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江州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之科技之子、骑砍三国之御寇、气吞寰宇、转生异世的我只想当个咸鱼领主、偷看我日记,曹cao制霸三国、我在末世有座城、王令的日常生活、末日模拟:这竟然不是游戏、王大龙和洪荒小精灵、在魔幻都市模拟人生的日子
东厂灭了轱辘山的红鞭子匪。 真正的厮杀,只用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时间。 因为是晚上的缘故。 众多分散在山林四处的东厂番役们,在杀光了那些寨子的土匪以后,并没有立刻集合。 而是大家分别留在了原地休息。 反正有那些土匪的屋舍,还有粮食等等。 不会受罪。 总比风餐露宿要好的多。 但每一个百户,都将自己的消息派人送到了陈慷这里。 以让这边放心。 一夜的时间,就这样过去。 第二天。 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 当第一缕阳光从东面出现,带着如烈焰般的火红,将整个天际以及丛林都渲染的时候。 东厂的队伍也是已经重新集合了。 然后浩浩荡荡的朝着江州的方向继续行去。 “督主,这红鞭子匪,这些年倒是也攒了不少家当。” 汪亭跟在那辆黑色的马车一侧,弓着身子,将脸凑到了这马车的车窗旁,小声道, “粮食,不是特别多,但也足够这上千的土匪度过一个寒冬的,金银珠宝倒是不少,都存在了他们地下的密室里。” “小的大概估算了一下,能值个七八万两银子呢。” 七八万两银子。 相对于这些土匪们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通知盛家的人过来,尽快把这里的东西收拾了,算是给他的补贴,那些屋舍也都留着,以后修路修到这里的时候,还能够让修路的工人有个住的地方。” 陆行舟闭着眼睛,听完了汪亭的汇报,然后吩咐道, “能省去不少事情。” “是。” 汪亭点了点头,但是他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问道, “江州那边儿,公公打算怎么下手?是直接把郑家血洗了,还是有别的计划?” 马上就要到江州了。 也就两三日的时间。 汪亭想知道陆行舟的具体计划,以方便自己准备。 “直接血洗了,未免太草率。” 陆行舟思量了稍许,又是问了一句, “郑家不是通敌吗?咱家想借着郑家的这条线,把蒙古那边给渗透到江州的探子,也给一并清除了,你最近调查的如何?” 早些时候。 陆行舟计划着清理江州的时候,就给汪亭提醒过。 调查郑家的同时,也要顺便调查一些蒙古的探子,他早就有意要来一场大清洗。 就像是汉中城那样的。 只是时间紧迫。 他不知道汪亭有没有调查出个结果。 “公公恕罪。” 汪亭脸色微微变了些,然后低声道, “密谍司的人正在加紧打探,但进入江州不到半月时间,目前还没有找到什么头绪。” “无妨,咱家理解,时间是太短了。” 陆行舟听到这句回答,有些失望,但他也明白。 这就是事实。 密谍司的力量无论多么厉害,总是人力有时穷。 短时间内,想要找到蒙古的那些探子,怕是不太可能。 更何况。 密谍司还要兼顾调查郑家。 派去江州的人手,恐怕也没有那么多啊。 “继续查吧,如果查不到的话,就光除掉郑家便可以了。” 陆行舟思量了稍许,补充道, “大魏朝和蒙古,目前还没有太多纠葛,短世间内可能也不会出事,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太着急,如果能够顺势除掉最好,除不掉,就暂且缓缓。” 汪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虽然陆行舟话是这么说,但汪亭却能够听出他话里话外的失望。 车马继续前行。 汪亭汇报完了工作,离开了陆行舟的车驾,然后找到了自己的心腹。 “传信给江州的探子,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蒙古探子。” “两天,咱家只给他们两天时间,必须有个结果。” “不然就别怪咱家不客气。” 汪亭双手负在身后,那带着麻子的脸上,闪烁着一种异常的阴森,说道。 “公公……” 他的那名心腹听到这句话,眉头微微的皱了一下,然后有些为难的道, “咱们派去江州的人手,光是把郑家给调查清楚,就已经很难了,若是再想大规模调查蒙古人,怕是要加人手才行。” “但咱们的人,最近都在通州,两日之内也到不了江州啊。” “这实在是……” 这名心腹说的都是现实情况。 没有人。 怎么去调查? “呼!” 汪亭听着手下的汇报,这眉头也是忍不住的皱了起来。 但他也明白,这手下说的是事实,没有诓骗自己,却是有心无力。 