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东方公司 第1节 保险和捐助
书迷正在阅读:灾厄岛:无尽试炼、怪谈降临、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女神的贴身保镖、只做逍遥仙、从虚幻到真实的创世之旅、斗破: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在太平间当保安的日子、我能看到恶意值
东方公司·保险和捐助 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京师 月初,北直隶南部,山东、河南北部再次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流民潮又一次形成,此时北直隶下面个州府早已无法在接纳赈济灾民,数万流民只得再次向京师汇集。 阜成门外的安置院已经扩大近三倍,容纳了近两万则灾民,好在保安局安置的办法已经形成惯例,好些之前没有离京的流民也都能投入到救济工作中,整体上来看还算是有序。 但问题也是来了,任谁也没有想到今年又发生了旱灾,好多去年或是年初就来在京师的流民本就没有能够返乡恢复生产,如今又新添了这么多张嘴,就直接使得原本保安局的安置计划出现了巨大的漏洞,那便是现如今再也找不到可以用作以工代赈的工程了。即便是有,朝廷和京师各个衙门也是拿不出钱了,于是如何能够喂饱京师周边这数万多张嘴变成了朝廷的头等大事。 朱由梼这边也没有轻松多少,虽然在四月初顺天府接手了保安局在京师内及阜成门外的安置院,按照保安局的章程安置、以工代赈,可流民潮的再次形成,弄得顺天府以下各个衙门都是没有办法了,原本始终躲在后台的顺天府尹吴维东也只得赤膊上阵,见天的到保安总局点卯,一副你淮安王不给出个可行的主意,咱就跟你耗到底的架势了。 朱由梼能有什么办法啊!之前顺天府惹出来的事端,他现在还在给擦屁股,哪还有心情再管流民的闲事。可吴维东和张胡清两人那股黏糊劲也确实弄得朱由梼没办法,打不得骂不得,那见天六目相对、大眼瞪小眼也不是办法啊!这两头老帮菜可绝对没有刘飒那大长腿养眼啊! 实在是没招的朱由梼也只得开始认真思慕起办法来了,于是咱们这位淮安王又将目光集中在了已经由保安局接手的各坊了,形势比人强,也只得用那个杀招了,虽说早了点,但试试看呗,总比天天瞪着那两头老帮菜强。 到了五月底,保安局专校先后有两期共九百四十五名学员毕业,被分配入保安局,保安总局也随之进行重组,取消了原本按序排号的编制方法,根据驻地先后成立咸宜坊、金城坊、阜财坊、大小时雍坊、鸣玉坊、发祥坊、日中坊八个中队各管一坊。 积庆坊和安富坊内官衙、府库占据了大部分,剩下居住的也都是勋贵官员,两坊居住人口加一块才勉强和小时雍坊相当,朱由梼便也不理两坊官佐勋贵的反对,将两坊管理合并在一起,成立庆富中队管辖。朝天宫西坊、河漕西坊也是类似,便也何在一处,成立朝天宫中队。 到了日忠坊,可就不太好弄了,日忠坊一半的地方被积水潭和什刹海占了,剩下的地方居民也不多,本来想归到发祥坊或是日中坊中队去,可是这个坊地方还真不小,归到哪个中队都管不过来,后来没办法只好又和顺天府协调,将其直辖的金台坊也接手过来,成立什刹海中队管辖。 到这,一二三期学员就全部都安排完了,一个多余的都没有,于是宛平县辖内的南城五坊也只得缓一缓再进驻了。 基本算是控制了内城各坊,那么下面赈济流民的任务自然也就需要这里面的居民出点血了,理清思路后,朱由梼便与吴维东和张胡清密议起来。 没想到这主意说出来,吴维东和张胡清竟然很是赞赏朱由梼的足智多谋,立马拍胸脯保证顺天府全力配合,并承诺解决户部,弄得朱由梼很是错愕,不过看在这两位老大人为了赈济流民能够如此作为,朱由梼也很是欣慰,且不管之前二人多么的利欲熏心、尸餐素位,但现如今的他们身上都散发着耀眼的光。 