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封无可封
,大宋第一匠户 张载十多年后才考中进士,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四人合称北宋五子,成了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程颐和程颢更是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林近虽不反对程朱理学,但是也不喜欢太过于禁锢思想,如果有机会他肯定要给他们提点意见。 林近客气道:“先坐吧!” 张载拘谨了坐了下来。 林近问道:“是不是很好奇我为什么说的话与范公相反?” 张载点头道:“是!” 林近老神在在的道:“你要明白条条大路通洛阳,重要的是要做自己喜好的事,这样更能事半功倍。” 张载问道:“经略使是觉得学生更适合学习兵事?” 林近自然不会直接说他适合学兵法,但是张载自己一开始肯定是想要习兵法的。 “重要的是你喜欢学什么!” 张载沉默片刻后道:“学生本要学兵事,听了范公建议才努力读书科举。”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是......是经略使那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林近心道惭愧啊!就凭咱抄了人家的立世恒言也要帮他一把! “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都太过遥远,你我只说这与生民立命。” “还请经略使赐教!” 林近黯然一笑,“我从没有考过科举,算不算为生民立过命了?” “经略使只用了一年多时间便力挽狂澜将西夏灭国自然是算的。” “所以我劝你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读这些经书上了。” “那我要学什么?” 林近笑道:“兵法、律法、农学等专精其一便可。” “可是朝廷取仕......” “今年你参加秋闱了吗?” “侥幸得过。” 林近道:“科举自上次起就已经变了,你秋闱虽过了,省试却不一定过得了。” “学生也有所耳闻。” “你不启程去京城赶考吗?” 张载回道:“学生正准备动身。” 林近邀请道:“明日和我一起上路如何?” “学生求之不得。” “那我就不留你了,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你来镇子口寻我。” 张载起身道:“那学生先告辞了。” 张载道别后便回了家,将明天启程赴京的事情告诉了他母亲。 张母激动的道:“那可是大英雄啊!载儿你这遇到贵人了。” “是啊!他很年轻,为人很随和。” 此时一个年轻的女子走出了屋门,“娘和夫君在说谁?” 张载道:“将西夏灭国的那个!” 女子捂着小嘴,震惊无比。 “傻儿媳还不快去给载儿收拾行李,明日他就随那位大官人进京。” 女子高兴的道:“我这就去。” 张母道:“为娘还年轻,戬儿也长大了,要不你将媳妇也带上” “娘,儿子是去科举带媳妇去做什么!让她留下照顾你和弟弟。” 张母叹道:“随便你吧!” 翌日一早。 张载便被家人送到了镇子口。 林近跟张载的家人一一见过话,却发现张载的弟弟张戬的谈吐虽不如张载那般老成,但是更像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张载的弟弟应该也是考中了进士的吧! 林近问道:“你有没有在读书?” 张载夸道:“弟弟酷爱读书又不喜科举,他说,不喜为雕虫之辞以从科举。” 林近笑了笑,“好巧!我也不喜欢科举。” 张戬此时年仅十五岁,还是有些腼腆,“真的?” 林近道:“我至今连个进士都不是,不喜为雕虫之辞以从科举,这句话得写个牌子挂在书院门口。” 张戬惊讶道:“这.....这样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 张载道:“经略使,我弟弟只是随口一说。” 