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雷霆乍惊
“火药……” 熊翊都快魔怔了,此刻虽然身心疲惫,但依然迫不及待地想赶紧进城搜集硝石、硫磺、木炭。 不过首先,得把城外的秦军赶走。 他们人数并不多,只有大约两千人,攻城数日,已经显得力有不逮。朝食后,又一次发起了进攻,但依旧被城内顽强的楚人抵挡住了。 云梯、冲车被烧毁,攀上城头的秦兵也没了动静,无奈之下,两位二百五主商议后退下阵来,准备重新组织攻击。 “咳!”看着这一幕,熊翊低声道,“前进,逼压他们。” 楚骑齐声高喝,排成队列,缓缓前进,直接吸引了夏丘城内外所有人的目光。 当发现后方有楚骑出现,城头的楚人也适时鼓噪的时候,秦军明智的选择了撤退。 熊翊当然不会放过他们,一路衔尾追击,连追了数里。 但是对方虽是撤退,却部队齐整,组织有序,很难找到破绽。 再加上熊翊并没有做好冲阵的准备,便见好就收,放弃了攻击的打算,转而去收集秦军遗落的物资。 见此情景,夏丘城门大开,欢迎熊翊进城,两军总算汇合了。 简单客套后,双方弄清楚了彼此身份。 守城者是阳陵君。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祖先初代阳陵君庄辛是出产了“亡羊补牢”这一典故,并收复了楚国江南地的的大名人。 在蕲县,楚军主力被打散后,阳陵君从秦军的包围缝隙中逃出。之后进入了此城收拢败军,紧跟着秦军追到,于是他便在此组织抵抗。 当听了熊翊说完王都的状况后,他不禁扼腕叹息。 熊翊一个不注意,便被他握住了手,只得无奈听着他一抹鼻涕一把泪地感怀着。 什么伤感时事呀,什么为王哀恸啦,这位封君喋喋不休,说得本就因缺乏睡眠而头昏眼花的熊翊更加头痛。 “你先等等,我缓一下。” 熊翊后退两步,抬起抽回来的手,揉了揉脑袋。 看着他抹着眼泪,还想继续废话,熊翊没好气道: “大军败亡已无可挽回,倒是你,以后打算怎么做?” 阳陵君愣了一下,随即表情肃然地回道: “当然是英勇赴死,扬我国威!全城的将士们正是有这种想法,才使得夏丘城坚持数日而不破。” 一旁的英布听了此话,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熊翊看着他,又环视了一下守城的士兵,他们有些只是城内的丁壮,所有人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但却让熊翊感到凝重。 熊翊神色变得温和,缓声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一个政权能否存在,终究是要由人民决定的。” 没给他们思考这句话的时间,熊翊紧接着说道: “既然你们对未来都没什么想法,那么接下来便听我的。从身份上,我也足以领导你们。” “当然,你是王指定的继承者。” 熊翊点了点头,和气地说: “远的先别考虑了,我们从眼前事做起。” “王孙尽管吩咐。” 熊翊竖起三根手指,又折下一根道: “第一,赶紧帮我麾下的骑士做好休整工作,大家连夜奔波,真的很累了。现在全军——包括我,都急需休息。” 阳陵君当即应道: “王孙放心。我们自然会安排好的。” “嗯。”熊翊收起第二根手指,“往南边和西北派出斥候,尤其是要注意那股没退多远的秦军。” “这点……即使王孙不说,我们也会做的。” “挺好。”熊翊收紧拳头,“最后,帮我寻找一些物品,我急用。” 他进而报出了几种名字。 “记下了。我立刻便在城中收集。” 熊翊点点头,扶额道: “你去安排吧,我现在头痛欲裂,先休息会。如果东西都找到了,或者过了中午,便可来叫醒我。” 见到阳陵君还算可靠,熊翊便放下心来,寻了一处地方,草草躺下。 人在极度疲惫的条件下,反而并不容易睡着。 记忆的河流仿佛干涸了,只剩零落的砾石,投射着一些片段。 有血腥的战场、疯狂的机关兽;有燃烧的宫室,jiejie的眼泪…… 最终,记忆回溯到了前世的生活:校区的草木,城市的夜光,早晚高峰的车水马龙……虽然那时生活无趣了些,贫穷了些,但现在—— 迷迷糊糊间,熊翊无声念叨着: “有些怀念了呢!” 渐渐的,就这样,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了轻声的呼唤。 “殿下,醒醒!” 