吴维东和张胡清还真就没诓骗朱由梼,二人次日便分头行动,吴维东立马到户部游说,张胡清则是紧急视察顺天府所属京师各仓,那利索劲怎么也看不出二人已是知天命的岁数了。 万历四十五年六月初八,经户部批准、顺天府以所属京师各仓储备作保,皇明保安总局在辖内推出“财产保险”,面向辖内各商户、民户发售。 这时一众商户纷纷恍然,心中腹诽,如今才算是看清楚了保安局的真面目,什么狗屁的核定纳税,你们看看,这才几个月啊,狐狸尾巴就漏出来了吧!什么狗屁的保险,这还不是和以前各个衙门的陋规常例一个意思嘛!什么自愿投保、什么顺天府作保,都是扯淡。咱就说嘛,这天还能变了不成,从来就没有什么公道可言! 可腹诽归腹诽,不投保行吗?你没看人家手底下除了保安局还有虎威堂呢嘛!别看虎威堂手底下那帮流氓地痞现如今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可要是脱了铺兵的衣服,照样能来你店里撒泼打滚! 于是乎,保安局治下各坊的商户们虽然心中鄙夷,但是身体却诚实的很,初九一大早便纷纷到保安总局门口排队投保,生怕去晚了被虎威堂找麻烦。 可是到了才知道,这保险可跟之前的陋规常例不一样。 要投保,可以,现听保安局的警员将保单给你仔细的读一遍,清清楚楚的告诉你,这保险到底是干什么的。 首先可投保范围各坊的治安有保安局管理,照章纳税便可以受到基本的保障,保安局维持街面治安、防火救火、反罪恶巡逻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都属于基本保障的内容。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虽然发生事端,保安局可以第一时间处置,但财产受损也是难以避免的,由此才推出这“财产保险”,只要是你投保,如出现盗抢、火灾等因治安事件导致的财产损失,保安局便按照你投保的财产额来赔付,避免你的损失。财产保险投保是采取按月投保的形式,保费则是按照投保的财产额的百分之五收取。 一通官面文章讲完,人家还得问你是否明白清楚,而后才是由里长保甲见证画押,三方都签好了字、摁了手印、盖了章,才算完事。 一众人等对这等新奇事还真是不得要领,但各家各户也都是抱着花钱消灾的心思,根本没有将这保单当回事,有不少人还腹诽,这保安局竟然能将收保护费搞的这么清新脱俗,还真是有才啊! 然而就在保安局开始出售“财产保险”的第四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一众人跌落眼睛。戏码自然还是商户失火,保安局全力救火,挽救商户、避免损失扩大,其中什么保安局警员不惧火海、调度有序,周边四邻纷纷伸出援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就不再累述。 可好巧不巧,在保安局警员后期登记火情备案的时候却发现这家是第一批在保安局投保的商家,于是便赶忙派人联络总局保险科,保险科的人员赶到立即配合派驻所勘验现场,统计损失。 经查这家店铺仓房失火是因为伙计在仓房内生火热饭导致的,属于人为失火,按照保安局的保单约定,全额赔付便泡汤了,只得按照意外赔付条款赔付了保额的三成,当场便结算六两银子给店主。 你是没见到当时店主的表情,那可真是懵了!这怎么还真赔啊!不是说好的保护费吗?这下可就尴尬了! 不接吧,这摆明了就是不信任人家保安局,不给人家保安局面子,真就将这保险当做了改头换面的陋规常例了。可是人家都按照约定赔付了,你还扭扭捏捏的啥意思?找事是吧? 可要接了,那不就更完了嘛!那可是彻彻底底的得罪了人家。人家本来就是借个名头收常例,你还真把保单当回事了呗!给你你就要啊! 这弄得店主真是进退不得啊! 要说这家店主那可是很有来头的,名叫王文林,徽商里面小有名气的大粮商,在全国都是能排的上号的,绝对的见过世面。