他思量了稍许,阴声到, “调人,让他们尽快过来,咱家最多再额外给你五日,一定要在陆公公解决了郑家之前,找到一些蒙古探子的踪迹。” “必须给陆公公一个交代。” “明白吗?” “咱家给不了陆公公交代,你们也就给不了咱家交代!” “什么后果,你自己想!” 汪亭说完,也没有再废话,用力的挥动了一下袖袍,然后便是转头离开了。 只留下这名心腹,愁眉苦脸。 “哎。” 这心腹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便是也摇着头离开了。 他知道汪亭的脾气。 汪亭这么表现的有点歇斯底里,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那他也得尽可能的把这件事情做好一些。 “通州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就要急急忙忙的办江州的事情,密谍司的人,他也是人啊!哎!” 这名心腹微微地叹了口气,远去的背影之中,有些无可奈何。 …… 江州。 在大魏朝的北部,是一座枢纽般的城市。 不过它距离辽东远一些,很多年都没有受到辽东战火的侵蚀。 而相距离它比较近的蒙古,一连数十年都是处在战火和内乱之中,很长时间,也无暇顾忌这边,所以江州一直处在比较稳定和平的状态。 它的发展状态,就非常的不错。 不过。 江州的发展状态虽然不错,但收益的却并不是普通的百姓。 而是江州的郑家。 从很多年以前。 江州便是已经被郑家把持,无论内外,郑家的势力盘根错节,几乎都有插手。 有很多时候,外面的人都传言,郑家就是这江州的天。 甚至有句俗语, 郑家府里有座山。 山头离天三尺三。 意思就是,郑家的人,抬头就能摸到天,而他们,就是下面这些人的天。 这情形,从江州的街道上,也能够看出一二。 若大的江州城。 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衣衫陈旧,面色粗糙。 就连街上的孩童,都是一脸的蜡黄,头发凌乱,手脚上都是污泥。 因为他们没办法去私塾读书。 郑家不允许。 他们从小就只能做一些很低贱的工作。 而一旦出现了穿着锦缎华服的贵人,干干净净德人,都不用猜。 肯定是郑家的人。 这些年。 朝廷不是不知道江州的情况。 老皇帝在的时候,也是知晓的,可以说是心知肚明。 但老皇帝精力毕竟有限。 前些年。 平定外患,内忧,后来又发展中原和江南的经济。 已经是耗费了数十年的光阴。 因为关陇江南,山东等地的威胁,远比江州这边更加大,所以,后来的主要重心,也是在别的地方,没有过多关注住江州。 而这些年,派过来的那些官员,因为没有朝廷的大力支持,也是步履维艰。 几乎大部分都是落魄而逃。 甚至还有不明不白死在这里的。 剩下的,就是和这郑家做了一丘之貉。 江州。 可谓已经是黑暗到了极点。 甚至,在这江州城的最中央地带,坐落的不是江州的府衙,而是这江州郑家的豪宅。 这座宅子从大概很多年前就开始修建了。 一直从刚开始的三进三出,扩大了整整三倍。 几乎把整个江州城最中间的那一片区域,全部都给覆盖了下来。 除了这宅子所在的区域。 宅子四周方圆的一片区域,也早就已经被郑家给清空了。 住着的都是郑家的那些旁支。 别的姓氏的人家,也是不敢住进来的。 哪怕是有银子,也没有这个资格住进来。 此时此刻。 在这府宅的最深处。 也便是郑家的后宅里面。 有着一个鸡皮鹤发,脸上长满了黑色斑点的老人,躺在藤椅上。 屋子里的门窗都是紧紧的关闭着。 门窗上还用油纸给封闭了起来。 以至于外面的风不会吹进屋子里面。 屋子的四周,更是升腾着好几个炭火盆,炭火的光摇曳着,让着屋子里的温度比夏日都不差。 老者身上没有穿着衣服。 只有关键部位用薄薄的纱盖上了。 而在老者的身边,躺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 姑娘也是不着寸缕。 就那么赤/裸的躺在老者的身边。 这倒不是在做什么下/流的事情,而是老者的一种养生延年的法子。 老者是郑家的家主。 郑有伦。 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做了几十年了。 今年更是有七十岁高龄。 在整个大魏朝,都是算得上是高寿了。 郑有伦年轻的时候遭受过大病,差点儿一命呜呼,是一个老道士救了他的性命。 并且给了郑有伦一副延年益寿的秘方。 这秘方,便是用十几岁的处子身上的精气来弥补他自身的精气。 这几十年里。 郑有伦仗着郑家在江州的地位,每个三五年,便是会娶几个少女,然后借着老道士给自己的秘法而延年益寿。 这也使得他能够活到现在。 不过。 那些个少女,则是都已经油尽灯枯。 命好一些的,侥幸活了下来,但也是一身伤病,再也没有了生气。 命不好的,直接便是死在了郑家里面。 连尸骨都不知道被埋在了什么地方。 “老爷,大公子来了。” 郑有伦正闭目养神的时候,这门外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声音。 声音里带着nongnong的恭敬。 “让他在外面候着。” 