林近问道:“让你弟弟跟我们一起进京如何?” 张母闻言急忙道:“好!好!” “经略使,我弟弟他?” “我最喜好不喜欢科举的人才。”林近扭头朝马原道:“去牵两匹马来。” 马原随即去牵了两匹马来。 张戬道:“我不会骑马,而且行李也没收拾。” “不用行李,等会儿,我让人教你骑马!” 如此只在横渠住了一晚林近就把张载张戬两个进士苗子给带走了,给张家只剩下了两个女人。 张戬不会骑马,队伍的行程也就慢了下来。 一天时间不过走了几十里路,天黑前在五郡城里的驿站住了下来。 段小妹依偎在林近怀里道:“夫君将人家的两个儿子都拐走了,也太坏了。” “这两兄弟都是人才!机不可失。” “奴家只是觉得有些不妥。” 林近思忖了一下道:“要不你带些人回去,将张家的女人带到汴梁城去?” 段小妹有些无语,“奴家才不要,你派卫忠他们去。” 林近摇头道:“他们去张载的母亲如何肯跟着来。” “好吧!” “还要多谢小妹提醒我。” 林近说完便翻身将她压在了身下饱饱的喂了一次。 第二日一早段小妹便带着五十名护卫返回横渠镇接张载的母亲和妻子了。 林近想改造儒家但是他又很懒,张载无疑是个很好的人选,张戬的性格更适合学一门专业学科,很有可能将其发扬光大。 半个月后林近一行人才到了洛阳。 门口接他的人不可谓不多,权势不可谓不大,晏殊、韩琦、夏竦、欧阳修、富弼、张茂实、李用和、许凌等,这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朝中的宰相来了一半还多,这也侧面说明了,林近此时在朝中的声望已经非常高了。 林近的目光先是落在了许凌身上,对着他点了点头。 许凌也是点头回应了一下。 林近这才一拱手道: “多谢诸位宰辅、同僚相迎!” “老师,最近家中有没有新添师弟?” 欧阳修老脸一红,气道:“学会打趣老师了!” “弟子只是打听一下,等会好准备礼物。”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欧阳修这几年儿子没少添,已经三个了,好像薛氏肚子里又有了。 林近又故作震惊的道:“舅舅,你被放回来了?” 富弼道:“臭小子,我和张尚书差点没被耶律宗真砍了头。” “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 韩琦道:“致远少年有为,可是为我大宋解决了心腹大患啊!” 林近拱手道:“多谢韩枢密过奖了!” 夏竦道:“还要对亏你帮我们抓到了张元这个逆贼。” 林近又拱手道:“夏相客气了,我也是为兄长报仇,可惜让李元昊给跑了。” 夏竦现在和贾昌朝一样都是参知政事,位列副宰辅。 夏竦又道:“李元昊去辽国无异于狼入虎口,他活不久。” 林近不置可否,如今大宋可以说占据了上风,李元昊和耶律宗真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不会反目成仇的。 “夏相说的是!” 张茂则清了清嗓子道:“官家已经在宫里等候多时了,诸位叙完旧便放林经略使进城吧!” “请!” “请!” 林近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今天这个风头是必须得出了。 洛阳城里的百姓已经在夹道欢迎了,他想不出这趟风头都难。 林近转身吩咐慕容云浅带着没移真珍和张载兄弟俩去找处客栈住下,然后随着众人进了洛阳城。 张载兄弟虽觉得不合适又不好意思拒绝林近的热情只能跟着去住下了。 朝中的大臣们都是骑着马跟在后面,此时林近骑着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真的是将风头出尽了。 此时街道两旁的人群都议论起来了。 有人嚷嚷道:“快看!快看!” “来了!来了!” “这是我大宋的英雄啊!” “两年不到灭了西夏啊!” “林致远,是我们大宋的麒麟儿啊!” 街上的大宋子民齐声喊道: “林致远麒麟儿!” “林致远麒麟儿!” 楼上一个小娘子趴在窗口抹了抹口水道:“真帅啊!” 林近所过之地,落了一地的香囊,都是楼上的小娘子们丢下来的。 