朝廷里的浙党、楚党,即便是东林党那也都得给几分面子的,是绝对的家大业大,压根就瞧不上这点损失,之所以过来也就是为了安抚店铺的掌柜伙计,可巧不巧赶上这么一出,这银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好在掌柜的懂事,便上来就说弟兄们救火辛苦,这些银钱便算是店里的答谢云云。要说店铺这掌柜本是王文林族中的亲戚,派驻在京师管理在京的店铺,那也是见过世面的。原本就是和稀泥的说辞却又好巧不巧的就如一把磨得锋利异常的尖刀捅到了保安总局保险科一众科员的心窝子里了。 本来自保险科成立以来,对于这财产保险的流言蜚语就不少,各式各样的难听话就没断过,甚至家里头的也抱怨过自己为啥要调在这保险科。街坊四邻虽说都还未涉及保险,也不懂保险是啥,但见天商户们口口相传的坏话也没少传过来,弄得一众保险科的真就有点抬不起头来,上到科长下至科员都是盼着能有一次赔付,好扭转世面上的看法。 于是大伙本就憋着一股气,就得着这把翻身呢!原本像这家人为的事故,如果严格按照保单条款来说,不赔也是没问题的,可到场一众也存了扬眉吐气的心,便划入意外赔付条款给赔付了,结果却弄成了这么一出脱光了身子给瞎子看。 当即便是一点好脸色也没有,直勾勾的盯着掌柜,言语不善的说道:“你啥时候见过保安局救火收钱的!给你赔付你就拿着,哪那么多废话!”,说完一把将银子塞在掌柜怀里,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就回去了。 保安局众人这个架势那可是吓坏了店里的一众人啊!看看,人家果真是恼了,这还不明显吗?人家保安局这个保费那妥妥的是个局啊!这下可完犊子了!再看掌柜那表情啊,当真是精彩的很,就好似再说,大伙可都看到了啊!这可不是我接的,这是人家硬塞的啊! 此事一过,一众吃瓜群众便都是在等着这家店铺倒霉,王文林自己也是心惊胆战,倒不是真怕了他保安局,可做生意讲究的就是和气生财,人家保安局的背景那可是深厚的可以啊,真要是得罪了,手尾绝对少不了。王文林甚至都计划着等人家找上门后好好答对一番,便关了这个店,也是抱着惹不起躲的起的心。 然而接下来,可是让这家店及一众吃瓜群众好等啊!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最后王文林实在是没有耐心了,反正倒霉定了,既然人家不就你,那咱就就人家呗!早死早超生啦!再于是便找到自己的堂叔王坪方身上。 王坪方得知此事,很是嘲笑了王文林一番,便是让他安心,说保安局不会找他麻烦的,可是王文林却是真不踏实,结果就强扭这王坪方带着他来到了保安总局赔罪。 王文林可是被朱由梼亲自接见的,然后便也是对他和王坪方一通毫无保留的嘲笑加鄙视,他这番举动可是把保安局上下逗的不行不行的。 王坪方是谁啊,现在那可是妥妥的保安局自己人,就他那现如今臭不要脸的劲可就是得了朱由梼的真传!你王文林是王坪方的亲侄子,那不也是咱们保安局的自家人嘛!自家人拆自家人的台,你可真是太有想法了! 最后朱由梼还专门苦口婆心的将其完完整整的将保险的事讲了个清楚明白,这才算是打消了王文林的顾虑。 结果明白了保险到底是咋回事的王文林二话不说,便将自己在京师保安局治下的三家粮行、一家布行及一众仓房全都投了保。而后便积极联络在京的徽商现身说法,并着重的强调了东方公司及朱由梼的十分崇尚的契约精神,而后徽商总会京师地面的扛把子便带队来在保安局。 行业翘楚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到了六月末,保安局管辖的京师各坊商户的财产保险投保率就接近了八成,还有一部分家道富足的民户在知道内里的情由后也是纷纷投保。 六月二十七,保安局便以东方公司的名义向顺天府捐了本色官银三千两用以赈济京师周边的流民,吴维东为表彰东方公司的善举以及前前后后安置流民的辛劳,专门题写“大公无私”的匾额,亲自送到保安总局。 这还没完,借着王坪方的关系与王文林也混熟了的朱由梼更是上下撺掇,那一套套新颖的说辞把王文林忽悠的是五迷三道,最后硬是让王文林也向顺天府捐助了白银五百两、粟米一百石。