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鲁肃
书迷正在阅读:气吞寰宇、转生异世的我只想当个咸鱼领主、偷看我日记,曹cao制霸三国、我在末世有座城、王令的日常生活、末日模拟:这竟然不是游戏、王大龙和洪荒小精灵、在魔幻都市模拟人生的日子、人族王者,从签到大汉战神开始、东京旧事
骑砍三国之御寇正文卷65、鲁肃王政微微颔首,转目陆绩问道: 陆绩道: 王政往殿下看了看,视线从众人的面上一一扫过,他想了想,说道: 听到这话,顾雍面露为难之色,跨步出列道: 说着他摸了摸自己的眉毛,苦笑说道: 顾雍身形高大健美,面色白皙,原本自是一流的相貌,只不过当日王政攻取寿春时城中大乱,无数人趁势作歹,当时顾雍的府邸便因此着了火灾,慌乱之下不仅烧去了须发,连眉毛都没了大半,因此现在算是有些破相了。 古人极重仪表,为官如此,出使亦是如此,不但要求能言善道,更因为代表了己国的形象,所以通常来说,最好都是选择仪表堂堂的人物。无论曹cao那种身材五短的,还是王政这种相貌平平的,做君主无妨,做使者却难免叫人笑掉大牙,很容易自取其辱。 王政闻言一怔,失笑道: 这其实也是他属意顾雍的关键原因。 却听顾雍叹道: 王仲宣,便是王粲,未来的建安七子之首,不仅出身于名门望族,少有才名,更是山阳郡高平县人,算是刘表的老乡,再加上蔡邕的情面,于情于理,按道理都该被刘表委以重任才是,却因为相貌不堪在荆州郁郁而不得志,也正是因为知道此事,顾雍才大有顾虑。 刘表这么外貌党的么? 眼见顾雍言辞凿凿,不由得王政不信,沉吟片刻之后,一时间竟不知派人去了。 早在徐州时,几番出使外国,基本都是在郭嘉和祢衡之间选择,不过如今王政却是没有打算再派两人去了,为什么呢? 无论祢衡还是郭嘉,这两年来随着王政的势力变大,他们的声望亦是水涨船高,再非当日的无名小卒,尤其是郭嘉屡出奇计,功盖三军,此事不仅徐州人尽皆知,外人亦是闻名已久,这样的国之重臣,王政怎敢轻易让其深入外国境内?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刘表心生歹念,他在寿春鞭长莫及,那可如何是好? 这种事情真是不可不防,比如曹cao若是派了荀彧过来,哪怕现在双方还是结盟,王政自问便一定会下手的! 且对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下手极为容易,借口更是好找,在其回返时安排一路精兵半道截杀,到时候以什么的理由搪塞即可。 但是除了祢衡和郭嘉外,徐州其他文臣的口才都是寻常,要是普通的出使任务,倒也足够。此次牵涉到买粮事宜,能力却是就有些不足了。 他深思许久,又望向寿春诸臣,陆绩?李仁?沈殊?这些人亦各有不足。或 只有胆识,或口才不够,一时间,竟是无人可选,不由踌躇难定。 却在此时,堂下一人突然站出来说道: 王政侧目望去,却见此人正是庐江太守刘勋的故臣刘晔,不由点了点头,温言笑道: 刘晔正色道: 王政闻言面露惊讶之色。 这自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鲁肃是何许人也,毕竟再是历史小白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位未来东吴的大都督啊。 王政所诧异的,却是鲁肃竟是东成人... 这就说这样一位名人就在自家的眼皮子底下不知多久了,若非陆绩今日之言,他还会继续茫然不知下去。 最关键的是,东成作为下邳的门户之地,王政可是未曾有过半点轻忽,不仅亲身莅临过这里,还将当时麾下仅有不多的大将潘璋都派去镇守了。 那么遗漏了这样的贤才,是谁的过错呢? 想到这里,王政心中恨得牙痒痒的,潘璋这狗才当真该死,在东成除了横征暴敛,看来是半点人事都没做啊! 