个高山坪好像都被震动了一下。 林小眠吓得一哆嗦,差点丢掉手上的盘子。 晚上三菜一汤。 和小眠爸妈住在一起,叶墨感觉还是不错的,一日三餐都有人做饭……自己的衣服,小眠mama还会帮着洗…… 就是林小眠,她喜欢睡懒觉,每天都要被mama唠叨。 “树莓开始成熟了,过两三天就能大量采摘。”林山问:“那些树莓,能卖多少钱1斤?” “30元左右。”叶墨道:“具体多少钱,等高老板过来看了之后,才能定价。” 树莓,卖苗子的时候,老板说那些是树莓。 但是他们当地,称呼‘山泡儿’‘刺泡儿’‘泡儿’。 学名,应该叫覆盆子。 叶墨在网上查过覆盆子,给的图片特别多…… 叶墨那些树莓有7亩。原来在高山坪的时候5亩,移栽到这边后,因为有多余的土地,种植密度就小很多。 专门培育的野果,树莓……个头大,再经过灵泉培育,叶墨还在树莓开花的时候施过有机肥,复合肥。 去年,那些树莓就比大拇指还要大一些。今年的树莓,个头更大了,和大一些的车厘子差不多大。果rou很饱满…… 叫做‘泡儿’野果子有很多,刺泡儿,黑泡儿,黄泡儿等等。 叶墨这个树莓也是泡儿的一种,当地叫山泡儿、刺泡儿。 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泡儿的枝条上有刺。这些是经过改良的品种,刺比较少。个头大……采摘起来也方便。 经过灵泉浇灌的水果,发育时间好像都要长一些。西瓜如此,刺泡也是如此。 他们这边的气候,野生刺泡儿,五月初就开始成熟了。 野生刺泡个头小,大多数刺泡的个头和女生的小指头差不多大,甚至更小一些。 刺泡儿这种野果子,种植的还比较少。而且采摘麻烦,也不好保存……城市里很少看到卖,即便有,价格也不便宜。 “泡儿都能卖30元1斤?”林小眠看着叶墨。 “30元1斤很便宜了。”叶墨说:“还没有成熟的刺泡,最好的能卖50元1斤。” 有人专门收没有成熟的野生刺泡,最差的都能卖二十几块钱1斤。最好的,大几十块钱1斤。 那些刺泡拿去晒干或者烘干,做药材。 刺泡的价格贵,主要是采摘麻烦。就像樱桃…… 一个人,一天下来采摘不了多少樱桃。 叶墨这边的人工承包高,要是价格低了,那就宁可不卖。 “没成熟的刺泡,最高可以卖到50元?”林小眠说:“为啥不早点卖了?现在才卖30元,有点不划算。” 收未成熟的刺泡,时间是四月份。 “人家要的是野生刺泡。”叶墨说:“山上栽种的刺泡,个头太大了。” 没成熟的刺泡,采摘起来更方便。 叶墨之前看到过镇上有人在收,但是当时太忙了,忙着收西瓜,就没有问。对方收不收这边的刺泡,实际上叶墨也不清楚。 应该会收吧,种植的刺泡和野生刺泡,都是一个品种。 但是也不一样,山上的刺泡是改良品种,个头明显大上很多。不过就几亩刺泡,也卖不了几个钱,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