而朱由梼也是将吃完原告吃被告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接着就去忽悠吴维东,让其大张旗鼓的带队视察王文林在京的各个店铺,也是让其给题了块“徽商善首”的匾额,这可把王文林给乐坏了,这还能这么玩吗? 接着京师各家商号纷纷踊跃的捐助,多的一百两,少的五两的也有,一时间竟募集安置流民的资金达七千多两、粮食八百多石、木料三百方,其他物资无算,赈济流民的困局一下子就解了。 吴维东也是惊奇,我去,这竟然能这么玩啊!就在准备如法炮制在去视察几家捐助的商户时,朱由梼却叫停了,按着二爷的话说,奇货可居才值钱,真要是你提的匾额烂大街的时候,这个局也就破了。 而后朱由梼亲自cao刀,选定了三家店铺,这回就是单纯的视察和慰问,也不提词,也不讲话。可就这么着却有人上赶着托关系找人到顺天府,请吴维东或者是张胡清去视察,有的开价都到五百两了。可这时朱由梼又一次拦住了吴维东亟不可待的步伐,就一句“你是顺天府尹、又不是堂院里的婊子,人家给钱你就去啊!” 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之后任你各家在怎么捐助,得到的也只是顺天府的公开表彰了。 专项资金到位,顺天府的赈济困局解了,他朱由梼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两点,一是所有捐助的资金用途必须公示,一分一厘的花销都要传告京师;二是所有采购的赈济物资必须到捐助的各家商户购置,一厘一毫都不能花在别人家。 这两条吴维东很是不解,张胡清也是一头雾水,衙门里的花销公示,这可是亘古未有啊,能这么干吗?结果朱由梼的态度很是强硬,你不这么干,那好,以后顺天府衙烧塌了房,你也别找我,再找我就打断你们俩的狗腿! 吴维东、张胡清可得罪不起朱由梼,现如今朱由梼那是左有皇孙藩王的身份加持,如青龙压顶,右有都察御史的鼎力站台,如白虎望月,哪是他们一个受气专业户能得罪的。人家这么说,那就这么干呗! 于是顺天府衙前立起了三块“流民赈济经费专款专用公示”的大牌匾,左边一块号“善举榜”,详细的记述了京师各界每家每户捐助的资金及物资的数额,排名不看捐多捐少,而是按照百家姓上的顺序来的;右边一块则号“义店榜”,明确的列举了赈济经费可以采购的各家店铺,且各家店铺出售赈济物资的折扣也是写的明明白白;中间一块没有名号,就是赈济经费一笔笔花销的流水账,精确到每一文。 这可是破天荒的举动,任谁都没想到事能这么干,于是对于顺天府的举动,社会各界议论纷纷。 最直接的结果便是立起的牌坊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捐助热潮,各家各户竟将这“善举榜”当成了一个公开较劲的角斗场,之前有龌龊的商家间,或是有纠纷的邻里间都是相互攀比着捐,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武定侯徐家和怀宁侯孙家,两家就隔着一堵墙,相互间的龌龊打什么时候开始的谁也说不清楚,反正互相看不顺眼的年头可是长了,两家就是相互挤兑,谁压谁一头都不成。 结果武定侯府先是捐了二十两,怀宁侯就偏捐四十两压你一头,这武定侯能干嘛!于是乎两家就较上劲,天天的派人到顺天府的捐助,等着人家更新的榜单才回头,就这么你来我往,直到武定侯府捐了一千一百两,怀宁侯准备再捐二百两凑够一千二的时候,朱由梼出面叫停了两家的肆意妄为,最后协商每家都捐一千五百两,打个平手才算是了解此事。 由此,到了四十五年七月初十,顺天府累计获得捐助白银一万六千七百二十一两,粮食一千五百四十四石,其他物资无算。到了此时,顺天府终于有了气力再次恢复以工代赈的模式,便开始按照朱由梼的主意组织流民修缮京师至天津卫的陆路、疏通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