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骑砍三国之御寇在线阅读 - 38、僵局打破

38、僵局打破

    骑砍三国之御寇正文卷38、僵局打破杨弘闻言笑了笑道:

    甘宁闻言刀眉一挑:

    杨弘轻抚着唇下细须,眯着眼道:

    迎着对方疑惑的眼神,杨弘耐心解释道:

    说到这里,杨弘令人唤来诸将,转顾左右问道:

    李仁闻言心中一动,当即便想挺胸而出,结果步子还没跨出,便觉背后传来一股力道,将他衣襟一拽,整个身子登时踉跄侧开。

    谁人这般无礼?

    李仁勃然大怒,扭头一看,却见这人肩缠绑带,面色苍白,正是之前在城头上险些被魏延取了性命的梁刚。

    梁刚目不斜视,完全无视李仁愤怒的眼神,只是跃步跳出,挺胸抬头,叫道:

    杨弘闻言一怔:

    梁刚摆开架势,当着当着诸人的面,在城头上舞动长刀一回。步伐矫健,虎虎生风,浑不似有伤的模样,慨然说道:「俺当日随主公与曹贼大战封丘匡亭,连中贼军四五箭,不也斩下过兖州军一名大将么?「

    既是请战,自然是要提自家生平最威风的战绩了,只不过梁刚却忘了一件事。

    匡亭一战他个人的表现虽算不错,但最终结果却是曹cao大败了袁术,彻底堵死了袁术本欲从汝南北进中原的野望,最后无奈南下,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杀死了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扬州牧,割据江东。

    果然...

    听到这话,杨弘的眉头反而微微一皱,此番抄袭粮道既是小股人马,那自然要一智勇双全的大将不可为之,梁刚的武勇的确不错,但对方这话却让杨弘觉得这厮太也有勇无谋,着实不太合适,只是除了梁刚还能派谁呢?

    李仁?他倒是比梁刚聪明了些,可在胆略上未免又差了些。

    其实最合适的自然是甘宁了,问题是甘宁是目前明面上的寿春守军主将,杨弘一来不方便主动使唤,二来也怕若有万一,损失太大,数来数去,顾盼频频,犹自没发现一个合适人选,正在这时,甘宁突然说道:

    杨弘闻言一怔:

    顾盼左右,甘宁仰天长笑,笑声中尽是说不出的骄傲自信:「若论智勇双全,舍

    我其谁?」

    他这种英雄豪气似是天生有之,一时间众人纷纷凛然,竟无一人有不信,不服之意,杨弘同样深以为然。

    沉吟良久,杨弘点了点头,许了甘宁的请命,拍掌笑道:

    世上有一种人,越是面对强敌,遇见难关,反而越是斗志昂扬。

    而甘宁正是这样遇强越强的人,面对王政和徐州军这等从所未有的强敌对手时,反而激发出了他空前的斗志!

    在他想来,单是力保寿春不失尚且不够,更要正面挫一挫徐州军的锋锐!

    也只要在这等诸侯尽皆侧目的大战中大放光彩,才会让世人清楚明白地知道一件事...

    这群雄奋起,龙蛇争霸的大争之世,果敢英武的少年英雄,绝非只有王御寇一人!

    ......

    杨弘寻求破局之时,另一边的陆绩等人,也同时对战局甚为关心。

    从徐州军围城的第一天起,城内和王政有过交集的世家望族都被严格看管起来了,陆绩、李述暗中投靠王政一事虽然没有败露,但因为之前与王熊有过交集,也同样被谨慎的杨弘下令,暂时调离了城门这等重点位置。

    两人坐在后方的官署,每天听着城外的金戈铁马,杀声盈耳,李述表现的很是焦急,相比之下陆绩倒更是沉稳一些,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喝茶品茗,下棋弹琴,一派名士风雅,好似丝毫没受影响似的。

    便在甘宁主动请命,打算亲率精锐当夜出城之时,李述终于忍耐不住,主动来到了陆府,此时陆绩正在后院亭下悠闲自得地饮茶赏雨。

    眼见李述突然登门,陆绩一边笑吟吟看着他,一边挥退身边的几个侍婢。

    直到婢女离去,李述左顾右盼了半天,确定再无外人在场,连忙小跑上前,压低声音埋怨道:

    陆绩闻言摇了摇头道:

    陆绩故作讶然道:

    李述登时怫然不悦,嗔目盯视陆绩良久,见他依旧言笑晏晏,神情不变,突然醒悟到了一件事情。

    从两人皆已暗中投靠王政开始,对方其实已非自己的属官了!

    甚至由于对方早一步搭上徐州的关系,或许来日真到寿春易主那日,谁是谁的属官,谁又是谁的上级,恐怕还说不定呢。

    想到这里,李述心中一动,当即微微收敛怒气,低声说道:

    「主公之言,绩自然时刻谨记于心

    。」

    陆绩正色道:

    说道这里,他看了看四周,冷笑连连:

    一提及此事,李述便气不打一处:

    陆绩道:

    的借口亲手枭首,嘿,这分明是杀鸡儆猴么?」

    说到这里,李述的神色愈发肃然,一字一顿地道:

    陆绩自然知道李述说的是指什么,沉吟了片刻,缓缓道:

    李述闻言冷哼道:

    李述提醒道:

    李述声色俱厉地道:

    听到这里,陆绩哈哈一笑,长身而起:

    在李述愕然的眼神中,陆绩收敛笑容,一脸肃然地道:

    要知陆议和其他的陆绩亲眷很早就被悄悄送去徐州,所以城中的这些里,恰恰是陆绩投靠的最为彻底,在其心里,更早就以王政的臣子自居了。

    适才他之所以不肯对李述讲真话,并非,实际。搞乱城中,为徐州内应。这话讲起来轻巧,做起来难。稍有不慎,便是株连九族的大祸。非得意志坚定之人不可为之。

    李述之前的表现尽管慷慨激昂,也有胆气豪壮之美誉,然而事到紧急、发展到关系生死之时,到

    动真格的时候了,他会怎么想?

    会不会突然惧死变卦?

    知人知面不知心,两人的关系说来是亲善,却还未到生死之交的地步,因此陆绩不得不先用言语试探一下,看他到底真心想些甚么,这也是陆绩谨慎的一面。

    既已试探出他的真心意,陆绩也不再隐瞒了,他微微一笑,往墙外指了指,道:

    陆绩悠然说道:

    李述忙凑近侧耳,听陆绩说罢,大喜过望,忍不住击掌笑道:旋即又问道:‘既如此,公纪,咱们何时发动?,

    眼见李述便要跨出院门,陆绩想到一事,急忙唤住:

    李豫等人一直与周泰联系,而在陆绩看来,周泰亦是新附之将,未必尽得王政信重,还是小心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