香囊砸在林近身上,让他心中疼痛不已,没有机会消受了啊! 洛阳皇宫御书房。 “臣林致远参见官家。” 赵祯笑道:“致远免礼,朕听闻你遇刺担心不已啊!现在可好些了?” 林近回道:“谢官家厚爱,臣无甚大碍,只是还要休养一阵子。” 赵祯点了点头,“现在李元昊逃到辽国与耶律宗真狼狈为jian,你要尽快将伤势养好为朕分忧才是。” “臣遵旨。” “此次灭西夏你当记首功,朕已经让宰辅们商议此次论功行赏的事。” “臣谢过官家。” “听说你在洛阳还没有宅子,朕便送你一处宅子吧!” 赵祯说完,张茂则便递给了林近一张房契。 林近心道,是真送啊!连房契都给了,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多谢官家,臣正好缺这么处宅子。” 赵祯哈哈笑道:“如此最好!” 两人一直寒暄了半个时辰,直到中午赵祯又命人摆下接风宴,将朝中几位宰辅叫了来一起吃过午饭才放林近出宫。 林近出了宫只是轻轻笑了笑,赵祯的意思他又怎么听不明白呢! 自己的功劳太大了,才二十岁不到再进封就是二品官了,已经是封无可封了。 赵祯抹不开面子问自己,肯定会让别人问,最好让自己提出条件,只要不太过分朝廷肯定会答应。 会派谁来问呢?林近能猜到的人无非就是欧阳修、富弼和晏殊。 所以他直接来了欧阳修府上,一进门便看到欧阳倩带着几个弟弟在院子里玩。 林近笑道:“师姐越来越漂亮了。” 欧阳倩自然是知道林近回来了,所以她才带着弟弟来门口玩,就是等林近来拜访他老师呢! 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刚一见面林近就出言调戏,她嗔道:“你找打!” 林近呵呵笑着走上前,掏出几枚玉佩,“一人一个,这是师兄给你们带的礼物。” 欧阳发此时四岁了已经懂的事了,“谢谢师兄!” 林近揉了揉他的脑袋道:“不客气!” 说话间他又递给欧阳倩一枚道:“师姐也有,可不可以不打了?” 欧阳倩无语的伸手接过玉佩,“父亲在书房等你呢!” 林近将刚刚递玉佩的手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真香!” 欧阳倩被气的心肝乱颤,握住那枚玉佩的手已经无处存放了。 “我先去见见老师!” 林近说完便去了欧阳修的书房。 欧阳发问道:“jiejie,你的手真香吗?我天天牵着怎么闻不到?” 欧阳倩一皱眉,“玉佩拿来jiejie帮你们保存,小小年纪的不学好。” 可怜欧阳家三个小奶娃,手里的玉佩还没捂热乎就被jiejie收走了。 欧阳修正在书房门口等着林近来,“致远进去坐吧!” “多谢老师。” 两人进了书房坐下,林近熟练的将茶倒好,“老师,您看我这次的功劳是不是太大了?” “是有点大,朝中都为怎么封赏你发愁呢!” 林近懊悔道:“我应该犯点不大不小的错才对。” 欧阳修摇头道:“小错无用大错反而不美了。” “本来想着屠几座城的,后来没忍心。” “可是王尧臣回信来说兴庆府里无男丁了,他正跟朝廷要人呢!” 林近笑道:“还是有几个的。” 欧阳修又问道:“如此说来西夏真没多少人了?” 林近点头道:“李元昊将十五岁以上的都拉到战场上了,十不存一吧!女人还是有很多的。” 欧阳摇头,“西夏两百多万,你才杀了多少?” “歼灭士卒应该有四五十万,因战乱而死的平民应该也有几十万。” 欧阳修震惊道:“去了一半?” 林近解释道:“五十万士卒都是男丁!所以西夏男人基本上是死绝了,剩下的用律法限制其通婚,不出两代人就彻底成为汉人了。” 欧阳修点头,“这倒是个好办法!” “那改日老师就向官家提此建议吧!” “对于你的封赏......” 林近叹气道:“我已经没办法再进封了,其实功劳我可以不要。” “不给你封赏朝廷的颜面还要不要了?封赏必须要,而且还必须要的无理。” 林近笑道:“不如让我多娶几个妻子吧!” “这......你妻子太多了。” 林近无奈的道:“可我别的什么都不缺!” 欧阳修想了想无奈的点头道:“你这也算自污名声,即使是官家也不敢立两个皇后,你四个妻子了还想要增加,这是非常无礼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