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纵横捭阖
在光刻机领域内,大和与美利坚大打出手时,阿斯麦才刚刚成立。 等到美利坚的GCA、P&E、SVG相继跌倒,美利坚才惊讶的发现,特么,自己人就是不行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所以,阿斯麦被当成了那个可以扶持的对象。 反正不能去扶持,在这场斗争中获胜尼康和佳能,因为那也太恶心了。 于是,阿斯麦顺理成章的收购了SVG,继而正式崛起。 而阿斯麦付出的条件,就是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必须在美利坚落户,SVG的技术人员同时被限制离境。 再后来,阿斯麦又收购了Cymer。 这一次,怎么看都像是送上门求收购。 因为当时的Cymer,占据了光刻机设备75%的市场份额,掌握着高质量高能量极紫外光源的顶尖技术。 想要收购它,就绕不开美利坚的管制以及IBM。 因为其中的准分子激光器技术,就是IBM搞出来的。 另外,Cymer还掌握着EUV核心部件之一,镜头组的供应商,卡尔蔡司24·5%的股份。 由此可见,阿斯麦从崛起的那一刻,就已经走上了被掌控命运的道路。 它没得选择。 但是,莫非的选择就太多了。 他站在1979年的节点上,掌握着先发优势,看得清未来格局。 怎么纵横捭阖,都可以推演出无数的出路。 这种感觉,真心不要太爽…… “半导体这一块,暂时就这样,化工领域也算是落子了,接下来,就得启动汽车工业了,我就指望它,撬开两地的市场门户呢!” 莫非说的很淡然。 但语气里却流露着一股子的肃杀。 桑塔纳,这一辈子,乖乖跟在后面吃屁吧。 德意志的车企,在国内攥取了多少利润这个暂且不说。 毕竟人家有技术,有本钱,在话语权上,先天就占据了太大的优势,赚钱也是人家的本事。 毕竟,落后就要挨打嘛。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 但是,赚了钱还反过来恶心人,就不怎么地道了。 自个儿偷着乐,都算是祖上烧高香了,还想吃干抹净掀桌子骂娘,那就太特么cao蛋了。 对于这种玩意儿,不把它打到疼,实在难以发泄出心里的这口恶气。 莫世文:“好啊,你有什么想法?” 莫非想了想,“焊接、冲压、涂装以后肯定是要直接放在那边的,至于动力总成,还是先放在试验车间里吧。 “当然了,这也只是将来的打算,当前还是要先安排在试验车间,进行试生产了,一方面可以调试检验生产线,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培训基地,确保有足够的熟练员工。” 莫非抬手挠了挠头皮,一步到位虽然省事,但是也可能会招惹到无谓的麻烦。 所以,还是先稳一稳再说。 现在还不是肆意妄为的时候。 想要随心所欲,就要看清大势,学会隐忍。 而莫非,从来都不缺乏耐心。 “基础专利怎么获取?” 莫世文还是秉承一贯的言简意赅。 莫非再次挠头,“噢,忘记告诉你了,我想让亚力克,去收购劳斯莱斯和兰博基尼,它们手里的基础专利,够不够多?” 莫世文:“还可以,不够的话,就继续收购或者寻求相互授权。” 莫非点了点头,“那先按照这个条件做规划设计吧,挑几款大众化、经济型的畅销车,不止要对内,主要还是要对外…… “另外,还需要重新成立一个新的品牌,不能把劳斯莱斯和兰博基尼的档次,给拉低了。” 他心思转了几圈,总觉得又给自己上了些难度。 但是,这是没得选择的选择。 因为劳斯莱斯的品牌想要保值,就只能在高端领域,做好超然物外的心理准备。 兰博基尼也是同样的道理。 跑车就是跑车,纯粹一些,才更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嘛。 至于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品牌,莫非也没觉的有多大困难。 只要技术牛逼,设计上尽善尽美,外形上炫酷出众。 他就不信销量上飞不起来。 嗯,这样一想,事情好像就简单多了。 莫世文:“行,我准备好了让你挑选。” 莫非想了想又道:“那么,你就要做好对劳斯莱斯全面优化的准备了,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就不说了。 “当前能用的电子技术,也不要忘了给用上,内饰、音响的享受,车身材料、玻璃性能、安全气囊等涉及安全方面的,也不用客气。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要不断拔高劳斯莱斯的逼格,让它坐到唯我独尊的王座上。” 要玩就玩大的。 所以,等劳斯莱斯到手了,就一定不能侮辱自己可以看穿未来的先知。 莫世文:“这些都很简单,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 莫非不忘叮嘱,“还有兰博基尼……同样参考这样的标准,反正有钱的人,是不怎么在乎价格的,他们要的是炫酷、刺激、拉风。 “说白了,一定要配得上他们的地位和身份,我有的你没有才是王道阿,当然了……也不要忽视了安全上的性能,越有钱越惜命,身骄rou贵嘛。” 莫世文懒得应声了,动作都欠奉。 莫非毫无所觉,“那就这样安排吧……期货市场上的情况怎么样了?” 他问的,不是吴伟与皮尔斯掌控的那家PG基金。 而是由莫世文亲自cao刀,在白银期货市场上,投入的那两千万美金。 莫世文:“挺好的,过几天就可以过去处理掉手尾了,估计到手的利润,不会少于5亿美金,亨特家族,估计还是摆脱不了摔个半身不遂的命运。” “哈哈……不作不死嘛,也算是变相的名留青史了。” 莫非瞬间乐了。 想起这一次白银期货市场上的疯狂。 还真就不能不感谢亨特家族的这对兄弟。 这个家族在1980年之前,一度也曾名列世界最富有家族之列,是有名的石油大亨。 后来鼎鼎大名的橄榄球总决赛超级碗,就是他命名的。 在70年代中期。 原油期货还没有诞生,期货市场上最活跃的,其实还是农产品。 比如大豆、小麦、玉米、鸡蛋、洋葱等。 而金融期货刚刚被引进芝加哥交易所,唯一的贵金属就是白银。 最关键的是,当时的美利坚,对期货交易的管理是十分混乱的。 于是,大量的规模化投机,也就随之出现了。 大亨特,就是利用了这些“囤积居奇”和“卖空袭击”的投机手段,最先尝到了甜头。 从大豆上的牛刀小试。 再到白银上的全力以赴,试图通过cao控白银期货市场,去谋取超额利润。 他们利用沙特王室国家商业银行的投资,大肆购进了现货和期货筹码。 至1979年夏天,他们控制的白银现货,已经高达几亿盎司。 而在他们的cao控下。 整个白银期货市场上,价格也从7月份的6美元,一路狂飙突进,到12月份时,已经突破了40美元…… 整个白银期货市场,彻底失控。 因为到了这个时候。 他们已经隐隐cao控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白银期货合约,以及芝加哥交易委员会69%的白银期货合约。 总共掌握着1·2亿盎司的现货,以及5000万盎司的期货。 这,还不包括沙特那些以个人名义持有的白银。 而当时全球BY市场的交易量,也不过才2000万盎司左右。 也就是说,亨特家族在这个时候,掌握的白银期货合约总价值,已经高达近40多亿美金了。 而这个时候,兄弟二人已经杀红了眼,被利欲熏心蒙蔽了双眼。 因为他们为了攥取更大的利润,选择了向华尔街和各大银行贷款,试图继续推高白银的价格。 于是1980年1月,在白银价格突破50美元的时候。 美利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发现,亨特家族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白银,已经超过了2亿盎司。 而这个数字,相当于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全部合约市值的70%,或者是纽约商品交易所全部合约市值的50%。 当然了,这里的合约,指的不是白银合约,而是全部商品合约。 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把所有期货交易商,都直接带进地狱。 于是,芝加哥委员会出手了。 他们需要重新审查白银期货的合约条款,为防止出现投机的可能性,必须支付足额的保证金。 这也意味着,亨特家族将要面临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补充。 而亨特家族面临的局面,已经是骑虎难下之势。 要知道,账面盈利并不是现金,他们只能选择大量贷款,来补交保证金。 