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拒绝,心死了
讨逆长安的上弦月第1454章拒绝,心死了在王举看来,秦王此战大胜后,就该和臣子们欢庆。可到了州廨,却发现秦王带着儿子在分说蝉的一生。而那些文武官员也是该干啥干啥。 王举想到了当初先生的话。 —每逢王朝之初,君臣必然是锐意进取,少有耽于享乐。这便是啊! —这是生机勃勃之像! 彼时王举尚是少年,南周国势却也在下滑之中,先生很是唏嘘的道:那时的南周尚有可为,哪怕是新政失败后,若是没有大敌在外威胁,依旧能坚持下去。 可大敌来了啊! 一个生机勃勃,一个君臣互相猜忌。 这一刻王举突然明白了韩壁在写那份遗疏时的心态。 大敌当前,朝中君臣不说携手同心御敌,反而是在勾心斗角。这样的大周,就算是有百万大军,也难当秦王一击。 什么颖水防线,敌不过内部人心散乱。原来如此啊! 王举把自己代入到韩壁在大战前的心态,一种苍凉的绝望油然而生。韩相,老夫,错了。 陛下错了!群臣错了! 王举收敛心神, 秦王哂然一笑, 阿梁见王举苦涩一笑,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为刀俎,我为鱼rou。 王举诚恳的道: 秦王讥诮的道:年胥的年纪做他的父亲都够了。 王举苦笑。 秦王说道:乌达上前。 王举哪有心情喝酒, 秦王转身进去。 阿梁跟在后面,听王举喊的可怜,就回头看了一眼。 阿梁跟着进去。 秦王坐下,指指自己的身边,阿梁过来坐下。 阿梁很诚恳。 秦王摸摸他的头顶,很是欢喜儿子对自己的坦诚, 阿梁点头,但有些勉强。 陈贯在疗伤。 北疆军有专门收容伤患的地方,作为阿梁的身边人,陈贯被当做是自己人,和一群北疆军伤患在一起。 医者很年轻,仔细看了伤口后说道: 伤口在大腿,医者目光转动,诧异的道:陈贯尴尬的道: 医者看了他一眼出去询问军士,没多久,一个中年男子进来。 见到男子,伤患们很 是欢喜,就像是见到了灵丹妙药般的。 来人正是北疆神医陈花鼓。 那个年轻医者指着陈贯, 陈花鼓走过来,仔细看看伤口,陈贯看到了那些伤患羡慕的眼神,不禁有些期待。 换药后,伤口有轻微的凉悠悠的感觉,很是舒服。随后包扎。 陈花鼓交代道。陈贯感激零涕, 陈花鼓淡淡的道:原来是沾光了啊! 陈贯一瘸一拐的出去,到了州廨中,正好看到阿梁蹲在树下。 大堂内,韩纪正在劝说秦王, 秦王幽幽的道: 陈贯走过去,就听阿梁嘀咕道:陈贯机灵,一听就知晓自己的主人在想什么,他躬身道:阿梁点头。 陈贯叹道: 阿梁看着他, 陈贯说道:看秦王这个架势,用不了几年,这个天下将会重现大一统的格局。 堪称是前无古人。 这下大郎君该释然了吧! 陈贯微笑着,没敢露出得意之色。 阿梁拍拍手,「阿耶说,这个世界很大。...... 王举没有喝酒,出了州廨就一路往回赶。再度过了颖水,南岸的军队多了不少。随从说道。 王举回到了汴京。 城头守军同样多了不少,城门外摆放了拒马,两侧有数百步卒,随时待命。行人少的可怜,王举看到一家子背着包袱想出城,被几个军士骂了回去。 若是年胥决议迁都汴京城但凡有些路子的都会往南跑。 天气热,几个军士看着眼睛有些红,不知是没睡好还是火气大,对王举也只是冷着脸。换了以往,别说是王举这位相爷,就算是来个小吏他们也得赔笑脸。 武人对文人的隐忍在渐渐消散。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联想到颖水旁的那些老弱,王举觉得这个大周在风雨飘摇。进城后,两侧的店铺依旧开着,只是生意少了不少。 生意最好的便是粮店,那些人提着袋子,排队等候买粮。 乱世人不如狗,虽然百姓没读过史书,却也代代相传许多前朝故事。 那些百姓一边嘀咕前朝的事儿,一边缓缓看着王举进城。那眼神中都是怀疑。 而以往却是尊敬。 这一切,都随着秦王大军逼近汴京变了。王举进宫复命。 年胥打起精神, 年胥叹息,王举看了皇帝一眼,口中的话再度忍了回去。 年胥摆摆手, 王举出宫,没多久就听到了消息。 王举叹息,起身, 皇帝和彭靖等人的争斗持续了半日,相持不下。 年胥和妻儿一起用膳,坚定的道:年子悦说道: 午后,双方继续争执。直至最新消息传来。 君臣愕然。 彭靖说道: 皇帝冷笑道:彭靖老脸一红, 皇帝摆手, 随后,皇帝推出了一位宗室来领军。 谢引弓快马出了汴京城。 ······· 孙石如今无事可做,每日不是读书便是整理自己的文章诗词。在韩壁的随从走了之后,他每日多了一个爱好,便是看着北方。 今日他有些心神不宁,起床后就撞到了墙壁,额头一个包。吃早饭时被rou羹烫到了嘴皮,起了个泡。 老妻说道: 孙石指指自己的心口。 从离开汴京那一日开始,他的心就死了。 老妻取笑他,孙石点头, 老妻眸色温柔了些, 老夫老妻,谁先走,剩下的一个最是可怜。叩叩叩! 有人敲门。 老仆去开门。 回来时,却是两个人的脚步声。没有禀告就带来了客人······孙石缓缓起身。 一个他认识的男子进来,是韩壁的随从之一。随从跪下,双手奉上一封书信。 孙石的身体摇晃了一下,老妻扶着他。 老仆接过书信,递给孙石。老妻打开书信,展开。 —孙公,当年誓言尚在耳畔,老夫却先走一步。保重!孙石老泪纵横, 他仰头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