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金蛇郎君,长平公主
楚靖见袁承志此刻呆愣的表情,对其心思也能知道个大概。 笑了笑道:“你放心! 你的事我自不是事无巨细的都清楚,没你想的那么玄乎。 哈哈…… 不过你也算金蛇郎君的传人了,他的遗命确是得有所考虑。 这样,十万两确实太多。 楚某做主到时候留出一万两来,也足够她衣食无忧了! 你意下如何?” 说着看了一眼温青青,见其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正目不转睛盯着自己。 那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含义很是复杂,楚靖不觉也没收回目光。 见其眼神中好像有喜欢、有惧怕反正不一而足,那双眸子好似真的会说话似的。 以楚靖内功修为之深厚,双目神光迸射,可说是目炬如电,如刀似剑,一般人哪敢和他对视。 可这温青青也不知怎的,看到楚靖眼神扫来,竟自不避,只是盯着对方。 这一下倒让楚靖有些不知所措了。 真如一口咬了个刺猬! 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饶是楚靖武功之高,举世无敌! 可遇见温青青这一眼也被逼退了。 他刚才只是和袁承志二人说到金蛇郎君,随意扫了一眼温青青,毕竟其是金蛇郎君夏雪宜的女儿吗! 可谁知这温青青就这么看着自己,也不知看了多久了。 要知道以他如今这等武学修为,五官何等灵敏,被人盯住看。 又岂能没有反应,这可真是怪事! 殊不知任他楚靖五感再灵敏! 可温青青那眼神意味深长,且其心里压根对他没有任何恶意。 虽是盯着他,可自己心里也在思如走马,神思外驰。 楚靖能有感应那才是怪事。 袁承志自是对二人的眼神互动没有察觉,只是点了点头。 拱手道:“楚兄武功之高!并世无二! 你这等人物说话自是千金一诺! 承志岂敢不信!” 说着就将那张纸递给了楚靖。 楚靖见这纸上写着“重宝之图”四字,旁边画了一幅地图,又有许多记号。 图后写着两行字:“得宝之人,真乃我知己也。务请赴浙江衢州静岩,寻访女子温仪,赠以黄金十万两。” 笺末还有两行小字:“此时纵聚天下珍宝,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财宝而轻别离,愚之极矣,悔甚,恨甚!” 小字之下,斑斑点点,沾有不少泪痕! 楚靖不由心想:“这金蛇郎君也是一代武林怪杰! 文武双全,举世罕见! 因此女子,一生尽废! 没想到直到死的那一刻,还在记挂此女! 情之一字,当真不可言说!” 想着也是叹了一声,道:“唉……温柔乡即英雄冢! 倒也全非并无道理啊!” 袁承志听了这话,见其神色很是唏嘘,只觉楚靖好似知道金蛇郎君的事,遂问道:“怎么?这位前辈之事楚兄你也知道?” 楚靖见袁承志那副充满求知欲的表情! 不由哑然失笑,说道:“怎么?这你也有兴趣?” 袁承志挠了挠头道:“不瞒楚兄! 我对这位前辈很是神往,但我师父说他不是正道中人! 更是不让我习练他的武功。 可我练了以后,也没觉得哪里邪了。 对其遭遇更是好奇,只是不知该问何人才能知晓! 所以……” 楚靖见袁承志如此神态,不由仰天大笑几声:“哈哈……你啊你! 说实话,你那师父,心很大的,你要不是袁崇焕的儿子。 嘿……他是否还会收你为徒,倾心培养你! 也是犹未可知啊! 算了这些暂且不提了。 不过你记住一句话! 你师父说的未必就是真的,也未必都是对的! 这就够了! 你想听金蛇郎君的事,我自然可以讲给你听。 可我如今就要去衢州,今日在这有些耽搁了。 你呢? 不去到处查探一番? 看看我对你所说之事。 是真是假?” “哈哈……自是要去! 不过听你讲讲这位金蛇前辈之事,也耽误不了多久啊!” “楚兄!你是要去衢州吗?那地方我熟!” 温青青一听楚靖要去衢州那是当真高兴,立马跳了出来。 楚靖自然知道温青青对衢州很熟了,毕竟她家就在衢州静岩吗。 可见这丫头这样,想着这会要说金蛇郎君之事,所以也不曾拒绝。 三人上了一艘船,就向衢州方向而去。 在船上楚靖自然是将金蛇郎君的事基本原原本本对二人说了一遍。 其童年如何遭遇不幸,长大后武有所成。 为家人报仇时,又因为喜欢上了仇家的女儿。 遂放弃继续复仇后,结果又中了那女儿家人暗算,害得自己四肢尽废,客死异地。 只是楚靖没有明说那家人是谁。 就这听的袁承志和温青青也是不胜唏嘘。 袁承志听的很是义愤填膺,就要去杀了那家人为他的授业前辈报仇。 而温青青基本也是一样。 楚靖却是没有再说。 因为他们就是知道真相,所做出的选择,会是如何? 原小说中就有了答案。 最终都只是个嘴炮罢了! 这事还是交给自己来办吧,也省的他们为难。 袁承志见楚靖不愿多说,也不在多问,半路就下船而去了。 这次他要明明白白了解父亲还有闯王是个什么人。 却也不能由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楚靖自然没有阻拦。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那副普天下人人都想坐的椅子上坐着一人。 这人身穿黄袍、头戴黑缎软帽,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面目很是清秀,可两鬓已然有着些许斑白。 要说这白发不该出现在这个年纪的人身上,显得很是不称。 忽听一声“父皇”,这声音柔和清脆动听至极。 就见一女子进了这乾清宫,此女子明艳无铸,服饰华贵。 左耳上戴着一粒拇指大的珍珠饰品,衣襟上镶着一颗大红宝石,闪闪生光。 十六七岁年纪,神态天真,双颊晕红,肤色白腻,凤目潋滟,灿然晶亮,容色清丽,气度高雅。 当真比画儿里摘下来的人还要好看。 真好似明珠美玉也不能掩盖其绝代风华。 年纪虽幼,这等品貌当真是俊极无俦。 “父皇……您还在看题本吗? 您该歇歇了?” 说着就迎向了这龙椅上的男人。 “是九儿啊……你回来了啊? 这次就先不要走了,在宫里多住些日子,你母后也想你想的紧了。” “那父皇您呢?想不想我啊?” “哈哈……那自然是想的! 你先起来,等父皇看完这副题本我们一起去你母后宫中,再一起用膳。” “好吧……” 不错,这男人就是大明王朝当今圣上,崇祯皇帝朱由检了。 女子自然就是长平公主朱媺娖,小名阿九了。 “父皇…… 过几天我还要去找师父。 我每次回来,您都因为政务不眠不休。 阿九心里很是心疼,我要在江湖中搜罗可用之才,好能为父皇分忧。” “九儿,总算是长大了,知道心疼父皇了,哈哈……好…… 不过你有这份心,父皇就已经很高兴了。 至于那些江湖草莽之辈,尽会好勇斗狠,哪里会有什么人才。” “父皇!这可难说哦。 也说不定就有什么济世大才,流落江湖,或者隐居避世呢。 总之啊……阿九混江湖可不是白混的! 父皇你等着看吧。” “好好好……我的九儿一定行…… 父皇相信你……” 崇祯这话显然是在哄女儿玩。 心里如何想,瞒不了他,更瞒不了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