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伙伴相逢 买书赠友
书迷正在阅读:八零福气俏农媳、七绝乱、我在基金会三十年、渡劫失败的我只好去蹭饭、奇观误国秦二世、重生之我真的只想当暖男、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无良世子也能行、带着行李穿越了、开局十连抽,召唤诸天神魔
三人进到镇里,在中间位置找了家如意客栈,名字取得很好,三人也希望能不虚此行。 只是住宿,一间房一天一文钱,吃饭另算。 一个大人两个小孩,就定了一间房,很爽快的预交十文钱,客栈伙计搭拉着毛巾提着茶水领他们上楼,交代了注意事项,给了钥匙,伙计倒了茶水退了出去,几人关好门,商量起来。 “现在天色已晚,我们今晚先休息,明早我打算先在镇上打探下消息,看看镇上官家对村子里灾情是个什么态度,你如今一身本事,明天要不就带着狗蛋到处转转?” “我们听师父安排就是。” 长盛想着要是自己去打探的话,用点手段肯定更快打探到消息,只是师父这么安排,他倒也正好去看看二林子,两三个月没见,三人记事以来还没分开这么长时间,怪想的,那就如此安排吧。 在天武国,官方教育机构,在村镇一级是学塾,郡县一级是书院,京城一级是学府,京城地位最高的求学之地叫做太学院,是天武国最高学府,而同样后缀称谓的官方教育机构,山村学塾低镇上学塾半级,以此类推。 其他地方或者民间求学机构不论名字多好听,级别自动比同级官方教育机构矮半级,皆有朝廷官府安排的督学官监督引导其教育教学活动。 临江学塾的位置很好打探,过了白水江大桥沿路直走,位于从村里来时隔江相望的镇口对岸。 建筑高大,看着建筑去就对了。 安稳村是个大村,但是村里的物资和人流都差镇上很远。 狗蛋和长盛一边看着那些担货郎在长街叫卖,又看着街边摆摊的固定商铺吆喝招客,街边的楼上站了很多好看的jiejie;各种吃食玩具让两人心动不已,长盛倒是控制得住心里的购买欲望,狗蛋直接吃了这样买那样,满嘴流油,只恨自己手脚不够用。 在一个书馆摊位前,长盛仔细看了一本《学识启蒙》,还很新,内容并无错缺。 看店的主家倒也不市侩,放下手里的书温和笑问道:“小少爷,买书么?” “嗯,我先看啊,没有问题就买。” “不会有错的,我家在临江卖书百多年了,有口皆碑,你尽管看,要买的挑出来一并付钱就好。” 说罢捧着书继续安静的看了起来,任由长盛翻看其他的书,也不催促。 长盛如今第一次见这么多书,只觉得翻看哪一本都比较新奇难舍,只是兜里的钱还有其他用处,不然自己今天要好好挑选几本。 看了两炷香,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看了半天没买,会耽误店家做生意的吧,有些不好意思了。 “店家,这本《学识启蒙》怎么卖?” “哦?我看小少爷年纪,进了学塾的吧?学塾有教授这本书,你买了不划算,还贵。” “我买来给我弟弟看的,不碍事。” 店家打量长盛和狗蛋一眼说道:“对对对,爱书就是好事,一百零八文钱,小少爷可带了这么多钱?” 狗蛋只觉得这是生抢啊,就这本书?一百文?我的乖乖,够我吃好多好吃的了。 讲了讲价,以一百文的价格买了下来。 打算等下送给二林子。 在这些偏远山村,像这种能系统性启蒙学识的书籍卖得很贵,买的人也不多,比大城里要贵二十多文。 二林子到镇上读书,寄居在姐夫家,听说他姐夫家对他jiejie不错,媳妇儿是媳妇儿,小舅子是小舅子,也不大可能掏钱给他买这种书,再说以二林的脾气,也不可能会要,就来读书,都已经很给jiejie添麻烦。 二林性格阴鸷凶狠,又机灵,不认同的人他不会半句言语,认识的人也只会正常交流,只有跟自己和狗蛋,才会孩子心性争强好胜,不知道他这几个月过得好不好。 “狗蛋,不看了,我们先去看看二林。” 二人不快不慢走到临江学府大门,看门的几个佩刀汉问明二人不是学塾学子后一脸严肃拒绝了,不给进。 并非针对二人,而是一切与学校无关的人都不给进。 天武国皇帝从善如流,文武并重,对基层将领选拔和读书种子培养都很看重;且镇一级的学塾,里面小有四五岁稚童,大有十三四岁的少女少年,为了保持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有序不受外界打扰,闲杂人等不准进学塾,村里没有学塾,长盛并不知道这个规矩。 受娘亲从小给他灌输读书至高的思想影响,长盛肃然站在校门口,神色认真恭敬,眼里也有热烈的向往。 身边的狗蛋一边从兜里掏出零食吃着,一边东张西望,这学校规矩那么严,要是我得无聊死。 站了一会儿,看门守卫看到长盛拿着一本书,神色恭谨,好感大生,开了点门,给他们递了两个凳子出来。 “喏,坐一会儿吧,要到中午才散课休息。” “谢谢叔叔。” “你们来学塾干什么?” “来看望朋友,送他一本书。” “就你手里这本?