但是,刚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毅然决定大幅度紧缩银根,提高贷款难度。 于是,本就已经背负数亿美金债务的亨特家族,直接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最终,亨特家族、纽约商品交易所和放贷的华尔街以及银行,同时做出了妥协。 亨特家族出卖油田抵债; 华尔街和银行收回贷款; 商品交易所需要维持期货市场上的平稳着陆,恢复正常秩序。 3月份,白银价格崩溃……期货市场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一败涂地的亨特家族,从此跌落云巅,风光不再。 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交易委员会也没有获胜。 倒是华尔街和银行小有盈利。 而莫非却像是一只巨大的蚊子,吸了个肚大腹圆,差点儿吃撑喽…… 所以,莫非很开心,“那就把这笔资金,划到在开曼群岛注册的那家启源投资公司(SourceInvestmentCompany)的账户上吧,至于怎么用,我还要再考虑一下。” 美滋滋啊! 没想到我也会有这么一天,能体会到“钱不知道该怎么花”的幸福烦恼。 感觉不是一般的爽呢。 莫非第三次抬手挠了挠头皮。 感觉今天有些sao包了。 莫世文没有感觉,“行,我会一次性办妥的。” 莫非笑了笑,“最后一件事情,既然汽车、数控设备、精密机床等都需要上马,那么关于材料的问题,是不是就要收购一家钢铁厂了?” 莫世文:“可以考虑,不过不需要中大型的,小型的就可以满足了。” 莫非深以为然,“和我想的一样,大型的还是要建在内地最合适,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不是就又涉及到优质的金属矿产资源了? “要不要提前布局?我记得后来桑巴的淡水河谷公司,澳洲的必和必拓,还有英吉利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好像都挺牛逼的。” 莫世文:“英吉利的力拓集团。” 莫非:“对,就是这个……那么你说以启源投资公司的名义去cao作,合不合适?” 莫世文就看着他,因为他只执行,不判断。 是与否,对与错,这些都是莫非的事情。 果然,莫非忽然就笑了,“就这么办,你先暂时管理着,等有了合适的机会和人选,再让别人接手。” 莫非终于觉得舒爽的多了,把事情交代出去,就等于卸下了担子。 无事才能一身轻嘛,古人诚不欺我! 走出一号试验车间。 莫非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此时,整个园区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所以,路面的硬化、绿化,甚至是周边主路两边树木的移栽,也都已经开始了。 看起来也顺眼了好多。 而远处盘古研究院的工程,也同样进入了后期阶段。 剩下的,也仅仅是内装以及周边辅助设施的建设而已。 从这里看上去,那美轮美奂,又富有未来科技感的外形设计,已经初具视觉冲击力。 “觉得怎么样,和你想象中没什么区别吧?” 一边传来周崇华那特有的厚重嗓音。 莫非转身,就看到他正夹着个公文包,不急不缓的走了过来。 莫非笑着和他打了个招呼,“还行吧,你这会儿怎么过来了?怎么没看到你的车?” 周崇华:“车停在外边了,我是听说你过来了,才找过来的。” “嗯,找我有事?” 莫非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周崇华这边一直顺风顺水的,没出现过什么波折。 他也很少找自己,所有工作,都安排的很是有条不序,周详而缜密。 所以,忽然找上自己,那就说明肯定是有别的事情了。 果然,周崇华道:“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就是所有工程的进度,现在已经超出了预期,所以,我就想问一下,是不是二期计划,也要相应的往前适当提一提了? “要不然,施工方就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空置期,时间短了还好说,但是时间长了,对双方都没什么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