心中翻江倒海,面上王政却是故作平静,甚至装作没听过这名字一般问道: 没办法,不装不行了,要是现在让刘晔等人看出他事先就知道鲁肃此人,那么反而会生出别样的想法。 你既然听过鲁肃,为何一直不闻不问呢? 刘晔道: 王政灼灼眸光落到刘晔身上,讶然说道: 刘晔点了点头,坦然地道:的理由推辞了。」 听到这话,王政来了兴趣,说道: 刘晔笑道: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秩俸比三百石,算是一个芝麻绿豆官了,王政闻言一惊: 刘晔知道王政误会了,他之前在平定孙策中立了不少功勋,如今的官职为寿春长史,一个法曹的官不需上奏便可决定,连忙解释道: 王政一听便明白了,鲁肃必是自恃才干,所以不想了,而他到底有没有才干,恐怕王政比刘晔还要清楚。 且在他印象里,鲁肃好像也经常做着出使他国的工作,想来无论是形象抑或口才,都是十分合适的。 王政当即点了点头,吩咐堂外亲卫:自有人应声而去。 鲁肃的突然出现登时便让王政联想到了他的那位好基友,转头望向张昭,故作随口问道: 张昭出列回道: 王政点了点头,周瑜和孙策是总角之交,眼下肯定还有一些心结,不愿立刻为自家效劳倒也正常,又问道: 张昭默然了片刻,正色说道: 顿了顿,看了眼王政,又补充道: 王政闻言哈哈一笑,要论卖相他实不如徐方多矣,而徐方虽也是个英俊玉郎,但比起周瑜来,其实也是相差不少。 把他两人和周瑜放在一块相提并论,张昭未免有些违心了。 他不再多言,话题转开,重又与诸臣开始讨论荆州买粮的事宜,不知不觉天已今午,王政便教亲卫去膳房传话,多做些饭菜,留了众人同用。 直到把买粮的事儿讨论的差不多,又等午饭也吃的差不多了,殿外方才传来脚步匆匆,却是去找鲁肃的亲卫终于回转: 此事饭席还没撤下,王政停下筷箸,闻言说道: 话音刚落不久,只见殿外走进一人,约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入得殿内,即便左右尽是一群***显贵们带着考究的打量目光,却是不卑不亢,只是微微躬身,对着王政行了一礼,朗声说道: 明明声调不高,却依旧如洪钟大鼓一般,在殿内震荡回响,令人只闻其声,便知道这人定是一个雄壮有力的伟丈夫。 不等王政说话,一旁的张昭却是微微皱眉,率先问道: 眼缘这玩意真是奇妙,不知为何,明明第一次看见鲁肃,张昭却觉得眼前人莫名的不顺眼,当即沉声道: 说到这里,语气愈发变得严厉起来: 老张今天吃枪药了? 王政瞥了张昭一言,微觉讶然,不过张昭这发难虽是突兀,却也不算无的放矢,想了想先不插话,只在旁看着鲁肃,看其如何应对。 却见鲁肃沉声答道: 他是法曹,主主邮驿科程事,虽非使馆的主事,但接待外国使者也算其职务之内,倒也说的过去,且提到温侯使团,也算是对张昭解释了一番,自家也算是帮他的忙了,毕竟如今人尽皆知,王政和吕布联姻中,张昭是出了大力的。 果然,听到这话,张昭的脸色稍缓和了些,却还是有些不满: 他自入仕王政以来,向来表现得谦恭有礼,与原本历史上仕孙权时的作风大相径庭,这却是因为前者乃是幼主,王政却是雄主,并不代表张昭真是一个脾气极好的人。 此时陡然展露出严正谏诤的真颜色,一番斥 责之下,就连旁听的祢衡郭嘉亦微微动容。 鲁肃却是毫无畏惧之色,抬目瞥了张昭一眼,依旧神情自若地道: 张昭指责鲁肃姗姗来迟,是对王政的不敬,鲁肃反驳说是因为先公而后私,他们两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也不相同。不能说谁错了,只能说是各有道理。 这时一旁的刘晔出来打圆场说: 说着,连连对鲁肃暗使眼色,鲁肃却是置若罔闻,当没看见一般,似是坚信自家没错。 这个鲁子敬和电视上的那个老好人可是差距颇大啊... 王政颇觉有趣,微微一笑,直接岔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