意识从绮梦中落回现实,立刻又体会到了身体的疲乏,不过这种不佳的感觉倒是刺激了熊翊,让他更快清醒。 “唔~”熊翊揉着眼睛坐了起来,“材料收集好了?” “对。”侍者答道。 时至下午,阴。 熊翊简单清洗了一下,又喝了一碗粟米粥,便兴冲冲的跟着侍者去查看火药的原料。 “硝石、硫磺、木炭,哈哈,虽然少了点,但至少齐了。” 在之前的守城战中,硫磺消耗蛮大,好在它的占比较小。 硝石也并不多,木炭倒是应有尽有。这些材料肯定含有杂质,但这是可以忽略的,熊翊并没有把握第一次就造出完美的黑火药。 众所周知,现代黑火药的标准配方,是硝石:硫磺:木炭为7.5:1:1.5。这个比例能够获得最好的燃烧效率和爆炸力,历史课本上就有详写。 熊翊想到了两种制造方式:一是分别碾成粉末,按照比例混在一起;二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再加水搅成糊糊,等它自然阴干。 第二种方法应该会更具威力。 大约每四克黑火药着火燃烧时,就可以产生二百八十升气体,体积可膨胀近万倍。而且爆燃瞬间温度可达一千摄氏度以上,破坏力极强。 不过为了赶时间,熊翊把大部分的材料都按照第一种方式制作。 他指挥着一些劳役碾磨、称重、混合、搅拌,最后把成品装在竹筒里。 这么简单就完成了,熊翊都有些难以置信。 于是他拿起一个竹筒,在上面插入一根细线,便拿到外面去实验。 放下它、点燃火、人跑远。 也就在这时,阳陵君急吼吼地跑来,对熊翊说: “派出的斥候发现了大量秦军——哇,什么东西!” 砰!火药炸开。 “别急别急,来,慢慢说。” 熊翊递上一杯水。 阳陵君看向爆炸的地方,心有余悸,便问: “这是?” “一个小玩意,你觉得怎么样?” 阳陵君也明白了,这应该就是王孙索要的材料做出来的东西,于是回答道: “用处不大吧。” “……”熊翊有些失落。 其实他也觉得威力有点小,不知道是杂质太多还是工艺不行,这东西只有过年时放的炮仗的水准。 “看来只能聚集起来,寻求量大引发的质变了,密封性也得弄得更好。”熊翊心道,“时间啊,还是时间不够,来不及试错了。” 只听阳陵君说: “南边、西北,都发现了秦军的大部队,我们怎么办?” “哦,多少人。”熊翊摸着下巴道。 “皆有数万人,西北方的已经不足二十里。” “西边……羌瘣老匹夫应该兵力有限才对,怎么还在攻击?有别的部队接管了他们的防区?”考虑到秦军应该发生了调动,熊翊感觉,这么大阵仗,是冲着自己来的。 取虑城与夏丘城两天前还有联系,现在有很大可能没有被攻占。 夏丘无险可守,而取虑却背靠睢水、易守难攻。若是撤到此地,应该还能与季布取得联系,那样就可以走水路逃出包围了。 心下有了决断,熊翊当即分析道: “夏丘城小,不适合坚守。面对小股秦军还好,现在秦国大军合围,我们不能困守此地,不如北上取虑,再做打算。” “这,城内的人怎么办?” 熊翊走上前拍了拍他,语气平静道: “封君,是一方之民的守护者,我们不能拉着民众一起陪葬。” 阳陵君把头低下,沉声道: “我听王孙的。” 熊翊勉强微笑道: “楚秦两国,二十三世姻亲诅盟,百余年的仇怨争战,以楚国的灭亡而告终。但我们的失败不是因为失德,秦人只赢在了武力却没有赢在人心。” 阳陵君点点头,明悟道: “只要楚人还在,楚国就还有复兴的希望。” “正是如此。”熊翊心中一动,喃喃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终将异也。” 熊翊令将府库中的财物统统散给之前协助守城的城内青状,一点也不给秦人留下。 作为在秦都咸阳长大的人,熊翊熟知自吕不韦改革后的秦军作风。 为了准备征服六国的人心,秦军改变了原先大肆杀戮以人头来计功的方案。 虽然在吕不韦下台后政策多有反复,但大体上,秦军现在不会杀俘屠城了。 熊翊倒要看看,秦军究竟会怎样展现他们的“仁义”。 “另外,总得给秦人留点惊喜不是?”熊翊幽幽的想。 …… 几刻钟后,秦军前锋踏进了敞开大门的夏丘城。 “轰……” 巨大的声响犹如雷霆般响彻城门,火光崩裂、城门塌陷。 爆炸掀起的气浪掀翻了跟进的部队,而爆炸中心的人则已经尸骨无存。 空气中弥漫着奇特的味道。 后方,秦军都尉看着眼前的一幕,惊愕不已,许久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