放这儿吧,登记好他学班姓名,我们会给他送去。” “谢谢大叔,我也不知道他在哪个学班,等他出来我给他。” “你这是什么书?” “《学识启蒙》。” “哦,给我看看行不?”汉子说着一脸期盼。 长盛也没多想,便递给他。 汉子小心翼翼的看着封面,用手摩挲着书本边角,翻来看去,并没敢翻开书页,眼神热切。 “哎哟,你们看看好像真是这本书,我娃儿就想要这本,唉,老子怎么买得起嘛。” “哎,我家那两姐弟也想要,真买不起啊。” “以我们的薪俸除开生活开销要凑两三年吧?” 几位汉子都擦了擦手拿在手里过了过手看了看,恋恋不舍地递还给长盛。 “不行,我今年怎么也要凑钱给那小崽儿买一本,看着这本书我都想进学塾了!” “你那把年纪进学塾,老脸不臊得慌?” “你们懂啥,学文识字有啥丢人的?要是现在你就会读几篇文章你愿意不?” “也是,我们这辈人没希望了,努力挣钱把希望留给下一代吧。” 也许孩子们在懵懂的年纪不会真的懂,爹娘为什么会一直对他们耳提面命好好读书?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辛苦? 长盛对这几个淳朴的汉子肃然起敬,忠于职守,不起贪心。 经过这个小插曲,里面的汉子又给他们递了个高凳子出来,上面放着茶水。 一般县级到以下的学塾都分为稚童班(四五六岁)、学龄班(七八九岁)、晋级班(十、十一、十二岁)、适用班(十二岁以上),分为文武课。 要想考取功名,为国出力,就要到郡城一级或者更高级别的学府的经世班(十四岁以上)求学,通过皇宫里举行殿前考试,获得朱笔御批名次的人就会被朝廷录用,吏部依据名次安排一应官职,鱼跃龙门,光宗耀祖。 等到中午,最先欢快跑出学塾大门的是稚童班,长盛看到二林跟着在后面出来,阴着脸。 长盛拉了拉狗蛋:“狗蛋,二林心情不好,等下你不要刺激他。” 狗蛋一脸不解。 学子进学塾并不是按年纪分班,而是根据受教育经历和学识程度,一个班里,年纪并不是唯一标准。 走来的二林看到长盛和狗蛋,阴霾的脸立马布满笑意跑了过来。 “长盛,狗蛋!你们怎么来了?” 狗蛋:“来看看我们的小夫子大人咯。” “我们到镇上办事,来看看你。” “嗨,别说了,夫子说我没读过书,把我安排在一堆鼻涕虫里,我都郁闷死了。” 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二人到来确实让他心情大好。 长盛这才放下心来。 “没有本大爷压着你,成为孩子王感觉怎么样?” “放屁,小爷会和他们玩?” “哈哈,我是大爷,你是小爷,自己说的,以后就是长盛老大我排第二你第三,嗯就这么定了,哎呀,今儿还有这收获,本大爷满足啦,满足啦。”狗蛋说完挥挥手一脸满足的样子。 二林看得想打人。 “我过几天就参加考试,考过了我就升入学龄班,然后是不断升级,不出五年我肯定考取功名,看你狗熊得意什么。” “读书有啥用,你打不过我,略略略······” “到时候你就知道。” 长盛把书递给二林,二林接过书没说话。 二林要想快速摆脱鼻涕虫班哪儿有他说的那么容易,他识字学儿歌倒是飞快,奈何先生要慢慢教,要顾及整体进学速度,他也只能等着,又没钱买书,长盛这本书帮他大忙。 他可以自己先看看,不懂就问先生,到时候考试就很容易。 狗蛋一脸嘚瑟:“今天三位大爷好不容易相聚,我们要不要像大人们一样下馆子搓一顿?” “你有几个钱?” “不多,吃顿饭还是够的!” 村里出事二林他爹只叫他暂时别回去,啥事也没说,他不知道狗蛋可是腰缠近百文的阔爷。 三人到了镇上,二林去对jiejie说了声长盛他们来了,今天中午在外面吃,几人就找了馆子尽量装作大人的样子坐着淡定的等着小厮来询问。 等了会儿只见其他来吃饭的人小厮都殷勤问候,就自己这桌没人管。 长盛皱皱眉就打算叫来小二,狗蛋瞟了眼墙上的菜单往桌子上一拍:“小二哥,竹笋炒rou,蒜香茄子,再来个排骨汤,上快点,我们都等好久了。” “我说你们几个,别捣乱,回家吃去!” “我们来吃饭,什么叫捣乱,大爷可不爱听。” “哎我说······” 小二看到狗蛋把钱丢桌子上,顿时卡住,谁家的下屁孩儿啊,居然下馆子装大爷,在家吃饭不行吗?非要出来浪费,想归想,手脚麻利地往后厨报菜名去了。 虽然是在镇上,但是就两三个小儿下馆子是真稀奇。 二林见小二忙活去了,低头问到:“长盛,家里出了啥事,我爹叫我别回去呢?” “遭灾了,后来大师兄他们出了点事,不过已经没事了,安心读你的书。” “长盛哥你就跟他实说吧,他该知道!”然后狗蛋就把村里的事统统倒给了二林。 二林听后沉缓说道:“等我读书有成,定要扫清白水县狗官!” 三人并没注意到旁边有个吃饭的汉子在听他们说话。 见饭菜上桌,三人飞快的吃了起来,花钱了钱的,好像是比家里炒的要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