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羊盈告御状
书迷正在阅读:带着宝藏复大明、大唐:开局医治长乐公主、回到古代当女医、独占热搜、快穿:女配?不,我是妖孽、圣女帮我模拟修仙、蜜糖冰语、无限模拟:从木叶到型月、我真的不是伊泽瑞尔啊、带着灵气去逃荒:全家就我是土著
“阿旦,多使点劲儿。” “夷光,帮朕掏一掏耳朵……” 庆忌很是愉悦的享受着西施和郑旦给自己的特殊服务。 不得不承认,庆忌还是一如既往的偏爱二女的。 西施与郑旦,可谓是庆忌看着长大的,她们庆忌近二十岁,而今年四十余春秋,成了水蜜桃一般的美妇人,风韵十足。 庆忌的喜好莫过于丰腴的女子了,而西施和郑旦现在恰恰符合庆忌的口味…… 现在的庆忌,就一边欣赏着异域舞娘的风情,一边让西施和郑旦给自己特殊服务,这滋味儿之舒爽,不足为外壤也。 然而,庆忌的这一悠闲时光,还是被一个不速之客破坏了。 中车府令吴高蹑手蹑脚的进入福宁殿,向庆忌禀告道:“陛下,有人敲响燎闻鼓。” “登闻鼓?” 庆忌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 倘若不是吴高提起,他还险些忘了有这一回事。 几十年前,庆忌为了彰显自己是虚怀若谷的明君,也为了广开言路,对朝臣官吏起到监督作用,于是效彷上古时期的“敢谏之木”、“敢谏之鼓”,设立燎闻鼓,让国人可以直接告御状。 县一级、郡一级都有路鼓。 有些事情,倘若县令、郡守无法解决,可以报到朝中,让刑部尚书或者是御史大夫解决。 如果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也无法解决的事情,国人可以通过敲响登闻鼓直接到庆忌的面前告御状。 《吴法》规定,国人一旦敲响路鼓、登闻鼓,官吏和皇帝务必受理,不得怠慢。 这类似于后世的报警。 当然,报假警的话,下场也是很惨的。 轻则挨板子罚款,重则发配边疆。 如金陵皇宫门口的登闻鼓,庆忌一年到头都没见国人敲响过,几乎结了蜘蛛网,有了灰尘…… 下太平无事,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登闻鼓的作用是以使有冤抑或急桉者击鼓上闻,从而成立诉讼。 如果有什么冤假错桉非要告御状,告到庆忌的面前,庆忌还要这么多朝臣官吏做甚? 所以,若是没有国家大事,没有谁会冒着生命危险敲响登闻鼓。 毕竟这会一下子得罪很多人。 “让人进来。” “诺。” 吴高旋即退了下去。 而庆忌被打搅了雅兴,固然心中不快,却也是来了兴致。 毕竟这么多年来,登闻鼓还是第一次被敲响了。 难道是哪个地方有什么贪官污吏,地方和朝中的大臣都处理不了,以至于国人不得不上诉,到庆忌的面前申冤? 不一会儿,一个年方二八,姿色上衬少女,就缓缓的进入了福宁殿。 “民女杨盈,参见始皇帝陛下,陛下万年!” 见到庆忌之后,名为“杨盈”的少女毕恭毕敬的朝着庆忌下跪,磕了一个头。 “免礼,平身。” “谢陛下。” 杨盈这才缓缓的站了起来。 庆忌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陛台之下的杨盈。 此女明眸善睐,肤若凝脂,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种书卷气。 穿着一袭水蓝色的衣裳,还有精美的衣饰,显然是贵族出身。 “姑娘,你姓杨?是哪个杨?” “回禀陛下,民女的高祖父是叔向。” 一听这话,庆忌不由得对眼前的这个少女另眼相看了。 竟然是叔向的后代。 名臣之后! 要知道的是,羊氏和杨氏都是出自晋国公族羊舌氏的。 叔向是姬姓,羊舌氏,名肸,字叔向,又称“羊舌肸”。 他历事晋悼公、平公、昭公三世,为晋平公傅、上大夫,叔向和晏婴、子产是同时代人,他不曾担任执晋国国政的六卿,但以正直和才识见称于时。 羊舌氏的始祖乃是晋武公的儿子伯侨之孙突,因食采邑于羊舌,世称“羊舌大夫”。 叔向和长兄伯华及弟弟叔鱼、叔虎合称羊舌四族…… 哪怕是数十年后,叔向的名气还是相当的大。 而叔向因被封于杨,以邑为氏,别为杨氏。 所以,就庆忌眼前的这个少女,一般都被称之为“羊盈”,而不是“杨盈。” 这个时代承袭了上古时期的标准,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至于普通人家,连最基本的姓氏都没樱 “羊盈姑娘,你有何事要敲击登闻鼓,要告于朕?” “你既然是贵族出身,就应当了解诉讼之流程吧?” 庆忌饶有兴致的询问道。 “回禀陛下,民女知晓诉讼之流程,要先告于县令,再告于郡守,再告于御史大夫或刑部尚书,最后才能告于陛下。” 羊盈缓声道:“然,民女这一回不是来告御状,而是有国家大事,想跟陛下商议一番。” 不是告御状,而是有谏言? 这让庆忌不由得眯起了眼睛,若有所思起来。 好一个大胆的姑娘! 在公开场合抨击时政的士子,庆忌见多了,但是敢于在庆忌的面前“大放厥词”,还敲燎闻鼓,要跟庆忌分辨一下国家大事的人,庆忌还从未见过。 羊盈就不怕被砍头吗? “。” 庆忌还是较为耐心的想听一听羊盈的主张,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介女流,而轻视她。 然而,羊盈环视一周,看了看庆忌一左一右坐着的西施、郑旦,以及帕尔瓦蒂、格什菲诸女,颇为迟疑的道:“陛下,既然是国家大事,闲杂热还是要回避一下较好。” 庆忌一听这话,笑了笑道:“羊盈姑娘,国家大事朕都是摆到明面上的,又不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凡我大吴子民,皆可听政!” “陛下开明。” 羊盈很是赞叹。 庆忌行事这般坦荡,让羊盈颇感意外,同时也坚信自己此行一定能有所收获。 “陛下,实不相瞒,民女这一次来,是为民请命的。” 羊盈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陛下在全国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推行全民免费教育,政令上,凡我大吴子民,皆可入学。这是陛下对国饶恩典。” “然,民女有一事不解,还请陛下解答。” “请讲。” “政令所书,‘凡我大吴子民’,是否包括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