郑有伦头也没有抬,眼睛也没有睁开,淡淡的说道。 他每次做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不会让任何人打扰。 哪怕是再重要的事情,也得等自己结束。 “是!” 外面的人应了一声,便下去了。 郑有伦这里,又是持续了大概半个时辰。 两个女子的脸色明显变的有些蜡黄,眼圈也是有些微微发黑,眼睛里满是疲倦。 而这年迈苍苍的郑有伦。 则是脸上浮现出了nongnong的红晕,睁开眼睛,眸子里也是浮现出了一丝精光。 他从卧榻上站了起来。 然后有两个侍女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帮他拆掉了手臂上的两根细细的管子。 管子的另外一头,则是插在了那两个少女的身上。 两个少女似乎非常的疲惫。 被拔掉了管子,硬撑着身子,才从卧榻上爬了下来,跪在了地上。 郑有伦也没有理会。 任由下人帮自己穿好了衣服,然后推开屋门,走了出去。 他穿过了庭院,绕过走廊。 来到了这前面的一处议事厅。 他的大儿子,郑新立,正在厅堂里等着他。 郑新立如今也已经有五十多岁了。 他同样用郑有伦的延年益寿的办法,让自己看起来年轻许多,也就三十来岁的样子。 再加上他修炼武艺,这精气神儿更是不一般。 有种龙精胡猛的感觉。 去年的时候。 又是给郑家添了三个儿子。 这都快成了江州城的传奇了。 “有什么事?” 郑有伦走进了厅堂,一边接过了郑新立送过来的茶水,一边问道。 一般情况下,郑有伦在后面养精蓄锐的时候,郑新立不会过来打扰的。 而一旦后者过来的。 便是大事。 是郑新立决定不了的大事。 所以,郑有伦一进门,便是直接问道。 “出大事了。” 郑新立连忙是弓着身子,凑到了郑有伦的面前,眼睛里闪烁着凝重,还有一丝担忧,说道, “我刚刚得到消息,东厂的人离开了通州,正在来咱们江州。” “好像要有大动作。” “东厂?” 郑有伦手里的茶刚刚喝掉了一半,这眉头顿时皱了起来,那布满了皱纹的脸庞上,也是浮现出了nongnong的凝重。 如今,这大魏朝是谁说了算,整个天下都是心知肚明的。 东厂督主,陆行舟。 前些日子,东厂在关陇,把卢家,把玄机阁,都是给搅动了个天翻地覆。 整个关陇,整个属地,都被翻了个底儿朝天。 后来,东厂又是趁着三皇子谋反的机会,把长安城也犁了一遍。 更是把西厂给硬生生的抹除了。 可见。 这东厂来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得遭殃。 如今东厂要来江州,做为这个在江州坐镇了多年的家族,郑家,他心里的担心,比任何人都浓郁,脸上的皱纹,都是瞬间挤压在了一起。 “他们具体做什么?知道吗?是要针对咱们郑家吗?” 郑有伦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目光闪烁。 “目前还不清楚。” 郑新立摇了摇头,语气之中带着凝重,说道, “但肯定是来者不善。” “父亲您想啊,东厂这两年,但凡是去过的地方,就没有好日子,那太监如今盯上了咱们江州,能是好心?” “指不定就是要来咱们捞油水的。” 郑有伦侧着脑袋,思量了稍许,有些不太确定地叹了口气,道, “这太监如果真的是来捞油水的,咱们倒是还可以应付,大不了就拿银子填饱他,只要留着这家业,多少银子都能重新挣回来。” “但我怕的是,他来这江州城洗牌……” 郑有伦虽然一直都呆在江州,并没有离开过半步,但却对大魏朝的形势颇有了解。 关陇,蜀地,长安等等。 东厂一直都是在重新洗牌。 把原有的力量打散,然后再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力量。 怕是到江州,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他真的要洗牌,咱们怎么办?” 郑新立眸子里闪过了一丝阴森,问道。 按照东厂以往的做法,一旦要洗牌,整个郑家,都有可能被连根拔起。 哪怕郑家根系繁多,能够报留一些底蕴,但最终,也必然会元气大伤。 多少年以后。 迟早会被新的力量所取代。 郑家作威作福这么多年,可是不想再落魄。 “倒也不是无计可施。” “太监要洗牌,无非是想建立自己的力量,让人们都听话。” 郑有伦眉头紧皱,又是思量了稍许,然后低声说道, “咱们只要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完全听话,应该能够入了这太监的法眼的。” “只要他觉的咱们可信,可用,应该就会留住郑家。” “毕竟,重新建立一股力量,比用原来的力量肯定更加的快速,节省时间,也更方便。” 顿了一下,郑有伦又是道, “这样,你去准备一下。” “让那蒙古人巴尔思,和咱们联手演一出通敌卖国的好戏。” “咱们把这江州府的知府大人,献给太监。” “以表忠心。” “先给太监个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