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连环套
讨逆长安的上弦月第1439章连环套南周军前锋自信满满的出击,却被凶悍的对手打的满地找牙。 这等遭遇战没有道理可讲,什么拉开阵势慢慢开打,还能藏着预备队及时增援没这回事。 就是一场混战。 这等时候考验的是将士的素质和经验。南周军的经验······ 支撑了半个时辰后,南周主将果断下令撤离。裴俭刚想下令追杀韩壁来了。 而身后,秦王率主力也及时赶到。两军止步遥遥相对。 夏风带着热浪席卷过大军。 韩壁看着那面大旗,突然微笑, 幕僚说道。 北辽,庞然大物也! 但也倒在了秦王的马蹄之下。大周如何? 当初靠着北辽续命的大周,如今成了孤儿。幕僚说道: 韩壁讥诮的道: 韩壁难得的讥讽皇帝。 对面,秦王的眼力不错,努力看去,依旧看不清对面大旗下的人。 秦王说道: 王老二回来了。 韩纪说道: 杨略难得在军议时开口,众人纷纷看向他。 赫连荣摸摸光头, 秦王指着前方,北疆军四万余,对面五万余。 按照人数来说,北疆军逊色一筹。 可一边是百战勇士,一边是大多没见过血的将士。见血和没见过血,压根就不同。 这里所谓的见血,指的不是看过人流血,而是亲手和敌人厮杀过,甚至斩杀过敌人。这叫做见血。 这样的军士再磨砺一番,若是不死,便是悍卒。 和大唐不同,南周近些年堪称是风调雨顺,国中除去流民叛乱之外,再无战事。直至方崇领军北征。 故而南周军中悍卒不多,都是将领们的宝贝。 军中扩军的方式说来也简单,便是以悍卒老卒为核心编组,比如说十人中安排一个老卒带队,或是百人中有几个悍卒带队。 如此,以老带新,经过几次厮杀后,这支军队自然就蜕变成型了。这是速成法。 但一般这等以老带新的厮杀多是小规模起步。 比如说剿匪,或是平息民乱。这等厮杀把握较大,可以从容练兵。 韩壁麾下大军中所谓的悍卒老卒,大多只参加过镇压民乱的厮杀。极少数是上次跟随 方崇战败的将士。 不是韩壁不想大规模抽调那些参加过北征的将士,而是不能。 那些将士跟随方崇逃回汴京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士气低迷的令人不安。这样的军士拉进军中只会拖后腿,影响士气。 有人不安的道:是厮杀还是什么? 厮杀,五万对四万。 可看看那些武将的模样,没一个自信的。 秦王的大旗出现,就能当一万大军。 韩壁面临选择。 他若是退却,士气受损是必然。可若是和北疆军展开决战······韩壁举起手。 武将们呼吸急促。 周围的将士有些紧张。他没说撤,而是退。 南周军的骑兵上前,掩护步卒撤离。 韩壁在看着对面的中军大旗。南周军交替掩护着,渐渐离开北疆军的视线。 姜鹤儿很是欢喜, 上次南周北伐韩壁是反对者,而且就算是不反对,也轮不到他领兵出征。按照祖宗成法,他这等大将重臣一辈子都得蹲在汴京,没事儿别出远门。此次若非北疆军大军压境,局势危急,韩壁还得蹲在汴京啃老米饭。 对面冲出来一骑,喊道:喊话的是王老二。 殿后的骑兵把这番话转告给了韩壁。韩壁在马背上回头看了一眼。 他用那等坚定的语气说道。...... 韩纪蹙眉,阴谋论再度发动, 赫连荣也有些迷,有人把阴谋论延伸到了南周朝堂上。 秦王指指金州城方向,很快,消息就来了。 裴俭说道: 这是最靠谱的答案。大军回归。城头一片死寂。 常兴平静的道: 黄彰为韩壁辩解, 常兴是真的咬牙切齿的恨, 北疆军士气大振,顺势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势。 士气大跌的守军一时间手忙脚乱,连黄彰都被迫率领预备队去增援。...... 大军后撒,韩壁驻马北望,从容的道:「至于金州守军,常兴是个有节cao的,黄彰更是如此,只需坚守一两日,等那一万骑兵从北疆军侧后突然发动······" 那时,他再率大军掩杀过去。 韩壁自杀式的大举进攻不但掩护了那一万骑潜入北疆军侧后,更是令北疆军上下有些飘飘然。这是一次连环套式的谋划,堪称是精彩。 ...... 第二日,北疆军攻打的越发急切了。 城头守军死伤惨重,当发现有人装死时,黄彰对常兴说道:常兴平静的道。 当日,北疆军最后一个撒离的悍卒轻蔑的冲着守军说道:守军木然。 这是信心尽丧的标志。...... 一支骑兵悄然出现在了北疆军侧后十余里。 他们躲在山中,直至几个穿着古怪衣裳,在暮色下几乎无法发现的男子进来。 领军将领冯晨欢喜的道:冯晨对几个男子颔首, 为首的密谍森然道: 看着几个男子的傲然,冯晨知晓,这几个男子必然是情人司最为出色的密谍。这一路就是依靠着这几个密课,一万骑兵才能悄然逅入这片山中。 白天冯晨不敢出去,直至深夜······ 一万骑兵出山。 一路向北疆军大营摸去。丑时末。 冯晨率军距离北疆军大营五里。 再往前必然会被北疆军的暗哨发现。冯展上马。 回头看了一眼。 乌压压都是他的麾下。回过头·· 就看到前方突兀的出现了一片黑影。有人亲切的问道: